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觅
(中共重庆市沙坪坝区纪委,重庆 400015)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由于海量的网络信息存在来源复杂、更新快速、传播广泛等特点,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当前,诸如“表哥”、“房姐”、不雅视频等通过网络发现并迅速传播的网络涉腐舆情已成为网络反腐的主要表现形式。
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反腐日益兴起。所谓网络反腐,就是通过网络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对执政行为的监督和对权力的约束,从而达到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的一种方式,是当前反腐败建设出现的一种新方式。如何及时、准确、理性、全面地把握民众心理和社会舆论,客观科学地应对网络涉腐舆情,更加有效地运用网络这个平台进行反腐,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成为摆在执政党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以网络涉腐舆情的特点、成因为切入点,客观分析当前网络涉腐舆情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科学有效地运用网络进行反腐败斗争提出对策建议。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工具,在防治腐败、反映民意和舆论监督等方面具有其他媒体不具备的特性。网络涉腐舆情与传统媒体相比,既有基于网络传播的技术平台的因素,又有当下网络管理尚未规范所提供给网民传播尺度的因素,两者相结合,形成了目前网络涉腐舆情的主要特点:瞬时爆发性、影响广泛性、不可预测性、严重危害性。
探寻网络涉腐舆情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从问题根源上下功夫,对症下药,对于政府科学合理处置舆情而言尤为迫切。
网络赋予公众极大的自由选择权利,公众不仅可以在“信息超市”中根据自己的需要“量身定制”信息,而且可以自由、即时地参与事件的讨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便捷的信息传播和理性商谈、经验分享之间的沟通“两难”处境,导致某些涉腐舆情被随意放大,激起公众的强烈响应,产生大量的非理性和发泄性言论。如原陕西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达才因为一张照片上微笑的表情,引起网民热议,同时又被网民发现其在公开场合佩戴名表无数,引发深度质疑,最终因为腐败问题“落马”。一时间,网络对该事件的热议和评论中,关键词都集中在“腐败”、“贪污”、“受贿”等,公众不但反映强烈,且相当部分舆情集中在腐败报道方面,甚至有部分非理性和发泄性言论产生,使政府官员形象受到极大影响。
“集化跑偏”是团体成员一开始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朝着偏向的方向继续前进,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网络社会是由分化成不稳定的互相抵制的小团体所组成的,网络意见表达往往是少数意见领袖支配多数。当涉腐舆情出现之后,少数的意见领袖总是能够通过煽动性的言论将舆情往极端的方向推进,公众的从众心理使他们更容易接受煽动性言论,从而定格有关事件的舆情。
网络这种“虚拟串通”的信息链接,使得任何信息,不管真假,只要达到引爆点,就有可能以燎原之势迅速蔓延。当某条涉腐舆情吸引部分公众注意后,马上就可能通过BBS、博客、跟贴、网络聊天等形式迅速传播。传播面越广,其真实性就越没有人去质疑。而与其相反的舆情则会被驱逐,最终整个网络只能听到一种声音。
网络社会里,谁是信息的主体,谁就拥有了权力,谁就是意见的领袖。政府不再是信息权力的唯一拥有者,政府权威不断受到挑战。沉瀣一气的小团体也可以通过极端的网络暴力,蔑视并攻击政府,加上一些地方政府处置能力不强,反而加剧涉腐舆情的传播,严重损害了政府应有形象。
网络是虚拟社会,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参照。随着社会的进步,公众开始用新的眼光审视自己所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渴望能够参与决策和表达利益诉求。当公众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表达情绪的情况下,其长期积累的利益诉求随时可能因某爆发,给政府带来压力。
网络涉腐舆情一般会经历事前酝酿、事中演化、事后平息阶段,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某种程度上说,其本身是可控、可预测的。但是,由于不少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舆情监测手段,缺乏危机预警机制,对事态发展把握不准,导致应对不当,造成被动局面。
1.发声群体界定不明。网络中经常出现观点偏激的少数群体,其意图在于故意损害或者诋毁政府形象,并不代表大多数网民的观点。有的地方政府没有能够及时辨析出这类群体,不但割裂了相对成型的网络族群,增加诸多不稳定因素,也为政府作出准确的研判、提出应对举措增加了难度。
2.传播速度估计不足。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相较于政府回应具有明显优势,有的地方政府在网络涉腐舆情处置中,往往选择信息不公开或延后处置等方式,极大地疏远干群关系,导致管理和处置效率低下。
3.负面影响预判不够。网络社会中,公众往往容易对存在的短期内无法根本解决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进行攻击和混淆,引发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网民的舆情矛头就会指向政府的管控缺位,甚至动摇党的执政根基。
