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 于甲川
节能管理服务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探讨
文/北京节能环保中心 于甲川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从事节能环保综合性工作的节能管理服务机构,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科学规划人才队伍建设,有力加强人才工作,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和水平,是推进节能管理服务机构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和基础,对生态文明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地为推进本地区的节能减排工作,先后成立了以节能中心或节能监测中心、节能监察中心为主的节能管理服务专业机构。这些机构绝大多数为事业单位,并受政府部门委托承担节能管理服务或节能监测、节能监察执法等职能,在推进本地区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专业支撑作用。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国家将节能减排目标纳入政府工作考核以后,各地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近年来,“绿色低碳”已列入全球话题,国际合作成为推动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和国家“十二五”规划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的地位,新的形势任务要求节能减排工作必须有专业复合型人才从经济、技术、管理、法律等多维度系统推进。
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推进工作的主体和智慧动力。纵观国内、国际节能减排工作形势,对节能减排领域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节能管理服务机构必须由目前的单一专业人才队伍结构向宏观研究、综合管理、国际合作、专业多元的多层次人才队伍结构转变。对比新形势新要求,目前我国节能管理服务机构人才队伍存在着不适应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尤其缺乏高层次领军人才;国际合作和综合素质跟不上节能事业快速发展要求;专业结构分布不尽合理;管理机制需要创新。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抓住机遇、科学规划,主动有力地加以解决。
节能管理服务机构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突出专业化综合人才、国际化管理人才、高层次领军人才三类重点人才的开发;建设一支具有较高节能环保专业水平,较强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国际化运作方式的高级管理人才队伍。通过直接引进、智力引进、项目合作等方式集聚一批在节能领域具有较高权威和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努力实现人才发展与节能事业发展相匹配、人才结构与节能业务结构相匹配的目标,为节能事业发展提供相应的人才队伍和智力支持。
(1)开发专业化综合人才。对专业人才实施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并重的培养,充分提供组织协调能力的锻炼机会,鼓励专业技术人才担当项目团队领导者,使人才在工作、学习过程中成长、进步。实施轮岗锻炼培训计划,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专业适应能力、专业应用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
(2)培养国际化管理人才。加强与境外专家及专业节能机构沟通联系,争取国际性项目合作机会,通过项目运作带动人才国际化管理能力。加大人才培训的国际化程度,突出对新理论、新知识、国际规则和国际项目运作的系统培训。
(3)集聚高层次领军人才。以直接引进的方式,通过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更广的业务领域、更高的展示平台吸引高层次人才;以智力引进的方式,通过建立专家库、专业协会等手段积聚高层次人才;以项目合作的方式,通过合作课题研究、共同承担项目等,更好地运用高层次人才。
(4)多渠道引进智力和外脑。充分发挥专家和专业机构两大外脑作用,吸引高层次人才服务于节能政策研究、节能评审、节能技术与产品的评估、节能重大项目等业务。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采取灵活方式引进国内外智力。
(1)建立完整的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培训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实现培训的系统化和制度化。建立人才培训与人才选拔、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相结合的制度。鼓励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建立和实施融学历教育、专业培训和实践学习为一体的三个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
(2)加强针对性的培养工作。做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训的需求调研,建立包括培训需求分析、计划制定、组织实施以及效果评估在内的完整方案和培训流程,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培养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组织协调和实践能力。
(3)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制定多层次、分渠道的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切实发挥其在青年人才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综合培养。加强青年人才实践锻炼,支持青年人才承担、参与重大任务。推动节能干部队伍年轻化进程,大胆起用优秀青年人才担任业务带头人。
(1)探索动态管理机制。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性上岗机制,探索建立适合节能管理服务机构发展的人员流动机制。对人员退出条件、标准、待遇、安置办法进行规范,建立科学的退出流程,充分体现公平、公开、透明。尝试与人才市场对接,开发编制外人员、劳务派遣人员使用机制。
(2)采取多种激励手段。综合运用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知识激励、晋升激励等多种手段。在工作上,将培养机会、发展空间、职位晋升纳入激励范畴,对优秀人才的职业发展给予更大的关注和支持;在待遇上,建立物质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激励机制;在感情上,优化工作环境,丰富员工业余生活,不断增强专业人才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
(3)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奖励基金,奖励对节能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和团队。定期分析人才队伍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求,根据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安排适合其发展的岗位,合理使用、开发潜能,提供有效的成长机会和服务,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人才干事业、干成事业的环境。
(1)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由党组织统一领导,放眼发展大局,科学统筹规划,坚持不懈地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人事部门牵头具体实施,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全面落实人才队伍建设各项工作。
(2)建立保障机制。将人才队伍建设目标进行任务分解,明确职责和分工。积极筹集并争取当地财政每年投入一定的经费,支持人才队伍建设,并在经济实力和制度允许的范围内逐年递增。
(3)实施过程监控。建立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和考核制度,不断总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持续推动节能管理服务机构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