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的精神荒漠化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3-02-15 08:43
探索 2013年6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大众精神

王 丽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 300401)

大众文化是以现代传播媒介为手段,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大众获得感性愉悦的文化形态。当前,大众文化已经成为我国多元文化生态格局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但精神荒漠化现象正向该领域进军。大众文化能不能健康地向前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质量,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效果,关系到党所提倡的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因此,如何看待和引导中国大众文化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对大众文化社会效益的辩证分析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已与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共同构成了三足鼎立的文化生态格局。从中国社会现代化与历史变迁的角度看,大众文化的出现具有促进政治民主化与文化多元化的积极意义,是社会步入正常文化生态的表现。从价值主体发展与完善的角度看,大众文化以其新颖、感性的表现形式以及通俗性、趣味性的内容满足了人们精神多样化的需要,正为广大受众所青睐。与此同时,人们通过草根性、大众性的娱乐方式从“无我”的状态中走出来,能够比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而培养了国民民主、自由的精神文化理念。

但我们在肯定大众文化的价值与意义的同时,也要看到随着世俗社会的到来,精神荒漠化现象正向大众文化进军。大众文化领域呈现出一种全民狂欢的姿态,一些娱乐传媒抛弃道德约束,置自律的戒条于不顾,致使低俗、庸俗、媚俗现象风行一时。从充斥银屏的不雅照片到八卦新闻,从娱乐媒体催生出的芙蓉姐姐到选秀、相亲节目中炒作的“伪娘”,从“一夜情”、“婚外情”、“换妻”等色情信息到“裸”、“露”、“透”的黄色图片、视频,从恶意谩骂、侮辱诽谤他人到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等淫秽、色情、低俗信息,正充斥着大众文化市场,出现了与真、善、美背道而驰的不良倾向,日渐侵蚀着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

首先,从内容上看,“三俗”文化浅露直白、缺乏人文精神内涵与思想深度,把庸俗当通俗,把媚俗当取悦,把低俗当娱乐,既污染了社会环境,又造成社会公德的萎缩,严重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判断。第二,从表现形式上看,“三俗”文化越来越趋于雷同。通过发达的媒介技术和快速的信息传递手段,大众娱乐媒体不断进行批量生产和机械复制,在不断重复的“三俗”信息轰炸面前,普通大众来不及思考便接受了具有流行意味的审丑心态,这种外在的误导使普通大众独立的判断能力趋于衰微,价值观念悄然发生变化,价值评价标准日渐模糊,主导意识形态日益消解,最终导致“思想道德堕落、意志品格缺损、政治觉悟低下、行为举止失端”[1]。 第三,从价值取向上看,这种充满感官欲望、感性刺激的娱乐文化呈现出向原始的、本能的方向复归的趋势。在“义”和“利”、“雅”和“俗”的选择面前,“三俗”文化没有坚守人文精神的家园,不是把政治价值、道德精神价值和美学价值作为理想,不是视陶冶情操、表达理想和信仰为己任,而将文化的教育功能异化为消遣功能,将文化的社会教化和精神传承功能转化为虚幻的心理满足。“三俗”文化激发了人性中假、恶、丑的私欲,而不是满足人性中真、善、美的需求,必然造成人文精神的缺失、社会风气的鄙俗。

二、对大众文化精神荒漠化现象的深层透视

文化的发生发展,以一定的经济社会为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受一定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活动的根本制约。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大众文化的精神荒漠化现象是与中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相随相生的“成长痛”现象。

(一)市场经济的误导

恩格斯认为:“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2]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研究大众文化的精神荒漠化现象应该从经济生活入手进行分析。

