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发展与政治生态良好运行的关系研究

2013-02-15 08:43
探索 2013年6期
关键词:政治生态文化

黄 燕

(天津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天津 300387)

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广义上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上指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相对应的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本文所谈文化大发展是狭义的文化。政治生态是一国政治环境、政治理念、政治结构等与政治整体建设有着紧密联系的生存状态。文化和政治同属于上层建筑,均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并反映在各自领域中,二者既具有各自不同特点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一、文化大发展与政治生态良好运行的基本内涵

1.文化大发展的内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党在总结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基础上,以四个“更加”、“四个越来越”来概述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战略意义:即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2002年党的十七大首次在报告中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命题,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又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重要方针等进行了详细阐述。2012年党的十八大在强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构想。文化大发展的基本内涵是:(1)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形态,是与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等相对应的概念,在一国的整体建设中,它与经济等物质建设占据同等重要地位。(2)中国文化大发展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特征。文化大发展体现在人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文化权益得到保障、文化作品更加充满活力等基本特征上;大发展不仅体现在数量的增加上,更体现在质量的提高上;大发展还表现在与一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文化科学技术含量的提高、文化经济效益较好、文化思想内涵有了较大丰富等诸文化发展要素上;大发展还表现为文化不仅对本国民众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凝聚力、导向力,对外也具有强大吸引力、辐射力、震撼力和影响力。(3)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在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的氛围,促进创新是实现大发展的文化生态必要元素。(4)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要充分发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2.政治生态良好运行的内涵

政治生态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由政治系统的组织结构、政治机制的运转、政治理念的发展、政治体系的稳固与内部凝聚力的形成等为内容的整个政治系统的运转状态。它包括国家和社会层面两个生态系统:(1)国家层面的政治生态系统。政治要求上,就是要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政治结构上,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针对民族政策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推行基层民主制度等。政治理念上,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政治价值取向、政治伦理为基本导向,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出发点和归宿,以为人民服务为最高指南。(2)社会层面的政治生态系统。在当代,各国都把激发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鼓励民众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看作是直接或间接影响自身利益的政府政策的基础。民众参与包括:参与的主体是全体公民,特别是有一定经济基础并具有良好文化素养、掌握一定信息技术、了解现代信息资讯的民众;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利包括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等基本权利;公民参政议政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这就需要制度性设计;公民的政治自觉、政治素质、政治意愿决定社会政治层的发展;公民的政治情感、政治热情、政治价值观等作为大众性、民族性的因素间接地影响着一国的政治生态运行。

总之,政治生态是一国的政治理念、政治体制、政治基本运行系统的整体表现,它和社会其他系统的生态体系运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衡的。在当代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后,中国的政治生态与中国共产党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党的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作风问题是关系到整个政治生态是否良性健康发展的大问题。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改进工作作风,就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良好的政治生态表现为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繁荣。

二、准确把握中国文化大发展与政治生态良性运行的关系

1.理性看待政治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和政治的关系极其复杂。欧洲近代资产阶级源于文艺复兴的文化革命,而中国封建王朝的结束,也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标志。历史证明,每一次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民众政治诉求的实现和先进政治力量获得革命的成功,都伴随着先进文化的倡导和传播;而每一个统治阶级在掌握政权后,又都极力推销适合本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文化,抵制、防范异质文化的侵蚀;同时,每一个时期的文化既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生存百态,又从文化的视角批判现实社会,展望未来社会。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政治和文化都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政治不能取代文化,不能无视文化的发展规律,越俎代庖。

当然,文化与政治也绝不是“对立”关系。当前,我国个别文化工作者有意无意地把文化和政治对立起来,在文艺作品中出现了苍白、虚无、断裂历史等错误倾向。有的人在片面追求市场利益的驱使下以向“钱”看为指导思想,以金钱和利润为驱动力,以恶搞、丑化、矮化民族文化为噱头,使得娱乐致死的作品充斥市场,烂片仍能大行其道。其结果,不仅淡化了文化应有的教化功能,严重与我国倡导的健康文化发展背道而驰,还带来了文化发展的困境,使得中国文化陷入数量较大但精品较少的恶性循环中。

