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有机发展

2013-02-15 16:56白雪梅何贤英孙华玮
图书馆学刊 2013年2期
关键词:馆员图书馆文化

白雪梅 何贤英 孙华玮

(聊城大学图书馆,山东 聊城 252000)

白雪梅 女,1980年生。硕士,馆员。研究方向:读者研究。

何贤英 女,1980年生。硕士,馆员。研究方向:读者研究。

孙华玮 女,1977年生。硕士,馆员。研究方向:读者研究。

综观有关高校图书馆文化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内涵、作用、重要性以及与高校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选择图书馆文化建设路径等问题,极少有针对图书馆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图书馆文化是有优劣之分的,图书馆文化的好坏影响到图书馆的持续健康发展[1],也关系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和读者的切身利益,因此高校图书馆文化发展是值得我们探索的一个领域。

1 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内涵及影响力分析

1.1 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内涵

探究高校图书馆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须明确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内涵。图书馆文化可以被认为是人们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这里的“人们”包括图书馆人和读者,因为图书馆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在和读者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所以图书馆文化中必然包括读者文化。章春野和何杰瑛认为,图书馆文化是由读者和馆员共同创造和享有的,是参与图书馆活动的各个群体中通行的规范准则、行为格式和价值体系,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3个层次[2-3]。图书馆的宗旨和目标就是为读者服务,所以服务文化也应该是图书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笔者结合研究需要,将高校图书馆文化归结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服务文化。

1.2 高校图书馆文化影响力分析

一种文化有没有影响力,要看这种文化在它涉及的范围内所产生的实际效力。在此,我们要对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功能和影响力有所区分。高校图书馆文化的研究中有很多对图书馆文化功能的论述,这些论述的观点较为一致,认为图书馆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辐射功能等[5-6]。

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功能是伴随文化本身产生的,是一种客观存在。而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影响力则是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功能实际发挥之后所产生的效力,二者并不是一个概念。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内容很重要,它代表了每所图书馆所拥有的独特个性,但更重要的是,这种文化是否能被馆员和读者所普遍认同,在认同的基础上,是否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影响力体现在对内和对外两方面。对内,体现在馆员的文化自觉上,即全体图书馆人对图书馆文化的高度认同,并将之体现在工作的各个方面,促进图书馆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外,体现在对校园文化的引领和读者的感召力上,有助于书香校园的建设和读者的全面发展。

2 高校图书馆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图书馆文化自觉的缺失

作为图书馆人,具有文化自觉就是要坚信文化对读者的教育意义,坚守文化传播者的职责,坚定图书馆文化在技术时代作用的信念。近年来关于高校图书馆文化的价值研究屡见不鲜,研究成果也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同,但是图书馆文化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普及和实际作用却并不尽如人意,高校图书馆文化自觉面临很多困境。

①“不明白、不执行”,即馆员对图书馆文化存在现状的忽视及自发性的工作状态。表现在馆员对于图书馆文化的无知无觉,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漠不关心,只把图书馆工作看做是一种程式化的过程,缺少对读者的个性化服务、文化熏陶、精神交流、思想碰撞[7],行为方式缺乏统一的思想指导,各自为政。

②“明白但无执行”,即明白图书馆文化的价值,但思想行为却受制于社会现实。表现为馆员了解图书馆文化的内涵、作用及发展现状,但是在面对浮躁的社会思潮和读者非正常的阅读现象以及个人和组织发展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时,就认为对图书馆文化的明了与信服是“不切实际”的,行为方式屈从于现实。例如在资源建设中重数量轻质量、电子资源重引进轻应用。在对读者服务时,满足于浅层服务,缺乏对读者阅读引导和信息素质的培养。在学术研究上,越来越多的人盲目跟风,唯技术马首是瞻,学术研究功利性很强,很少能有人怀着对工作的热心肠坐研究的冷板凳。

