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开展儿童分级阅读的实施设想

2013-02-15 14:13:55杭州市余杭区图书馆浙江杭州311100
图书馆建设 2013年4期
关键词:分级图书图书馆

任 晴 (杭州市余杭区图书馆 浙江 杭州 311100)

2011年8月,由国务院制定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对外发布,其中首次明确提出“推广面向儿童的图书分级制, 为不同年龄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图书, 为儿童家长选择图书提供建议和指导”[1]。这里提到的儿童分级阅读,是指以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为标准,为其设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提供有科学性、针对性的图书[2]。

1 公共图书馆亟需融入儿童分级阅读的大趋势

1.1 大陆地区儿童分级阅读发展落后

儿童分级阅读在英美国家已经有60余年的发展历史,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受欧美阅读指导理念影响较深,在儿童分级阅读的研究与发展方面也相对成熟,而大陆地区的阅读推广起步较晚,儿童分级阅读概念的真正引入始于2008年。由于分级阅读的推广能够有效地带动儿童图书的出版营销,因此少儿出版领域最早开始了国内儿童分级阅读的探索: 2008年, 儿童分级阅读中的“桥梁书”概念被出版人引进;同年,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成立并提出两套标准,分别为《儿童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和《阅读水平评价标准》;2009年,接力出版社的儿童分级阅读研究中心成立,推出了《儿童心智发展与分级阅读建议》和《中国儿童分级阅读参考书目》。近两年,为了抢占儿童分级图书市场,各大出版社亦纷纷推出不同系列的分级阅读图书。

1.2 出版社的独立推动作用有限

儿童分级阅读作为世界性的阅读大趋势,是今后儿童阅读推广的重要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仅依靠出版社在源头上的推动难以完成,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阅读推广的中坚力量应该成为儿童分级阅读执行者中的主力军。2010年,原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汤更生在第2届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研讨会上发表了《图书馆界要为儿童分级阅读做的6件事》的讲话中,呼吁图书馆界应该以实际行动加入儿童分级阅读[3]。

1.3 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当前,有众多儿童分级阅读研究机构推出了指导书目与图书选择标准,但是由于分级标准不统一,不同机构之间提供的书目出入较大。我国尚未形成除出版社之外第三方研究机构制定的权威性分级标准,而国外虽然已有成熟的儿童分级阅读标准(如美国儿童阅读蓝思分级标准),但由于语言因素及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其并不适用于我国的儿童。鉴于非专业的阅读指导机构很难选择专业分级阅读指导书,家长也容易受到广告等因素的干扰而盲目选择儿童阅读图书,因此,作为公益性机构,图书馆应发挥其得天独厚的阅读指导优势,客观谨慎地遴选儿童分级阅读图书,并配以科学的培训与指导,将儿童分级阅读推广工作作为今后公共图书馆工作中的一大要务。

2 公共图书馆开展儿童分级阅读的有效途径

儿童分级阅读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如何细化当前儿童阅读服务,需要图书馆业界进行必要探索。结合海内外的成功经验与当前图书馆儿童读者服务形态,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2.1 馆社共建儿童图书的信息共享平台

出版社通过建立研究组织、举办研讨会等一系列方式来促进国内儿童分级阅读理念的形成,同时也出版了许多“绘本”、“桥梁书”等儿童分级阅读系列图书。而图书馆在儿童图书的采购上存在信息误差,尚未形成图书馆与出版社的联动效应。这种出版与馆藏之间的矛盾导致:一方面,图书馆想要推广科学的分级阅读服务,却没有相关的图书资源;另一方面,即便有分级阅读意识的读者,也很难在图书馆找到合适的图书。

因此,针对儿童阅读分级,图书馆与出版社之间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发布与接收平台,定期统一发布当前儿童分级阅读图书的出版情况。在此平台上,出版社可以为优秀的分级图书寻找到阅读终端,图书馆可以有针对性地获得需要购买的资源,馆配服务商也可以在平台的基础上发挥图书遴选的优势,为图书馆提供科学化的订单。

2.2 培养家长的儿童分级阅读意识

儿童的阅读,尤其是婴幼儿时期的阅读受家长的影响巨大,即便是能够自主阅读的儿童,图书馆也只是其阅读的场所之一,家庭阅读氛围的创造对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图书馆作为专业的阅读推广与指导基地,得到家长的信赖,经常会有家长向馆员咨询儿童阅读方面的相关信息。