对于文化和政治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一定社会的政治、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其形成和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政治、文化的发展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马克思说:“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制度。”[1,1]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政治幻想和德国人的“纯粹精神”,他强调:“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2];“一个阶级在社会上占据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3]政治和文化都受制于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受制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全部社会生产关系的制约。政治、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阶级性、民族性、相对独立性等特点。列宁时期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的具体研究,“我们深深知道,俄国文化不发达是什么意思,它对苏维埃政权有什么影响”[2],由于群众文化程度不高,苏维埃面临着无法解决的诸多困难,因此,列宁强调要加强宣传工作,强调落后国家借助报纸杂志把马克思主义上升为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用先进文化代替旧的落后文化的重要性。在他晚年口述的《政治遗嘱》中,还提出要通过“文化革命”(即文化变革)来提高党员干部和民众的马克思主义认识水平,通过提高农民文化等措施推进文化建设的思想。显然,列宁的思想对传播马克思主义无疑是意义深远的。但是,由于斯大林过于夸大和不合理地强调阶级斗争,错误地把一切民众生活意识形态化,把文化发展完全限制在意识形态的阶级立场范围内,为日后苏联的垮台和文艺界的反思埋下了祸根,导致了苏东在20世纪末巨变的发生。

在中国,早在1927年,鲁迅就在《文化与政治的歧途》中指出:“现在的文艺,就在写我们自己的社会,连我们自己也写进去;在小说里可以发见社会,也可以发见我们自己;以前的文艺,如隔岸观火,没有什么切身关系;现在的文艺,连自己也烧在这里面,自己一定深深感觉到;一到自己感觉到,一定要参加到社会去!”[3]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4]这个论述,直至今日都可以被看作是对文化和政治关系的最好阐述。然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错误地把政治觉悟、立场、观点等判断标准用于文化发展的所有领域,在思想界留下的创伤至今仍可显现。

2.良好的政治生态,为文化大发展保驾护航

(1)良好的政治生态,保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当今世界各国普遍的难题是在理性化的经济系统和科层化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下,人们的价值理性正日益被金钱和权力影响,文化焦虑与浮躁成为普遍现象,心理危机、生活危机、社会冲突等成为常态现象。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借助政治运行机制,有助于纠正文化发展的错误倾向,为文化发展指明方向。首先,政治方向的确立,指明了文化发展必须坚守人民的立场。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政治方向的确立,指明了文化发展动力。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为了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内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多样化的文化形式,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需要亿万民众的主体性创造。再次,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建设中必然反映文化生产者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根本。

(2)良好的政治生态,为文化发展提供生活基础

生活,是文化发展的源泉。文化发展源自于亿万民众的生活,与一国的政治生活有着密切关系。良好的政治生态运行,有助于文化建设者以崇高的使命,本着真善美的追求为探索人类最高的人文价值关怀而创作;良好的政治生态,为公民的精神生活提供一种激励,人们在国泰民安的社会下衣食无忧后对精神享受的诉求会大大增加,必然会刺激文化的生产;良好的政治生态,会为创作者提供积极向上的创作素材,降低创作者独立思考创作的风险,鼓励每一个文化生产者站在独特的研究视角剖析社会、针砭时弊、发表独立见解;良好的政治生态,还会产生大批文化创作新人,使得每一个社会主义建设者同时也是文化事业的贡献者。反之,如果政治生态恶劣,则会阻碍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会导致颓废文化、消极文化的滋生,文化建设者可能因为政治原因承担着相应的风险,甚至是生命的安危,文化的奴性、谄媚性、低俗性等恶劣品质就会显现。

(3)良好的政治生态,为文化创新提供持久的思想支持

政治生态建设,包括政治体制、政治理念、政治价值取向等多个领域的基本生态建设。政治家对国家发展战略所采取的具体目标、态度、管理模式和思路,对文化的发展也有着根本的影响。文化建设者可以从国家层面的具体政治建设如民主进程、党风党纪等建设,或者公民层面的政治建设,如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理念、价值取向、路径等等中获得更多的思想资源。良好的政治生态,使得政治家以一种平等和宽容的态度尊重文化创作者的劳动,社会生活也处于良好的民主氛围中,思想就会在更加开放和自由的环境中得以升华,文化发展就能获得可持续的能量,文化工作者就可以保持独立之精神探索崭新的领域;在良好的政治生态下,民众的言论与思想畅通,有着较好的平台,政府的公信力较高,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较强,文化的底蕴就更加深厚,文化的基础就更加牢固;进而,文化工作者就能在本民族与外民族的思想碰撞中获得更多的灵感和独特思考。

