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莉
(重庆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重庆 400041)
随着城镇化浪潮席卷中华大地,常住城镇但并非市民的农民工已约2.6亿。扣除他们,我国户籍城镇化率不到35%[1]。要达到真正的“全面小康”(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0%的目标,实在是任重道远。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也非常难的工作。笔者探讨农民工市民化的文化障碍,研究切实有效的对策,其旨正在于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尽一己之力。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所谓“新型”,即改变过去重物轻人、重数量轻质量、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的做法,使城镇化由“外貌”型转变为“人本”型,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2]。 因此,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允许并帮助那些已经在城镇长期就业并居住的农民工实现身份、地位、价值观、权利义务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向城镇市民的转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
但是,直到当前,农民工仍处于“半市民化”状态——他们或为“候鸟”:农闲时在城镇,农忙时在农村;独自在城镇,家人在农村;挣钱在城镇,盖房在农村;奉献在城镇,权利在农村。或为“空转”:只改变户籍、未改善生活居住条件和福利水平(有城镇户籍的空壳却无城镇市民待遇),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文化适应上仍然停留在农村,与城镇、与城镇居民相游离。他们是一个处于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中间的边缘性群体,并非完整意义的城镇市民。
是什么造成了农民工的“半市民化”状态,是什么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因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障碍是文化。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这个障碍。
长期以来城乡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迥异的思想意识阻碍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固然需要实现农民工居住地、生产方式、生存方式发生改变,但绝不止于这种空间上的位移与角色上的转换,还需要有文化的跟随,需要实现农民工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身份认同、社会心理等思想意识的转变,如此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由“农村人”向“城镇人”的嬗变。毕竟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农民工市民化过程其实也是剥离传统小农意识培养现代市民意识的过程,可以说,思想意识市民化是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前提。然而正如常言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几千年来的宗法制度的影响,使农民习惯于按照习俗说话做事,以乡村长老、面子、人情等化解各种矛盾,维持基本的家庭家族乃至村社秩序,在他们心中,礼俗重于法制,长者重于规则,人情重于契约;长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相对自由的劳作方式,使农民习惯于“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3],认为只要奉“天时”,依自然规律办事,按大自然的季节和节气生产,就会粮谷满仓,就会喜获丰收,不需要严明的组织纪律,不需要工作时争分夺秒,不需与他人奋力竞争;长期受传统农业分散化、家庭式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影响,农民习惯于单兵作战,习惯于在一家一族的“熟人社会”生活,遇事严重依赖于血缘关系,日常交往范围也常限于家人、族人、熟人等亲缘、地缘、业缘关系网络,与外界少联系、少沟通、更少合作。如此单纯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农民进入城镇变身农民工投入社会化生产时,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面对错综复杂的生产关系,面对复杂的城镇生活,难免形成强烈冲击,难免会有很多困惑,难免产生抗拒心理,难免感到力不从心,难免会有诸多不适应,难免感到惊惶失措无所适从,难免与城镇主流社会、主流文化产生隔阂产生疏离,其结果,农民工习惯性地自我封闭,把自己定位为城镇的“过客”,从而难以在城镇自信而立,难以对城镇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难以产生主人翁意识,成为事实上的“城镇中的村民”,严重影响其市民化进程。
