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陶瓷官窑文化及其当代价值初探

2013-02-16 02:43张茂林李其江吴军明吴隽黄胜辉陈世伟曹建文
陶瓷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官窑景德镇陶瓷

张茂林 李其江 吴军明 吴隽 黄胜辉 陈世伟 曹建文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333001)

0 引言

以设置专为皇室生产宫廷用瓷的御器(窑)厂作为标志,中国古代官窑的发展在明清时期(1368-1911 A.D.)进入了成熟和鼎盛阶段[1]。景德镇明清御器(窑)厂的设立,它所包含的追求完美的精品意识、组织严密的管理制度、精致的分工和协作,给整个陶瓷行业和该地区的瓷业发展都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2-3],尤其是这种全新的官窑模式所催生的官窑文化价值体系,进一步推动了御器(窑)厂所在地--景德镇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制瓷中心,造就了景德镇“瓷都”的美誉,也使得景德镇仅以单一手工业就支撑了这座城市长期蓬勃发展,成为这一奇迹产生的重要推手。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明清时期景德镇陶瓷官窑模式与产品的自身属性、特点进行了解剖分析[4-13],显然,除此之外,进一步深入地探索明清官窑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可为我国当代陶瓷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

1 明清官窑文化以创新为核心价值体系

明清时期陶瓷官窑文化的价值,是指官窑文化对创设这一文化当事人的有用性,即它使官府特别是帝王对精品瓷的需求得以实现,而要不断满足这种精品瓷的需求,就必须精益求精,推陈出新,对影响精品瓷生产的方方面面进行革新,因而渐渐地形成了以创新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明清陶瓷官窑文化的创新除了体现在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上,在瓷器制作工艺上同样不断推陈出新。正是有了这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明清官窑制度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产品的工艺水平达到了历史的顶峰。

1.1 制度创新

明清官窑在制度上的最大创新在于设置了御窑(器)厂,有专门的官员督理御窑厂的生产,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御瓷的验收与管理,有一整套的政治运行机制为其顺利生产保驾护航。王朝有雄厚的资金做后盾,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计成本的投入,为新工艺、新产品的试验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这是民窑无法比拟的。御窑厂的创立,不仅在官窑制度上是一大创举,而且它还在陶务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不断创新运行管理机制。终其五百余年的历史,虽然中间几度停顿生产,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端,甚至有些弊端是其社会性质使然而无法克服,但是,在它的专制制度范围内,明清王朝会对御窑厂的运行机制不断地进行调整与革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

明清官窑在匠籍制度上也有所革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官窑的生产,也促进了当时瓷业的发展。元代设立的匠籍制是一种工奴制,在籍匠人及其子孙不得脱籍,除获得政府给予的定粮外,必须为官营手工作坊无偿服役,因此,这些匠人又被称为“官匠”。明初沿袭了元代的匠籍制。“凡立户收籍,洪武二年令,凡各自漏口脱户之人,许赴所在官司出着,与免本罪,收籍当差。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户,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乱,违者治罪,仍从原籍。三年,令户部榜谕天下军民,凡有未占籍而不就役者,许自首,军拨卫所、民归有司、匠隶工部。”[14]随着明朝政治的稳定,经济逐步繁荣起来,匠籍制的弊端日益明显,明统治者对此进行了改革,匠人可以通过纳“班匠银”的方式来代替为官府服役,工匠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被调动起来了,到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随着统治者对高档消费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御器厂工匠们创造出大量的绝世精品瓷器。清王朝对匠籍制则进一步改革,废除了明代以银代役的方法,实行雇佣制。“悉罢向饶属夫役、额征。凡工匠、物料动支正项,销算公帑,俱按工给值。”[15]这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给匠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利惠,清人蓝浦描述了工匠日益高涨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国家惠工给值,供役无扰,民安而物阜,工勤而器良,镇人日以盛,镇陶日以精,莫不奋兴鼓舞。”[16]

在明清陶瓷官窑制度中,督陶官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清代吸取明代中官督陶的失败教训,革新了督陶官制度。督陶官改由内务府官员或地方高官充任,他们大都由皇帝选派,并由皇帝直接负责领导。由于官制的特殊性和任职者与帝王的特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杜绝一般官吏常见的诸如贪污、浪费、低效、劣质等等陋习。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几任督陶官都为精品御瓷的烧造作出了重大贡献。例如,康熙二十年(1681年),臧应选以工部郎中驻御窑厂督造,所制瓷器,多循宣成法度,诸色兼备,世称“臧窑”。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朗廷极督抚江西,监理窑政,专窑烧造,独出心裁,器皆精美,称“郎窑”。雍正四年(1726年),年希尧以内务府总管奉命兼督景德镇御窑厂总理,物力富裕,工事精良,称“年窑”。次年,年希尧任景德镇御窑厂督理官。雍正六年(1728年),唐英以内务府员外郎奉命驻厂协理瓷务,年希尧仍为总理,遥管厂事。乾隆六年(1741年),唐英继年希尧任总理,总管瓷务。英之所造者,世称“唐窑”。

