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丽
跨文化教育的内涵、必要性、开展途径及原则
高雅丽
随着全球化、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文化之间的交往日益深入,其碰撞与融合不可避免,跨文化教育活动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跨文化教育的内涵较为丰富,从文化与语言关系的角度可以看出主题教学在跨文化教育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主题教学是高等教育外语教学课程中开展跨文化教育的主线,具体开展主题教学的跨文化教育应遵循一些原则。
跨文化教育;语言学习;主题教学;文化差异
高雅丽,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讲师。(上海 200083)
随着全球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冲突、碰撞与融合不可避免,了解自身文化及对方文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已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列入自身的培养目标,文化冲突、文化理解、文化融合、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全球公民身份等词汇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科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中。开展跨文化教育活动虽然有利于上述目标的实现,但目前我国的跨文化教育尚处于混沌无序的状态,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仅仅存在一些零散的、不自觉且不系统的跨文化教育实践成分,尚未产生自觉的跨文化教育实践。如何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各大高校积极探索的目标。
20世纪中期,联合国便开始倡导关于人类共同目标及价值观共享的全球性对话,该主张以联合国宪章(United Nations Charter)和《世界人权宣言》(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UDHR)的诞生为标志。联合国发布的这些文件指出:“尊重”是最重要、最需普及的世界性价值观,对加深文化间的理解和保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联合国还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来肯定全世界人民在文化、语言和宗教信仰方面的平等权利,指出每个人都有自由参与一定文化生活的权利,有欣赏艺术和共享科学技术成果的权利,教育应该引导人们尊重人权、尊重人类最基本的自由,促进各民族、种族以及宗教团体之间的理解、宽容和友谊。通过教育,人们应该培养自身的文化认同、语言认同以及价值观认同,拥有享受自身的文化,实践自身的宗教信仰以及使用自身的语言的权利,教育为人们有意识地参与建设一个多元、和平、安全的世界社会做好了准备。[1](P8)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明确提出了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 education)的概念,并认为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和公民设计,旨在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理解,从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入手促进学生融入多元文化,获得学业成功,增进国际理解,涉及教学方法和内容、教师培训、学校与社会互动等方面,提倡加强地区合作和国际协作并获得外部援助和各国教育系统的支持”[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跨文化教育的界定具有历史突破性,它认为跨文化教育是对呈现某一文化的人类群体进行关于其他人类群体的文化的教育活动,事实上是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相互尊重与理解的教育,其目的是让受教育者的文化意识从理解本民族文化发展到鉴赏相邻民族文化,最终发展到鉴赏世界所有文化的高度,并在此过程中同各种歧视现象作斗争。
我国1998年出版的 《教育大词典》中也编写了 “跨文化教育 (cross-cultural education)”这个词条,主要通过列举多种跨文化教育的形态 (多元文化教育形态、留学生教育形态、外来文化教育形态)来定义跨文化教育,并以此明确了跨文化教育的内涵。
2001年教育部在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2004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再次指出:“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积极鼓励高等学校在本科教学领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我国加速走向国际化、现代化过程中,外语教学课程作为教育的社会性体现,培养既通晓外语和外国文化,又精通专业知识的跨文化人才,已经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之一。”外语离不开文化,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在外语教学课程中开展跨文化教育活动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文化无处不在,它是所有事物的总和
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感知,通常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自身的生理条件,二是周围的环境,三是文化背景。文化影响人们对周围世界刺激的过滤和选择,影响人们对这些信息做出反应的方式。文化就像一个大温室,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生活在里面的成员,文化既能够影响和定义一个群体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语言交流方式、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又可以通过这些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来创造和传承各种物质和精神成果。