数十年来,“二元化社会结构”致使农民综合素质相对不足,制约农民工市民化。客观地说,近几十年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人为地拉大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加剧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城乡文化落差不断扩大,突出表现在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和文明程度上,对此我们不能回避也不必回避。就文化素质而言,由于农村青年普遍存在两种情况:学习成绩好的,通过高考已跳出“农门”,改变身份;留下来的务农人员和进城农民工则普遍受教育年限短、学历低。文化部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外出农民工中,文盲占1.1%,小学文化程度占10.6%,初中文化程度占64.8%,高中文化程度占13.1%,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4]。且不说城镇居民大多数不会初中毕业就走出校门,即便同是初中毕业,由于城乡师资和教学设备差异极大,教学质量相差甚远,市民与农民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也不可相提并论,更何况文化素质的培养并非仅仅靠学校教育便可完成,比如计算机、互联网,在大城市已基本普及,而绝大多数农村家庭却不具备拥有它的条件。在现今普遍需要有技术专长人才的城镇化发展浪潮中,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民工很难适应当前城镇对劳动力的需求,导致其就业岗位难遂其愿,更多从事脏、苦、累、重的体力劳动,严重妨碍其市民化进程;就人文素养而论,由于进城以前一直从事个体的农业劳动,公私边界不甚明显,且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使他们终日与土地、肥料、家禽等打交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不怕苦不怕累,忠厚老实,勤俭纯朴,活得自我也活得原始;进城后,他们虽然有不挑剔城镇的工作环境、不苛求周围的生活设施、不嫌弃简陋的居住条件的优点,但与此同时也或多或少存在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高声喧哗甚至随处便泌等公益心不够的问题,显得比较自私、比较散漫,以致触动城市环境这根敏感神经,引来市民鄙夷的目光与反感的态度,甚至招来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其实,这不过是由于农村习性沉淀已久,进城后又长期隔绝于市民之外,使他们难以意识到改变陈旧观念和习性的重要性,以至于影响了城镇环境,搅扰了居民生活,影响了农民工在城镇市民心中的形象,自然也影响了他们的市民化步伐。
城镇环境不够友好,影响农民工市民化。主要表现为城镇政府认识不够到位和城镇居民对农民工的抵触排斥。先说城镇政府,农民工的大量涌入客观上对城镇居民的吃住行以及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立足于为城镇居民服务的城镇政府虽然感受到了农民工为城镇带来的财富积累与服务贡献,但同时又认为农民工抢了城镇居民的饭碗,影响了城镇居民就业或再就业,带来了社会治安的不安定,加大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增加了财政负担,其制定的政策难免对农民工有排斥之嫌,其喉舌之音难免出现对农民工有失偏颇之论,政府责任明显缺失,对农民工明显存在“经济性接纳,社会性排斥”的功利主义“二元”态度。再说城镇居民,他们对农民工的排斥更难避免,正如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所指出的那样:“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与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5]城镇居民在城镇文化的熏陶下,相对思想开放,个性张扬,追求时尚,加上他们长期生活在城镇的“福利城堡”中,习惯性地占据着社会资源与竞争方面的优势,逐渐产生了“一等公民”的身份优势意识和排斥农民工的特权心态,甚至内化为一种市民性格,认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及价值观念等方面与自己有明显的差异的农民贫穷、落后、愚昧、不文明,不齿于与其同列,从而从心理上关闭了原本应该对农民工弟兄敞开的大门,加上随着农民工进城,就业难度加大,物价飞涨,工资收入增长缓慢,城镇居民把心中的怨气一股脑儿撒向农民工,表现出在思想、情感、心理乃至于言行举止等方面对农民工的排斥,客观上阻碍了农民工与城镇居民的交往沟通,如同彼特·布劳在《不平等和异质性》中所言:“有着相近的社会位置的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要比其位置相差大的人们之间的交往普遍些”[6]。如此,农民工与市民之间又平添了一层心理屏障,农民工难以融入市民生活圈。偏见和歧视必然导致隔阂疏离,导致农民工在城镇严重缺少温暖感,自然难以对城镇产生归属感,难以从内心升腾起主人翁情怀,难以在城镇安其居乐其业。
扫清文化障碍,推动农民工实现角色转化、真正成为市民,政府和社会可从以下方面努力。
橘生淮南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文化环境非常重要,政府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正视农民工权益和价值,确保自身认识到位。农民工市民化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推动,政府的认识影响其言行决策,影响农民工的心理感受和行为,也影响城镇市民对农民工的思想态度和言语行动。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政府由于认识步入误区,在制定与执行政策时对农民工群体利益有所忽视,对农民工市民化形成羁绊。政府端正认识,一是应强化公民权利义务平等的意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农民工和市民应有相同的公民权利,应当享有同等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应当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二是应充分肯定农民工对城镇化建设带来的财富累积与服务贡献。客观地说,正是农民工劳动大军持续壮大,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资金技术的严重不足得到很大程度的弥补,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明显提高,从而不断引来外资,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和贸易大国,可以说,没有农民工的强势推进,绝没有今天的城镇化成果,没有我国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大踏步发展。政府有责任有义务改变过去对农民工“经济性接纳,社会性排斥”的功利主义态度,为农民工提供与城镇市民等同的生存发展环境,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以积极的作为推动农民工市民化。
