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玲
(西安石油大学思政部,陕西 西安 710065)
十八大以来,社会各界从不同角度深化了对“中国梦”的理解,但海内外也都出现了对中国梦的严重误读,一些海外人士尤甚。因此,澄清误读,正确认识“中国梦”,很有必要。
提到“中国梦”人们马上会想到“美国梦”和“欧洲梦”。早在2009年,《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就以中国为例警告世界:美国梦已无法解决包括生态问题在内的许多世界难题,但中国和世界上很多国家却在复制美国生活,成为“美国梦”的副本[1](p71)。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他热切期盼:“共产党新领导人会有一个有别于‘美国梦’的‘中国梦’吗?”[2]今年两会期间,西班牙通讯社埃菲社声称:“十年来激励了无数美国人的带有个人主义色彩的‘美国梦’,如今有了东方的集体主义版本‘中国梦’。”[3]曾任前欧盟委员会主席顾问、美国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总裁的杰里米·里夫金认为:欧洲梦具有成为普世梦想的特质,并希望看到中国在“欧洲梦”成为世界主义梦想方面的贡献,并自信地说:“在美国的极端个人化和亚洲的极端集体主义之间,欧洲处在最佳的平衡点,并将带领我们走向未来。”[4](p328)随后,他进一步提出:“欧洲模式代表着人类的未来,当美国精神正在疲倦枯萎之时,一个崭新的欧洲梦却正在诞生。这个梦想更好地适应着人类旅程的下一阶段——它允诺将人性提升为全球意识,同一个日益彼此关联的全球化社会合拍。”[5](p90)其实“中国梦”与“美国梦”和“欧洲梦”虽都是“梦”,但三者的精神实质和本质内涵却存在着根本性差异。
第一,三者的价值基础不同。
詹姆斯·亚当斯在《美国史诗》中明确界定了“美国梦”,即“不论家世和背景,每个人依靠自身的能力和成就,都有机会获得更好、更富裕和充实的生活”[6](p92)。马丁·路德·金、鲍威尔和奥巴马等堪称实现“美国梦”的典范。“美国梦”的思想基础和灵魂是个人主义,核心是通过个人奋斗实现美国倡导的自由、民主和人权等价值目标,当然这也往往迫使美国人在现实社会中变成为实现梦想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狂妄之徒。“欧洲梦”则“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富有‘生活质量’的生活,相当于一种普遍富裕、拥有社会安全且有‘品味’的生活”[7]。它看似一种集体梦,但它对集体的关注更多是为了维护个体福利和强调集体对个体生活质量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这种生活在“美国梦”中是个人奋斗的结果,在“欧洲梦”中则意味着更多的政府责任。因此,有观点认为:“欧洲梦是亚洲极端集体主义与美国极端个人化之间最佳的平衡点,最具普遍精神和全球意识。”[4](p328)遗憾的是,欧洲的移民文化同大陆文化呈现出的矛盾冲突,深刻揭示出“欧洲梦”只是放大版的个人主义和地方主义,其价值基础是对内的集体主义和对外的个体主义,本质上同“美国梦”一样,都把个人的绝对性当作至高无上的原则,两者的区别仅在于:“欧洲更重视的是精神个人主义,而美国推崇的是物质个人主义。”[8]
“中国梦”则不然,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9]。它既包括实现民族振兴的民族群体梦和国家富强的国家整体梦,也包含着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息息相关的每个中国人的个体梦。从精神实质上说,它首先是民族梦和国家梦,本质是人民梦和大众梦,核心是实现集体价值,即通过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这一共同理想。
第二,三者的文化底蕴不同。
虽然任何梦想的产生和实现都要建立在实实在在的物质基础上,但每个国家的梦想还有其特有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背景。“美国梦”是只有三百年西方文化滋养的移民国的淘金梦,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实力也决定了它是个从未受其他国家欺辱的国家,因此美国人主张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实现个人梦想理所当然。欧洲虽然是一个历史悠久、科技贸易和军事文化等方面居世界五大洲之首的四十多个国家地区组成的共同体,但每个国家地区却有自己特殊的国情地情和文化底蕴,所以“欧洲梦”貌似欧洲人的整体梦,说到底却是建立在福利制基础上的集体梦,一旦任何一个国家地区的利益受到冲击,个人主义至上将显露无疑。
而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民族,在18世纪之前一直是独步世界的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文化理念早已积淀在炎黄子孙的血液中,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是中国人不变的精神追求。无论面对任何困难挑战,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和兴衰荣辱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目标准则,早已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奋勇前进的中国精神的真实写照。
第三,三者的发展前途不同。
任何梦想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实现或衰落的过程。“美国梦”曾激励了一批欧洲移民跑到美洲这块大陆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却经不起历史和时间的考验。美国的次贷危机和金融海啸使它已退去耀眼的光环,缺少新意、活力和可持续性,是一个老旧之梦。对绝大多数美国人来讲,它既遥远又难以实现。“2009年,美国《纽约时报》和CBS新闻所做的民意调查显示,在美国只有4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已实现了‘美国梦’,而余下者则认为‘美国梦’遥不可及,20%的人已放弃美梦成真的希望。”[10](p2)“欧洲梦”看似弥补了“美国梦”的缺憾,一度被看作“世界的普世梦想”,但其追求的生活方式却必须建立在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它听起来、看上去似乎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实质上却是少数富裕人的梦想,同样经不起历史和时间的考验。
而“中国梦”则处于上升态势,富有活力、激情和动力,并且正在一步一步地变为现实。它强调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造福每个中华儿女。这种目标美国和欧洲共同体根本提不出来。
