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盐文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2013-02-18 21:55万吉琼
江西社会科学 2013年10期
关键词:盐业文化研究

万吉琼

中国盐文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万吉琼

中国盐文化因其广阔的外延和丰富的内涵,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与探讨,并在近几年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在研究对象上,突破了传统的研究范畴,逐步涉及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各个方面;在研究方法上,呈现出跨学科、交叉型和综合性的研究模式;在研究者群体方面,呈现出跨专业、高学历、高职称和年轻化的特点,从而在整体上有利于推动这一研究领域往精深方向发展。同时,中国盐文化研究也表现出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不平衡、学科理论体系构建不足等缺陷。

盐文化;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者群体

万吉琼,四川理工学院讲师,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四川自贡 643000)

盐文化不仅是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创造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然而,直到20世纪90年代陈然、曾凡英等才明确提出“盐文化”这一概念。2006年,曾凡英又进一步完善盐文化的理论结构及学术范畴,认为盐及其产品都属于广义盐文化的范畴,研究对象包括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因而广泛涉及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化学和民俗学等各个学科,应以全新的视角探询盐文化的内涵与文化特征。[1]这一命题的提出和完善彻底打破了传统研究领域的框架,极大地启发了研究者们的思路,使盐这一普通而特殊的物质所蕴含的丰富文化现象与文化事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引起学界的兴趣,并在最近几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

笔者以“盐文化”为主题,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源,经查实筛选,检索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关的学术文章有1000余篇,而最近5年间超过500篇,占总数的50%,其中60%以上的文章来源于《盐文化研究论丛》①和《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盐文化研究”专栏②。本文就近5年来的研究状况及成果做一概述,并以此为基础,对盐文化的研究趋势做一展望。

一、研究现状及成果概述

(一)对盐政等传统领域的研究

1.关于盐业管理体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对食盐专营问题和体制改革两个方面的研究。其中,曾凡珂提出要以政企分开的体制来打破垄断,以盐法的完善来规范专营。[2]吕福玉则提出要从国家层面健全管制法规框架,构建多维度目标体系,制定兼顾各方利益的管制政策[3],并实行管制与竞争相兼容的盐业特许投标政策,即企业并购政策、经济规模政策和竞争活力政策,他还出版了专著《垄断转型》探讨盐产业组织优化的进路。苏奎又通过对关联主体关系模型的设计与解剖,认为当产业内部的矛盾都指向同一主体时,关联关系中的主流属性表现为对抗,其摩擦与冲突成为制度运行中的阻力,也成为变革现有制度的推动力,为盐业管制层面可能进行的改革提供了智力支撑[4]。此外,李优树、程龙刚等也对体制改革这一主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而吴海波和刘卫国等则从私盐角度的研讨为可能的体制改革带来启示。

2.关于盐业生产及制度的成果多集中于清代和民国时期。其中,吴相升对清代的广西食盐按额销引及户口制度进行了解读,认为它改变了明代以来“官无考成,民无额数”的食盐销售状况,而且极具地域特色[5];裴恒涛则对清民(国)时期川盐入黔进行了探讨,认为川盐入黔对赤水河流域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促使边缘化的贵州被纳入中央的治理范围[6];丁琼认为清代的粤盐销滇事件在滇粤两省的贸易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既解决了滇东南食盐不足和粤省余盐积压的问题,又加强了双边交往,促进了沿途地区城镇及商品经济的发展[7];赵小平又分别对北洋政府和民国时期的云南盐业进行了分析,认为北洋政府时期的滇盐业因生产技术和生产关系等因素而出现“产不敷销”且质量较差的情况[8],而民国时期滇盐在煎制方法上进行了技术革新,并取得了一项改善盐质的伟大成就即食盐加碘,但由于“丁份制”的弊端而使得“公司制”的推行迫在眉睫;张东一则认为,清民(国)时期自贡井盐生产中的土地资本化现象具有重要的史学、法学、社会学和经济学意义而值得深入挖掘。此外,任欢欢、詹玲等还分别对宋代和抗战时期的盐业生产与制度进行了探讨。

