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薇
(四川省图书馆,四川 成都 610016)
郝 薇 女,1965年生。本科学历,馆员,采访部副主任。
省级图书馆中文图书的采选方式大致有3种:出版社根据国家规定缴送样书、国家财政拨款购买图书、接受个人及团体捐赠的图书。这3种来源的图书构成了省级图书馆的总藏书。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规定:凡各省内出版社在新书上市前一个月之内都要向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版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和本省图书馆缴送规定数量的样书,因此各省级图书馆的本省地方版图书基藏本就有了保障,读者的阅览本也能得到满足。然而读者所需的借阅本和省外大量的出版图书,都需要国家的财政拨款,这部分图书是按国家规定的招投标方式确定供书商,根据各省级图书馆采选纲目要求进行配书。
我国目前虽然还没有正式出台有关的图书馆法,但从国家到地区,不同级别的行政部门都发布了现行有效的规章、条例或文件。但从目前我国各省级图书馆的执行情况来看很不理想,甚至有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出现呈缴数量为零的尴尬现象,与图书馆评估的要求相背离。据《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细则》的要求,呈缴数量占本地区出版物的总量要达95%以上才能达到最高分,体现出图书馆对呈缴本制度的重视。如:四川省图书馆1980年就得到四川省人民政府的支持(参照国家图书馆的文件精神执行),但由于以前的呈缴文件太久没有更新(到2011年重新发文为止还是沿用1995年由四川省新闻出版局签发的《关于认真做好川版书刊资料样本缴送工作的通知》),导致很多出版单位对该呈缴文件产生质疑,给四川省图书馆呈缴本征集工作带来了困难。2011年7月12日,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新闻出版局联合签发《关于向四川省图书馆赠送出版物样本的通知》(川新出联[2011]4号文),重申了四川省图书馆是四川省征集四川地方文献资料的工作机构,并进一步要求各出版社本着加强四川省文化强省建设、繁荣四川文化事业的原则,向四川省图书馆缴送呈缴样本,呈缴本包括四川省出版的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这是四川迄今最新的出版物呈缴本文件。在新的呈缴本文件的协助下,四川省图书馆在2011年里征集图书3000多种、4000多册,较往年有所增加。但从近几年缴送样书的情况看,各个出版社缴送状况也是良莠不齐,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虽然各省新闻出版局对于样本缴送有明文规定,从走访的情况看,有些省市一级的新闻出版局对所管辖的出版社样本缴送缺乏监管。②有些出版社的领导不重视样书缴送,或擅自减少缴送样本的数量,甚至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上门收缴时,有些负责人拒不接待。③出版社负责缴送的人员经常更换,由于工作交接不清,致使一段时期的样书漏缴。
在国家财政拨款购买图书的方式中,已实行政府采购的省级图书馆,较多的一是采用多家协议供应商,二是拿出部分采购经费通过政府招标方式购买图书。以四川省图书馆为例,根据省财政厅、文化厅文件的要求,四川省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购部分采用招投标方式(中文图书采购经费的40%为政府采购,其余部分采取自行采购),由采访人员依据《四川省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条例》规定的入藏标准提供采购书目,各中标书商进行采购。
近几年,随着文献信息急剧增长,目前我国年出版图书10多万种,文献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现在中文图书的价格平均每册为30元左右,与购书经费增长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管近几年中文图书采购经费有所增长,但是所购的藏书仍然不能满足读者需求。
据统计,2008年我国内地人均购书经费是0.794元,而四川省全省人均购书经费不足0.2元,与上海(7.612元)等发达地区相比相差甚远,现有购书经费难以支持馆藏、读者借阅以及数字化加工的需要。据统计,有相当数量的有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图书出现了缺藏,影响了四川省图书馆的馆藏和读者需求。造成省级图书馆中文图书漏采、缺藏的原因主要有:①中招标采购一味追求低折扣,容易造成品种不全。以目前中标的书商性质来看,主要是国营、民营两种企业。无论哪种性质,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中标的折扣价是平均的,如果出版社批给书商的图书价格超过书商的承受能力,书商就不会采买,造成品种不全。②经费使用周期与图书采购周期不同步。政府采购原则上是在资金落实以后才开始进行,且采购经费一般实行“零余额”制度,因此采购经费真正可以被采购人支配的时间一般是当年的5月到年底。这就使每年1/3时间的图书采访工作受到一定影响,造成一些收藏价值高、发行量少的图书的缺藏。“上半年有书没钱,下半年有钱没书”正是这一现状的精辟概括。③有些书商一味追求低折扣,从图书批发市场购买了一些盗号、盗印甚至是盗版的图书,没有认真筛选、核实。④出版信息掌握不全,错过了最佳的购买时机。⑤售后服务较差,所配数据质量不佳。书商只注重图书的采买忽视了员工队伍的建设,人员流动太频繁。
接受捐赠图书是省级图书馆补充馆藏的渠道之一。四川省图书馆指定专门的部门(地方文献部)、设立专职人员处理有关赠书事宜。几年来,四川省图书馆收集到的赠送图书逐年增加,其中不乏有学术价值、市场上见不到的好书。但在接受赠书中也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①某些赠书的作者由于不了解出版业的情况,委托一些自称是出版社的工作人员来处理出版发行事宜,出版了一些盗用书号的图书。②部分赠书的出版信息混乱,存在明显的版权页造假现象。③接受赠书的过程中,由于有些赠书者不了解省级公共图书馆收藏图书的原则,在有些图书不符合收藏条件而不能接受时,情绪比较激动,容易产生矛盾。④接受捐赠的方式还比较被动。
