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邦,张加林
武术溯其历史,源远流长,穷其内容,博大精深。武术的传承、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始终相依相伴、不离不弃;它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都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的。那么,传统武术的文化基础有哪些呢?这些文化对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华武术的文化基础进行了探讨。
在当今武术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拳起于易,理成于医”。此“易”,即《易经》。《易经》成书时间较早,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它对中国武术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直至清末民初,武术虽已具文化内涵,但依然以武技为主要表现形式。民国时期,孙禄堂把《易经》对武术的指导作用从实践提升到文化理论层面,以《易》之理阐释拳之理,揭示了古老武术中的哲理,改变了武术靠口传身授的传统。武术从“技”上升到“学”的层面,使得武术真正具有了文化特色[1]。
《易经》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也是诸子百家的开端。诸子百家所处的时代,史称先秦,先秦是中国思想与文化大繁荣的黄金时代。在诸子百家中具有较完整的史料和思想体系,并对后世有持续影响的有儒、墨、道、法四家;而对秦、汉以后两千年的中国文化具有定性作用,并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只有儒道两家:儒家在社会、政治方面影响较大;而道家对文学、艺术方面影响较深。
儒家是春秋时期孔子所创,儒家的核心是“仁”。西汉之初,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武帝采纳之后儒学逐渐成为社会正统学说和国家最高意识形态。这也恰恰体现了儒家在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强大影响力。儒家学说在社会方面对武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武德的形成和完善,在政治方面对武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武举制的创立和实施。
“拳以德立,德为艺先”。武德的形成是儒家文化对武术影响的直接表现。中华武术所倡导的武德是以儒家文化中的“仁”为本,与重义轻利思想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换言之,儒家文化的思想精髓在武术中被系统、完整地传递下来了[2]。其中,仁、礼、义、信、勇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广大习武者所秉承,从而使中华武术与儒家文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射、御是六艺中与武术相关的两个项目,也是当时武士必备的基本技能。孔子认为作为一名武士,除了要熟练掌握这两项基本技能外,必须还要具备仁、礼、义、信、勇的品质。“仁”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人的全部道德意识,同时也代表了习武者最高层次的品德和最高境界的德行追求。它教导人要“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礼”要求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和调整,其最终目的就是建立一种等级分明、和谐安定的社会秩序。通过礼的教育让习武之人具备克己礼让、宽厚待人、恭敬谦逊的道德品质和尊师重道、相互友爱、礼贤下士的伦理原则。“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重“义”守“信”是习武之人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也是显示武术社会价值的重要方式。这种行为本身也包含着对胜负关系的追求,意味着对社会不公暴力的反抗,体现着对邪恶势力的惩罚。同时,它也包含着自我表现的冲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子曰:“仁者必有勇”;“勇”乃为武士的鲜明特征,表现为有勇不惧,有勇必为的坚毅品格。同时“勇”必须符合于“仁”,要用仁、礼、义、信去规范和引导“勇”。
仁、礼、义、信、勇的完美人格品质,不仅是武德形成的基础,同时也是促使武术和平演变的指导思想[3]。在武德的指导下,武术不再单纯地是战场上厮杀的血腥手段和统治者施行暴力统治的政治工具,而是逐渐成为实现人生价值和修身养性的最佳途径。
“朝为田舍郎,夕登天子堂”,是古代多少学子的梦想。而对于习武出身的人,似乎连这种奢侈的梦想都不配拥有。因为从田舍郎到荣登天子堂,科举成为实现这一梦想的必经之路,而科举制度主要是选拔文职官员的。公元702年,武则天创立了武举制,一改以往只依靠科举来选拔文职官员的惯例。
武举制的出现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也是门徒们主要的学习内容。孔门弟子们的最高理想和人生抱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实现这一伟大理想与人生抱负的最佳途径就是做官。所以,在孔子的思想里是非常提倡弟子们做官的。不然怎么会有“学而优则仕”呢?也许有人说这个“仕”,针对的是文官。但是,不可否认“学而优则仕”思想在武举制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并为习武之人步入仕途官场打开了绿色通道。
其次,武举制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也起到了促进武术文化繁衍与发展的作用。在武举制的推动下,宋明时期对古代军事理论和典籍的整理之风很盛行。在宋代官修的《武经总要》、明代茅元仪《武备志》和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等著作中,都对历代武学或军事理论,包括军事技能和身体训练方面作了全面的文字整理和汇编。总之,武举制的实施提高了武术练兵理论的水平,促进了武术实践的发展。可见,儒家文化不仅对武术产生了直接影响,而且还间接地促进了武术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未曾习武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随着武德的广泛传播并发扬光大,文治武功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了同样重要的作用[4]。
道家思想为武术理论的构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道家是春秋时期老子所创,道家的核心是“道”。《老子》开篇即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见道家是以“道”为万物之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皆是由“道”衍生出来的。道家思想这种以世界本原为研究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奠定了哲学基础。较之于儒家对社会与政治方面影响较大,道家的影响主要在文学、艺术方面。所以,道家对武术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提倡自然主义,强调天人关系之间的和谐。其中,道论、气论和“天人合一”对武术的影响最为深刻,成为武术功法和技术的理论核心。