为了消除家长在儿童阅读方面的困惑,公共图书馆可以开展相关的阅读讲座,聘请儿童分级阅读方面的指导专家传授分级阅读方面的知识。另外,图书馆可以印制儿童分级阅读指南,免费分发给家长学习,指南中可以标明馆藏的分级读物,并提供索书号以方便家长找书。图书馆还可以开展亲子阅读活动,邀请家长带孩子一起到图书馆参与阅读和讨论,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阅读指导要求,因此馆员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示范如何为孩子讲故事、读绘本,提高家长的分级阅读指导能力。

2.3 培养具有儿童分级阅读测试资质的合格馆员

分级阅读综合了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只是通过简单的年龄分级进行分级阅读显然并不合理,因此由图书馆等专业的阅读指导机构来担此职责是最为合适的。当前我国已经有公共图书馆2 850家,其中包括独立建制的少儿图书馆91家[4],大型的公共图书馆中也开辟有儿童阅读的区域,因此国内图书馆界已经拥有数量可观的儿童阅读专业指导馆员。

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这部分的人力资源,对相关的馆员进行儿童分级阅读的培训,培养其在儿童分级阅读测试方面的能力,使其能够综合儿童的年龄、知识结构、性别等多种因素,结合当前已经推行的各类儿童分级阅读标准,合理地确定读者的阅读阶段,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科学的阅读指导意见。

2.4 扩大服务对象,根据儿童阅读习惯布置排架。

我国当前公共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服务主要针对6岁以上有独立阅读能力的少年儿童,但是,儿童分级阅读所涉及的人群涵盖了0~12岁的儿童,因此图书馆应该扩大读者的服务对象,重视低幼儿童读者的服务。由于低龄读者的增加,图书馆在空间布置上要进行改造,努力打造成适宜少儿阅读的场地,以童趣为主题,引入童话元素以博得幼儿的喜爱。

当前国内公共图书馆采取《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的分类排架方法,将少儿图书按照此法排列有助于图书馆的统一管理,但是却不适合于分级阅读的开展。例如,所有历史类的图书都应该分入“K”类,但历史图书涉及不同阅读级别的读者,这种排架方式将导致儿童读者很难在图书馆中准确快捷地找到适合其阅读的图书。因此,图书馆儿童阅读区域的图书排架应该主动适应分级阅读的需求,以分级阅读的级别为一级分类标准将图书进行重新排架,以《中图法》为二级标准再次分类排架。

2.5 借鉴港台儿童分级阅读指导的经验

台湾地区的分级阅读兴起于90年代初,香港地区的分级阅读发展也有10多年的历史。港台地区的儿童阅读推广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7年由国际教育成绩评估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简称IEA)公布的“世界青少年阅读力排行”中,香港和台湾地区分别排在第2 位和第22 位[5]。这与其儿童分级阅读计划的实施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陆地区与港台地区同为华语阅读区域,其成功经验对我国大陆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儿童分级阅读具有借鉴意义:

(1)香港地区分级阅读经验 香港地区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差异,采取了“从差异开始”的研究计划,构建“生本教育阅读”,即以不同儿童的阅读能力为基础,因材施教。同时图书馆还要配合学校为学生开办各类的阅读活动[6]。大陆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可以学习馆校合作的模式,在推广儿童分级阅读的过程中,由学校和图书馆各扮演不同的角色,课内课外相互配合,建立一套完整的阅读能力培养机制。

(2)台湾地区分级阅读经验 台湾地区非常注重儿童阅读的推广,1995年,台北市立图书馆就开始尝试“阅读起步走”计划,即为0~1.5岁的婴儿父母举办“开启宝宝阅读之门”的学习讲座并赠送阅读礼袋;为1.5~3岁婴幼儿的父母举办“培养小小爱书人”的学习讲座并赠送第2份阅读礼袋;联合各个分馆为幼儿园阶段的儿童播放图书同步影片;进入小学三、四年级之后,图书馆会根据该年龄段儿童的艺术人文课程大纲,开办手感艺术小讲堂、语感艺术小讲堂、艺术主题书展等与课程结合的主题活动[7]。对比台湾地区,大陆公共图书馆应该将独立策划儿童分级阅读的项目提上日程:从婴儿出生开始,对公共图书馆辐射区内的儿童分级阅读状况进行跟踪服务。在条件适合的地区先行,由政府立项推动,以点及面,久而久之带动全社会参与儿童分级阅读,实现良性循环。

