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东海
我国的竞技体育在取得巨大成就,为祖国赢得了无数荣誉的背后,也暗藏着很多现实中难以回避的突出问题。其中核心的问题就是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式与社会的不相容性,[1]表现为人才培养方式的非均衡性、竞技体育举办方式的非均衡性、奥运项目与非奥项目发展的非均衡性、项目布局的非均衡性等诸多方面。竞技体育各方面非均衡发展的现实制约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限制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空间、束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的发展活力、破坏了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大量人口移居城镇。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材的农村人口红利时代即将结束,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选拔必须面向城镇适龄人群。然而后备人才选拔不得不面对城镇人群多样化选择后放弃体育的尴尬现实。
首先,城镇化进程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与职业选择的多样化,面对竞技体育的高淘汰率与长期专业化训练的艰辛,家长更倾向于子女能够考上一所好的大学,选择一个有发展的专业,将来谋求一份更好的职业。
其次,我国竞技体育以获取金牌为最终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过早地对运动员进行专业化训练,忽视了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忽略了其思想品质与健全人格的培养。运动员专业学习的单一化,限制了运动员的全面发展,运动员缺乏除运动专项外的其他技能,影响到其退役后的就业和个人发展。
城镇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相关人口的有序流动,在此过程中要考虑城镇的产业布局与接纳能力。同样,竞技体育的发展也要考虑到运动项目的合理布局与竞技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
然而,由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经济基础的影响造成运动项目布局的不均衡,具体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或省份为了在全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在竞技人才引进方面会大做文章。
首先,在竞技人才引入方面耗费了大量资金,加重了财政负担。由于资金的有限性,在此方面的过多投入,势必影响到当地其他体育方面的投入,会造成有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其次,在大力引入某方面竞技人才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当地该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从而产生“挤出效应”,限制了该项目在当地的持续发展。即使引入的运动员在某阶段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这种短期行为也只是昙花一现,而且引进的运动员无法回避就业安置难等问题。
毋庸置疑,运动员在国内外大赛上取得好成绩,对该地区相关项目的推广与发展能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矛盾:在引入方为自己的短期获益行为窃喜的同时,也打击了人才流失地区的民众参与热情,制约了该地区持续培养该项目人才的意愿。
综上所述,运动项目的合理布局,并不是某地区所有项目在竞技方面的全面开花,而是根据本区域的人文、环境、经济等,发展有潜力、有特色的运动项目。同时,在完善竞技体育人才流动机制的前提下,促进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各竞技项目的均衡发展。
《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颁布和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为在国内外大赛获取金牌而不择手段的赛场丑闻(年龄造假、服兴奋剂、黑哨……);各级体育部门业绩考核唯论的衡量标准,也形成了唯金牌马首是瞻的不均衡发展的价值体系。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与经济实力的增强,民众对民族意识的理解和表达更加成熟。民众不仅关注竞技体育优异成绩的取得,同时也更加关注体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深层次影响。而这其中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理应发挥其在教育、团结、互助、包容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事实上我国的非奥项目发展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非奥项目支持力度不够、扶持资金不足;对非奥项目的社会价值研究不深入,缺乏对非奥项目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对非奥项目的发展缺乏必要的市场化运作等,严重影响了非奥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导致非奥项目面临生存危机,影响到优秀体育文化的传播,不利于群众体育的繁荣与发展。
鉴于我国体育系统“三级训练网”式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种种弊端,提出以教育部门为主体,社会和体育部门通力合作、积极引入市场和社会机构参与、以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为根本的均衡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全面发展,可将义务教阶段(小学、初中)的孩子全部置于学校教育范围内,不必进行过早的专业化训练。在此阶段将以文化课学习为主,如发现某学生有体育天赋,在自愿的前提下,适当对其进行业余训练。在形成稳定的爱好和专长后,待其进入高中阶段采用以下培养方式进行分流、分层培养。
竞技体育项目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观赏性强、商业化水平高、市场运作良好的项目,如篮球、网球、足球等项目,将其划为“职业类”。这类项目的人才可由单项体育俱乐部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培养;第二类是商业化程度低、普及程度差的项目,如跳水、举重、蹦床等,将这类项目划为“争光类”。这类人才要注重科学选材,强调科学的训练方法,降低淘汰率,减少人才培养成本(个人成本、社会成本)。这类人才的培养主要是走专业化的道路,让其在学校学习的前提下,由学校和竞技体校联合培养;第三类是介于前两类之间的其他运动项目,将其划为“基本类”。这类人才在高中就读期间,通过学校专项俱乐部或建立体育特长班进行培养。这类人才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来源主体。“这些人才大部分进入普通高校或体育学院,小部分进入专业队或商业体育俱乐部”[2]。这种分流、多渠道、多元化的培养方式,既丰富了培养手段,又拓宽了培养口径。
为了降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成本,提高培养效率,体育项目应进行宏观的统筹布局。各省市或地区应根据本区域的人文环境和传统特色确定自己的竞技体育发展方向。尽量做到有效率、有效益、有特色、有成绩,在提高本区域竞技体育成绩的同时,带动一方群众体育的发展。