3.关于盐法的成果多集中于对盐业契约的探究。其中,吴斌、支果等人近年来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很值得关注。吴斌主要探析了盐业契约“中证人”制度对我国现代公证制度的促进作用以及买卖契约精神对完善我国现代合同制度的借鉴意义。支果等则重点挖掘了盐业契约对完善我国民商事法律制度、民事诉讼制度的借鉴意义,并认为自贡近现代盐业契约纠纷的解决模式为我国现代法律解决纠纷多元化问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邱岳则对民国时期的盐业缉私案件进行了探讨,认为当时不以牺牲程序正义的代价来实现对真实性的追求,是向程序正义迈出了一大步,也是法治的重要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刘炯则对现行刑法把非法经营食盐行为规定为犯罪提出了异议,认为该罪成立的前提即食盐专营制度本身就不合理,故应作非犯罪化处理,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此外,咸增强等还对宋代盐法做了有益的梳理和探讨。

4.关于盐税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清朝和民国时期。值得注目的是,吴海波对学界普遍认同的清代“两淮岁课,当天下租庸之半”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清代所有的盐课从未达到过占全国租庸之半的盛况,只不过当时两淮岁课占全国盐业岁课的一半或更多而已;张立杰等认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盐税改革虽加强了中央权威并实现了财政增收,但失去了民心,并与其对现代化的追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冲突[9]。此外,熊劲松等也对民国初年的盐税改革进行了探讨。

5.关于盐业企业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企业的现状与发展、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等三个方面。其中,对于企业的现状及发展,黄娟等认为存在产能富余、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较低以及缺乏消费需求培育等问题,需要深化卤水综合利用,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种类以及努力培养市场需求等;曾绍伦则指出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盐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并提出构建盐化产业在政府、市场、行业和企业等四个维度下发展低碳经济的14种机制;潘春跃等则提出要制定现代盐业企业产业园区化和企业集团化的战略[10]。此外,熊山、谷卓越和党文焰等又分别对盐业企业管理创新和营销策略及激励机制等进行了探讨,刘少华等还分析了盐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方式。对于盐业企业文化,陈一君等以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为基础,认为以结果追求为主要目标比情感关系型氛围的企业文化更利于经营绩效的提高[11],并进一步探讨了增加企业“软实力”的文化模式及方法。郁建、谭征等也对盐业企业文化的建设进行了探讨。关于盐业人力资源,党文焰认为它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途,应将其开发利用置于战略高度[12],而邓红等则具体分析了盐业企业核心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及提高人力管理绩效的途径,肖兴政等又探讨了提高盐业企业女性职工配置的途径。

(二)对盐文化与文明及城市发展的研究

1.关于盐文化与人类文明。近年的考古及其他材料发现,盐与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具有相关性和同一性。其中,孙丽萍、于海根和任桂圆等曾分别就河东盐池对华夏文明的独特作用和决定性意义、海盐文化对盐城的文明塑造以及三峡盐业对移民文化形态的重要作用等,进行了富有价值的探索。近年来,程龙刚等对盐资源与巴文化的形成、发展和衰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而四川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四川凉山州博物馆则通过考古发现了盐源境悠久的盐业历史对西南地区文化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赵鸣对淮盐文化于地区文明形态的产生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作用进行了论证,而李娟等更是把西方的盐文化与中国的水文化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正是盐文化造就了西方的科学精神和勇于有为的思想,并成为西方文明的一部分[13]。

2.关于盐文化与城市发展。其中,李华认为中国盐业在封建王朝中举足轻重的经济地位决定了盐行业的特殊性,并催生了早期的著名城镇如自贡、扬州、盐城和运城等,它们既非政治文化中心,也非商品聚散之地,而是以盐为主要元素渗入到城镇的管理和经济、文化发展等各个方面,并深刻影响其兴衰成败[14],而对于自贡,游建军等则提出应以其特有的井盐文化及所孕育的盐都精神来推动该城市的现代文化发展和产业发展。此外,赵逵在其专著 《川盐古道》中揭示了盐元素是川盐古镇村落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力,陈萍等又探究了海盐地区城镇兴起的原因。

(三)对盐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

1.关于盐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雷蓉等提出,对不同类别的 “非物”资源应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开发对策,在满足市场的同时,进行“原真性”开发,唐金文则提出整体开发、协调开发与保护性开发的理念以及整体开发与突出亮点相结合、协调开发与资源重组相结合、保护遗迹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原则[15]。就盐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而言,张弘提出建立盐文化保护区、开发特色民俗文化景观与特色餐饮等建议;黄健则提出构建盐文化长廊和“中国盐业科技博物馆”的设想。此外,喻学才、王雪萍、赵丽丽等对分别对不同盐的种类和不同盐区的遗产保护与利用提出了具体方案,而黄大昭等还对盐商宅邸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进行了个案探讨。

