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捷
(武汉图书馆,湖北 武汉 430015)
肖 捷 女,1979年生。硕士,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创新基金统计,仅在2011年,中小企业的立项项目就达到6534项。但是中小企业也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才流失、企业规模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导致了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时缺乏信息来源、知识支持等现象,这就需要与其他机构进行协同创新。
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源的储备库,不仅应该为科研教学提供信息支持,同时也应为社会机构及企业提供信息服务。2005年,由50多所高校图书馆签署的《中国大学图书馆合作与资源共享武汉宣言》首先提出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由本校读者向社会读者延伸;2007年苏州会议上签署的《全国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苏州宣言》为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共享信息资源指出具体方向;2012年初,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计划》中强调高校要注重与社会企业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协同创新,为高校图书馆对企业的信息服务提供了更为明确具体的服务目标和方向。
图书馆对中小企业的知识支持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馆际互借模式。这种模式下的每一个中小企业对于图书馆而言都是独立的馆际互借用户。当中小企业需要某一文献资源时,可以通过馆际互借权限,通过互借系统向图书馆提出申请,由图书馆馆员通过电子邮件或邮寄等方式完成文献传递。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中小企业对于文献资源有具体需求时。二是定题检索模式。中小企业在项目立项前,往往需要对市场环境、产品发展、技术信息等方面进行调研,这时就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中的数据库信息、专利文献及其信息检索功能,为中小企业完成理论验证、市场分析提供知识支持,并提供调研考察报告、相应的技术及专利分析信息。
图书馆的科技查新服务主要是依靠自身丰富的文献资源,再通过情报调查、文献检索等渠道,对校内、校外机构科研创新项目进行新颖性调查,运用综合分析、对比等方法,以最为客观的角度,对科研创新项目的新颖性做出评价,其中也包括为成果鉴定、项目立项及申报专利时提供依据。
以南开大学为例,为了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南开大学图书馆联合泰达图书馆建立了与天津市技术交易市场及众多科创投资公司的合作关系,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查新服务,并逐渐形成了一个能够提供科技查新服务的网络。与此同时,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这些机构熟悉了解南开大学图书馆的科技查新服务,为立项项目的选择、创新成果的鉴定及奖励申报寻求依据。
高校图书馆不仅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而且在资源结构方面也是按照学科分类来构建的,能够为高校科研及教学提供强大的信息服务支撑。然而,高校的发展与地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除了为本校师生服务外,也可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科技的创新提供有效支持,使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地区经济、科技的发展保持一致性。
高校图书馆除了具备纸质文献资源外,一般都拥有诸如维普、知网中文数据库及SSCI、CA、Science等外文数据库。这些数据库资源不仅包括刊物论文及学科著作,而且还包括最新科技成果、各国专利技术、产业发展、公司发展数据等信息,涵盖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业、信息技术、传统制造加工业等众多学科领域。通过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检索,可以找到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学科技术、研究成果以及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这些信息可以为地区的产业结构规划及战略发展方向提供有效的参考。所以说,无论是信息资源总量方面还是信息资源结构方面,高校图书馆都可以为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有效的协同服务,成为重要的合作伙伴。
高校图书馆为中小企业及社会机构提供的科技查新服务,自推出以来便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其主要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高校图书馆作为第三方的科技查新机构能够确保在查新的过程中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研究分析,严谨地指出科研创新的新颖性,为科研创新的专利鉴定、奖励申报提供可靠的依据;二是高校图书馆所设立的科技查新站是国家授权、具备权威性的,高校图书馆出具的科技查新报告是教育部、科学研究院、卫生部、自然科学基金等机构共同认可的。如此一来,在接受高校图书馆的科技查新服务之后,中小企业所做的科研创新能够尽快地得到社会各种机构的承认,转化为现实的科学技术。这样不仅能够避免低科技含量技术造成的不必要经费浪费,也能够避免不同的认证标准给中小企业带来的麻烦。
