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峰
LTE双模组网是长期选项 需提前布局
杨海峰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LTE牌照,关于TD-LTE组网技术之争以及几大运营商关于双模组网还是单模组网的讨论日趋激烈。就在刚刚结束的上海GSMA大会上,三大运营商高层站在各自的角度上再次阐述了对FDD LTE和TD-LTE的各自态度。
可以明显地看出,电信和联通对上TD-LTE从明确的反对已转变为接受,并且提出了各自的具体思路,这从侧面也表明,前一段时间热炒的三大运营商都将获得一张TD-LTE牌照一事日趋成真。
然而,字里行间我们也可以看出,两家公司似乎都是以一种很无奈的态度来表达这种选择。对于中国的中长期通信战略规划而言,TD-LTE的发展必须要更进一步,也就是必须要超越TD-SCDMA。但这种超越是从中国移动一家扩展到三大运营商,还是说从规模上、效应上、技术上、市场上超越,显然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总之,中国LTE布局已经明显落后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政府在牌照的发放上所考虑的综合因素过多,这极大地阻碍了中国LTE的市场进程,亟待破局。
从长远看,受制于更加分散的频谱资源和更加苛刻的带宽需求以及2G3G4G的长期共存发展,加上之前不同制式的2G3G网络以及WLAN,运营商所面临的是更加复杂的网络环境。因此,对于移动运营商而言,必须从低成本、易管理、易扩展、易升级等多个角度考虑LTE及后续技术的引进规划。可以下结论的是,几乎所有的移动宽带运营商不得不做出FDDTDD融合组网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移动非要在香港地区建设双模LTE商用网的最主要原因——提前把未来必须要做的事情验证好,在合适的时候引进来即可。对于这一点,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近期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行动,那就是开始进行TDDFDD LTE融合组网的实验以及与自己原有的2G3G网络进行的融合组网实验。
那么,对于运营商而言,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时候采取融合组网,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融合组网的问题。
对于大部分运营商而言,一开始都考虑的是单模组网,这是因为频谱资源有保障,但也要考虑成本问题、终端成熟度问题和用户迁移的速度。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移动一开始布局TD-LTE,电信和联通布局FDD LTE显然是最科学和最经济的选择。而随着频谱资源出现紧张和后续LTE用户大规模的发展,则需要考虑是否引进另外一种模式的LTE进行互补,也就是中后期实现双模LTE融合组网以满足用户需求。
由于融合技术平台思路已经在3G时期达成共识,因此LTE及后续技术演进的共平台策略已经成为所有设备厂商和运营商的共识,因此无论是先期部署TD-LTE还是FDD LTE,后续进行融合组网的难易度几乎都是相同的。惟一不同的是,哪种模式先行,在终端侧成本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一开始就采取双制式LTE融合组网对于终端的要求太高,前期成本太大,并不利于发展用户,而且管理成本也太高。
考虑清楚这个问题,那么对于TD-LTE建网问题和牌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对于中国移动的TD-LTE建网问题,因为考虑其每个省的TD-SCDMA现网差异太大,TD-SCDMA在每个省的四网协同效应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同,因此关于在DF频段如何建设TD-LTE网络的问题就没有一个明确答案,而是根据各省的情况灵活制定。而考虑到未来双模LTE融合组网的需求,新建TD-LTE可能更经济可行。
对于牌照问题,长久看三大运营商持有双牌照已无需争辩,无非就是一个先发后发、怎么发的问题。对于三大运营商而言,无论是先发哪个牌照,都可以根据自己现有网络的基础和长期建网策略来考虑如何布局LTE进程。整体来说,现有网络格局、产业格局和未来市场需求已经可以通过市场规则来平衡中国三大运营商的发展格局以及TD-LTE技术的全球化推广。单纯靠政策去权衡竞争已经不符合现阶段和未来运营商的发展。
因此,牌照的发放应该更加公平和合理,先发TD-LTE,后发FDD LTE,将选择权交给运营商最为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