——宣传农民工对城镇化的付出,积极引导市民接纳。接纳农民工融入城镇社会,关系到民生,更关系到民权、民利。政府、单位和社区尤其是政府应积极引导市民以开放和包容的胸襟接纳农民工,以感恩之心回馈农民工。可以通过政策解读、公益广告、影视作品等具有强大感观冲击力和情绪影响力(当然最好同时还是市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充分肯定农民工在改革开放和城镇建设发展中的突出贡献,展现农民工群体自立自强、竞争进取、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精神,让广大市民认识到正是大量农民工干着许多城里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才有我们城镇的美丽,才有市民生活的方便,帮助市民了解理解农民工,进而认同、尊敬、接纳、关爱农民工,放下原本就不应该有的高农民(工)一等的市民架子,不是把他们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而是从经济上、制度上、感情上全方位接纳农民工,与农民工共同创造和谐友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让农民工尽快融入城镇,在城镇体面地有尊严地工作生活,与市民共生共荣、互补互促、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帮助农民工市民化蜕变。清除农民工市民化文化障碍,还需要政府提供强有力的实质性支持。其中最重要的,一是开办农民工业余学校,助其提高文化水平、文明素养和就业技能,正如李克强总理会见出席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企业家代表时指出的那样,“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7],农民工市民化第一需要解决的同样是就业问题,为农民工提供包括就业培训在内的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二是免费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人敞开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大门,使他们能够在工余时间开阔眼界、储备知识、增长才干、陶冶情操,解决他们的文化贫困和思想困惑问题。三是让农民工孩子享受就近入学等与城镇市民孩子同等条件的教育,使他们起点公平机会公平,为广大农民工切实解除后顾之忧,同时也为培养新市民、为托起城镇明天的顶梁柱奠定坚实的基础。
——取消“农民工”称号,淡化“农民”身份。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不仅应将“新市民”纳入全市市民的统一管理,还应在称谓上进行改革。毋庸讳言,“农民工”这个词在这些年城乡二元格局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已经逐渐被赋予了一些特殊的色彩,难以洗脱其歧视之嫌,因此,不应继续沿用“农民工”称谓。只有去掉套在他们头上的“农民工”的紧箍咒,消除对他们的精神歧视,社会才能成功地转型和进步,农民工才能真正脱胎换骨为市民。
农民工进入城镇后,无论工作艰辛与否,无论工资水平高低,无论是否入住城镇规划区住宅,他们在城镇的“生存感受”并不令人乐观。据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联合工众网发布的“中国农民工‘生存感受’2013年度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农民工中,认为自己完全被接纳的人占23.6%,基本被接纳的人占36.8%,比较少被接纳的人数占18.4%,彻底没有被接纳的人占21.2%,很多人都被孤独、寂寞、无聊等情绪困扰[8]。作为社会动物,他们热切希望被尊重、被认同、被包容,希望参与,希望融入,而要实现这个并不算高的期待,仅有政府作为还不够,还需要城镇市民真诚接纳友好相待。
——尊重理解农民工。很多市民看到一些农民工不良积习难改,以至于不愿与之同列。其实凭心而论,造成农民工现状的罪魁并非农民工自身,而是体制机制。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市民、农民原本应有同样的权利义务,然而长期以来的二元社会结构下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造成以农养工、以乡养城的客观实际,“三农”早已不堪重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迟缓、农民现代文明觉醒滞后是其必然结果,深深打着“农民”烙印的农民工自然成为这种体制的无辜受害者。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今天,作为长期以来既得利益者的城镇市民有责任有义务反哺农民(工),还权于农民工,还利于农民工,其前提便是感恩农民工、尊重农民工、理解农民工。
——善待宽容农民工。大量农民工涌入城镇后,无论吃、住、行、购、娱,处处都可能与市民发生观念碰撞和行为冲突,作为城镇市民,应充分认识到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是当今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结果,他们抛家别子,背井离乡,怀着希望与戒惧的心理来到陌生的城镇打工谋生,在城市里铺路架桥、建房盖楼、清扫垃圾、端盘洗碗,大多干着一般城里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苦活、险活,但经济上、精神上却远没有得到与他们的付出相应的回报,因此城镇市民应转变观念投注感情,真心诚意地把农民工看作自己的兄弟姐妹,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以开放和包容的胸襟接纳他们、拥抱他们、善待他们,不歧视不刁难,避免他们产生孤独感自卑感和与城镇社会的疏离感,不断增强归属感责任感。
——帮助扶持农民工。市民之于农民工,除了理解、宽容,还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关心、关爱,给他们提供切切实实的帮助,其中最简单、最直接的帮助就是与他们交朋友,帮助他们扩大社会交往。由于主客观多种原因,特别是由于传统生活方式的惯性,进城农民工的交往对象通常是与他们一块进城的亲戚、老乡,通常限于熟人之间,这虽然有助于农民工群体内部的聚集互助,降低他们在城镇这个陌生环境的安全风险,却因携带较多农村文化传统而与城镇文化差别明显,客观上形成社群隔离,容易产生某种对社会心理和文化融合的负面影响,容易造成农民工对城市居民群体不认同、不满意、怀抱怨恨、心生敌意,甚而发生冲突。市民与农民工增进沟通增强互动,可以有意无意地在工作生活中“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农民工,使其于耳濡目染中调适自己的观念和言行,提升社会意识和文化共识,消除社会心理的距离,逐渐升腾起主人翁意识。