2.关于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梁圣蓉等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从经济学的角度主要包括存在价值、传承价值和开发价值[16],赖斌等则提出要把盐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不可移动性和非复制性等作为发展旅游业和开发旅游产品的核心主题,兼顾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隐性价值,实施复合目标和多元功能的盐文化旅游市场[17];谢天慧等则对我国西南部的盐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建议进行联动开发,配置前后关联度大的工业行业,打造盐文化生态旅游精品工程和深度开发古盐道。此外,张学梅、杨红、陈华、练红宇、张俊洋等分别对自贡和潍坊等地区的盐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进行了探讨。

3.关于盐业饮食文化开发。其中比较引人瞩目的成果是,吴晓东、康磘等从井盐生产和井盐文化中探寻自贡盐帮菜的风味特色、成因及完整体系,并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挖掘了其强大的生命力、扩张力和竞争力,也探讨了将其产业化、品牌化的前景,发表相关论文并出版专著《自贡盐帮菜》,而王敏等还专门对自贡盐帮菜做了详细的SWOT分析③。另外,李慧等又对淮盐区的淮扬菜系进行了探讨。

4.关于盐业文学及艺术价值开发。对盐文化资源的文学艺术价值及美学价值进行挖掘堪称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其中,何清等人从唐代诗歌中解读盐文化的意象,认为当时的“盐梅”、“盐车”等意象,不仅附带着封建政治领袖渴望贤臣良将的心态,也成为文人们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宏愿的内在动力之一[18],并出版专著《诗意之盐》,较全面地阐释了唐代盐诗中主要包括盐业生产、运销,盐与养生术、民俗及文化心态等内容;李平毅等又从美学及景观学的角度对盐业建筑进行了解读,认为其深受盐文化影响,具有崇尚义节、神灵护佑和环境和谐等理念。宫修建等则从音乐学的角度讨论了川南盐业音乐文化的社会及艺术价值和保护开发价值。范崇高、颜同林和李树民等又从语言文字学、文学及戏曲等角度对盐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相关理论进行了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对盐产品在营养、保健和美容等功能上的开发也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

(四)对盐商和盐业人物的研究

近年来,盐商研究也越来越引起学界的兴趣。其中,汪崇莂重点解读了徽州盐商,并以专著形式论述了徽商在淮盐经营中的角色定位及走向衰落的过程,同时认为有学人使用“勾结”、“贿赂”和“贪赃枉法”等提法是对徽商名誉的侵害[19];陈星生则比较了纯粹“官商”的扬州盐商与更具“企业家”特点的自贡盐商,而王勇红等对比了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和茶商的性质、生产经营模式及衰落原因的异同。此外,朱宗宙、卢凤萍等分别探讨了扬州盐商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任云兰也对天津盐商的社会贡献进行了探讨。黄莃成、蔡文钦、王红、黄波等还研究了一些盐业人物如张謇、刘晏等,以及盐商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和慈善行为。

(五)对盐与科技、宗教的关系及其他研究

在制盐的科技研究方面,程龙刚、李三谋和吴成立等分别对我国四川卓筒井、山西池盐和西藏地区的采卤或制盐技术做了比较细致的探究,其中卓筒井堪称世界级的发明创造,并催生了世界“第五大发明”——石油钻探技术的出现,而且刘德林等还出版了专著 《中国古代井盐及油气钻采工程技术史》,受到学界高度赞誉。关于盐与宗教的关系,薛卫荣等对河东池盐的池神崇拜兴起、发展与变迁进行了考辨,而廖琴芳等则对盐在 《圣经》中的蕴涵意义及相关的基督教义进行了探讨。

关于其他方面,比较引人注目的主要包括吉成名等对我国盐产地分布与变迁的研究,樊玉然等对盐文化理论科学化的探讨,以及王萍、崔迪、桂元和李小刚等不少年轻学人分别从传播学、医学、教育和体育等不同视角对盐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所做的探讨,等等,其中部分成果已收录入《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六、七辑)中。