3.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能为政治生态的运行提供能量

文化发展能为政治发展提供正能量。就生态学而言,生态的稳定需要不断输送新的能量。著名的林德曼定律指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不可逆转,能量传递的过程中逐级递减,递减率为10%~20%。政治生态运行同样需要能量的源源不断供给,健康、积极、科学、理性的文化,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必然以能量输入的方式积极发挥着传播作用。如果没有新文化运动,就不会有共产主义小组的诞生,也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指导,也就不会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就不会有一个独立自主繁荣的中国;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就不可能有人们思想解放下的新的思路和意识。可以说,积极、健康、理性的文化是活生生的有机体,代表着历史、生长、生成,创造,是活的精神。

文化的昌盛有助于培养我国公民的民主精神。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然而,任何国家的民主都需要民众的参与,需要本国民众对民主的遵守以及民主习惯的养成,也需要切合本国实际的民主制度设计。由于我国仍处在并长期处在初级阶段,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民主传统与西方契约精神下的民主传统有着较大区别,在当代市场经济转型期时期,中国民众的民主和自主意识的表现形式、发展路径、文化基础也表现出差异性,但同时,中国民众对民主的渴望和诉求又是世界上最强烈的。在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建设中,只有借助文化的发展,在全社会倡导一种平等、和谐、自由的理念,促进公民政治民主习惯的养成,才能为政治民主所需的国民素质奠定基础。

文化的昌盛有助于良性政治生态的形成。文化具有批判功能、监督功能等特殊功能。在当前,文化建设者一方面讴歌改革开放以来的优秀事迹,另一方面揭露社会生活中的假丑恶,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引导、传递功能,监督我党的党员干部行为,揭露和抨击假丑恶的现象,宣传真善美,必将促进公共生活的良性互动,在净化社会风气、推进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上发挥独特的作用。

文化的昌盛有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辐射力。好的、优秀的、先进的文化,能够让所传播的思想观念潜移默化为民众内省的、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当今文化输出大国美国,其影视作品就带有强烈的意识色彩和政治功能色彩,但美国民众并不反感。这是因为美国民众的政治参与并不源于对体制的屈从,而是民众教育程度、现代国民意识以及长期的政治生活化下个体自由选择的结果。1947年,德国著名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Siegfried Kracauer)就曾指出“一个国家的电影比任何其他艺术媒体都更直接地反映出这个民族的心态”。美国的《哈德逊河畔的海德公园》体现了弗兰克林·罗斯福新政的丰功伟绩,而2012年的《追杀本·拉丹》、《逃离德黑兰》就是对现政府的赞美和褒奖,“梦工厂”好莱坞在商业领域开创了以工业规模生产、传播意识形态的工业体系,好莱坞电影作为畅销商品的同时也是最好的意识形态工具。亨廷顿就认为,美国的国家认同涉及四个组成部分:人种、国民属性、文化(最突出的是语言和宗教)和意识形态。同样,我国的文学作品、影视传媒、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等文化传播工具具有覆盖面广、统一性强、宣传力度大等优势,发挥这种优势并把马克思主义扩散传播开来,是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

4.文化的发展有着自身特殊的规律

文化和政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有各自独特的发展规律,遵循着各自的特点。就二者的各自独立领域而言,文化发展需要感情和激情,需要不断创新。文艺作品需要有创作的冲动,具有历史传承、当代批判、未来探索等功能,文化作品具有差异性、个性、复杂性、现实性、感性与理性并重等特点。政治作为经济的最高体现,总是同各种权利和利益挂钩的,带有强烈的阶级性,有着鲜明的立场。政治是以政府治理国家为核心任务的,体现在政治法律设施、意识形态管理机构的具体职能部门中,因此,在政治建设中,必然涉及政治理念、政治权利构架、政治法律思想、政治基础法律设施等内容。更进一步说,政治发展是与国家政权关系密切相关的,而文化则与日常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就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而言,二者都属于上层建筑,都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文化作为精神领域建设固然与思想、意识形态、社会观念相联系,也具有阶级性,但由于文化发展的宽泛和领域的广泛,其阶级性、政权特征并不如政治那样浓厚。人,本身就具有多样化的性格、多端的变化、复杂纠结等多重组合的矛盾特征,文化的建设自然就要反映这种多变、多样、多元的人的诉求,而如果一味地强调必须让文化都具有政治语言和政治意义,必然会使文化作品丧失个性、独立性、创造性、艺术性等基本文化表现特点。刘再复在谈到文学过于被阶级理念化时曾说,在文学被阶级化后,“一个人说什么,做什么,早已被规定好了。于是,人不是人,而是物,而是阶级观念的抽象符号,人本主义蜕变为物本主义,文学不再 是 人学”[5]。 正如“文革”历史所表明的,把“文化”加上“大革命”二字后,文化的发展就被严格的政治意识形态框住,一切都必须以一个统一的口径、话语、标准来评价,其结果,就会把所有的人都看作是阶级的符号,所有的文化作品都被泛化成阶级意识的代表,人成为阶级理念的附属物,这样创作的自由度和空间就变得狭小,文化作品、人物、故事的呆板、僵硬、枯燥就成为必然。

