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芳,常相全
(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蓝色经济区优势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张艳芳,常相全
(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蓝色经济是低碳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蓝色经济区优势产业的科学选择是促进蓝色经济系统发展的重要保障。分析蓝色经济区优势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蓝色经济区优势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青岛市蓝色经济优势产业的选择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最终选出与实际情况较为相符的优势产业,从而进一步证明构建蓝色经济区优势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
蓝色经济;低碳;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海洋经济
蓝色经济又称海洋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而形成的经济集合。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11年1月4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蓝色经济区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区域,还是一个涵盖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诸多因素的复合功能区[1]。作为全国海洋科技产业发展示范区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应充分利用区域科技经济多元机制和产业合作路径,利用山东半岛制造业的创新资源和比较优势,从而形成蓝色经济区产业的合理布局、沿海与腹地经济的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是一个从具体到综合再到具体的辩证逻辑思维过程。由于考虑的角度不同,设计的指标体系也会有所区别。本文在研究优势产业相关理论基础上,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有关优势产业的选择与评价方法,遵循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原则,对蓝色经济区优势产业的评价指标进行选择。
(一)蓝色经济区优势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代表性原则。评价指标应尽可能选择具有代表蓝色经济区优势产业特点的关键指标,简单明了。评价指标的选择要能够反映地区优势产业特征,产业特征的评价应选用具有代表性且信息量大的关键性指标。
2.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指标在各蓝色经济区域之间的横向可比性,还应考虑到各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纵向可比性[2]。
3.系统性原则。地区优势产业的选择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评价指标的选取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到各个方面,使指标体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可操作性原则。在指标的选取时应该注意所选指标数据的来源,尽量选取易获取真实数据的评价指标,并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经济统计信息体系[3]。
(二)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评价指标筛选
根据区域优势产业内涵与外延的确定,结合蓝色经济区的特点,在遵循指标选择的基本原则下,将蓝色经济区优势产业划分为产业规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产业发展潜力以及产业竞争优势等五个子系统,对各项子系统的概念及侧面进行详细分析,选择出表现子系统特征的各项指标内
容[4]。
在评价过程中,以指标四项原则中不少于三条为“优秀”作为判断标准,同时以聘请的专家中对每项指标得70%以上的优秀率为各项指标的判断标准,最后以各项指标为优秀作为指标的取舍原则。针对初步选定比较各个子系统的指标体系,专家在综合考虑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后,确定其权数(本环节运用Delphi法)。这样,对于指标Xi(i=1,2,…,n),第j位专家给出了一个定量的数值αij,由此得到所聘专家对指标的评价量化矩阵A。计算矩阵的一致性比率得出CR<0.1,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根据矩阵的最大特征值进一步计算得到对应的特征向量,将矩阵A每一行元素从小到大进行排列,并取其中位数,记为bi,从而可以得到专家的综合评价向量¯A[5]。进一步利用因子分析法中确定主因子数目的类似方法,根据累积贡献率来确定指标体系中的最优指标数目,可以取累积贡献率不小于事先确定的某个数M,将向量¯A中的元素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最优指标数目K满足:
确定了最优指标数目K以后,保留相应的指标权数,一般取值越大,所选取的指标数越多,本文中最后计算出的K=8。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通过以上的运算结果,最终选择八项指标作为蓝色经济区优势产业的评价指标,具体指标见图1所示。
图1 蓝色经济区优势产业层次结构图
(四)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及意义
根据蓝色经济区优势产业评价的原则与评价要求,结合相关数据的易得性,确定蓝色经济区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及指标意义如表1所示。
(一)评价方法的选择
蓝色经济区优势产业选择属于多指标综合评价分析,因此需要首先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二是如何解决多重共线性的问题。主成分分析法不仅具有解决了指标选取过多会使问题复杂化、选取指标过少可能影响结果可靠性特点,还具有消除了指标间的相关性及减少了指标选择的工作量,最主要的是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等优点。基于以上优点,本研究选择主成分分析法对蓝色经济区的优势产业进行选择[6]。
(二)青岛市优势产业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青岛市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根据青岛市2011年统计年鉴数据资料显示,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呈现二一三的格局,海淡水养殖业无可争议的成为青岛市第一产业中的生力军。本研究选择青岛市第二、三产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更具有代表性与说服力。