总之,“中国梦”与 “美国梦”、“欧洲梦”有共性,但更具个性。我们不能误以为“中国梦”是对“美国梦”和“欧洲梦”的照搬,就是追求美国的宪政梦和欧洲的高品质生活梦,没有中国自己的目标追求和价值基础,三者的区别仅在于“中国梦”强调集体主义、“美国梦”和“欧洲梦”强调个人主义而已。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尽管三者在梦想的产生、发展和实现规律等方面有共性,但在价值观、世界观和利益观等方面却存在本质区别。“中国梦”既要汲取“美国梦”和“欧洲梦”的精华,更去除其糟粕,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坚守正确的价值基础和政治立场。
由于中国与欧美国家在意识形态、价值目标、宗教信仰、基本制度等方面存在根本分歧,自新中国诞生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欧美国家不断抛出“中国威胁论”,误读为实现中华民族振兴就是要重塑汉代雄风、大唐伟业和再造康乾盛世,把其他国家纳入新的朝贡体系,成为超越美国的“全球最大经济体”和“新中华帝国”。
反思历史是为了鉴往开来。“中国梦”既承载了历史,更立足现实和面向未来。必须以深邃开阔的历史眼光和未来视野来分析“中国梦”与世界发展走向、人类未来命运的关系,厘清实现“民族振兴”的具体标准。中华民族的历史盛世有两个显著标志:“一是疆域版图特别辽阔。清朝康熙年间将古代中国疆域版图定格为约1300多万平方公里,设立的台湾府就包括钓鱼岛和南海诸岛。二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特别巨大。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的。”[11](p5)正是有了这些发明发现,到18世纪末中国的农耕、纺织、陶瓷、冶金、手工制造和经济规模长期居世界先进水平。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由于西方列强疯狂的殖民掠夺和清政府的昏庸腐败,中华民族倍受欺辱,沦为世界末流。不甘落后的中国人虽希望能重振汉唐雄风,但历史已过去173年,国际疆域沿革变化巨大,中国遵守国际通行的法律法规,深刻认识到:实现民族振兴绝不是要恢复古代中国鼎盛时期的疆域版图和封建帝国梦,而是要使中华民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为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这既是对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悠久文明的自觉传承。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从本质上说,美国梦不是一个为世界准备的梦,而是一个分裂世界的梦,一个为美国自己谋幸福的梦。”[7]这种以自己为轴心、试图以世界供一国的梦想终究无法实现。“欧洲梦”作为一个跨国梦,追求包容性和永续性、倡导普遍人权和自然法则、重塑全球意识和强调人类伙伴的不可分割性等目标,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发展理念和目标追求虽产生某种契合,潜藏着一种世界化的渴望,但也使西方一些国家深陷对它的迷恋中,无视本国国情与欧洲的巨大差异,一厢情愿地以世界的主人和人类的标杆向全球推销普世化的“欧洲梦”,但因个人主义是其价值基础,所以无论是“美国梦”还是“欧洲梦”,都无法真正给世界带去福音。
“中国梦”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梦”的世界化或世界的中国梦化,从一开始就不是“中国梦”的价值追求。“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9]消除战争、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近代以来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最迫切的愿望。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和科技信息化背景下,“中国梦”绝不是鼓吹牺牲他国正当利益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实行扩张的霸权主义,而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和合作共赢,尊重人类文明和发展道路多样性,既争取国际和平环境发展自己、又以中国发展促进世界和平,致力于建设一个公正合理、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开创一条新型大国的和平共处之道。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五年来,中国以不到全球10%的经济总量贡献了近25%的世界经济增长量,用中国的实干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已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和引擎器。“中国梦”一经提出之所以引起国际震动,正因为它顺应了全球期盼和人类发展趋势。
虽然民族复兴似乎有周而复始之意,但时代在前进,重温旧梦只是逆历史发展而为,面向未来方能大有作为。实现民族振兴绝不是回归历史、原地转圈、甚至倒退,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过程。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遭受百年耻辱,从中体会到国家受欺凌的切肤之痛,因此“中国梦”在时间上是向前的、在价值上是向上的,它更加坚守世界和平、对话交流和共同进步,殷切期盼在追梦和圆梦进程中推动民族复兴、社会进步、人类和平和世界大同。而不像美国在近百年间体会到的是梦想与光荣、成功与辉煌、领导与主宰,更多强化竞争策略、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
自习近平提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12]以来,有些人不断宣传:“中国梦”是一种集体想象,表面上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实质是政党梦,与个人梦是割裂对立的。这种误读将个人梦、政党梦、国家梦和民族梦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是错误的。