文化的大发展需要自由的空气,政治管理不能把文化的生成加以固定化、模式化。马克思恩格斯主张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也是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马克思强调:“没有新闻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会成为泡影……自由终归是自由,无论它表现在油墨上、土地上、信仰上或是政治会议上。”[6]毛泽东也指出:“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思想、信仰和身体几项自由,是最重要的自由”[7]。 1945年,党的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要求取消一切镇压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思想、信仰和身体等项自由的反动法令,使人民获得充分的自由权利”[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条第1款即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文化的大发展必须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道路,才能让创作变得更加自由,才能让文艺作品既反映现实又实现对现实的超越,唤起人们的理想,同时又能深入生活发掘生活的立体交叉结构下复杂的现实社会。

文化的大发展,需要政治管理者解放思想,允许不同政见畅所欲言,包容文化界的批评意见。恩格斯在1891年给倍倍尔的信中曾指出:“如果你们的报刊‘国家化’走得太远,会产生很大缺点。”[9]“你们在党内当然必须拥有一个不直接从属于执行委员会甚至党代表大会的刊物,也就是说这种刊物在纲领和既定策略的范围内可以自由地反对党所采取的某些步骤,并在不违反党的道德的范围内自由批评纲领和策略。”[10]。“还要使人们不要再总是过分客气地对待党内的官吏——自己的仆人,不要再总是把他们当作完美无缺的官僚,百依百顺地服从他们,而不进行批评。”[1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政党,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批评是我党改进工作作风的传家宝。新时期,如何引领好多元意识形态并鼓励文化创作自由、批评自由,无疑都是崭新的课题。

三、以良性政治生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为文化发展提供宽松氛围

PPP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资本主要承担投资、建设和运营的角色,从目前的项目推进实际情况来看,项目的运营环节是比较薄弱的,好的商业运营模式能够让PPP项目可持续地走下去。

(1)进一步推进国家层面的政治体制改革,为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当代中国,政治建设就是要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紧紧围绕党的领导建设,人民当家作主建设,法治建设去进行。为此,良好政治生态的实现要从加强党的建设入手,使广大党员牢记“两个务必”,严格自律。先进文化需要党的建设的提高,党要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宗旨,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从加强民众的民主建设入手,继续完善和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作用,促进民族政策制度的落实,推行基层民主制度建设;要从加强法制建设入手,让公民的民主权利的实施通过科学、规范、有序的路径进行。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以政治清明、吏治清白、人民精神面貌健康积极向上,为文化工作者潜心研究,保持知识分子的独立理性思考创造条件。

(2)进一步推进社会层面的政治生态建设,为文化建设者提供平等、自由、民主的社会环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政治。为此,第一,要在全体公民中培养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使我国亿万民众参与政治生活,在广大民众中灌输民主;第二,改变政治是少数精英垄断的思想,推进政治生活走向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使公民的政治表达“有序参与”;第三,健全和完善公民参与的制度和机制。文化建设者在公民广泛参与政治生活的过程中获得灵感和思想资源。

2.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加强对文化发展的扶持、引导和促进

文化大发展离不开创造。创造性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文化生产者的根本,没有创造性,文化生产者就成了文化的存储器而不是提供精神食粮的建设者;缺少创造的文化作品就失去了文化的灵魂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创造,就要面对新奇事物,就要能别出心裁地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这其中肯定会出现与已有的、大家习以为常的观念、认识、思想等不相适应的情形,可能会产生不兼容的风险,带来摩擦或冲突,从而使文化的政治边界与知识分子的命运有着极大的关系。如果政治生态不能包容文化的差异和多样,文化建设者就存在政治风险,文化的创造就会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一旦政治家采取过于严格的思想限制,把一切文化创作都被贴上阶级的标签,或者忽视了人性的复杂,必然会抹杀差异,导致思想禁锢。