二、研究现状及成果评析

自“盐文化”概念提出特别是近5年以来,我国学界对这一特色文化领域的研究呈现出快速增长之势,现就其研究现状及成果做简要的评析。

1.研究成果在数量和速度上增长加快,目前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通过中国知网和国家图书馆检索,并查实筛选,自20世纪初到90年代初约80年间,涉及盐文化主题的文章200余篇,年均不到3篇,专著60余部,年均不足1部;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5年的15年间,文章数量400余篇,年均30多篇,专著20余部,年均超过1.5部;2006年以来,文章数量700余篇,年均近100篇,专著60多部,年均超过8部,其中最近5年的论文数量年均超过110篇,专著年均近12部,而且论文和专著都接近2005年之前八九十年的数量总和,其增长速度也一目了然,这还不包括近5年来关于盐文化重大科研项目的成果,比如获得省部级奖项的优秀咨询报告等。应该说,这样的数量增长和速度增长不仅显示出新鲜的创造活力,也引起了人文社科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笔者认为出现如此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在于:(1)“盐文化”概念的提出与发展,拓宽了学界的视野,解放了学人们的思想,从而推动这一研究领域往全面、系统和深入的方向发展;(2)不少高校教师和科研机构及院所研究人员出于对学术研究的敏锐度和洞察力以及对自身学术追求与发展的考量,纷纷投入这一富有特色且创新性强的研究领域,为该研究领域注入了活力;(3)2005年底和2006年初,国内两个重要的学术平台,即作为专门性学术研究机构和科研管理机构的 “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的建立和作为高校学报特色专栏的 “中国盐文化研究”(后被评为全国特色专栏)的开辟,为推动本领域学术成果的创新及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近5年来大部分成果的出处可以见证这一事实;(4)21世纪以来国家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和实施文化兴国发展战略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与之相应的发展措施,有效提升了相关科研机构和人员的责任感与热情,从而也对本领域的研究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达,以及部分高校教师存在职称晋升和科研任务的压力等,都不同程度地为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

2.在研究对象和内容上打破了传统研究领域的范围,大有包罗涉盐“万象”的趋势。过去,学者们一般都把对盐的研究单纯或更多地作为经济史的内容,但自 “盐文化”概念提出以来,其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研究对象也不断增多,除传统的盐政、盐务、盐法、盐税、盐业史、盐业经济和盐业企业等内容外,越来越多地涉及盐业文明、盐业考古、盐业科技、盐业城市、盐业遗迹与建筑、盐业人物与盐商、盐民俗、盐文学、盐业艺术与宗教以及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和盐文化的传播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被研究的盐的种类也更多,涉及的盐产区也更广,因而几乎涵盖了所有关于盐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内容,并几乎覆盖了我国范围内的所有盐种类和盐产地与盐产区。这不仅促进了学术的进步,也推动了理论的创新。

3.在研究方法和视角上更加丰富多彩,初具跨学科、交叉型及综合性的研究模式。随着研究对象和内容的增加,研究者思维和视野的开阔以及研究手段和技术的提高,人们采用的研究方法和视角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其一,过去更多采用历史学、文献学、档案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而现在则大量增加了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遗产学、旅游学和生态学等诸多人文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其二,过去更多对盐政、盐务、盐法和盐税等专题性的探讨,而现在则更多对盐资源、盐产区、盐产业和盐业公司等专题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研析;其三,过去更多采用实证分析方法,而现在则更多采用实证和构建相结合的方法,比如对盐产业的组织柔性和组织文化系统以及对盐产业供应链的探讨等;第四,过去更多采用定性分析法,而现在则更多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比如对盐产业的发展或对盐商们的社会贡献等方面的探讨;第五,过去更多采用静态的结构型分析模式,而现在则更多采用动态的系统型分析模式,比如对盐业管理体制改革与绩效等范式的探讨。此外,也更多引入了自然科学的术语并更多使用数据与模型的表达形式等。总体而言,这一古老而新兴的研究领域初具跨学科、交叉型及综合性的研究模式,这可以说是方法论上的突破,也是认识论上的提升。

4.在基础研究上涵盖了大部分盐与人类总体关系的研究领域以及相关的学科,呈现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态势,且著述颇丰。如前所述,我国盐文化的研究已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社会、考古、文献、典籍、建筑、法律、文学、艺术、医药、科技、教育和宗教等十数个领域及相关学科,而在盐政、盐法、盐务、盐业管理绩效、盐业体制改革、盐业企业建设、盐产业发展、盐业文明、盐业人物及盐商、盐资源分布和盐文化遗产的梳理等诸多方面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尤其在近几年来产生了50余部新著,接近过去数十年的专著总和,同时还发表了400余篇基础性研究论文。这些成果不仅大大丰富了历史、经济史等各有关学科的理论内涵和研究范畴,也丰富和发展了盐文化自身的理论内涵与外延,从而有利于构建本领域的学科体系。