(二)语言是一组符号系统,但同时传递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语言是一种符号,通过记录、表达人们的认识、思维、交际,参与文化的形成。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记录者,还是文化的创造者。语言反映人们的生存环境、各国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文化、民族心理,语言还反映人们的思维、信念、态度等。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受文化的影响很大。语言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同时也蕴藏着该民族的人生观、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因此,我们要理解语言必须先了解文化。但是由于语言与文化都有多样性的特点,再加上因背景不同而存在的差异,增加了相互了解的难度,使得跨文化沟通变得更为不易。我们不仅要掌握语言本身的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把握使用这种语言的人的心理,即他们是如何看待事物、观察世界的,了解他们如何用语言来反映自己的社会思想、习惯和行为。[3](P74)
综上所述,语言作为一种人们共享的符号系统,是文化的产物,是文化的重要成分,所以从文化角度看,语言承担着重要的文化功能。外语教学课程是促进文化交流和族群关系的有效手段,外语的学习与接触会对学生产生多重积极影响:一方面学生可以获得语言能力并形成新的语言社区;另一方面,语言学习也是传播文化和促成新的文化价值观形成的积极动因。成功的外语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形成较为熟练的双语能力,给他们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还可以让学生形成多元文化身份并对自己和他人具有积极的态度。
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主题教学是围绕一定的文化主题来组织学习内容,并直接将目标语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作为教学内容,这便为跨文化教学提供了相关的目标语文化事实和关于某些价值观念的素材。主题教学以一些综合性的学习任务来驱动学习,偏重于对活动的设计,为学生提供议论文化现象、比较文化异同、表达思想情感的话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知识、价值观甚至能力的形成过程。
(一)系统的跨文化知识是开展跨文化教育的基础
跨文化教育活动可以通过学科教育开展,在文化和教育专家以及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甚至其他各领域学者的参与下设计课程。跨文化知识的传授并不局限于英语学科,还包括其他外语教学课程如社会、政治、历史、艺术、数学、金融、法律等学科,这些学科教育内容本身都包含相关的跨文化知识。据此,学校应该统筹学科教育,通过众多学科进行系统、全面、深层的跨文化知识的传授。
主题教学内容是在选择并提炼与主题相关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拓展、增加与主题相关的课外教学内容,经整合后形成高度结构化的学习内容。主题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一个真实或者模拟的文化环境中,通过师生双方的互动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从认知、情感等多方面满足学生对跨文化知识本身的需求。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全新版)》为例,该教材中有接近70%的课文是关于美国的社会文化的,这些课文从多个侧面体现了美国社会的价值观,真实地展现了美国典型的文化现象。其他学科的教材也存在类似情况。这些教材使学生可以自由探究与主题相关的任何学习材料,学习的内容也更为广泛。
通过跨文化知识的积累,学生可以学习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认识到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从而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跨文化教育活动的核心内容,养成正确的跨文化意识就是要帮助学生养成尊重、开放、宽容与平等的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文化观念。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在尊重自身权利的同时尊重他人的权利,培养对社会的奉献精神,对他人宽容、理解、关心、负责的态度,使他们对世界的共同问题形成一种团结和负责的精神。
主题教学的组织形式不局限于课堂集体教学,可以灵活多样,大部分的教学周期相对较长,通常是以一个主题单元为单位。主题教学进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是学习环境的创建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以及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和促进者,这一过程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体参与性。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参与主题的设计过程。尽管所有学科都承担着德育教育的责任,但是外语教学课程可以通过一定主题教学的设计让学生对其他文化的价值观有更加直接、深入的了解。
跨文化意识的养成不是可以通过简单的道德说教就能完成的,必须让学生了解外来文化,参与各种跨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培养跨文化意识,帮助他们在跨文化交往中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形成开放、平等的心态和乐于学习、欢迎变革的心态。
(三)较高水平的跨文化能力是开展跨文化教育的关键
跨文化能力主要包括解决跨文化冲突的能力、跟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人和谐相处的能力。跨文化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跨文化知识的积累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形成一定跨文化能力的前提与基础。
主题教学设计以问题探究、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活动为主,通过一定的主题设计,让学生逐步了解、掌握、熟练跨文化问题的解决的技巧及方法。