道家思想是以世界本原为研究起点的,“道生万物”是老子关于宇宙生成问题的基本观点。老子认为“道”为天地万物之母,是宇宙的最终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对他“道为万物之源”观点的最好证明。大自然因有其“道”方可衍生出万物。同理,武术亦有其“道”,武术的“道”衍生出千变万化的招数和套路。反之,这些招数和套路就是武术“道”的表现形式。最后,习武者通过对不同招数和套路的习练,可以体悟“道”的真谛,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目的[5]。
《易经》有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一阴一阳谓之道”,这些成为太极拳基本理论的源泉。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太极拳原理是由无极而太极,进而才有动静、阴阳等千变万化。《太极拳论》说:“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也。”指出拳技在千变万化之中贯穿着一个“理”,实质上就是老子所谓的“道”。太极拳的根本思想认为由根本的“理”即“道”,生出了阴阳、动静、刚柔、虚实等种种相反相成、互为因果的千变万化,这实际上就是“道生万物”理论的体现。孙禄堂《拳意述真》云:“天道者,阴阳之根,万物之体也。在物曰理,在拳术曰内劲。所以内家拳术,有形意、太极、八卦三派。形式不同,其极还虚之道则一也”,指出“道”为拳术之根本。可见“道生万物”对武术理论的形成是有着深刻影响的。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后人将老子与庄子并称为“老庄”。庄子第一次对“物”下定义时,认为:“凡有貌相声色者,皆物也”。如此之物,是由庄子所说的“气”组成的。他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在武术的训练中我们也会常常提到“气”。比如:“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句话不仅是习练武术内容与方法的真实写照,同时也强调了中华武术注重“内外兼修”的文化特点[6]。在道家的思想里,认为支持天地、人体运行的是“气”,《庄子》中说:“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气”蕴含着天地的精华和能量,故在“练内”过程中根据练得内容要采用相应的动作和方法,通过以意导气的方式使人体内部运行的丹田之“气”与外在“天地之气”相通,从而使天地之能量源源不断地注入自己体内,以达到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和攻防技击能力的目的。如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形意拳“聚气于丹田”、少林拳的“气贯丹田”等,将养气、练气法溶入“桩功”联系,以意念引导气息,配合劲力的练习。此外,众多的武术养生也是以养气、练气为主旨。可见,“气论”在武术理论的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由庄子阐述:“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道德经》中也有类似的观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些都是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反映。这其中不仅道明了人与天、地的运行规律相同,同时也表达出了这种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万物之间。在《庄子·齐物论》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更是将“天人合一”思想表述得淋漓尽致。说明了物我同根同源,同属于一个整体。
既然道家思想构建了武术功法和技术的理论核心,那么“天人合一”在武术中主要有哪些影响?孙禄堂的《拳意述真》中有云:“因为人一小天地,无不与天地之理相结合”,“拳为小道,而太极大道存焉”[7]。也就是说,习武者自己为一个小宇宙,是大宇宙系统中的一个因子。只有并入大宇宙的运行图式中,顺乎自然规律才能无往而不胜。武术传统练功十分重视自然界四季和人体机能的变化,并注意根据这些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相应的练功目的。练八卦拳时“须择天时、地利、气候、方向而练之”;少林拳要求“每日早起练拳之先,必面向东方”,即此。
此外,“天人合一”思想对武术的指导作用还体现在运动的整体观方面,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要求习武者在演练武术套路的基础上提高身体和实战能力;第二,“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外部肢体的发展要与内在的脏腑锻炼协调起来,外强需要内壮的配合与支持;第三,以武修身,通过肢体的锻炼和磨砺,达到参悟人之一生,人与自然、人与宇宙关系的目的。在整体运动观的技术层面,表现为“三合”,分为“内三合”与“外三合”。“内三合”指的是精、气、神的协调配合;而“外三合”既指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的技术要求,又指手、眼、身、法步等外形的协调配合。在整体运动观的理论层面,即“道”的层面,通过吐纳、打坐、人定等形式,达到“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寿敝天地,无有终时”的神明境界[8]。
武术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是简单数语就可理顺说明的。中国武术成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在发展过程中了吸收了多种优秀的传统文化理论,尤其是对《易经》和儒道思想精髓的吸收和借鉴,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有云:“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武术文化发展的历程正是其融合与借鉴的历程。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今天,武术文化的基础定将会变得越来越扎实厚重,武术的繁荣辉煌之日也将指日可待。
[1]万会珍.孙禄堂武学思想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07.
[2]曾凡鑫.儒家思想对武术文化的影响[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3]李巧玲.儒、道、佛家思想对武术文化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11,8(7):20 ~23.
[4]陈飞,等.试论传统文化对武术的影响和作用[J].搏击·武术科学,2009,6(5):25 ~26.
[5]邱丕相.中国武术套路的文化解析[J].体育科学,2007,27(12):10~12.
[6]李圣.儒道互补与武术人文精神[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3):53 ~54.
[7]孙禄堂.拳意述真[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0.
[8]陈义.析武术理论的哲学基础[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