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奇云 刘 旭 史 磊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0036)
改革开放启动以来,我国迈进了一个大国城市化的时代进程之中。近三十五年,我国农村人口已从改革初期的约70%下降到目前的约35%,新城市拔起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整个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城市有限的空间里汇聚了越来越多的人口、资源和大型社会组织,相继出现的是一系列人口剧增、住房、交通、市政设施、环境卫生问题。城市规划设计是为这些难题提供解决方案的重要社会智囊,在城市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谓“城市要发展,规划是龙头”。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2011年3月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和10个配套文件,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进入“深水区“。5号文件明确指出,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未来将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进行事业单位的全面改革。
我国城市规划行业,作为国家、地方政府重要的决策咨询机构,其性质以科研事业单位居多。结合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新形势、新特点,思考和研究城市规划设计事业单位如何适应改革要求,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成功之路,是目前各单位一项非常重要而又紧迫的工作。就事业单位本身而言,它又是专业性人才密集的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在事业单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藉此,思考事业单位改革背景下人力资源危机管理,是应对当前形势的特别有效之举。本文试以城市规划设计事业单位为例,分析事业单位改革历程中,出现的人力资源危机原因、类型及形成机理,以期找到危机的解决之道。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在此情境下,中央5号文件印发,全面部署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5号文件对我国目前事业单位改革实践具有指导性纲领作用,堪称是首次将事业单位改革作为整体进行改革的顶层设计(马凯,2012)。
科学的事业单位分类是事业单位改革成功的基础。在对现有事业单位进行摸底、规范清理的基础上,5号文件依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把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公益服务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三大类。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对于“公益类”事业单位,根据职能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再细分为两类: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
从城市规划设计事业单位单个行业分析,目前多数属于差额拨款性质。实际生产经营中,城市规划设计事业单位是偏应用型科研机构,主要通过向政府、企业提供服务获得收入,市场化程度较高。现有城市规划设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可能方向有三个:整体转制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整体转制为企业;部分转制为企业,其余转制为公益二类。
近几年有关组织变革中的人力资源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的哪些特征和表现是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员工对于组织变革的不同反映,和其阻碍或者推动变革的真正原因;组织变革对人力资源的影响、人力资源的应对策略;组织变革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外部环境变化因素。
Piderit(2000)指出,要密切关注员工不同时刻对变革的反应,理解员工对变革的理解非常关键,这有助于实现组织要改变员工对变革的矛盾心态和员工需要尽量减少这种矛盾带来的负面影响之间的平衡。Holman(2000)认为,高参与度和系统方式可以带来更好的业绩。
孟晓斌等(2008)探讨了基于多层次(个体、团队和组织整体)下企业动态能力培养,对于组织变革成功具有关键作用。张鑫、刘洪(2008)提出,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能动性的、起主导作用的特殊生产要素,参与组织变革并与之协同变革才能保障组织变革获得成功。赵娅(2011)在对国内组织变革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文献进行综述后,提出这一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可能是朝向细节化、定量化和信息化发展,以促进组织变革。刘钢、何丹薇(2012)分析了组织变革和竞争对手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四类挑战——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部门综合协调能力、中高层管理者的选任和对竞争对手的时刻关注,构建了基于动态竞争战略的人力资源策略响应机制。唐杰、石冠峰(2012)从认知和行为两个维度出发,探析了员工应对组织变革可能使用四种策略,具体为直接面对、计划面对、躲避和空想应对。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项融合科技、文化与经济多种知识于一体的高技术含量工作。相比于传统的工商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具有本行业的鲜明特色:一是战略性。规划设计成果是设计人员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创意,它以特定的人员和人群为核心展开,需要单位从战略高度对人力资源进行长期的、全面的计划。二是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的发展动力更依赖于单位人力资本,人力资源建设以员工能力和组织能力为导向。三是开放性。员工作为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的首要智力资本,可以在合作伙伴、客户乃至竞争对手间相互流动。四是具有强势企业文化内涵。对于高级知识型员工,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注重人文关怀,以营造一种宽松的工作环境和和谐的团队文化。五是全员性。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多以项目方式实施,需要团队间“传帮带”,相互学习、交流,密切配合。