跨文化教育在于让学生掌握与其他文化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在交际过程中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以便为我所用。卓越的跨文化能力是开展跨文化教育的关键内容。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在玉米芯的酶水解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而关于玉米芯残渣的酶水解方面的研究较少。Lou等[6]研究了木素磺酸钠和长链脂肪醇对玉米芯残渣中聚木糖酶水解的影响。Ouyang等[7]以玉米芯残渣为原料,综合酶水解、分离和酸处理等工艺,提出了一种两步酶水解的方法。Xing等[8]研究了亚硫酸氢盐预处理对玉米芯残渣的高浓酶水解的影响。但关于机械法预处理对玉米芯残渣酶水解的影响方面的报道很少,尤其在预处理后,定量分析玉米芯残渣的底物特性对其酶水解效率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更是未见报道。
(四)开展跨文化教育的其他途径
主题教学的引入可以成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外语教学课程开展跨文化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是跨文化知识、意识、能力目标实现的主要手段。同时,我们也发现,文化讲座、文化欣赏、文化对话、文化交流、文化互动等也可以成为课堂主题教学的有效补充。以上手段的综合使用可以让学生对获得的跨文化知识进行系统、全面、深刻的整理,在讨论、辩论、交流互动中进行批判性思考,从而形成合理的跨文化意识和足够的跨文化能力。
(一)尊重学生知识背景、能力水平及文化差异
学校的课程设置及具体的教学内容需首先建立在学生的知识背景、能力和经验基础之上,尊重学生的文化认同和生活愿景,根据他们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提供与学生背景相适应的跨文化教育,使学生拥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跨文化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跨文化教育的效果。
(二)尊重文化之间的差异
价值观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而价值观方面的差异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障碍。“价值观与文化一样是一种抽象和概括,用肉眼无法看见,但是通过观察人们的言行举止我们可以发现人们持有什么价值观”,价值观和信念与态度是“主与从的关系,即价值观是主,而信念和态度是从。价值观决定了人们会有什么样的信念和态度。也可以说,信念和态度是价值观的表现”[4](P166),它隐藏于深层文化之中,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他各种观念无不受其制约和影响。
培养文化差异意识,尊重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 “价值观”层次的差异,让学生形成对其他文化的理解与包容的跨文化心态,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文化价值观的文化意识。
(三)重视文化传承的动态性
文化的内容和结构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化的形态总是与一定的历史时期相联系,但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文化保持其变迁性与稳定性的辩证统一。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意识形态和科学技术的改变,都会引起旧文化的革新或新文化的孕育。不断发生变化的是表层文化,深嵌在核心文化中的信仰、价值观、世界观等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四)注意文化性格的正态分布
各民族文化性格是呈正态分布的,文化性格的正态分布告诉我们一种文化中的大部分人具有本民族文化的典型特征,属于正态分布图的中间部分,他们拥有这个文化群体中的共同特征,而弧线两端的人虽然也分享该文化的某些共性,但同时还具有其他一些个性,甚至是其他某一种文化的共性。
(五)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培养学生尊重个人、群体、国家之间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差异,通过历史、地理、文学、语言、艺术、美学、科学等学科的教学加深对文化的认识,在平等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价值观指导,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技能,使学生拥有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解决跨文化冲突的技巧和能力,使他们能够为不同群体和国家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团结一致做出贡献。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往日益频繁,培养一批既通晓外语和外国文化,又精通专业知识的跨文化人才,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高等教育外语教学课程中跨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主题教学可以成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外语教学课程中开展跨文化教育活动的主线。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一大主要障碍来自于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这种民族文化优越感常常会阻碍文化交往的顺利进行。只有深刻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理解对方。跨文化教育活动中应以中国文化为比较框架,通过借鉴与利用目标语文化的长处和实用性,能使学生对其他文化给予更多的理解、包容和尊重,更好地完成跨文化知识、意识和能力目标。
[1]UNESCO.Education for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R].UNESCO Bangkok,Asia and Pacific Regional Bureau for Education,2010.
[2]赵萱,张佩萍,陈佳.历史述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跨文化教育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1,(1).
[3]彭凯平,王伊兰.跨文化沟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赵 伟】
G642
A
1004-518X(2013)10-0249-04
2011年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