因此,首先需要政治领导者能有开放的意识和理念。在现实社会中,有些人习惯用单一的思维、以简单粗暴的态度、用站队划线的办法面对文化建设中的不同政见者或思想家,有的甚至采取封锁、关闭、禁止等行政命令办法强行控制一些本来可以传播或者说并不会对社会带来什么后果的意识内容。这既与部分政治家的个人意识中究竟是否能遵从马克思主义者的立场办事,是否能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是否做到解放思想有关,也与某些政府职能部门中的个体的个人文化素质较低,对开放认知水平较差,又不善于掌握驾驭矛盾和问题的领导艺术,在决策上缺少大局观、社会发展观等个人素质有关。伏尔泰曾说“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一个开放的政治,必须在坚持原则基础上,以宽谅、包容、平和待人、和谐为基点,能宽容不同的认识、观点、思想,尊重和理解文化工作者的劳动,尊重思想自由,倡导百花齐放的思想形式和艺术风格,鼓励和倡导自由的思考、独立的探索风气,从而才能有助于多样化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其次,打铁还须自身硬。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的唯一政党,掌握着一切资源配置大权,在有8700万党员这样一个庞大的党员群体中,权力寻租现象已经成为共产党自身必须去除的毒疣。要不脱离人民,避免经济人寻租显现,就必须加强党的建设。一个自信的政党,是一个光明磊落、勇于面对自己的功过得失、不计名利、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政党,是不惧怕别人提出批评意见,也从不讳言自身问题的政党。开放思想禁锢的底气来自政党自身的建设,来自政府执政能力的强大,来自对自己的自信评判和信念。只要党做到了作风优良、自律性极高,与人民时刻保持鱼水关系扎根于人民,党就不会害怕任何人提意见,也不会拒绝别人批评和监督,就可以在处理意识形态管理引导与文化自由上做到游刃有余,把握分寸,以表率作用推进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再次,开放环境需要文化建设者的自律和自我素质的共同维护。如果打着开放的旗帜,个人以功利化为价值取向,作品和思想都以纯粹追求感官享受,或者为了争名夺利巧借开放谋个人不正当利益来损害市场,或者是别有用心地攻击党和国家的政策,必然会导致文化发展的南辕北辙。1991年苏联解体之前,一些人就借助列宁早年提出的“公开性”原则,在高校的讲台中,在苏联国家电视台以及一切媒体传播中以夸大的事实用所谓的“公开”原则,以批评斯大林时期的政策为起点,最后直接彻底地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并最终使社会主义制度解体。因此,文化建设者必须坚守文化发展的底线,以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为亿万苍生的福祉而创作和思考,在文化创作过程中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目标,文化作品要以“三贴近”为基本原则,文化的立场必须是人民大众的立场。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引领文化发展

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文化建设的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需要在当今政治生态下坚定不移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中国社会问题,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俱进地研究中国问题,在文化建设中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新中国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政治理论旗帜,文化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成员将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达成一致,促使社会成员把个人的发展与民族振兴、中国梦的实现密切联系起来,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必然选择;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应对危难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华民族迎接未来,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其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三个层面的内容来进行文化建设。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是自孔子“大同世界”中就有的梦想,这个梦想承载着华夏民族五千年的天人合一的信念,也体现着华夏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从社会层面看,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把国家层面建设与时俱进地赋予了崭新的含义;从公民自身建设层面看,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时代精神背景下为公民的现代生活提出一种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从政治生活中为全社会倡导一种积极、健康、反映中国社会环境和民众文化诉求的理念,为文化建设提出了更加清晰的方向性指导。为此,文化创作者要洁身自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摒弃那种消解理想、蔑视道德、远离崇高、排斥正义、摈弃精神境界、逃避社会责任等庸俗化和粗俗化的倾向,自觉在文化建设中抛弃纵欲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等思想,在面对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我国民众出现的社会矛盾、个人身心失调甚至人格分裂危机认识中,坚守文化工作者的道德底线和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自尊,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本着不粉饰太平也不丑化人生的态度,本着文化为人民服务的要求,为促进社会和谐而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8,545,550.

[2]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6.

[3]孙郁.对话鲁迅[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118.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664.

[5]刘再复.性格组合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1.

[7][8]毛泽东选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0,1063.

[9][10][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517,33.

猜你喜欢
政治生态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生态养生”娱晚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