唯物辩证法早就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农民工市民化并不是简单地给农民工穿上一件市民外衣,也不止于户籍身份的更改、公共财富的公平获得、社会保障的平等享有,它还包括农民工在转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同时,素质能力得到提升,活法与时俱进,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实现真正的角色转换,从而真正融入市民“化”于其中,“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堆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9]。因此,促进农民工市民化除了需要政府给力、市民助力,还需要农民工自己发力。
——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生存发展能力。相对于城镇市民,农民工就业难、工作累、收入少、上升空间小,并非仅仅因为歧视,更重要的原因是自身文化水平低、职业技能差,极大地限制了他们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直接导致他们难觅工作,更难得到条件较好的工作,直接导致他们报酬低廉、升职渺茫。毕竟工业生产和城镇服务业对教育和培训的要求大大高于农业,城镇不少用人单位设置有学历、技能门槛或将它们与薪资待遇直接挂钩。因此,要想改变不利状况,要想在城镇单位站稳脚跟,要想工作更稳定、收入更高、前景更好,除了消除制度性障碍,就农民工自身而言,不仅需要“洗脚离乡”,更需要“洗脑进城”,需要自觉加强文化知识学习,积极参加政府为农民工组织的文化培训和职业能力培训,主动借助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拓展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增强就业能力、竞争能力,适应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加强公民意识的培养,全面提升人文素质。农民工市民化,意味着要告别“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影响,参与到社会化洪流中来,就需要增强公民意识,具备现代城镇市民应有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一是要增强主人翁意识。农民工市民化首先需要思想观念市民化,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思想和心灵深处把自己当成了城镇的主人,才能扎下根来,才能像爱“家”一样爱城镇,才能增强其作为市民的责任心义务感,才能增强市民化的内在驱动力,自觉自我调适改变习性,主动融入市民行列,逐步实现身份和角色的真正转换。二是要增强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城镇与农村不同,农村是松散型社会,城镇单位对员工的上下班时间、言语行动、信用情况、工作态度、人际交往等却有严格要求,不容许自由散漫、我行我素,因此农民工市民化必须增强纪律意识、法律意识,养成按法律法规行事、按规章制度行事的良好习惯。三是要增强文明意识,尤其是公德意识。城镇与农村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农村相对地广人稀,农民的劳作与土地肥料为伴,垃圾都可能是土地需要的宝贝,因此在农村随地吐、随手丢、随处拉撒都没有大问题,高声讲话不仅不影响人际关系反而还增添人气,但在城里就不是这样:城里人多地少,走出家门就是公共场所,随地吐、随手丢、随处拉撒、高声喧哗、口吐脏话、擅闯红灯、哪怕是自己满身泥土、蓬头垢面,都可能对他人环境造成影响,从而令人侧目,遭人唾弃,因此农民工在城里要想受到尊重、不输形象,真正融入市民,必须提升文化适应能力,必须增强公德意识,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环境、讲究文明礼貌,履行城镇市民的应尽义务。
——与市民交往,向市民学习,努力融入城镇文化。读书是学习,参加培训是学习,与人交往也是学习。有句话说得好:有怎样的圈子就会有怎样的生活。突破亲缘、地缘、业缘,与城镇市民交往,向城镇市民学习,也是农民工市民化转型的重要路径。农民工应当更多地与市民沟通,学习市民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生活方式、审美标准、思维方式,增进与市民的相互理解,在不断接受新鲜事物中形成开放性的思维,在潜移默化中习惯城镇社会通行的社会行为规范,于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自我调校,自我提高,逐渐消除文化隔膜,结束边缘状态,努力适应城镇文化、融入城镇文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实实在在地真诚努力地清扫障碍,农民工一定能够市民化。
参考文献:
[1]陈锡文.城镇化重量更要重质[J].小康,2013,(2).
[2]李克强总理等会见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并回答提问[N].人民日报,2013-03-18.
[3]孟子·梁惠王上[M].
[4]文化部关于农民工文化工作调研情况的报告[EB/OL].http://www.ccnt.gov.cn/preview/special/3641/3645/201205/t20120509_243884.html.
[5][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6.
[6][美]彼得·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95.
[7]傅兴宇,查文晔,陈梦阳.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EB/OL].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0,20130910321887368.html
[8]桂杰,何星洁.“被城市接纳”是具先进意识和职业技能农民工主观感受[N].中国青年报,2013-03-28.
[9][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走向现代化[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