1.2 工艺创新

明清官窑在产品种类及装饰技法方面的创新层出不穷。例如,明成化时期的斗彩瓷器举世闻名。斗彩,是一种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绘装饰结合的瓷器品种。青花在釉下勾勒纹样的全部或大部分轮廓线,釉上填五彩,高、低温二次烧成。乾隆朝唐衡诠《文房肆考》说:“成窑以五彩为上,酒杯以鸡缸为最,上画牡丹,下画子母鸡,跃跃欲动。”弘治朝低温娇黄釉,达到了历史上低温黄釉的最高水平。其颜色正黄,恬淡娇柔,尤如鸡油;釉薄透亮,清澈晶莹,似一泓清水。清康熙时期工部虞衡司郎中臧应选、笔帖式车尔德驻厂督陶时,除了生产出精美的青花瓷器外,在颜色釉瓷的烧制上品种丰富,成就突出。据《景德镇陶录》载:“康熙年臧窑,厂器也。为督理官臧应选所造,土坯腻,质莹薄,诸色兼备。有蛇皮绿、鳝鱼黄、吉翠、黄斑点四种尤佳。其浇黄、浇紫、浇绿、吹红、吹青者亦美,迨后之唐窑犹仿其釉色。”康熙末年江西任巡抚郎廷极主持下的御器厂,成功恢复了铜红釉的烧制,世人称之为“郎红”,其釉色宛如红宝石,故也称“宝石红”,法国人称之为“牛血红”。“郎窑”还发展了正德时已有的素三彩瓷器,它的彩色除了黄、绿、紫外,增加了当时特有的蓝色。“郎窑”开创了在素烧胎上施以绿、黄、茄紫三色的素三彩,上面不施釉料的加彩方法,从而使加彩方法更为多样。郎窑时开始出现胭脂水釉瓷器,胭脂水釉是从西方引进的一种含金的色釉,因而异常珍贵。此外,粉彩瓷器的烧制亦始于“郎窑”。雍正时期,督理淮安板闸关税务的年希尧兼管官窑瓷务,着意于仿古名瓷及仿宣德、成化之器,瓷质莹洁,工艺精良,品类繁多。尤以仿古青瓷成就最高。“年窑”的釉色也更加齐备和丰富多彩。《景德镇陶录》中记述唐英督陶的成就时说:“又新制洋紫、法青、抹银、彩水墨、洋乌金、珐琅画法、洋彩乌金、墨底白花、天蓝、窑变等釉色器皿。”这里所列举的品种,唐英于乾隆元年所作的《陶成纪事碑》中几乎都已载入,说明这些成就在雍正年间已经取得。“唐窑”继承雍正时“年窑”已取得的各种仿古成就,继续仿制历代名窑。特别是历来被视为造化、天工的恩赐的“窑变”,唐英使它成为了有规律可循的技巧,可以作到“人工故意制成”。然而“唐窑”最突出的成就还在于创新,体现在注意装饰效果和造型上。唐英和其助手老格共同研制出许多奇特的造型,如镂空转心瓶、镂空转心套瓶、镂空交泰瓶,以及通体镂空的灯罩、香薰、花篮、冠架等,还制成了玲珑瓶。这些器型充分发挥了镂雕技法,既有实用价值,又可做陈设品,集艺术和工艺于一身,反映了精湛娴熟的制瓷工艺,有很强的科学性。

明清陶瓷官窑除了在器型纹饰、装饰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之外,也在不断改进胎釉配方,以提升瓷器的品质。我们知道,景德镇历代瓷胎是由单一瓷石作为原料的一元配方演变为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自元代开始即在瓷胎中引入了高岭土,明初期基本沿袭了元代瓷胎的配方,皆以瓷石为主,仅掺入了少量高岭土。随后逐渐增加高岭土的用量,反映在瓷胎元素组成上,其A l2O3的含量已由元代及明初的20%左右上升至清代的26%左右。瓷石中掺以含A l2O3高的高岭土,能使得瓷胎中的玻璃相相对减少,莫来石含量增加,减少了瓷器的变形,提高了产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此外,因为瓷石是石质原料,采掘困难,且需经长时间的粉碎才能使用,而高岭土为土质原料,只需要淘洗即可使用,随着土质原料的引进和增加,瓷器制作的成本也会相应降低[17]。在瓷釉方面,景德镇瓷釉历来是用釉果,即风化较浅的瓷石掺以釉灰配成,釉中的C a O含量主要来自釉灰,而K2O和N a2O的含量则主要来自釉果。同样,随着不同时期的审美情趣、烧制工艺的不同以及与瓷胎相匹配,釉果和釉灰的比例也有所变化。如在元代,由于釉灰用量较多,瓷釉配方中C a O/(K2O+N a2O)比值较大(~1.32),而明洪武年间瓷釉中C a O/(K2O+N a2O)比值则低得多(~0.84),说明釉灰用量比元代明显减少[18]。

