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林
学习型社会强调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来审视和改革学校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想”[1]。为此,学校教育应当切实加强并引导学生认识和适应学习型社会对于终身学习的要求。学校教育对于学生的培养是通过“课程”这一载体来实现和完成的,课程集中体现着教育思想,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对于体育课程来讲,需要更加体现使学生有愿望并有能力不断获取的新知识和新技能。随着个体生活环境的变化、身心特点的变化、体育价值需求的变化,人们需要具备体育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发挥体育学习的潜力、需要进行终身体育学习的动力。因此,面对学习型社会的到来,体育课程应当突出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动力和能力。
课程,作为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育人方案,是通过对优秀文化的选择和传播来实现的;体育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也只有通过体育文化的积累与沉淀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体育课程中,需要选择安排适合学生特点并能够体现出一定文化价值的学习内容,需要将传播体育文化的理念贯穿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活动的始终。不仅重视体育知识的传播,更要重视体育精神文化的宣传与弘扬。传承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在体育文化的传播与熏陶中,学生不仅要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掌握体育学习的方法、具备终身体育学习的动力,而且要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经历丰富的情感与审美体验,具备高尚的体育道德与体育理想。学习型社会中的体育课程,要关注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因体育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获得与内化而产生的身心变化。这个变化过程的结果,是体育文化经传播而凝结在学生身上的体育文化素养,是通过体育学习活动而形成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意识、体育个性、体育道德和体育理想等各种融体育科学素养、体育人文素养和体育审美素养于一体的综合表现。因此,体育课程必须倡导文化理念,文化性是学校体育课程重要价值的集中体现。
在学习型社会中,“人们的学习活动和生活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做到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2]可见,学习将成为人们的一种核心生活方式。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终身体育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必须把体育学习生活化的理念贯穿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活动的始终,促进学生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充满生命活力的体育学习活动。体育学习活动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非局限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从事的自己所喜爱的体育项目,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对体育的不断参与、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体验、不断突破、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其为生活中的学习。提倡生活性的体育课程理念,能够有效唤醒学生体育参与的欲望和需求,能够以开放、自主、体验、合作、交往、探究等现实生活中的个性化学习方式进行体育学习活动。这样,必然会激发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个性化发挥。生活性的体育课程理念就是力图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通过个性化的发挥而不断突破与创新,从而具备不断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将课程目标进行分类表述,是国内外课程理论界普遍采用的共同做法。布鲁姆把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把目标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无论怎样划分,在课程实践中学生的发展都是以这些目标的共同作用而体现出来的。将目标进行分类与分解,只是为了描述的需要,并不排斥它们之间在实践中的相互联系。同样,课程目标的表述多数也是分层次进行的,有总目标、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的层次表述方法,也有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体验目标的层次表述方法等等。对课程目标进行分层与分类表述,可以形成一个系统化的课程目标体系,为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结构的设计、学习方式的建议乃至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活动行为、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学习型社会中体育课程的目标,也需要进行合适的分层与分类,以形成一个能够体现出学习型社会特点要求的目标体系。
学习型社会需要体育课程培养具有终身体育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学生,这就使得课程目标中必然需要对形成和提升体育学习动力和能力的具体目标进行研究和表述。由于人们对社会需求的重点、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学科知识的性质与价值的理解不同,因而存在着三种最具有代表性的课程目标形态,即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行为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的优点,但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且对于情感、审美、价值观等因素也难以通过可观察的行为来预先具体化;生成性目标,则是在“体育课程学习情境中,随着体育教学过程的展开所自然生成的目标,强调体育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3]它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所引发的一些有价值的内在要求,因而必然会促进终身学习;表现性目标旨在唤醒学生的创新精神,强调学生在探究中的个性化发展,主要提供学习活动的领域,是体育课程目标所应该考虑的一种必要形式。