1.经济利益驱动

大众文化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受市场规律的制约。供求关系原理、利益最大化原则必然不适当地扩展到大众文化领域。对于大众娱乐媒体来说,大众娱乐媒体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就是供求关系,受众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它就提供什么。当大众娱乐媒体“把一切都视为消费品时,必然会导致社会道德的沦丧,在人们对‘一切都要尝试一下’的社会里,人也被异化为可消费的对象。”[3]在这个全民娱乐的时代,人们对新奇的、低俗的、媚俗的、离经叛道的甚至是恶搞味道甚浓的事物深感兴趣。娱乐媒体则利用人们的偷窥欲,凭借大众传媒的感性化、视觉化特征吸引住受众的眼球,运用偏离主流的价值判断、媚俗的行为方式,以充满感性化、欲望化甚至低俗化的流行元素来取悦受众的感官,哗众取宠地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满足一些人的不健康文化消费心理。大众娱乐媒体把公共生活变成单纯的娱乐,把本质的人性降格为作为功能的肉体存在,降格为凡庸琐屑的享乐,其对视觉快感的追求远远超过对文化价值的强调,缺乏广泛的政治关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商业原则取代了艺术原则,经济效益代替了社会效益,商品和金钱成为主宰文化的现实力量。米而佐夫说得好:“资本已把日常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商品化了,包括人的身体乃至‘看’的过程本身。”[4]

2.异化劳动支配

在市场经济社会,工人受雇于企业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在规定的劳动时间内,工人没有“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的自由,他的劳动力完全受雇主支配,工人对其工作的内容与意义毫不关心。换句话说,生产火腿肠的不一定喜欢火腿肠。对于雇主而言,“只要你不在乎在有偿工作时间内我利用你的劳动力干了什么,生产了什么,那么,我,企业,便为你支付薪水并且不干涉你在闲暇时间怎样支配自己的金钱。”[5]劳动本来是人的全面发展之必需,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认的劳动并不是追求快乐的劳动,而是为了满足劳动者自身之外的养家糊口目的。面对劳动的异化,工人只有在不工作的时候,才感觉到他是他自己。因此,工人在生产中被剥夺了全面发展的权利,生产中的男男女女失去了自我,不得不利用闲暇时间满足或减轻自己的欲望和恐惧,享受成了工人自我实现的一个领域。他们自得其乐于大众文化的娱乐之中,忘掉一切烦恼,逃避对现实异化劳动的不满与困惑,以达到精神放松的目的。

(二)文化转型的困惑

分析当前我国社会发生的任何重大社会现象,都必须考虑“社会转型”这一重要事实,研究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精神荒漠化现象也必须放置于“社会转型”这一时代大背景下来理解。

1.价值选择迷茫

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正处于从农业国向工业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多重转型和叠加的特殊阶段,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和道德规范都处于转换与重建阶段,很多制度、规范、机制尚处在转型之中。社会的急剧变革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不可避免地引起思想意识多元交织的复杂化。原来在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的价值观念被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挤压在同一个平面上,这些思想文化相互缠绕、此消彼长,都在竭力争夺文化话语权。用鲁迅先生说过的“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来形容当前思想文化状况一点也不为过。在多种多样的价值选择面前,一些人出现了理想信念和价值观选择上的迷茫与困惑,内在心灵世界没有依归,出现了灵魂无家可归的状态。“如果说这种价值选择的迷茫,在过去主要表现为选择机会的匮乏,那么现在却是选择尺度的遗 失”[6]。价值选择标准的缺失往往使人“跟着感觉走”。当选择仅仅依赖感觉时,人们的感性思维就会占据主位,往往在选择和接受某种文化时只顾“笑果”,不顾后果;只需了解实然,无须深思应然,道德底线和人文价值关怀易被淡化、稀释,主导文化易被消解、颠覆。