从主体上划分,“中国梦”包含个人梦、政党梦、国家梦和民族梦。四者之中,国家梦和民族梦处于最高层次和核心地位,制约影响政党梦和个人梦;政党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的政治诉求和现实体现;而个人梦是整个梦想体系的基石,为实现国家梦、民族梦和政党梦提供力量源泉和根本保障。一部中国近现代史表明:集体梦与个体梦是一荣皆荣、一损皆损的互动互生关系。任何时候个体梦都要以集体梦为依托追求,没有个体梦,集体梦就失去了动力源泉与存在意义;集体梦又是个体梦的平台保障,没有国家、民族、政党的繁荣进步兴盛,个体梦就无从谈起。中国共产党虽然是工人阶级、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但“中国梦”绝不是中共的专属,而是沉淀于中华儿女心灵深处的一种集体记忆和整体意识,有广泛的民族共识和爱国情怀。“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既生动阐释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政党命运的内在关联,也深刻揭示出人民幸福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政党兴盛的必然联系。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中国梦”的实现者。集体主义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崇尚的价值理念,“中国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要以人为本。无论是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还是政党兴盛梦,归根到底是人民幸福梦。如何将四者理论上的应然关系转变为现实中的实然关系,唯有13亿中华儿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将个体梦融入集体梦之中,并与国家民族政党繁荣复兴同频共振、汇聚磅礴力量和释放巨大能量,才能创造出全体人民更加幸福的生活。
当然,这种集体意识集中体现为国家本位、政党本位和家庭本位,即个人对国家尽忠、对政党尽责和对父母尽孝。从积极方面看,它强调整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有利于培育人们对国家民族政党的责任感和追求社会和谐稳定的文化心态,但它却在某种程度上易割裂人格与权利之间应有的联系,易片面强调个人对国家民族的义务和政党的热爱,而忽视自我选择。为此,中国要高度警惕:集体主义并非否定压抑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和个性发展,而是强调个人与集体利益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中国梦”虽需个人努力,但并不意味着忽视和剥夺个体梦。官方版的“中国梦”只有经过百姓充分的认知认同,才能使政党的施政抱负与人民的内心感受契合共生,并自觉转化为人们的集体行动。因此,“中国梦”具有欧美梦所没有的广泛性和包容性,但广泛性不容泛化,包容性不能包罗万象,个体梦与国家民族政党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能简单地将什么都等同于“中国梦”,使“中国梦”被庸俗化。
“中国梦”是中国人自近代以来苦苦追求但尚未实现的理想。它既接续历史、立足现实,也昭示未来。但自“中国梦”提出以来,社会上却出现了“妄猜意图”和“唱衰前景”的说法。认为新一届中共领导人此时此刻提出“中国梦”,意在弥合国内矛盾、营造团结假象、转移民众视线、巩固政权统治,扬言中国梦只是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简单勾勒,没有真正体现当政者改革的决心和举措。[13](p12)
梦想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追求,表达的是一种“应然”的东西,而非现存的“实然”的东西。它只有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经过人们的实践奋斗才能变为现实,既给人以想象空间和美好憧憬,又需人们冷静分析客观条件、突破重重阻力和探寻实现路径。一个民族若没有梦想,不能仰望星空,这个民族注定没有前途;然而光有梦想,只愿临渊羡鱼,不愿脚踏实地、寻找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样的梦想也只会是空想。“中国梦”不同于以前社会主义探索中存在的目标过高、缺乏基础和脱离实际的空想梦,而是建立在国情和实践基础上的科学理想,只要人们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变为现实。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用具体目标来凝聚人心、动员人民、组织队伍,带领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历史经验。“中国梦”既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遥遥无期的梦想,而是中国当前面临的紧迫而繁重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4](p15)而今年离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只有8年时间,离第二个“一百年目标”也只有37年时间。时间飞逝而过,容不得我们有半点松懈。因此,必须处理好“理想”和“实干”的辩证关系。“理”以“实”为基,“想”靠“干”实现,中华儿女必须在理想的指导下去实干、在实干的过程中成就梦想。“中国梦”既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指向,也以实现人民幸福为目标。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成就了一大批敢想敢做的中国人的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康庄大道,只要中华儿女始终坚持中国道路,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不断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就一定会加速到来。
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和人们追求梦想的强大动力,特指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事物或思想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理想信念如影随形、密切相连,具有认识、导向、凝聚、动力、支撑和提升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4](p46)但是,“中国梦”提出以后,一些人却提出:马克思主义是众多思想流派中一个普通的分支,实现“中国梦”应淡化和消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意识形态功能,而要以“普世价值”作为指导思想。这些观点表面上倡导“中国梦”与世界梦接轨,实质上是试图以指导思想多元化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接受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形成符合西方的国家利益和梦想追求,说到底是迎合新一轮文化殖民和实现“中国梦”的欧美化的表现。
