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磊,刘建立
(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网络语篇英汉语码转换的研究现状及成因解读
——以Verschueren语言顺应论为视角
柴磊,刘建立
(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的一种普遍现象和有效的交际策略,它不仅仅发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也延伸到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语码转换有其产生的社会、心理动因,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为观照分析网络语篇中的英汉语码转换,可以发现英语语码起着填补词汇空缺,澄清观点,强调,委婉语等作用,而这种转换主要是基于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等方面的顺应。
语码;语码转换;顺应性;语言顺应论
语码(code)是一个相对宽泛的中性术语,指代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使用的任何符号系统,一种语言、方言,甚至语体或语域均属于语码的范畴。人们日常的言语交际行为,无一不是建立在语码基础之上的。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工具日趋发达,国家、地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语言接触现象也日益增多,在多语和多元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也越来越多。据统计,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日常工作、生活和娱乐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1](P5)Wardhaugh也提出大多数人都具备使用某一种语言的多种变体的能力,只掌握一种语言变体的情况极为罕见。[2](P67)在具体的交际行为中,不同的交际场合、参与者、话题、目的等参数决定了交际双方的语言选择,讲话人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选择一种最为得体的语码,或从一种语码转换到另一种语码,甚至混合使用两种语码。按照社会语言学的定义,在双语(包括多语或多方言)社会,人们在交谈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从使用一种语言(或方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或方言)的现象被称为语码转换。[3]
作为语言接触的普遍现象和有效的交际策略,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不仅仅发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也延伸到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自1994年中国正式加入Internet以来,网络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叹。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在2011年8月召开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提到,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互联网网民人数达到4.85亿人,普及率达36.2%,其中以18 -24岁的年轻人最多,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网民而占据绝对优势。开放自由的网络给以年轻人为主的网民群体提供了创造发挥的空间,也为网络语言的产生和流行提供了可能和必然。互联网上90%的信息用英语发布,借助互联网的渗透,英语已迅速成为网上霸权语言,对网络语言、网络交际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网络中多元文化接触的影响和结果在网络语篇英汉语码转换现象中得以体现。本文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以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理论框架,通过观察网民在网络聊天室实时交流时进行的语码转换,来探究其产生的社会和心理动因。
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现象,语码转换在近40年来成为双语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受到了国内外语言和社会研究领域的多方关注,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国外的语码转换研究,可谓成果丰硕。针对语码转换这种普遍存在、频繁发生但又复杂的社会语言学现象,来自不同学术背景的语言学家分别从句法学、社会语言学、语篇分析、语用学、心理语言学等视角,对语码转换现象作出了不同的描述和解释,提出了许多竞争性的理论和模式,但是从某一独立的角度对语码转换进行研究,只能关涉其某一个方面的特点和内容,各有自己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国内有关语码转换的研究起步较晚,以介绍和验证国外研究理论居多,独立探索性或应用性研究较少,理论上的创新则更少。其次,尽管语码转换提供了很多的研究课题,涉及多个领域,但是针对网络交际中语码转换的研究还是较为少见。我们可以用一组数据对上述观点加以证明。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从1994年至2012年12月底全文文献总量达4 334多万篇。我们以“语码转换”作为检索词,共搜索到篇名中带有“语码转换”的文章680篇,其中王得杏发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2期的论文《语码转换述评》可以说是国内最早涉足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学者对语码转换的研究兴趣逐渐浓厚,从历年发表的有关语码转换的论文数量可见一斑。1990年之前仅有一篇相关论文,1990至1995年为9篇,其中有5篇发表在语言类核心期刊上。1996至2000年达到18篇,共有8篇发表在语言类核心期刊。到了2001至2005年,以语码转换为主题的论文数量攀升到85篇,发表在语言类核心期刊上的文章达到17篇。2006至2010年的五年间,激增到348篇,但是仅有11篇论文发表在语言类核心期刊上。我们再对2011至2012年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发现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有关语码转换的论文已多达225篇,但只有区区可数的5篇出现在核心期刊中。可见,尽管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涉足语码转换这个领域,但是数量庞大的论文中真正有深度、有独立探索性的成果乏善可陈。