1.节奏把握不准。如重庆地方官员不雅视频事件,部分网民对公务员群体带有攻击性的意见,加上一些网站论坛内长时间出现过激言论,并不时煽风点火,声称政府监督不严,处置不力,导致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不稳定因素增多。这就需要政府部门把握热点节奏,在网络上适时发布稳妥合理的观点和处置意见,找准合适的时间点切入,避免被动局面。重庆政府稳妥及时处理不雅视频的系列做法,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
2.管理刚性单一。很多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涉腐舆情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最常用的办法就是采用互动式论坛先审后发的模式,这使得一些网民的正常诉求和建议再审核过程中被过度解读和删除,网络的声音难以真实呈现。
3.引导不够规范。当前,在网络涉腐舆情引导过程中,经常出现“三种现象”:“倒戈”现象:即对已经形成网络热潮的涉腐舆情进行正面否定,导致矛头转向政府;“水军”现象:由政府组织的大量网络灌水人员,按照统一的口径和要求,对不利于政府的涉腐舆情和言论进行稀释,引导和辩解。这种类型的舆情引导都是在舆情发生以后的补救措施,往往处于被动的灭火局面;“涨潮”现象:由于对已发生的网络涉腐舆情判断失误,工作滞后,往往出现重新掀起新一轮舆情高潮的情况,最终导致政府疲于应付。
1.网络发声功能缺失。大多数的专业性、娱乐类、社区民意网站只是对党报党刊头条新闻的简单重复,没有独立创新的空间,使原本活跃的网络失去了诸如对涉腐舆情监督和民意表达等有益于稳定的职能。
2.宣传方式两极分化。目前,一方面是网民比较喜欢张扬个性,不喜欢接受一板一眼式的信息。另一方面,政府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情况下宣传过度强调格式化的信息传播模式,导致与网民沟通不畅,宣传效果不佳,甚至引起网民的强烈反感。
3.监督作用无从发挥。由于网络言论的随意性和缺乏监督,往往导致网络涉腐舆情监督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异化。如果政府不能很好地驾驭类似的网络虚拟力量和工具,保证网络世界实现有序运行,则会引发网络混乱,混淆网民视听。
诸多事例一再证明,对于网络涉腐舆情,政府只有转变施政理念,以最大的诚意满足公众合理利益诉,坚决做到不消极、不回避、不盲目,才能合理引导,防微杜渐。
1.组建队伍。成立专兼结合的网络队伍,由专人负责网络信息的处理,对公众普遍关注的腐败问题及时跟帖、回复,在第一时间澄清事实真相,并做好信息沟通工作,及时纠正错误、虚假的网络信息。
2.实时监控。在一些大的网站和知名度较高的论坛设立网络监测员,随时了解公众意见,掌握网络动态,一旦发现网络涉腐事件的苗头就迅速反应,将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提醒其提前预警,采取应对措施。
3.把控局势。及时全面掌握各种涉腐舆情动向,并积极疏导,强化正面舆情对政府形象的作用。即使出现特殊事件引发涉腐舆情,也可以通过积极有效的策略,迅速摆脱其危害,防止涉腐舆情快速而无限制地蔓延。
1.主动面对。在涉腐舆情到来之时,政府既要维护自身形象,又不能利用权力压制公民的言论自由。面对“两难”境地,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主动面对,尽快稀释其负面效应,平息舆论。
2.积极回应。政府要勇于承担有关责任,以积极的态度回应民意的要求,一些非理性的言论就会明显减少,就能给不断升温的事件迅速降温,也可以减轻政府压力。
3.合理平衡。要通过舆情的引导,把公众对事情的偏激看法转变为对事件本质及其解决办法的理性思考,适当平衡一边倒的舆情,使其朝积极方向发展。
4.坦诚对话。当面对涉腐舆情一边倒的压力时,明智的选择就是重构政府与公众、媒体对话的新机制,通过坦诚的对话以达成共识,重新构筑媒体与公众的理解与认同。
1.不能压制。如果片面压制涉腐舆情的传播,公众可能会按照自己的观点对事件进行解说,则网络腐败涉腐舆情会很快朝向极端方向发展,使得局面难以控制。
2.全面公开。全面公开和发布信息,不但能够澄清谣言、消弭恐慌,而且会让政府得到社会公众更多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更有助于政府提升公信力,获得公众认同。
3.过程开放。当涉腐舆情出现之时,要真诚公布信息,将事件的真相、历史渊源、处理办法等全过程向网民进行公开,引导舆情良性发展。
4.正面引导。当涉腐舆情爆发之时,政府化被动为主动的唯一办法就是积极争夺话语权,重新设置议题,并进行正面引导。相对于公众而言,政府在网络资源的占有上具有绝对的优势,如果积极利用主流网络争夺话语权,就能在腐败舆情爆发之时,通过公开信息重建对话的结构,把事情真实情况公之与众,将公众对事情的泄愤转变为对事件的本质及其解决之道的理性思考。这样,舆情的方向才可以朝积极的一面发展,网络涉腐舆情的蔓延趋势才能得到缓解和控制。
参考文献:
[1]周洋.打造全媒体时代的核心竞争力[J].新闻前哨,2009:11.
[2]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2009:2.
[3]郭庆光.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
[4]Krueger, Anne O.“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Rent-Seeking Societ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1974,(3):64.
[6]何增科.反腐新路-转型期中国腐败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2.
[7]金江军.电子政务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