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有没有”和“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曾充满信心地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15](p1453)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深有感触地说:党和人民过去之所以能在最困难的情况下战胜千难险阻、取得革命胜利,“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16](p110)。 近一年来,习近平也多次形象地将理想信念比喻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反复强调:如果没有理想信念人们精神上就会“缺钙”和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和精神迷失。可以说,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中国人成就梦想、开创未来的前进动力和精神支柱。
当今世界各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其实质是不同核心价值观的竞争。苏联解体最根本的问题出在文化上,戈尔巴乔夫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替代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彻底“修正”,它抽掉了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存在的思想基础,成为“苏联演变的决定性因素”[17](p23)。 中国改革开放35年,既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出现了一些人价值扭曲、道德失范,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抬头等问题,靠什么提高中华儿女的凝聚力,尤为紧迫。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是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选择。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理想社会形态,它将实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中华儿女要追逐、实践和成就“中国梦”,一定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和共产主义的理想,进而真正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总之,“中国梦”已成为凝聚13亿中华儿女奋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它对内有塑造共同理想、激发创造热情和凝心聚力的功能,对外有促进对话交流、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和全面消除误解的作用;它既承载着近代中国的百年诉求,又蕴含着民族复兴的长期战略;既是民族国家政党整体的价值诉求,又是每个中华儿女个体的期盼渴望;既是发展之梦,又是和平之梦;既是原则的,又是具体的;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我们必须把握“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廓清对它的种种误读,才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面地凸显它的本质内涵,同心同德、共同奋斗,到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彼岸。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又热又平又挤[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中国需要自己的梦想[J].对外传播,2012,(12).
[3] 外媒:“中国梦”成新一届政府流行语[EB/OL].www.xinhuanet.com/world/2013/03/20/,2013-09-10.
[4][美]杰里米·里夫金.欧洲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5][美]杰里米·里夫金.工作的终结[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6]James Trslow Adams.The Epic of America[M].Transaction Publishers,2012.
[7]马静.十字路口的国家路径选择:美国梦?欧洲梦?还是中国梦?——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J].人民论坛,2011,(27).
[8]乐黛云.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J].社会科学,2007,(9).
[9]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03-24(1).
[10]乔磊.星条旗下美国梦:财富欲望人生[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11]石仲泉.解读中国梦,要凸显它的本质内涵[J].前线,2013,(6).
[1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7(1).
[13]韩松,张崇防,蔡敏.寻找民族复兴的共同支点——传播好“中国梦”的思考[J].中国记者,2013,(5).
[1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5]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邓小平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7]周新城.对世纪性悲剧的思考:苏联演变的性质、原因和教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