2.信仰陷入危机

信仰,是指人们“对于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准则”。从根本上说,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的信奉与遵循。信仰是价值的现实性品格和理想性品格的统一,是现实关切和终极关怀的统一。它既要告诉人们“当下应该怎样”,也应告诉人们“理想的将来应该怎 样”[7]。在一个社会中,完美而行之有效的价值体系必须同时具备这两种品格。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信仰危机问题就在于割裂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过去我们把信仰悬空化、神圣化,一谈信仰,就和人生的最高价值取向、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和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等重大而玄远的思想理论问题联系起来。“社会对平民大众的价值取向缺乏有说服力的分析和引导,从而出现‘价值错位’;社会的宣传舆论与平民大众的实际观念存在断裂,出现了‘价值悬置’。”[8]有效受众仅局限于精英知识分子中间,普通大众对此难以接受,从而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对大众精神引领的式微。然而,我们现在又把信仰过分世俗化,无条件地消融在经济与政治之中。特别是进入市场经济以后,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世俗化趋势日益增强,出现了“耻言理想、嘲弄信仰、蔑视道德、躲避崇高、拒斥传统,不要规则,怎么都行”的信仰危机。大众文化领域呈现出一种全民狂欢的姿态,人们沉溺于世俗生活,执著于对自我实现、欲望满足的追求,终极价值关怀和社会理想承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被颠覆。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9]

(三)现代传媒的无奈

现代传媒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的传播形式、传播途径、传播广度与传播效率,人们接收信息、获取新闻、与社会交流的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现代传媒在技术理性的独断面前存在着难以逾越的技术瓶颈。

1.景观“鸦片”迷惑

随着现代传媒的日益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世界的把握越来越呈现出景观化、虚拟化的特征,整个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人们在电视机、银幕、网络面前是一个观看者,利用观看图像来代替现实的身体参与,获得一种想象快感。在景观世界里,普通大众自得其乐于自己的“快餐文化”,忘掉一切烦恼,沉浸在感性的享乐之中,以达到精神放松的目的。所以,大众文化的内容越娱乐,人们从中越得到某种快乐,人们越快乐,大众文化越受到关注。“私人生活则成为刺激与厌倦之间的交替,以及对新奇事物不断的渴求,而新奇事物是层出不穷的,但又迅速被遗忘”[10]。这种体验是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欲望,只是让人们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替代性”的实现,只能使人们暂时性地忘记焦虑,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焦虑。由此可见,“景观成为一场永久性的鸦片战争,是一场根据自己的法则不断扩张的、精心设计的,强迫人们把货物等同于商品,把满足等同于生存的鸦片战争”[11]。

2.“把关”角色弱化

在传统的媒介时代,我国的信息传播程序大致是:“记者发现新闻事实→媒体把关(审稿)→传播给受众→形成一定的舆论导向”[12]。媒体从自身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出发,对新闻信息进行层层把关、筛选与编码,从而决定最终面向受众的新闻信息内容,并通过发出的新闻信息影响受众。在这个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在传送信息过程中有重大的过滤功能,可以说几乎垄断了所有信息源,“把关”比较容易。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人们逐渐抛弃了报纸杂志、收音机、电视机等媒体设备,电脑成为生活的必备。网络传播使昔日的“把关人”失去了信息传播中的特权,“把关人”这一传统角色在逐渐弱化。网络就像没有守门人的论坛一样,各种信息准入门槛成本基本为零,网络俨然成为各种政治思潮、利益诉求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各种思想和文化通过互联网竞相传播而相互激荡,主流和非主流观点并存,红色、黄色、黑色信息并存,官方报道和网络谣言并存,可谓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特别是一些“三俗”文化泛滥,使人们逐渐丧失正确的选择判断能力,从而对社会的精神道德带来严重危害。

三、应对大众文化精神荒漠化的对策研究

要解决大众文化“丧失理智”的病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来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

(一)培育以人为本机制

大众文化是普通大众自发创造的,是普通大众的各种生活体验和精神文化需要的反映。大众文化在引导和服务群众,承认和尊重普通大众的合理文化需要,满足人性中丰富的、多向度的要求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文化的先进与否不应用自己爱好和熟悉的“生理”标准来判断,也不应用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标准来评价。大众文化建设应摆脱“兽化”和“物化”取向,不能仅仅为了畅销、票房、收视率和疯狂的GDP,而放弃文化固有的尊严,忽视文化的价值引导和塑造功能。恩格斯曾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 一步。”[13]文化的生存根基来自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理论宗旨是要解决当前人的生存与发展际遇,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此,大众传媒不能偏离人的本性和基本价值尺度,应坚持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努力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人们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培育精神启蒙机制