此外,在组织生产方面,明清官窑基本实现了陶瓷制作的标准化。标准化生产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基本形式,它经历了机械化、电子化和信息化三个阶段。然而,明清官窑却做到了手工基础上的标准化。陶瓷制作是一个工序极其复杂的过程,清督陶官唐英把制瓷过程依序归纳为如下:采石制泥、淘练泥土、炼灰配釉、制造匣钵、圆器修模、圆器拉坯、琢器做坯、采取青料、拣选青料、印坯乳料、圆器青花、制画琢器、蘸釉吹釉、旋坯挖足、成坯入窑、烧坯开窑、圆琢洋彩、明炉暗炉、束草装桶、祀神酬愿。如此复杂的过程,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进行精细的社会分工。古代制瓷工艺发展到明清时,在工种分工上极为精致,例如,清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一书中列举的陶户工种类就有:淘泥工、拉坯工、印坯工、镟坯工、画坯工、舂灰工、合釉工、上釉工、挑槎工、抬坯工、装坯工、满掇工、烧窑工、开窑工、乳料工、舂料工、砂土工、彩之工。烧窑工又有三分:事溜火者、事紧火者、事沟火者;彩工又有乳颜料工、画样工、绘事工、配色工、填彩工、烧炉工的区分。熟能生巧,精益求精,精细的分工以及长期重复的操作势必使工匠在动作上协调、准确,在用料上精确、合理,从而形成结果的一致性。此外,管理者也为工匠提供标准化的生产样品,这种经验式的标准化,其结果与机械化条件下的标准化还有很大差距,但总体来说,也为促进了景德镇瓷业的兴盛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明清陶瓷官窑文化的当代价值

明清官窑的制作涉及到皇帝、宫廷画师和匠人、地方官员、地方最杰出陶瓷工匠等等,是中华民族社会各阶层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陶瓷文化最杰出代表之一。在明清时期,官窑创造了难以计数、前所未有的精品艺术瓷品种,特别是康、乾时期达到锐意求新的鼎盛时期。诚然,官窑的创新是有其局限性的,通常受控于宫廷和官府,但我们必须看到,官窑优秀工匠在能力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使他们能够胜任宫廷或督陶官的各种奇思妙想,因此,这种创新是建立在高超技艺基础之上的,是官窑得以持续创新的源泉。明清官窑不拘一格、锐意创新的精神也是当代陶瓷行业最需要继承和学习的品质之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陶瓷工业迅速发展,日用陶瓷、特种陶瓷、卫生陶瓷和陈设艺术陶瓷的发展都得到长足的进步,如今已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陶瓷生产和消费大国,其生产规模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国生产的日用陶瓷产量占世界的70%左右,陈设艺术陶瓷产量是全球总产量的65%左右,建筑陶瓷产量也占世界总产量半壁江山,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优势使中国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陶瓷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高[19]。从产量上看,中国是世界陶瓷的最大生产国,约占世界份额的半壁江山,随后是西班牙,意大利排世界第三。2010年陶瓷行业尽管发展势头强劲,其中2010年1-11月中国卫生陶瓷产量为1.60亿件,同比增长24.84%;从月度增长来看,全年增长基本稳定,只是到了四季度产量增长出现了一定的降幅。而2010年1-11月中国日用陶瓷产量达235.7亿件,同比增长33.24%[20]。但是,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陶瓷产品多集中在中、低档次,据统计,中国的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中60%~70%是中、低档产品,而日本的中、低档产品只占20%,意大利的中、低档产品率更低,仅为2%~4%。目前中国的陶瓷产品质量普遍较差,1999年,中国陶瓷产品的一级品率为平均50%,日本同期为80%,意大利则高达96%~98%。中国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很难与国外产品进行竞争。诚然,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优势是我国陶瓷产品出口的优势,由此奠定了我国的在国际陶瓷市场中的地位。但是,靠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优势是不可持续的,最典型的是遭遇欧盟反倾销。2010年6月19日,欧盟对中国瓷砖反倾销正式立案,相关调查随即开展,以决定是否征收反倾销税。此次反倾销涉及有釉和无釉的墙地砖、马赛克等产品,金额超过3亿元。2010年6月22日下午,有关人士齐聚广东佛山就此次反倾销事件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组织企业积极应诉,但没有改变遭遇反倾销调查之后不得已的被动态势。2011年9月16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瓷砖作出反倾销终裁,执行时间从2011年9月15日0时起至2016年9月14日24时止,惩罚性关税最高达69.7%。对从中国进口的瓷砖征收为期五年的正式反倾销税,让我国的陶瓷业雪上加霜[21]。

