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坤,张 杰,潘水站,张 鹏,刘 莉,田芬芳
(甘肃省陇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 陇南 746005)
穿龙薯蓣(Discorea nipponica Makino),别名穿地龙、地龙骨、穿龙骨等,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1],以根茎入药,性平、味苦,有活血舒筋、消食利水、祛痰截疟之功效,对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有显著疗效[2]。野生穿龙薯蓣生长于海拔600~2 200 m的山坡林边、灌木丛或沟边,具有适应性强,耐寒耐旱的特点,适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植,主要分布在黑龙江、辽宁、吉林、甘肃、河北、陕西省及内蒙古自治区[3]。陇南市位于甘肃南部,热量和水分均为甘肃最高,是全省唯一亚热带温润气候区[4~5],特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土壤及气候条件为穿龙薯蓣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据初步调查,全市9县(区)均有野生穿龙薯蓣资源分布,尤以武都区、文县、西和县、礼县居多,但由于长期大量滥采乱挖,野生资源几乎消失殆尽。为扩大穿龙薯蓣种植面积,陇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多年试验,总结出了穿龙薯蓣人工育苗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白露”至“秋分”(9—10月)期间,穿龙薯蓣的果序由绿色变为淡黄色,说明种子已成熟,此时用剪刀将果序剪下,放在地上晾晒,待蒴果果皮裂口在可漏下种子的粗筛中抖动,可获得杂质少且带有膜翅的种子,继续晾晒后,用棍棒捶打,除去种子上部分膜翅,再用风选法除去瘪粒、膜翅及其它杂质,保留千粒重在9.5~10.5 g优质种子。
秋季于10月底至12月初,植株地上部落叶枯死后采集根茎。春季于2月初至3月底,地下根茎芽苞未萌动前采集根茎。
选择早熟、籽粒饱满、无虫害种子,除去茎、叶、杂草及泥土后贮藏,贮藏室应进行常规消毒,以防污染种子。贮藏种子的含水量一般控制在8%~9%,并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室内保存。
秋季采集的根茎需沙藏贮存,春季采集的根茎无需沙藏可直接播种。“小雪”(11月下旬)过后、土壤封冻前为沙藏最佳期。沙藏量较大时,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背风阴凉处,挖深60~80 cm、宽80~100 cm的坑,长度依种子量而定。选用冲洗干净的中粒沙,以手握河沙成团,手下无水珠,放手时散开为准(含水量为50%~60%)。先在沟底铺厚10 cm的湿沙,再将根茎平铺湿沙上,距地面10 cm时摊平后覆湿沙,最上层成屋脊形。沙堆上每隔1~2m插数根去皮的玉米秸秆至坑底,以利通气。
选择海拔1 400~1 600m半阴半阳的林缘、山坡等土层深厚、含腐殖质较高、通透性好、肥沃、排水良好、微酸性至微碱性砂质壤土地育苗,秋季深翻30~40 cm,打破犁底层,疏松土壤。春季土地解冻后,结合整地施入腐熟堆肥或厩肥45 000~60 000 kg/hm2、磷酸二铵225 kg/hm2或重过磷酸钙300 kg/hm2。将地表肥料与土拌匀、整细、耙平,再做成长依地形而定、宽1.0~1.2m的畦,畦间距30 cm。播种前15 d用50%多菌灵可湿粉剂拌2~5倍细土,按15 g/m2的用量撒于床面,再混拌于10 cm深的土层中。地下害虫较重的地块,可用50%辛硫磷乳油750mL/hm2对水450 kg喷施于土壤。
包括沙藏和温水浸种处理。沙藏处理于2月初,将种子与湿沙按1∶3比例混匀后,放置于-5~5℃的环境中。细沙含水量以用手握成团、手下有水珠但不滴,松开即散为宜(含水量为60%~70%)。种子与沙混和均匀后置于塑料容器中,加盖木板以防鼠害。每隔2 d搅拌1次,发现沙粒干燥时喷水增湿;如出现种子发霉,要及时清洗并换沙。沙藏35 d后将种子与细沙分离。温水浸种时,先将种子放入塑料容器缓缓倒入50~55℃的温水中,边倒边搅拌,当水面略高于种子时停止加水,持续搅动至水凉透为止,然后加盖木板放置阴凉处,每隔1 d换水1次,共换水8次。将采用上述方法处理好的种子,用200mg/kg赤霉素(GA)溶液浸泡12 h,冲洗后晾晒至表皮发白时即可播种。