要克服大众文化自身存在的精神荒漠化现象,大众媒介和普通大众都应该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三俗”文化绝缘。大众传媒作为信息媒介和舆论工具要肩负起“党的喉舌”、“群众喉舌”的双重职责,以追求真善美的崇高价值理想为核心,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文化思潮,通过向大众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其对终极意义、生命本质的追求,校正大众文化的精神缺位。另一方面,普通大众应进行精神启蒙,增强分析鉴别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以提升自我“把关”水平,自觉抵制“三俗”文化的影响。在接受大众文化的过程中,大众的思维不应满足于对现实的直观感受或亦步亦趋式地解释或论证,不应仅仅局限于文化现象表面“是什么”的问题,而应增强对事物的理性分析、甄别能力,以“为什么”和“应如何”的自觉态度来对待大众文化的精神荒漠化现象。这就需要大众超出感性思维、直觉判断,通过理性思维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并对大众文化进行反省和批判,理解大众文化在什么程度上能够被有意义地描述和掌握,“并通过反思性、批判性、超越性的抽象思维,认清自己的利益和真实需要,摆脱对自身的自我欺骗”[14],通过文化主体自身素质提升的方式让其自行选择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文化。

(三)培育文化整合机制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研究大众文化的精神荒漠化现象必须置于整个文化生态格局中考虑。在当今中国社会,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构成了文化生态格局中的三种主干性文化。三种文化形态虽然分别扮演着不同角色,肩负着不同责任,但也存在着相互关联性和内在一致性。“三俗”文化的风行一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主导文化、精英文化的权威性不足,缺乏感召力和号召力。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应由“庙堂”走向“江湖”,走下圣坛、走出书院,与群众的精神需求相结合,利用大众文化的通俗性的表达方式来丰富其文化内容、创新其表现形式,使其具有“下里巴人”的一些表征特色。当然,要克服大众文化自身存在着的局限性,对大众文化这一“带菌的文化”进行人文提升,需要在大众审美意识中融入一些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元素,这需要主导文化和精英文化在文化价值观、社会道德观方面的引导和规范,通过不断吸取主导文化、精英文化的精神营养,使大众文化由“下里巴人”上升为“阳春白雪”,从而实现大众文化的“文化化”。

(四)完善政府监管机制

没有制约、放任自流的文化是一场滑稽戏,必将造成文化灾难。因此,要推动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应在繁荣大众文化、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构筑一道牢固的“精神长城”。我国应采取必要的手段对“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进行整饬或者叫停。针对网络文化的精神荒漠化现象,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

要治理大众文化领域精神荒漠化现象,必须形成一套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参与、舆论监督的综合管理机制,把内容作为管理的核心、执法作为管理的保障。具体到操作层面,一要不断加强国家对大众媒体的监管。通过建立各种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的审查、监管机制,杜绝各种“三俗”文化的出现。二要着力健全纠错机制,发现“三俗”文化倾向和苗头迅速进行解决,防止“三俗”文化的继续蔓延、扩散。要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进行实时监控,对网站上随处可见的不健康的、负面的信息及时清理。三要着力健全追究责任机制,对传播“三俗”文化造成恶劣影响的媒体和个人,要追究其误导责任。

参考文献:

[1]罗忠荣,杨永志.论树立互联网的“阵地”意识[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5.

[3]宁东.从消费社会理论看“洪堡的礼物”[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4][美]尼古拉斯·米而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33.

[5][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M].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04:126.

[6]荆学民.文化困境:社会转型期信仰迷茫的文化因探察[J].求是学刊,1999,(2).

[7]荆学民.社会转型期文化困境对信仰的影响及其克服[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2).

[8]陈亚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6.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5.

[10][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8.

[11][法]居依·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5.

[12]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92.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6.

[14]王丽,辛全明,夏莹.应对大众文化人文精神缺失的对策探讨——基于人学视角[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2,(1).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大众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