如何解决这一困境,我们或许可从明清时期陶瓷官窑文化中找到启示。官窑设立后,官窑的生产以满足皇室的需求为目的,以“不计工本,刻意求精”为宗旨,为达到质量要求不计代价,甚至不惜将其砸碎掩埋,其体现出来的不断创新的精品意识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当然,“不计工本,刻意求精”只适合专为皇室服务的自然经济里,我们推崇的是其中的精品意识,而商品经济必须讲究成本和收益。随着时代的变迁,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人们更多的是追求降低成本,精益求精的精品意识在逐渐淡化。反映在陶瓷出口问题上,更多的是以价格优势抢占国外市场。曾几何时,让“中国制造”走出国门是几代人的梦想;而今,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已经走向世界,我们也为此沾沾自喜。但是,一系列的欧盟反倾销事件促使我们反思,可以预见,这不是孤例,也不是最后一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势崛起,“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今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摩擦会愈演愈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制造”的优势到底在哪里?要打破西方贸易壁垒,最重要的是靠什么?目前,我国陶瓷之所以走出国门,能源、原材料和劳力成本的优势在逐渐消失,最大的优势是政府的扶植政策,包括出口退税、税务减免等。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低价的中国制造不是政府所希望看到,更不是政府支持扶植的,政府今后将会对“二高一资”的产业实行限制或取消退税补贴、限制出口,也是产业升级的关键,这是大的方向。我国是陶瓷生产大国,还不是陶瓷生产强国。从依靠数量取胜的“中国制造”到以质量占优的"“中国创造”,是中国政府一项长期的目标,仅靠仿冒、卖低价、贱卖国土和低廉劳力是不可持续的,今后陶瓷行业要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在发掘新的更深层次市场和新的更高的工艺上下足力气,并通过创新提升产业附价值,走精品之路。

1刘淼.清代官窑瓷业的技术成就与陶官制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1):56~62

2余勐等.论官窑对景德镇瓷业发展的贡献.中国陶瓷,2004(6):55~59

3萧放.宋至清前期景德镇的形成和发展概述.江西社会科学, 1987(3):98~101

4王光尧.中国古代官窑制度.紫禁城出版社

5梁淼泰.明代后期景德镇御器厂匠役制度的变化.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4):83~93

6刘淼;督陶官与清代前期御窑成就.中国历史文物,2007(3):52~59

7刘毅.官窑制度的形成及其实质.中原文物,1994(3):90~94

8余勐.景德镇官窑瓷器的艺术特色.艺术百家,2007(7):24~27

9李绍强.论官窑对景德镇瓷业发展的贡献.齐鲁学刊,1999(4):82~88

10付火水,罗亨江,胡澄清.明中后期社会变迁与景德镇陶瓷生产.中国陶瓷,2006,42(11):77~80

11熊樱菲,何文权,金延龄.清代官窑瓷器的透明釉成分分析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6,18(4):14~17

12吴隽,李家治.景德镇历代青花瓷胎釉化学组成的多元统计分析.陶瓷学报,1997,18(3):130~135

13吴隽,李家治,邓泽群等.中国景德镇历代官窑青花瓷的断代研究.中国科学E辑,2004,34(5):516~524

14(明)申时行等修,赵用贤等纂,万历《大明会典·户部六·户口总数》卷十九,见《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事类》卷七九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5(清)蓝浦.景德镇陶录]卷二.北京:北京书业馆刊本,1891

16同15

17吴隽,李家治,邓泽群等.中国景德镇历代官窑青花瓷的断代研究.中国科学E辑,2004(5):516~524

18吴隽,李家治;景德镇历代青花瓷胎釉化学组成的多元统计分析.陶瓷学报,1997(3):130~135

19(2010-2011年)中国陶瓷行业年度授信政策指引研究报告

20同19

21h t t p://h o m e.163.c o m/11/0915/20/7 E16 Q D T L00104 I J K.h t m l

猜你喜欢
官窑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瓷胎的对比分析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西夏官窑瓷器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此“官窑”非彼官窑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