③“执行但无创新”,即能够将图书馆文化的理念运用到工作中,但缺少文化发展的主动性。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发展,尤其是在面对高校读者时,要根据他们(尤其是学生读者)的时代性特征做适时调整,不仅要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阅读需求,还要对他们的阅读习惯进行引导。这就要求图书馆文化与时俱进,根据图书馆发展实际和读者的需求变化情况,在保持图书馆文化发展战略不变的前提下对图书馆文化发展策略进行调整,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对读者的引领功能和社会责任[8]。

2.2 文化导向与图书馆发展现状的冲突与妥协

一种图书馆文化之所以被人记忆并产生深刻影响,很大程度上在于这种文化的个性,即由物质、制度、精神、服务等方面所体现的图书馆的宗旨、主张。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它的宗旨和最终目标就是服务,一切主张的提出也都是为实现学校的持续发展和读者的全面成长。它所提供给读者的应该是积极健康的、高雅的、有教育意义的知识以及热爱阅读的文化氛围。但是,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又会受到校园人文环境变化的影响[9],图书馆不得不在一些方面做出调整,使得图书馆文化与其发生冲突与妥协。

首先是文献资源建设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目的是藏以致用,满足读者需求是文献资源建设的根本。但满足需求的前提是让读者得到最大的益处,这是图书馆文化引领的职责所在。所以,一方面图书馆要按照学校及学科发展要求,根据自己的资源建设规划购置资源;另一方面图书馆要尊重读者的选择,尽量满足读者需求,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协调的过程。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大学生深受社会思潮的影响,阅读取向功利化[10]。图书馆文化资源建设很容易受到读者这种功利化的价值观的影响,在具体的业务操作中,不可避免地为迎合读者的阅读需求购进大量的考级、考研、考公务员、成功学等文献资源。这种对读者功利性阅读的迎合而非批判性的引导,弱化了图书馆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引领功能。

其次是图书馆自身发展对外界评价指标的妥协。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或配合学校评硕博士点等原因,图书馆在短时间内购进大量文献资源,虽然在数量上达到了指标要求,但却违背了文献资源建设的兼容性与结构的合理性原则,破坏了图书馆资源建设规划。

2.3 服务意识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图书馆服务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体现人文关怀的一种思想态度和价值理念[11]。我国高校图书馆现在越来越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数字资源的丰富程度、信息获取的方便性等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问题。但是一直以来,我们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人本问题[12]。图书馆自动化确实提升了读者服务水平,但是技术解决不了一切,图书馆资源利用率低、读者沉迷网络阅读、信息素养差、道德滑坡[10]、庸俗化的文化倾向、缺乏创新性[13]等问题就是对“技术决定论”的有力反击。

要“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需要依靠技术的发展,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

3 高校图书馆文化有机发展对策

3.1 培养图书馆员工的文化意识

3.1.1 培养员工的文化自觉

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培养图书馆员工的文化自觉要以图书馆精神为核心和指导。程焕文先生提出图书馆精神包括事业精神和职业精神[12]。事业精神是图书馆要具有使读者平等获取信息资源的义务与责任,是图书馆人的基本信念和价值观的体现;职业精神就是要求图书馆人具有爱国、爱馆、爱书、爱人的职业热情,是图书馆人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的体现。只有具备图书馆事业精神,我们才能树立职业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各种社会思潮中找到立足点,培养文化自觉意识。图书馆职业精神给予我们的是对工作的积极性,对工作进行思考、比较、批判、创新,即对图书馆的“文化实践”。

3.1.2 外在手段的文化培育

①重视图书馆领导者的文化影响力。图书馆领导在文化发展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图书馆领导者对图书馆文化的观念、对文化事件的关注程度、倡导、决策等都会对员工的文化观念和行为选择带来深刻的影响。所以,图书馆领导应该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并注重对馆员文化意识的培养。

②通过制度塑造组织文化。通过图书馆的馆纪馆规、行为规范、岗位职责、业务流程规则、奖惩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14],使员工和读者能够从图书馆的制度文化中共同感受到图书馆对于文化传播的坚定态度和为读者服务的信念。