引发城市规划设计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危机的主要因素,包括宏观改革政策、城市规划行业发展态势及单位自身发展战略等。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从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看,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力资源危机有:一是组织层面上,可能发生危机有组织结构危机、人事制度危机、薪酬体系危机和人才流失危机。二是个人层面上,可能出现的危机有员工心理危机、工作效率危机、个人发展危机。
正如前文所述,事业单位改革将会给城市规划设计事业单位带来组织和个人层面的双重人力资源危机。在分析人力资源可能面临的危机情形后,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危机背后的成因,以为解决危机找到出路和方向。本文尝试对现有理论和实践加以提炼、总结,得出了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危机分析框架,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事业单位改革中人力资源危机分析框架
讨论以上列举出的七种人力资源危机的形成原因,文章从外部宏观政策、组织环境和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三个方面着手,明确各种原因如何导致危机产生。
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事业单位来说,目前最为重要的宏观政策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以及与之相呼应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改革。事业单位本身一向被认为是“铁饭碗”,而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可能会让一部分“事业人”转为手捧“瓷饭碗”。在改革的不确定时期,“事业人”面临关于自身前途和职业生涯忧虑,无疑将会在心理上受到不小的冲击。这可能引起“前路犹未可知,何来心情工作”等消极情绪在事业单位蔓延。转型时期,年轻员工与老员工对待改革的态度往往迥异,年轻员工对于事业单位是否改制为企业,可能因为工作忙碌无暇顾及或者关注度较低;而事业单位的老员工可能已经是单位技术骨干或领导层,因年龄原因期望稳定、不太愿意放弃事业单位身份,所以改革中心理波动或精神压力会较大。Piderit研究证实,变革中要关注不同员工的反应,这会对变革成功十分关键。
组织环境,主要包含行业竞争环境、组织构型、组织战略和企业文化四个要素。从行业竞争视角来看,城市规划设计行业处于变革的历史时期,部分传统单位正收缩规模、部分强者则逆势扩张,行业发展两极分化已现端倪,未来行业“马太效应“仍将加剧,行业市场化趋势明显。事业单位改革出台后,已有不少事业单位人才出现大量流失现象。外资设计机构或民营设计机构经营灵活、管理理念先进、发展空间大、薪酬高等优势已吸引了不少事业单位设计人才流进,事业单位人才流失危机凸显。从组织构型来看,目前城市规划设计事业单位多以群体领导、纪委监督形式,自上而下设计的矩阵式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优点在于运营便捷、协作方便、项目质量有保证,但也存在结构缺陷——所有者缺位、领导者权责易重叠并产生冲突。从组织战略视角来看,现有城市规划设计事业单位面临“留守公益事业”或“转企改制”两难选择,单位战略需要相应作出调整,这一时期战略调整如若不能顺利执行,将引起员工效率危机。从企业文化视角分析,城市规划设计事业单位原先企业文化如果未融合自学习、不断自我组织再造等构成要素,将难以面对改革的大环境和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事业单位改革给事业单位带来的危机主要有两方面:人事制度危机和薪酬体系危机。当前,城市规划设计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与政府组织相似,人事选聘选用上没有一套适应市场的人力资源工作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体制。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方面,城市规划设计事业单位还可以引入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实现将组织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相协调耦合,解决组织中员工发展问题。
本文具体阐述了城市规划设计事业单位改革及其他内外部因素可能造成的人力资源危机,分析其形成机理。未来研究可以在本文基础上,从改革政策、组织战略、组织结构、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多角度切入,探寻人力资源危机的破解之道。我们知道城市规划设计事业单位改革大幕已然拉开,但它不仅仅只会给这一行业发展带来困难和挑战。如果这次事业单位改革顺利推进,城市规划设计行业必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1]成思危:中国事业单位改革——模式选择与分类引导[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
[2]刘钢、何丹薇:创业企业组织变革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基于动态竞争视角的案例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3).
[3]Piderit S.K.Rethinking Resistance and Recognizing Ambivalence—A MultidimensionalView ofattitudestoward an Organization Change[J].Academy of Management,2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