根茎育苗于春季土壤解冻后进行。选择生长健壮、色泽鲜艳、无病虫害的1~2年生根茎,将根茎切段成3~5 cm,每段有健壮芽苞2个,用150~200mg/kg生根粉(ABT)溶液浸泡8 h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春播(栽)于3月上、中旬土壤解冻后,即土壤含水量在160~196 g/kg时进行为宜。种子播种时,先在畦上开沟,沟深2~3 cm,行距8~10 cm,每畦播10行,用种量37.5 kg/hm2,将精选种子与细沙混匀后撒入沟内,覆土2 cm后稍用木板镇压,在距地面高10 cm处用遮阳网覆盖,以利保湿,约30 d后出苗。根茎播种时在畦上开沟深5~10 cm,按行距20 cm、株距10 cm将根茎平摆于沟内,覆土5~8 cm后压实,再覆盖稻草等作物秸秆2 cm,栽植密度40万~50万株/hm2。
秋播于11月上、中旬土壤封冻前进行,只适用于种子播种。将精选的种子直接条播或撒播于苗床,具体方法同春播。
苗高5~10 cm、3~4片叶时间苗,5~6片叶时定苗,定苗时除去小苗、病苗,保留健壮苗,定苗株间距3~5 cm。
松土和除草同时进行,全生育期中耕除草5~6次。4月中旬发出新叶时除草1次,5月中旬除草1次,6—8月中、下旬各除草1次,秋末冬初除草1次。松土除草一般在灌溉或雨后进行,除草深度幼苗生长初期为2~3 cm,速生期为4~5 cm。
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水,忌土壤积水,造成根系腐烂,茎叶枯黄凋萎。灌水不宜过多过勤,一般15 d左右灌水1次,始终保持床面润而不湿,两次灌水间宜稍干燥,多雨年份可适当减少灌水次数。
苗高10 cm时,结合灌水追施腐熟人粪尿15.0~22.5 t/hm2,6—7月追施磷酸二铵150~300 kg/hm2。幼苗生长期可根外追肥3~4次,前期叶面喷施2~3 g/kg尿素溶液,后期叶面喷施3 g/kg磷酸二氢钾溶液。
种苗于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进行移栽,或在第2年春季土壤解冻后起苗移栽。按株行距20 cm×30 cm开沟摆苗,栽植密度15万~18万株/hm2,覆土5 cm后压实,再用稻草秸秆等物覆盖2 cm,经常洒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遮阴保湿。
穿龙薯蓣苗期主要病害有立枯病、褐斑病、炭疽病、锈病、根腐病,虫害有金龟子、红蜘蛛、蛴螬、蝼蛄。田间发现立枯病株时,应立即拔掉病株并烧毁,对病穴深挖换土,每10m2用硫磺粉5 g消毒,或用6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植株茎部,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褐斑病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锈病发病初期可用12.5%腈菌唑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世高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植株茎叶防治喷雾,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根腐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灌根防治,灌药量为100~200mL/株。金龟子发生时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发生时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40%杀螨威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蛴螬、蝼蛄用10%辛硫磷颗粒剂30 kg/hm2撒施土壤消毒防治,或用50%辛硫磷乳油制成毒饵诱杀防治。
[1]李 勐,张 杰,熊 英,等.穿龙薯蓣种子休眠机理的初步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9,28(4):48-49.
[2]孟祥才,孙 晖,王喜军.穿龙薯蓣种子催芽与育苗技术的研究[J]. 北方园艺,2010(11):199-201.
[3]张继福,庞忠义,黄朝晖,等.穿龙薯蓣的资源开发及栽培技术[J]. 人参研究,2003(3):30-31.
[4]王振坤,王云霞,符 海,等.陇南穿龙薯蓣规范化种植方法[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11(9):36-37.
[5]王振坤,王云霞,符 海,等.穿龙薯蓣根茎龄级的判定及繁殖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11(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