5.在应用研究上更多深入国家和地方社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注重发挥科学研究的应用性、服务性和决策性功能,并取得明显效果。在注重基础研究的同时也更多地进行应用研究,这是近年来盐文化研究的又一个显著特点。其中不少学者围绕国家盐业体制改革、盐矿资源补偿机制、盐资源的开发利用、盐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和盐业企业的发展战略及文化建设等,进行了大量实践层面的探讨,而且还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或教育部立项资助,如吕福玉、王伟、李启宇和罗若愚等,也有许多专家围绕盐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研究给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文化建设等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相当部分井盐区和海盐区的专家、学者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盐文化特色品牌的打造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部分科研成果被地方文化局、旅游局、科技局和规划局或相关企业和行业采纳。这不仅是本研究领域在实践上的突破与创新,也是对国内特色文化资源的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探索。

6.在研究者群体上初步形成学科领域及专业交叉、梯队型年龄结构和学历、职称普遍较高的研究力量,表现出极大的活力与潜力。从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可知,作者既有史学、经济学等领域的著名学者,又有民俗学、旅游学、法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知名专家;既有历史、文化等不同研究方向的名家,又有文学、艺术等不同专业的精英;既有不少学术前辈,又有很多学界新秀。同时,他们的年龄呈老、中、青梯队型结构,其中60~75岁约占10%、46~59岁约占30%、30~45岁约占60%,而女性占40%左右;他们的学历、职称也普遍较高,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者超过80%,副高及以上职称者超过60%。④这样的研究群体和研究力量不仅带来了该研究领域的活力和创造力,也为其可持续发展与实力打造奠定了良好的人力基础。

还应该提及的是这一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首先,基础研究工作尚显欠缺。比如,不论是对盐政、盐务、盐法、盐产业和盐业企业等的研究,还是对盐种类或盐区等的研究以及在研究对象的时间长度或空间跨度上,都较少有整体观强、完整性好和创新度高的成果,其中对湖盐、岩盐等种类的研究,或者对少数民族地区盐产业的发展探讨等,成果寥寥无几;也缺乏涉及盐与军事、航天、生物和海洋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尽管这些领域与盐都有密切的关系;尚未出现从哲学、心理学和人口学等学科诠释盐文化的专题性成果,虽然它们也和盐有直接的契合点。其次,应用性研究力度还不够。目前直接服务于国家与地方社会发展的盐文化研究成果还非常少,能够直接或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成果也不多。第三,也是很关键的一点,综合性研究中还很缺乏对盐文化自身理论建设的探究,包括整个学科门类及各分支学科。此外,也比较缺少标志性的成果和学术领军人物。

三、研究发展趋势展望

在我国,盐文化作为一门科学和系统的文化范畴提出与界定时间不长,只有10多年的时间,然而它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文化现象却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还只是冰山一角,其丰富的内涵与广阔的外延还有待学界长期地探索与挖掘,这里有必要对该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做进一步的展望。

目前看来,该领域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盐政、盐务、盐法、盐税、盐业企业发展、盐业人力资源、盐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盐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涉及盐业政治、经济和历史的专题居多,所以在研究对象和范围及研究视角上都具广阔的空间,比如有待增加对盐的种类和不同盐区的研究,开展盐与军事、航天、生物和海洋等有关领域的研究,开拓从哲学、心理学和人口学等更多视角对盐文化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完善基础研究工作中的欠缺或填补空白,也需要综合性强的辞书、丛书和编年著作,所以在基础领域出现新的热点研究概率比较高;与此同时,应用性研究的空间也很大,这是因为盐文化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具有的特殊优势而富含强大的魅力,具有重大的现代开发价值。这需要从当前我国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并从国家盐业和地方社会经济需要及盐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着手,大力加强对盐业体制改革、盐文化产业化发展、盐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盐产品的深度开发和盐文化品牌的打造以及盐文化信息技术开发等应用型的研究,从而为我国现代盐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也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新的增长点。在应用领域来看,当前的一些重点和热点问题还会在一段时间内仍是比较重点和热点的研究对象。

