张 艳 (吉林医药学院教务处,吉林 吉林 132013)
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临床实习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由学校向职业医生过渡的关键阶段,有着其他任何形式的教学方式都难以替代的优点。对于每一个医学生来说,临床实习是非常重要的。可是近年来,一些医学院校面临同样的问题——由于“考研热”现象的持续升温,严重影响了临床实习的质量。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是他们从学生成为一名医生的起点,因此,搞好临床实习无疑是医学教育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疗服务的多元化,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更为重要。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一是靠学校的培养,二是靠实习医院的锻炼。临床实习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化知识为能力的重要过程。临床实习不但能综合训练医学生将所学基础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中,还可以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临床实习期间,不懂的问题可以学、可以问,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加强专业水平的提高,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将书本上的知识真正地学以致用。特别是在诊疗水平、环境条件优良的医院中,对于每一位实习生来讲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能够获得很多宝贵的临床经验。所以想成为一名好的医生,必须要重视临床的实习。
教育规模的扩大,使得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由建国初期的44所、1.52万人,发展到2000年的177所、71.48万人。本科毕业生大都希望到大城市、大医院去发展,造成大医院人员饱和,基层医院毕业生不愿意去的现状。越来越多的医学生为寻找出路,考研则是佳选择,通过考研来改善不利的就业状况,特别是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的人数随着高校扩招这根指挥棒逐年上升。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科学技术的竞争,社会对人才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省市级医院、大中城市的医院、科研机构,甚至是一些县级医院都只招收博士、硕士毕业生。人们对知识的追求已不再将升入大学视为最终目标,而是要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人们已经形成谁知识渊博、谁学位高、选拔重用的机会就大的固定思路。这些都是形成“考研热”的主要原因。
随着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医学生也走向市场,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学历的高标准,使医学本科生就业越来越难,许多医学生为了适应人才市场的竞争,选择考研。而当前我国就业政策中将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和就业率挂钩,使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高校又有了一线生机。各高校也都在想尽方法帮助、鼓励应届生考研。
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和教研热的升温,医学院校临床实习与考研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学生临床实习的质量。一般医学院校,实习生每年7月初离校进入实习医院毕业实习,而考研学生8月就会以参加考研班的理由请假离岗全脱产复习备考,来年1月份参加国家研究生统考后,有把握的学生又在准备复试,希望不高的学生这时才真正进入毕业实习,还没有完全适应毕业实习工作的时候又忙于四处求职、参加招聘会、面试,根本没有集中精力进行毕业实习,更谈不上完成实习大纲的要求。通过几年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时临床技能操作考核,发现部分同学经过一年的实习,居然连简单的外科无菌操作、肝脾触诊等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实习生主要精力在考研、找工作上,对临床实习不重视,缺勤现象严重,不遵守医院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没准假的考研学生,对考研之外的事情漠不关心,不参加临床实习的各种工作,只是在科室看书,有的学生虽人在病房,可实习不用心,精力不集中,人在曹营心在汉,不参加医院的病历讨论、专题讲座、教学查房等。大大挫伤了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形成老师不愿意讲,学生没兴趣听的局面。临床教学质量严重滑坡,不仅仅给医院的医疗、教学管理带来麻烦,也影响了学校和医院间的合作。
第一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医学教育体系。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法国等国家在医学生毕业后开展全科医生的教育培训体系,这也为我国医学教育提供了有益参考。比如在法国,医学生在完成6年在校学习后,可以选择参加3~5年的全科医生培训,既当住院医师,又可以通过答辩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国内部分院校已经开展8年制的医学教育:如2011年上海市出台并已经执行了《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衔接改革实施办法》,医学本科生完成三年住院医师资格培训并通过考试,即可授予研究生学位。
第二改变研究生入学考试模式。考研热对毕业实习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讲,与现行的研究生招生制度有关。研究生的招生与大学教育的后期阶段重合,考研时间与毕业实习时间相矛盾,第一建议主管部门改革招生条件,对于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招生对象,能否考虑取消应届生报考,应以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上者为主,他们已具有较好的临床工作基础,再进一步深造,对于提高业务技术,科研能力很有帮助。同时也可以避免学历高、能力差的科研型的临床医生出现,又可以解决与毕业时间的冲突;第二建议把临床技能纳入研究生考试。
引导学生做出理性的选择。由于每年研究生招生名额有限,考研是个选优的过程,所以要让每个实习生正确评价自己,对自己有个正确的定位,有较大把握考研成功的,可以努力一搏认真准备考研,而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务实,认真完成本科学习任务,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避免盲目跟风,指导学生正确对待考研。
加强实习生就业观教育。多数学生考研的最大动力就是为了找好工作,留在大中城市,这样就导致乡镇医院需要本科但几乎是无人问津。学校要教育学生处理好实习、考研、就业的关系。针对不同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引导,在进入毕业实习之前,学校要对全体实习生进行实习前动员,使每位学生重视实习阶段,只要正确面对,考研、就业、临床实习的矛盾是可以化解的。考研可促进医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对临床工作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样临床实习也是帮助温习理论知识的有效手段,只要学生能很好地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一定会取得好结果,从而达到最终的目的——就业。
扩宽就业渠道,及时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学校负责就业的具体单位及人员应加强与各基层医院的联系,及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增加就业选择的机会。减少学生就业盲目联系,费时费力效果差。同时应尽早做好毕业实习生的摸底工作,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满足学生的合理的要,求减轻学生的思想压力,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实习上。
毕业实习与就业有机结合。学校改革毕业实习政策和实习医院的合作关系不能仅限于接受实习生,而是要积极联系实习医院接受本校毕业生,动员和鼓励学生到有用人意向的单位去实习,实习生为了自己的前途,在实习过程自然会认真学习,勤奋工作,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努力给实习单位留下好的印象。同时用人单位也会通过学生一年的实习表现,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真实的评价。
平时积累,厚积薄发。考研的重要性从就业角度上说,由于大多数医学类的用人单位招聘要求学位很高,基本上都要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从医学专业上讲,考生想通过考研深造来增长知识,在更高层上继续深造,向某个学科的深度发展,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识,增大自己的发展空间,实现个人奋斗目标和人生追求,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对医学生的要求。但考研复习不是一个短期的复习行为,是历年来学习的厚积薄发,毕业实习是一个非常好的帮助方式,考研和实习是统一的,都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地适应工作。考研意味着更多地付出,不能靠放弃实习获得时间来实现考研目标的。态度决定一切,首先要端正态度,只有认真经过一年的毕业实习,那时才会发现自己掌握的知识贫乏,思路狭窄,认识到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同样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实习、考研二者兼顾,计划合理。考研不能当作逃避实习的借口,而是应该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相互补充,查找自己薄弱的环节,在看书的过程遇到了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及时在临床中寻找答案。至于时间的分配上,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效率也不相同,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考研和实习不一定就是矛盾的,而且考研的同学应该更加注意临床实习,考研也是为了以后可以更好地为临床服务,不应该顾此失彼,丢失了学习的大好机会。
医学生是我们医药卫生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临床实习与考研的矛盾反映了他们精神领域中矛盾的一面,单凭他们自己很难解决,作为教学管理应给予重视,更需要多部门的共同努力。只有真正解决这一矛盾,才能给他们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才能使临床实习不走形式,培养出符合我校培养目标的高素质合格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