③重视图书馆文化的宣传教育。对内,通过例会、讲座、培训等形式对员工进行图书馆文化的宣传教育,使员工明了图书馆文化的内涵、意义,形成上下统一的文化意识;对外,通过图书馆主页、报纸、广播、学生社团、新生入馆教育等各种途径宣传图书馆的办馆理念、资源、制度、服务,拉近图书馆与读者间的距离,塑造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文化印象,吸引更多的读者利用图书馆。

3.2 注重文化发展战略与阶段性目标的协调共进

图书馆文化是体现一个图书馆的风格、特色和价值观念的特有文化,图书馆文化建设应从图书馆的实情、实际和实力出发[5]。但是,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始终受校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必须满足不同社会阶段的读者需求并对其负责。所以,高校图书馆文化的运营是一项全方位的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文化系统工程,既要有长期的发展规划,又要顾及阶段性任务。

图书馆文化长期的规划包括办馆特色、价值观念、终极定位等,这决定着图书馆发展方向及图书馆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是从一开始就确定下来,不会随着外界的变化与影响而改变的。图书馆文化的阶段性发展目标是随时在变化的,如随着学校的学科建设、科研需求、读者阅读取向、新的图书馆技术的出现等,图书馆的资源构建、规章制度、服务理念都要随之发生变化,以适应外界需求。图书馆文化的阶段性发展目标要与长期发展规划相适应,服从于办馆特色,不背离图书馆价值观念,有助于实现图书馆发展的终极目标。面对功利化的社会思潮和读者的不良阅读倾向时,高校图书馆应该坚守图书馆文化本质,时刻谨记肩负的社会责任,在冷静中理智选择图书馆的文化现代化发展方向,以锐意进取的精神进行图书馆的变革创新[7]。

3.3 倡导人文关怀

3.3.1 学校、图书馆、教师共同构筑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

学校教育目的达成与否以及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创设的教育环境[13]。学生的教育不只是教师的责任,学校各部门都应该利用自己相关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开展对学生的教育,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对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活动,如学业规划、信息素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等要给予积极指导,创造有利条件帮助学生发展。

3.3.2 强化图书馆员人文关怀的意识

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馆员不能只满足于日常工作的完成,而应更多地关注读者服务工作,多同读者进行交流,了解读者需求,从读者知识、心理、道德、信息素养等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进行资源建设、资源介绍和推广活动。每个图书馆员都应怀有忧患意识,对图书馆发展现状进行思考,寻找不足,提供建议。对自身服务工作进行审视,多比较,多反思,多创新,使自己总是处于进步的状态中。要用发展的眼光和批判的态度来满足读者需求,既要理解读者阅读的时代性特征,又要对其中不合理的现象进行纠正,将读者的发展看作图书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徐双,刘勇.基于OCQ模型的图书馆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2010(11):44-47.

[2] 章春野.关于图书馆制度文化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学刊,2010(4):20-22.

[3] 何杰瑛.浅谈图书馆文化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0(16):174-175.

[4] 王怀诗,李慧佳.公共图书馆文化影响力测度初探[J].图书馆论坛,2010(6):120-124.

[5] 梁新潮.论图书馆文化的培育与图书馆形象的塑造[J].图书馆学研究,2004(2):9-12.

[6] 卢盛华.解读图书馆文化[J].图书与情报,2003(4):31-33.[7] 章春野.论图书馆的文化自觉[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3):1-5.

[8] 周肇光.高校图书馆的校园文化引领功能与社会责任[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6):60-65.

[9] 周久凤.高校图书馆文化化人功能探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12):87-89.

[10]白雪梅.面向高校图书馆潜在用户的信息服务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2(2):113-116.

[11] 肖希明.图书馆呼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图书馆,2000(1):10-11.

[12]程焕文,周旭毓.图书馆精神——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J].图书馆,2005(2):3-9.

[13] 眭依凡.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11-17.

[14] 贺子岳.图书馆组织文化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1):14-18.

猜你喜欢
馆员图书馆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