3 公共图书馆开展儿童分级阅读的作用

3.1 公共图书馆能为儿童分级阅读研究提供参考数据,以助于其规范发展。

公共图书馆在儿童分级阅读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建立相应的分级阅读数据库,在此数据库中,相关图书的借阅频率一目了然。通过馆员与儿童读者家长的反馈,还可以形成1份书目,以明确哪些图书阅读效果良好,哪些图书能够引发儿童阅读乐趣。数据库还可以按照儿童的性别进行数据区分,对于男女阅读喜好的偏差、儿童在什么时段开始有阅读偏好等以往未定论的问题,也能通过其获得大量的科学定量分析数据。

当前国内各类儿童分级阅读标准受到专家诟病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实践案例的反馈,其认为是出版领域的研究人员“拍脑瓜”的成果,而公共图书馆的儿童分级阅读数据可以成为研究人员制定或调整国内儿童分级阅读标准的科学依据,为研究机构推出合理的分级阅读书目提供案例反馈,这必将快速有效地促进我国儿童分级阅读标准的制定。

3.2 公共图书馆儿童分级阅读的实现,有助于全民阅读推广。

经过国外及港台地区的检验,儿童分级阅读可以有效促进儿童阅读群体增加,提高儿童的阅读水平。阅读水平的指标包括两个,一是阅读能力,即个体通过文字吸收知识和信息的能力,阅读速度、阅读量、阅读技能、理解程度;二是阅读品味,即阅读的内涵、图书品质的追求,个人读书修养、精神境界及道德情操[8]。在公共图书馆中,爱书的儿童可以获得更广泛的阅读空间,得到更科学的阅读指导;不爱书的儿童可以在馆员及家长的引导下慢慢爱上读书。从小培养孩子对图书的热爱,激发他们对图书的热情,是实现全民阅读的根本性措施。

4 结 语

虽然国内出版业中的儿童分级阅读尚有浓重的商业意味,但客观上其将儿童分级阅读事业推到了阅读推广的风口浪尖。当前,国内部分公共图书馆与少儿图书馆已经不自觉地开始了儿童分级阅读实践。例如,广州图书馆面对低幼读者,定期开展 “周六晚,温馨夜”亲子读书会,馆员与亲子家庭分享绘本故事;温州图书馆针对学前大班幼儿推出“我会编故事”和“快鹿天地讲故事”活动,针对小学高年级的儿童开办“读名著,画漫画人物”活动[9],等等。

公共图书馆需要将这些优秀的探索实践活动进行梳理,摆脱儿童阅读指导中的盲目性问题,理性对待各类分级标准,利用图书馆少儿馆藏的优势,推荐适合当地儿童阅读的分级读物。同时作为儿童分级阅读链条上的最后一个环节,公共图书馆应帮助呼吁政府及相关机构尽早出台适用于中国儿童的官方权威性的分级阅读标准。

[1]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EB/OL].[2011-08-09].http://www.edu.cn/zong_he_870/20110809/t20110809_661875.shtml.

[2]徐建华,梁浩光.少儿图书馆分级阅读指导的现状与策略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1(12):247-252.

[3]汤更生.图书馆界要为儿童分级阅读做的6件事[EB/OL].[2011-08-09].http://baby.sina.com.cn/news/2010-09-07/212144053.shtml.

[4]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年鉴:2010[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614.

[5]白 冰.少年儿童分级阅读及其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09(9):16-18.

[6]王文静,周晶晶,杜 霞.香港儿童青少年阅读研究与推广[J].教育科学,2010(2):34-38.

[7]徐 雁.全民阅读指导读本[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1: 132-133.[8]姜洪伟.美国阅读分级方式简评及思考[J].出版发行研究,2010(10):10-14.

[9]蔡晓丹.少年儿童图书馆分级阅读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论坛,2011(4):27-30.

猜你喜欢
分级图书图书馆
图书推荐
南风(2020年22期)2020-09-15 07:47:08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班里有个图书角
分级诊疗路难行?
飞跃图书馆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50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22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44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