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通信业泰斗级人物韦乐平的一番有关电信业危机与重生的言论引发了业界高度关注,“去电信化”这个并不陌生的话题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
无须多言,目前电信业所面临的来自互联网业务、OTT、智能终端等方面的种种压力已经显而易见,但是否需要彻底的“去电信化”予以摆脱,业界各方倒是观点各异。有人赞成,墨守电信陈规就无法实现互联网时代的二次创新;但有声音也质疑,脱离电信根基的运营商就像“无源之水”,更何谈创新。
总之,“去电信化”这一宏大而深刻的产业命题无论成立与否,其验证和实施都将是一段漫长和艰难的旅程。这一过程中,运营商的确需要为业务流量与营业收入之间,日益凸显的“剪刀差”效应做出一些改变。
而运营商首先要做的,就是走出技术的“象牙塔”,回归平民化。
在过去一段时间,电信行业始终笼罩在前沿技术的光芒下,就在通信技术大发展、互联网初现雏形的那一阶段,电信业俨然成为身披高端科技外衣,手握大量现金流作业的垄断贵族。
可惜好景不上,互联网业务的迅速蔓延、IP网络的广泛应用很快打破了电信业的高门槛。一向扮演产业链核心角色的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沦为了“哑管道”。更糟的是,多年来封闭的网络架构与技术体系使得电信投资成本居高不下,其成本降低的速度远远不及IT行业中的“摩尔定律”。
也就是说,就在运营商为拓展移动互联网业务一筹莫展时,每年还要再扛起巨额的建网和维护成本。以中国移动为例,去年全国13个城市的2万个LTE基站规模仅仅是“小试牛刀”,今年100城、20万基站的1800亿投资才算是4G的真正起步。
2013年,LTE无疑将是中国移动的“重头戏”,其建网速度和投资金额显然强势于其他方面的投入。但是,LTE网络除了能够填补中国移动在3G时代的网络缺憾以外,对于运营商的“哑管道”处境究竟能有多少帮助?且不谈市场还要留给LTE足够的发展时间,以缓解产业链薄弱、语音技术攻关、终端种类不足等等问题。
这里并不是想“唱衰LTE”,我们只想呼吁:一味追求通信技术的速率提升和技术更迭,不如回头看看那些产业链成熟、用户习惯养成、终端种类齐全,且成本优势凸显的“接地气儿”的技术方案。
在有线通信方面,“光进铜不退”的说法开始被提及,原因在于光纤到户的成本投入让运营商几度资金透支,厂商方面也迫于低成本压力放弃了部分产品的性能,更重要的一点是铺天盖地的“光纤到户”并没有提升用户感知,这种情况多少有些事与愿违。而ADSL宽带接入方式无论在成本、速率还是使用体验方面都还占据优势,如果过早地结束ADSL技术的生命周期只会降低好技术的“市场效益”。
而在无线领域,一条通信业的经典定律能够说明一切:当WLAN的速率是2/3/4G的10倍时,其成本已经降至后者的1/10。如今,即便是高品质的单点AP也不过千元级,而无线通信中最低廉的单载频价格也在万元左右。
WLAN的分流效应也已经显现,2011年底WLAN在四网协同中的流量占比是2%,GSM占90%,TD网络占8%;而2012年中期TD网络占到7%,GSM占77%,WLAN已经上升至16%。
运营商显然也看到了WLAN这一平民技术的市场效应,并规划了“四网协同”网络蓝图。但在操作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集团层面WLAN集采陷入“低价拼杀”,在实际供货中,由于中标价低于成本使得中标厂商停止供货;地方层面运营商对于WLAN的战略意义理解不够深刻,前期匆忙布网,后期则疲于追加布点和运维替换。
在很多地方运营商人士看来,WLAN不过是4G未到前缓解无线流量的一种措施,而没有将其看成是真正的无线接入技术。但事实上,即便是在LTE网络建成以后,由于无线空口资源的有限性,WLAN仍然将扛起“承载无线流量的重任”。
更重要一点在于,根据海外经验,运营商完全可以基于WLAN开发可盈利的增值业务,而这种增值业务显然不是粗犷式的“每月赠送20小时”。
运营商可以为企业、酒店或公共场所的高品质无线局域网提供建网和运维,中国移动与星巴克的合作就是不错案例。
再比如,在一些大型展览中,用户调查表可以从“纸面填写”改为“网络提交”,接近场馆的参观者通过接入WLAN登记有效信息并获得门票,而这些数据在运营商后台分析后将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定向发送给参展企业,当“潜在客户”接近企业展台,凭借定位技术,该企业的市场人员就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宣传和介绍。
不过,在此之前,运营商首先要将WLAN的认证、漫游、计费等融入核心网,同时搭建平台管理系统实施流量管控和质量追踪,以保证WLAN的高品质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