其次,盐文化理论自身的学术价值提升空间非常大。因为关于文化的定义就有200多种说法,就盐文化而言,凡与之相关的人类活动都属于其研究范围,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盐文化的种类异彩纷呈,既可以按照时间和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地域范围,也可以按照形式与内容划分为不同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比如从历史角度,可以包括盐业生产史、盐业管理史、盐业制度史、盐业企业史、盐业科技史、盐业城市史和盐民俗史等,从社会形态的视野又可以包括盐业政治文化、盐业经济文化、盐业法律文化、盐业科技文化、盐业军事文化、盐业教育文化、盐业饮食文化、盐业旅游文化、盐业生态文化和盐业宗教文化等,再从社会结构来看又可分为盐业战略文化、盐业管理文化、盐业组织文化、盐业企业文化和盐业城市文化等等,由此可见盐文化理论探讨的多样性与广泛性。所以,深入挖掘和全面系统地完善盐文化这一理论范畴并形成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将可能继续成为学界探讨的重点。另外,使用比较学的方法和心理学理论等,可以大大增加本研究领域的创新性,前者如对东西方盐文化的对比研究,对不同盐业城市发展的比较研究,对盐业契约与土地契约的对比研究等,后者如对盐业管理者思想和从业者心理的研究等等,都可以成为创新性成果。

但是,由于当前国内各色文化“遍地开花”,所以也有可能出现“文化泛滥”现象而使盐文化失去其“特色文化”的纯正内涵,也难免会出现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或者探讨路径与研究模式的机械照搬与复制等,从而丧失各相关学科理论及研究模式与各个研究领域的“创新”优势,进而导致学术队伍和研究力量的不稳定,也不利于“高精尖”型学术人才的培养和学术队伍的建设。

四、结 语

近几年来,中国盐文化因其广阔的外延和丰富的内涵,在越来越受学界的关注与探讨的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研究对象上,突破了历史的传统研究范围,广泛地涉及盐文化的物质、精神和制度等各个方面,其中对盐文化遗产保护、盐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盐业体制改革和盐文化艺术价值及美学价值等方方面面的探讨,都取得了开拓性的创新成果;在研究方法上,运用多视角和多维度的方式阐释其丰富的内涵与特征,呈现出跨学科、交叉型和综合性的研究态势;在研究者的群体方面,呈现出跨专业、高学历、高职称和年轻化的特点,具有相当的活力与潜力,从而在整体上有利于推动这一研究领域往精深方向发展。同时,盐文化研究也体现出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不平衡、学科理论体系构建不足等缺陷,并存在因“文化泛滥”现象而导致其丧失研究特色的可能性,进而导致学术队伍和研究力量的不稳定。

注释:

①《盐文化研究论丛》是由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凡英主编、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出版的学术会议论文集,从2005年创刊至今已出版6辑。

②“中国盐文化研究”是由《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主办、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凡英主持的全国特色栏目,自2006年开办已刊出40多期。

③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企业战略分析的方法。其中 S代表 strength(优势),W 代表 weakness(弱势),O代表 opportunity(机会),T代表 threat(威胁)。

④数据来自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成果统计数据。

[1]曾凡英.盐文化的特征与内涵[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曾凡珂.我国食盐专营垄断异化的法律分析及改革对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3]吕福玉.我国盐业管制制度缺陷剖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4]苏奎.基于盐业管制背景的主体关系模型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5]吴相升.清初广西盐业制度考察[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6]裴恒涛.川盐入黔与赤水河流域的社会互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7]丁琼.清代粤盐销滇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8]赵小平.民国时期云南盐业生产技术改进与生产关系演变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9]张立杰.南京国民政府盐税整理与改革述论[J].民国档案,2008,(1).

[10]潘春跃,樊玉然.我国现代盐业企业发展战略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11]陈一君,曾凡英.盐业企业文化与盐业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2).

[12]党文焰.对盐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中国井矿盐,2008,(4).

[13]李娟,等.西方盐文化与中国水文化的对比解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14]李华.古代盐业与城镇[J].盐业史研究,2009,(1).

[15]唐金文.历史文化名人遗迹保护与开发对策——以清朝张鹏翮遗迹为例[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16]梁圣蓉,阚耀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评估模型[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17]赖斌.盐文化主题旅游产品的市场价值挖掘与深度开发研究[J].人文地理,2009,(1)

[18]何清,等.从“盐梅”、“盐车”意象看唐诗中的文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19]汪崇莂.明清徽商经营淮盐考略[M].成都:巴蜀书社,2008.

【责任编辑:赵 伟】

G05

A

1004-518X(2013)10-0228-0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二五时期深化我国垄断性行业改革研究”(11BJY069)

猜你喜欢
盐业文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唐宋以来盐业古官印辑考
年味里的“虎文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实施三品战略 推动盐业健康发展
中国盐业双周新闻榜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