例如辽宁作为我国体育大省,在项目合理布局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思路,“结合辽宁竞技体育实际和人才特点,确定了在发展传统的长距离、耐力型、大级别、力量型项目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隔网项目以及集体项目”[3];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在面对城镇化进程中老龄化、少子化与民众多样化职业选择的现实时,提出了“雏鹰计划”,即各级教练深入基层、进入学校,发现、挖掘人才,并进行有计划的跟踪式随访并定期汇总。同时提出了“田径912工程”,力争保持投掷、短跨等项目上的传统优势,也相应明确了其在游泳与水上项目的发展思路。
另外,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更应强调后备人才的培养,提高自主造血能力,而不是过分注重人才的引进。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流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也是难以避免的,但一定要防止人才流动的短期行为和无序状态,制定完善体育人才流动的合理体制,确保人才的有序流动。在这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竞赛的杠杆作用,完善奥运会计入全运会的成绩管理办法,同时可以考虑将国际性的单项赛事(世界杯、世锦赛)成绩也纳入全运会的成绩核算,加大人才输出区域的成绩计入比重,从而调动各地区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目前,我国非奥项目面临着西方优势竞技体育的压制与冲击,也面临着如何传承与发展的巨大考验,要实现我国奥运项目和非奥项目的均衡发展,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利用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移居城镇的现实,普及、宣传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城镇中很多外来人口来自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他们身受本乡域传统体育文化的感染和教育,其中很多人掌握或精通本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这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同时,以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为契机,发挥体育部门与工会的能动作用,调动社区或企业的积极性,组织相关人群展示、宣传和推广民族传统体育,传播优秀体育文化。
其次,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多样性、丰富性、本土化、锻炼价值高和娱乐性强的特点,提高其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一定的政策倾斜下,鼓励、协助社会或企业利用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推广民族传统体育产业集群化发展,进而提升综合效益。事实证明,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经营与集群化发展,“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发展区域经济和拓展活动空间都会产生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4]。
另外,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编制符合本区域特点的体育教材,并支持个人、社会组织或团体搜集、整理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资料,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同时,充分利用体育展示的重要作用,将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包装”并展示,使其走入城市,走向现代,步入国际舞台。
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的成功举办,使我国各单项运动协会、商业俱乐部和社会机构都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经受住了考验。他们在赛事组织、商业策划、后勤保障与沟通协调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完全有能力承接高水平的竞技或商业赛事。为了进一步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独特作用,提高产出效率、丰富举办赛事手段、扩大群众视野,有必要进行竞技体育举办方式的改革,即市场与社会机构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不必过多干预,下放一定的行政权力,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下促进竞技体育举办方式的均衡发展。形成由国家办、体育行政部门办逐步过渡到企业、社会、学校与社会其他机构通过竞争与合作等方式举办。
在放开竞技体育赛事举办方式,形成多元、均衡办赛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承办方过于追求经济效益与过渡商业化,进而影响办赛宗旨的情况出现,政府和相关行政部门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并结合必要的监督,追求举办方式负效益最小化的办赛模式。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数次大型国际大赛成功举办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不再需要用恢弘和盛大来证明我们的实力和能力,高效、节约与可持续一定要成为我们办赛的首要选择;其次,要明确办赛宗旨,适当控制申办条件。竞技体育发展的目标之一是促进群众体育的繁荣,所以,是否能扩展民众视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也应成为一项赛事举办的重要选择方向;与此同时,“确保申办单位或地区的办赛条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规划以及赛后利用相适应”[5],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竞技体育的均衡发展,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人的全面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其受教育情况决定的。所以,要以学校教育为根本出发点,让运动员的个人发展(职业发展、退役后社会适应)全面回归教育。另外,群众体育的繁荣与发展是竞技体育的有力依托,要在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前提下,大力扶持非奥项目,使其得以良性传承与发展;吸引、引导市场、社会、企业机构广泛参与竞技体育赛事的举办,丰富竞技体育举办方式,形成多元共生的办赛局面;进一步完善竞技人才流动机制、合理调整项目布局,拓展竞技体育各方面均衡发展的空间,进而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这才是实现各方利益的共同载体。
[1]马玉芳.关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若干问题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2,33(2):102 ~105.
[2]徐伟宏,柯茜.构建新型“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11):78~81.
[3]蒋亚明.辽宁省体育局局长孙永言——推动体育事业均衡持续发展[N].中国体育报,2013-01-11(1).
[4]王海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传播与发展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23(6):152 ~156.
[5]张子扬.中国将切实减少办赛规模和数量推进体育“改革”[N].中国体育报,201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