从研究视角来看,国内的语码转换研究几乎触及西方语码转换研究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会话分析、句法学、语用学、外语教学等,而且研究的内容呈现出细化的发展趋势。1990至1995年发表的9篇论文全部是对语码转换的综合述评。到了1996年,就有研究者针对某部文学作品,如《围城》、《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等小说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剖析,或者专门研究言语社区中不同方言之间的语码转换。2001至2005年,开始出现了两篇专门研究网络交际中语码转换的文章。2006至2010年的五年中,探究网络中语码使用情况的文章为12篇。
语码转换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个变异主体[4](P55),是多种因素(社会、文化、认知、心理等)共同影响下产生的语言行为,所以我们在研究中不能够仅仅依赖于描述一些静态的社会因素,而应将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考虑在内。Verschueren在其专著《语用学新解》中系统地阐述了顺应理论(Theory of Adaptation),他认为语用学为所有语言现象提供了一种功能性视角,旨在观察语言现象的顺应本质和发掘语言使用的复杂性,其中包括语言使用过程中关涉的语言、认知、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种种因素。[5](P116)就语码转换而言,它也包括上面所提及的这些方面,所以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码转换研究将会提供一个包括社会、语言、认知和文化在内的理论模式。语言顺应论可以为我们认清发展中的语言演化提供一个全新的、具有支撑性的分析视角,对复杂的语码转换现象有较为全面的解释力。借助于语言顺应论,我们可以更为合理地诠释语码转换,析取出其中所蕴涵的语用因素。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其本身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变异性、商讨性、顺应性,所以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会不断作出选择并顺应语境,即动态地使用语言。实际上,语言的选择过程也是一种语码的转换过程。于国栋在2004年《当代语言学》第1期发表的《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一文中提出了顺应性模式,他认为语码转换是双语交际者进行顺应的具体体现,是一个建立在顺应原则基础上的高度灵活的语言行为。[6]
人们日常的言语交际行为,无一不是建立在语码基础之上的,或者说,只要交际存在,就离不开语码的使用。网络交际也不例外。而个人对语码的选择经常是下意识或无意识的结果,因此语码转换的动机非常复杂,这种复杂性还表现在有的语码转换可能缘于多重动机。当然,本文的研究目标并不是要穷尽网络交际中语码转换的所有动机,只是借用语言顺应论的框架来揭示虚拟情境中语码转换的总体模式和主要成因。
我们考察的语料来自网易POPO聊天室,网易泡泡是由网易公司开发的一款免费的绿色多媒体即时通讯工具,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所处环境的不同选择聊天方式,如聊天室、短信、语音、视频等。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我们发现网络中语码转换主要有三种方式:普通话与网络语言的转换、普通话与方言的转换、普通话与外语的转换。其中汉英语码转换主要发生在英语聊天室和快乐驿站聊天室,原因在于进入这两个聊天室的网友以年轻人居多,他们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希望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并且在交际中使用一些外语词汇可以使自己看起来更加时尚、更显个性,但有时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无法实现全部用外语进行交流,所以语码转换现象时有发生也就不足为怪了。用顺应性模式分析网络语篇中的英汉语码转换,可以发现这种转换的动因主要是对语言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等方面的顺应。
1.顺应语言现实
由于文化的差异,某个思想或概念只存在于一种语言之中,或在另外一种语言当中难以找到完全契合的对应词汇,那么当这两种语言相互接触时就会出现语码转换或者语言借用,其中的一种语言弥补了另一种语言在这个方面的空缺,满足了表达的需要。这种对语言现实的顺应取决于词汇的可及性程度(availability of vocabulary)。我们从收集的语料当中选取几个例子来说明为了顺应语言现实所进行的语码转换:
例1雨霏霏对心情不错说:Which movie is your favorate?
心情不错对雨霏霏说:Will Smith当幸福来敲门,I forget its English name.
雨霏霏对心情不错说:the pursuit of happyness,me too.蛮励志的。
心情不错对雨霏霏说:very moving and inspring.Watch it many times.
例2可乐对守护天使说:有没有Offer来了
守护天使对可乐说:收到Warwick offer,但是没有收到PVA。
可乐对守护天使说:congratulations!我一个offer还没有呢。
例(1)中,网友心情不错可能暂时忘了电影的英文原名,只能用中文替代。而雨霏霏由于英文水平不够,加上网上实时聊天对速度的要求,只能用汉语词汇“励志”描述对电影的感受。例(2)中多次用到的offer是毕业生和留学生最熟悉的词汇,当某个学校录取学生的时候,不管是否提供奖学金,学校提供该学生的“给与”都是一种Offer。除此之外,当一个用人单位向某人提供工作机会时,也是一种Offer。所以,临近毕业时大家见面最常说的话题就是“有没有收到offer”。PVA是使馆的预评估阶段,对留学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初次评审。这些词汇在汉语中找不到确切、恰当、简洁的表达,干脆保留原文,这对于表述的准确性而言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
Verschueren在《语用学新解》中指出:“不同语言和文化在接触过程中有词汇的空缺/词层的不对等或语意不对称现象,或词汇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从而出现语码转换。”[7](P128)因此,当一种语言缺失另一种语言的对等表达时,交际者不得不基于这样的语言现实进行语码转换,这完全是由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而发生的。
2.顺应社会规约
人对语码的选择不完全是自主的,往往会受到社会情景的作用和社会规范的制约[8],社会规则是促使人们进行语码转换的外在动机。语码转换对社会规约的顺应是“交际者出于对某个特定社会的文化、习俗和规约等的考虑和尊重而出现的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或语言变体的使用”[6]。语码转换能动态地顺应或遵守社会规约,避免社会性的尴尬。
例3丢丢对寻梦说:ready for your presentation tomorrow?