近年来,随着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社会企业创新的科技需求也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了一个面向社会企业、机构的稳定服务网络,其中来自中小企业的科技查新委托约占总量的1/2。这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逐渐意识到科技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逐渐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这就使得高校图书馆的项目立项、成果鉴定、奖励申报等方面的科技查新委托越来越多。因此,中小企业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在协同创新服务方面稳定增长的用户,这为高校图书馆更好地完善对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服务、深化服务层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高校图书馆对于中小企业的创新协同服务依靠一定的服务网络,这一服务网络包括公共图书馆、创新孵化机构及立项单位等在内。通过服务网络可以极大地拓展高校图书馆协同创新服务的服务范围,可以让远离高校图书馆或者对于高校图书馆协同服务不熟悉的中小企业通过就近的网络服务点享受到高校图书馆协同创新服务,提高协同服务的速度和效率。
虽然高校图书馆对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服务已经初见成效,并拥有稳定增长的用户群及不断发展的服务网络,但是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需求是无限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改进高校图书馆协同创新服务的方法,使其更具快捷性、高效性。
协同创新作为全新的创新模式,是高校图书馆参与地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高校图书馆要想做好协同创新服务,首先要从图书馆自身入手,依靠自身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加强协同创新服务平台的构建,结合信息检索的优势,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一方面,我们要打破高校图书馆与社会创新主体之间的体制壁垒,使人才效益、资本效益、信息技术效益发挥到最大,建立起与社会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机制,对中小企业制定资源访问制度。以电子资源为例,我们可以通过访问账户、访问权限的设置,使中小企业在有信息资源需求时,直接登录高校资源库进行自主查询,这样不仅能够使高校馆藏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创新、提高地区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高校协同创新平台上要集成中小企业所需要的文献检索、文献传递及科技查新等功能,如此一来,中小企业就可以通过服务平台访问图书馆服务,通过虚拟化服务主体,实现了服务效率的最大化。
中小企业对于协同创新服务的需求具有自己的特点,就目前而言,中小企业所委托的协同服务大多为项目申请或者成果鉴定类,这些服务都是以被动的形式接受的,无法体现出协同服务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消除这种消极的服务模式,研究适用于中小企业的特色化、主动化服务项目,提高中小企业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由以往的服务经验发现,中小企业与高校图书馆的直接联系较少,而与服务网络中的企业管理机构、技术转移机构等联系较为频繁。对此,高校图书馆可以依托现有服务网络开展网下、网上多种服务项目。比如,根据中小企业的具体行业类型,嵌入企业的馆员可以及时了解企业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同时也可以将最新的行业动态、市场信息传递给企业,另外还可以通过定期讲座、培训的方式加深信息服务的深度;在中小企业准备科技创新时,积极参与技术研发、行业调查、项目申请等过程中与高校图书馆的沟通,按期完成专利检索、信息咨询、科技查新等服务,为企业创新提供准确的决策参考及支持。
针对目前协同创新服务的合作范围不广泛、合作形式不深入现象,高校图书馆对此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深入的办法,拓展与中小企业管理机构、项目立项、评价机构、科技孵化器等机构的合作。通过对协同创新服务合作范围的拓展,让中小企业能够从多种渠道熟悉、了解高校图书馆所能提供的知识服务及信息支持。例如,在合作机构处展示馆际互借流程、信息资源介绍及收费标准,也可以将这些信息链接至合作机构网站上;当中小企业在项目申请阶段,高校图书馆要深入项目申报机构,在项目申请、专利申请、结项等方面进行面对面培训及交流,这样不仅能够避免中小企业在创新时不必要的投入,也能够让他们对高校图书馆的协同创新服务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加强日后协同创新的合作关系。
[1] 庞佳,吴春.高校图书馆为中小企业提供协同创新的现状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6):125-128.
[2]闫伟东.公共图书馆面向企业科技创新的信息服务实践——以深圳市科技图书馆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1(1):65-68.
[3]孙勤.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高职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变革与创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6):72-75.
[4] 毕长泉,等.基于企业创新发展需求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容及途径分析[J].现代情报,2012(4):73-76.
[5]陈晓林.论大学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创新——基于中小企业成长的视角[J].南昌高专学报,2011(6):155-157.
[6] 李蔚.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7):43-46.
[7] 潘绿萍.企业科技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创新探索[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