依据大、中、小学的不同学段,学习型社会中各学段体育课程的目标应该由总目标和具体的层次目标所组成,具体的层次目标包括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延伸目标,这三种具体的层次目标中又分别体现出学习动力目标和学习能力目标两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通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表述方式加以具体体现。对课程目标进行这样的分层与分类,不但可以兼顾学生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结合,而且还可以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设置、课程结构的分类设计、学习活动方式的分层递进,起到目标导向的对应性作用。更重要的是,这种分层与分类的目标结构,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和实现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相联系、共性目标与个性目标相结合、行为目标与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相统一,从而也把文化性与生活性的课程理念体现在了目标体系之中。由此看来,学习型社会中体育课程的目标是一种预设目标,它不但具有共性要求的规定性特点,同时有利于在实践过程中的目标生成,有利于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中的个性发挥和创新性表现。课程是一种育人方案,而这种方案绝不是僵化的教条。目标可以设计,但这种设计应当包含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进一步产生出新目标的可能。只有这样动态地来理解和规划课程目标,才能够使学习型社会中的体育课程在实践中更具有生命力,才能够使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的动力和能力的培养在文化与生活的情境中得以实现。
课程内容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和载体,其合理性程度将直接影响到目标能否有效实现,从而影响到对学生培养的质量与效果。尽管体育的内容丰富多彩,但是,“有效提升学生体育学习动力与能力的内容,应当是那些蕴涵着较强的科学性价值和人文性价值的内容。”[4]蕴涵科学性价值的体育学习内容,指能够体现体育学科自身逻辑特点的知识、技能与方法。许多运动内容中蕴涵着独具自身运动规律的结构特点和活动方法,对这些内容进行归类和提炼,选择出更具有代表性的学习内容,从而引导学生掌握其中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可以促进其体育科学素养的提高,可以为体育学习能力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蕴涵人文性价值的体育学习内容,指那些运动内容中有着较强人文精神的教育因素,这些内容突出表现为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情感需求,而且还可以促进其体育道德和体育理想的进一步提升,从而在个性发展和人格健全等方面能够更加体现出自身的存在价值。对这些内容进行选择和提炼并纳入到体育学习中来,对于促进体育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体育学习动力的发展,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为了有效实现多元化目标要求,并将目标的实现过程具体地落实在以学习内容为中介的课程实践中,应建立以休闲运动、竞技运动、健身运动和拓展运动等四个方面所构成的既具有各自优势功能作用又具有互补效应的内容体系。休闲运动指人们以自己喜欢的身体练习和运动项目为手段,以愉悦身心、放松调整、修身养性、丰富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身体活动。通过对休闲运动内容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建立高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竞技运动是一种具有规则性、竞争性和挑战性、娱乐性和不确定性的身体活动。”[5]它不仅包括高水平的运动竞赛,也包括着大众化的运动竞赛以及与之相关的学习与训练过程。通过竞技运动内容的学习与竞赛活动,可以唤起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深切关注、加深对体育运动的深刻理解、激发对体育运动的浓厚兴趣,从而为体育学习动力与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健身运动是指为了提高有氧能力、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控制体重和改善柔韧性等为目的而进行的身体锻炼。将健身运动内容纳入体育课程,使学生掌握符合自身需求的健身知识、经历丰富的健身体验、积累科学的健身经验,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拓展运动是一项集惊险、娱乐、教育于一体的身心综合性活动。通过对拓展运动的广泛参与和体验,学生们可以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关心同伴,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拓展运动内容是促进课程目标体系圆满实现的一个极具生命力的有效途径。上述四类运动都有着自己突出的功能作用,在实现体育学习动力与能力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目标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价值作用,具有不同的优势功能,将它们合理地设置在不同阶段的体育学习活动中,可以起到互补促进的整体效应,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有利于提升学生体育学习动力和能力的课程内容体系。
体育课程结构指体育课程内部各要素的配合与组织方式。只有合理设置并恰当安排这些课程要素,才能够使体育课程目标建立在一个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系统之上,才能够使培养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动力和能力的期望目标得以有效实现。为此,学习型社会中的体育课程结构应当突出体现社会化和生活化的基本特征,使课程结构在促进课程目标实现上显示出特有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课程结构的社会化特征是相对于要素的单一化类型设置而言的,即课程的结构要素不仅应当具有多元性,而且诸要素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从宏观上看,需要把体育学科课程、体育活动课程以及体育隐性课程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过程中同时受到此三类要素的作用影响。由于不同层次的目标是靠不同层次的内容来实现的,因此不同层次的内容应当由不同层次的结构形式来体现,这就需要分别建立起相应的基础型体育课程结构、提高型体育课程结构和延伸型体育课程结构。