寻梦对丢丢说:还没做好呢。
丢丢对寻梦说:你太lazy了。
例4小蛮腰对步步惊心说:现在人都怎么了,爆乳装,ONS,什么都不care.
步步惊心对小蛮腰说:为了博上位,都不要face.
例(3)中两个学生谈到作“课堂展示”,直接用英文presentation,弥补了语言欠缺,使表达更明确。而在交际中直接批评对方的缺点会使其难堪,适时的转换语码可避免产生正面冲突,因此相比“你太懒惰了”这样直白的表达,“你太lazy了”既指出了对方的不足,也能使话语更含蓄、更间接地被他人所接受。例(4)中网友之间谈到某些触及道德底线、不良的社会现象时,为了避免尴尬,使用one night stand的缩略形式ONS,从而避讳“一夜情”的中文字眼。当我们讨论某个不好的话题时,往往会选择一种恰当的交际方式,而语码转换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由于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人们的言语行为,语码转换从言语交际的细节上能反映出社会文化的含义。禁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由于受到社会文化、传统习惯的制约和影响,人们在交际时会有意识地选择委婉表达,回避某些社会性的禁忌,这种语码转换是从社会角度对语言行为进行综观而选择的一种言语策略。
3.顺应心理动机
除了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外,语码选择还受内部因素的制约。交际者的心理,包括性格、情感、认知、意念等因素会直接影响交际者对社会规则的理解、认可和执行,进而驱动交际者转换语码。[9]
例5细雨梦回对静默说:四级多少分?(间隔片刻,静默没有回应)
细雨梦回又对静默说:hello,你在吗?四级成绩出来了,你查了没?
静默对细雨梦回说:sorry,I don’t know.
例6无名对霜烟若梦说:今晚的歌友会很high,一起去吧。
霜烟若梦对无名说:sorry,I love to,but I must do my homework first.
无名对霜烟若梦说:ok,I’ll go。
例(5)中,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回复,细雨改用英文的寒暄语hello进行语码转换以便引起对方的注意,而静默为了顾及对方的心理感受,用“sorry,I don’t know”替代了较为生硬的“不知道”,从而缓和了语气,交流得以继续进行。例(6)中再次出现sorry,也是源于人们用汉语表达感情常难于启齿,拒绝别人时用sorry比用汉语委婉,霜烟若梦通过语码转换表达了自己不能答应对方的苦衷,保全了面子,实现了自己的交际意图。
上述例子说明交际者进行语码转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从而达到或接近某个或某些具体的交际目的,促使交际顺利地完成。实际上,在具体的语码转换中,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心理动机也不是泾渭分明,有时可能是对其中一种或多种因素的顺应。
语码转换的成因是非常复杂、难以捉摸的。在网络语篇中,语码转换作为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实现着对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顺应,体现着强大的交际功能。以语言顺应论为观照,本文尝试将语言的顺应性分析具体化于语码转换之上,将顺应论思想个性化于网络交际中英汉语码转换现象的研究,不仅验证了语言顺应论的理论有效性,也为语言顺应论用于语码转换这一研究领域提供了参考。
[1]Li Wei.Dimensions of Bilingualism[C].London:Routledge,2000.
[2]Wardhaugh R.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M].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86.
[3]李经伟.语码转换与称呼语的标记作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8-11.
[4]张艳君,毛延生.语言变异的语用顺应论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5]陈新仁.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J].当代语言学,2004,(1):77-87.
[7]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9.
[8]李经纬,陈立平.多维视角中的语码转换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337-344.
[9]杨娜,任海棠.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新视角[J].西北大学学报,2011,(3):174-176.
责任编辑:张东丽
H31
A
1671-3842(2013)03-0044-04
10.3969/j.issn.1671-3842.2013.03.09
2012-09-27
柴磊(1973-),女,山东济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社会语言学视角的网络交际中语码转换现象研究”(11YJC74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