第二产业优势产业分析。鉴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青岛市产业结构特点,选择按工业行业分的37个产业作为青岛市第二产业中优势产业的备选产业进行重点分析。使用青岛市统计年鉴(2010年、2011年)与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的基础数据,针对青岛市37项产业计算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增长率、市场占有率、资产利税率、区位商、产业贡献率、规模效应系数、就业吸纳率等八项评价指标[7]。
表1 蓝色经济区优势产业评价指标内容表
表2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利用系统软件SPSS19.0进行主成份分析,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提取主成分个数,得出相关系数矩阵及方差贡献率(表2),通过表2可以看出相关系数矩阵中前四个特征根大于1,前四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81.854%>80%,可以知道原有变量的信息量损失较少,且对原有变量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因此选择前四个主成分作为最后的主成分进行分析。
通过旋转后的主成分系数矩阵可以看出(表3),第一个主成分与市场占有率及区位商具有高的相关性,在这两个指标上有较高的代表性;第二个主成分与比较劳动生产率及就业吸纳率的相关性较强,在比较劳动生产率有较高的代表性;第三个主成分在产业贡献率、规模效应系数及资产利税率上又高的代表性;第四个主成分在产业增长率上有较高的代表性。
表3 主成分系数矩阵
计算主成分的表达式:
根据主成分函数可以算出各个产业的得分,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综合主成分公式为:Z=0.272 9F1i+0.213 6F2i+0.186F3i+ 0.147F4i其中,F1i、F2i、F3i、F4i为各产业的主成分得分。
根据主成分分析的计算结果,综合得分大于1的产业有4个,介于1至0.7之间的产业有8个,25个产业低于0.7的分值。研究选择综合得分大于0.8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其他采矿业、橡胶制品业、烟草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6个产业作为青岛市第二产业的优势产业。
第三产业优势产业分析。2010年青岛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4.7%的比重,远远低于第一、二产业的比重。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研究选择: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金融业;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5.批发和零售业;6.住宿和餐饮业;7.房地产业;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9.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1.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2.教育;13.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共14个产业作为其优势产业的备选产业。针对各备选产业计算出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贡献率、就业吸纳率、产业增长率、资产利税率、区位商,运用SPSS19.0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得出青岛市第三产业的优势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6个优势产业。
通过对青岛市分产业优势产业的综合评价,最终得出青岛市的优势产业为第一产业中的海淡水养殖业,第二产业中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其他采矿业、橡胶制品业、烟草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与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以及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共计13个优势产业,这与青岛市的实际情况是十分符合的。
经过运用构建的蓝色经济区优势产业指标体系对青岛市优势产业进行了评价选择,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相符,这说明本研究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蓝色经济区优势产业的评价选择。为了更为准确地确定蓝色经济区的优势产业,首先,在确定蓝色经济区的优势产业时,应该结合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与产业基础情况;其次,需要充分考虑各地区所选择的优势产业及其在整个蓝色经济区的优势地位,最后,应该从整体上调整蓝色经济区的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最终实现整个区域内的经济协调有序发展以及城市间的分工合作。
[1]冯瑞.蓝色经济区研究述评[J].东岳论丛,2011,(5).
[2]李华,申稳稳,刘晓玲,等.山东PRED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J].东岳论丛,2009,(7).
[3]张维群.指标体系构建与优良性评价的方法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11).
[4]李梦觉.区域工业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5).
[5]Wolfgang Hardle,Leopold Simar.Applied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6]朱龙杰,白先春.基于LOWA算子的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6,(6).
[7]白小明.区域优势产业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科技和产业,2008,(4).
责任编辑:高文河
F224
A
1671-3842(2013)03-0067-04
10.3969/j.issn.1671-3842.2013.03.13
2012-12-15
张艳芳(1973-),女,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分工与区域优化布局问题研究”(09BJGJ38);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蓝色经济区产业优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研究”(2011-R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