由国家立法决策机关完善出版法规、制定图书馆法,将有关样本缴送的条例上升为法律,样书缺缴通过法律的途径解决;各省新闻出版局完善缴送条例,将缴送样本作为出版社年检的重要指标;管理部门应加大处罚力度,敦促地方管理部门认真落实。
省级图书馆的样本催缴工作不仅要“走出去”,还应该“请进来”。四川省图书馆定期请省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或出版社的领导来馆参观、调研,使他们了解样本缴送的重要性。同时举办有关样本缴送的座谈会、评比会,以促进样本缴送工作顺利开展。
出版社改制后,有些出版社确实存在一定的经营困难,因此在敦促样本缴送的同时,也应考虑出版社的承受力,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包括:减免税收、支付一些样本邮寄的费用等;对印量小、定价高的高码洋样本,可采取缴一买一的方式,减轻出版社的负担。
图书馆在制定年度采访计划时,可根据下拨经费的额度,预留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自主采购,以完成一些临时性、小批量的采购任务。需要自主采购的文献类型包括:①不公开发行的文献:如内部出版物、政府机构出版物、非正式出版物;②不经过供应商发行的文献:如自办发行的文献、作者包销的图书;③发行量较少的文献:如科技文献专著;④图书馆重点收藏的文献,如特色专题文献、地方文献、工具书、年鉴、地方志等;⑤读者荐购或急需补充的文献;⑥古籍文献。
在评估图书供货商时,不应过分地追求低折扣。合理的图书折扣既能保证图书品种的齐全,又可使书商能承受高折扣图书的采买。选择书商不仅要看图书的折扣,还应该考察书商以往的业绩、口碑、诚信度和到书率,甚至书商的进货渠道、书商业务能力等都应重点考量,售后服务也是评价书商的重要指标。
直接从出版社采买图书是四川省图书馆购书的全新尝试。据笔者调查了解,许多出版社非常乐意图书馆直接采购,他们看重图书馆的信誉和实力,愿意缴送样书与购买图书相结合,这样既能提高出版社缴送样书的积极性,又能比书商提供的图书低至少10%的折扣。
对一些读者需求量较大的图书,可加大采购数量。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要,是各省级图书馆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以根据读者的预约情况、迫切程度,加大复本图书的采购数量,不应受到复本数量的限制。
从目前获取赠书的方式看,多是作者或藏书者找上门来,图书馆在经过鉴定后,根据馆藏情况来决定是否收藏,这种方式比较被动。采访人员应多关注著名作家以及知名学者的出书动态,对一些新书的发布会、作者的签名售书活动要多关注,选择性地参与,获取作者的赠书。
对作者赠送的签名本,要妥善保存,不辜负他们的希望和信任;可开办专门的赠书阅览室,让读者意识到图书馆对赠书者的重视;可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赠书展,展出一些有学术价值的签名图书,对赠书者进行介绍,这样既宣传了赠书,又对赠书者的义举进行了弘扬。
省级图书馆可以用多余复本与其他图书馆进行交换;另一方面通过馆际互借获得缺藏图书,进行复制或拍照,丰富馆藏。
目前,电子文献已经成为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网络化的发展为电子文献的利用奠定了基础;读者广泛的信息需求为电子文献的普及铺平了道路。时下,几大著名的电子书商将所拥有的几十万种电子图书资源和先进的管理系统以打包的形式提供给图书馆,通过镜像站等方式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24小时/天的信息服务,极大地拓展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总量和服务范围。图书馆可以通过电子图书与印刷型图书、电子资源与印刷型资源的优势互补,构筑起完备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省级图书馆更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重视电子图书的采访工作。
省级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这是胜任文献采访工作的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文献采访员需要对出版信息和新书信息有敏锐的嗅觉,需要具备与出版社、书商和赠书人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谙熟知识分类体系,熟练掌握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了解甚至精通相关学科知识;熟练掌握信息分析和统计的方法,对计算机检索和图书馆数据库相关技术运用自如。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图书馆藏书,才能对采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不断调整采访工作思路,确保文献采访的方向,建设高质量的馆藏。
[1]王来祥.国家图书馆采访工作现状与思考[J].学理论,2012(3).
[2]袁明华.改革机制突显优势——中文图书采访模式新探索[J].图书馆建设,2005(1):32-33.
[3]李珊珊,白建明.大学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的几种策略[J].图书情报知识,2003(5):70-71.
[4]缴健,肖晓梅.试谈对赠书的管理[J].图书馆学刊,2005(3).
[5]岑均明.中文图书政府采购策略研究[J].图书馆界,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