三种类型的体育课程结构在对待体育学科课程、体育活动课程以及体育隐性课程这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处理上各自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这些不同的处理方式具体体现在各种类型体育课程结构内部构成的要素设置与安排上,也即对各自内容体系中不同优势功能群的合理分配与设置。由此而形成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多组织形式的协调配合。这就体现出学生在任何学段的体育学习活动过程中,同时受到多种组织形式的共同影响,而不是单一的学科课程或活动课程、单一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这种多组织形式共同作用的结构特征,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广泛参与的机会、是一种在各种教育情境中的交流与交往。因此,具有社会化特征的课程结构不但能够使体育学科课程、体育活动课程和体育隐性课程有机地统一起来,以便于更有效地传播体育文化,而且也能够使学生在多组织形式的参与和交往中提高其社会适应性。
课程结构的生活化特征是相对于要素的单一化内容设置而言的,即在基础型体育课程、提高型体育课程和延伸型体育课程中,学生所接触到的体育学习内容都是多样性的。单一运动项目的体育学习活动,所能够培养的只是学生在某一运动项目上的知识技能与活动能力,而对于体育学习能力的整体提高则显得力度不足。体育课程虽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包揽很多的内容提供给学生,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则应当是建立在对不同类别体育内容的学习基础之上的。课程提供给学生的是以休闲、健身、竞技和拓展运动内容所构建起来的完整体系。这四类内容对于体育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培养有着各自的优势功能。在课程结构要素中,从体育学科课程和体育活动课程的具体内部构成上安排不同的科目与模块,使学生全面接触和感受不同类别体育运动内容的学习活动特征,对于体育学习动力和能力的提高能够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同时,多样化的科目设置与模块设置也将为生活化的学习方式提供有效的前提保障。
学习方式是指:“学习者偏好的或经常使用的学习策略及学习倾向,它是一种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一个人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学习上的具体反映。”[6]体育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学习的质量与效果。体育课程中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各种学习方式在不同的课程组织结构形式中、在相应的学习内容中,能够发挥出促进各种不同目标有效实现的积极作用。为了促进学生体育学习动力和能力获得有效发展,就应当把关注经验与关注体验这两个基本点,落实在各种具体的学习方式之中。经验是指客观世界在人的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或形成的知识,它指向的是科学的世界。体验是指个体对生命意义的深切感受和领悟,它指向的是生活的世界。经验可在亲身经历与实践中获得,也可通过他人的传授而获得。而体验则不同,它必须经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并伴随着情感的生成才能获得,因此,体验的过程必然包含着主动性、自主性、情感性和个体性。体验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具体的实践经历过程中,对自身所感受到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的一种反思和感悟,它强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因此,关注经验,就是重视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它是体育学习能力培养的直接来源,关注经验的学习就是对体育科学文化的一种传承。而关注体验,则是重视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的内心感受、反应、联想和领悟,它是体育学习动力培养的直接来源,关注体验就是关注学生在体育人文文化熏陶中的培养与发展,同时也是生活化学习方式的根本体现。
如上所述,关注经验与体验的体育学习方式,就是把体育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经验学习与体验学习渗透在多样化的体育学习方式中,使各种体育学习方式都贯穿着对经验与体验的关注。也就是说,接受性体育学习方式、发现性体育学习方式、自主性体育学习方式和合作性体育学习方式的贯彻执行中都将蕴涵着主动的认知参与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体育课程中的学习方式,应该具有主动性、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体验性的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并不是截然分开而独立地存在于某一种学习方式之中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在具体的组织结构形式及其学习内容中,将表现出主动接受、自主探究、自主合作、合作探究、自主体验、合作体验等各种复合形式。由此看来,学习型社会中体育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从本质上看是以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由多种具体方式而构成的多维度的体育学习指导方针。因此,把关注经验和关注体验这两个基本点渗透在多样化的体育学习方式中,使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不仅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利于个性化体育学习的有效实现,而且也能够把体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依托在对体育学习方式改进与提高的具体层面上,从而使促进体育学习动力与能力的有效发展能够落在实处。
[1] 郝克明.跨进学习社会——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连玉明.学习型社会[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3] 季浏.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王林.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高校体育课程设计[C].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7.
[5] 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6] 余文森,吴刚平,刘良华.解读教与学的意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