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快递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3-02-15 06:20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3年12期
关键词:业务量税负服务

严 洁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上海 200003)

快递服务行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转变消费方式、满足消费需求、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了解上海快递服务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对14家快递服务企业(涉及12个知名品牌)开展专题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快递服务行业高度发展,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品牌聚集度较高。但企业运营中存在运营成本高昂、人员变动频繁,以及融资、配送、税负变动等诸多问题,必须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政府把握宏观方向,企业关注行业自身,上下结合、多管齐下以促进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一、上海快递服务行业总体发展现状

1.快递服务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从邮政部门快递服务许可证颁发情况看,上海快递服务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已突破一千家。截至2012年末,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共颁发快递业务经营许可1086张,比2011年末增加264张,增长32.1%;与2008年末备案的517家快递企业相比增长1.1倍。

2.快递服务业务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末,上海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9905.25万件,同比增长46.4%,比2008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率为19.6%;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82.86亿元,同比增长50.1%,比2008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率为22.4%。

3.快递品牌集聚效应显现,民营品牌主导市场。近年来,部分知名快递服务企业在拓展服务网络的同时,注重提升服务能力和品牌聚集效应。2012年,邮政速递(以下简称EMS)、圆通速递、韵达快运、顺丰速运、中通速递、申通快递、汇通快运七大快递服务品牌占全市快递业务量的82.7%,占全市快递业务收入的74.3%。从所有制形式看,民营快递各品牌发展均衡,综合实力最强,业务量份额最高,占全市快递业务量的77.9%,业务收入的72.3%;国有快递以EMS一枝独秀,2012年业务量占据各品牌榜首。但国有品牌数量较少且业务量份额不高,占全市快递业务量的18.3%,业务收入的13.3%;四大外资快递品牌仅参与国际业务,业务量份额最低,但收入较高,占全市快递业务量的3.8%,业务收入的14.5%。

4.快递服务行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从地域看,上海青浦区已成为全国民营快递品牌的主要聚集地,申通、中通、圆通、汇通、韵达和国通等六大民营品牌的全国总部设在青浦,顺丰速运的地区总部设在青浦。2012年,青浦区有六家快递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亿元。地区聚集原因一方面是地理位置好。青浦区的两条大型公路均处于上海与外界相连的三条高速公路的交接点,且都邻近虹桥机场,为快递企业拓展全国市场和节约运输成本创造了有力条件。另一方面是政策扶持力度大。上海创业政策相对规范,青浦区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土地分拨中心和公路通行环境。据统计,2012年青浦区的快递企业占全市快递业务收入的46.3%,占全市快递从业人员的25.3%。

二、快递服务企业发展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运营成本高,挤压企业利润空间。调查显示,当前快递服务企业面临三重成本压力。一是用工成本增长最快,占比总成本30%-40%。作为高度发展中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近年来快递服务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增长迅猛。2009年至2012年,行业从业人员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3.6%、55.6%和31.8%,企业用工成本也相应增加。二是租赁成本以每年7%-10%的增速上涨。大部分快递企业经营场地、分拣中心等都以租赁为主。随着物价上涨,快递服务企业的场地、办公、车辆等租赁成本普遍上浮。第三是运输成本居高不下。主要体现在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掣肘着以收发国际航空件为运营主体的外资快递企业的发展步伐。据调研,外资快递企业的运输成本占比总成本近50%,极大地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2.缺乏管理人才,人员变动频繁。目前,处于行业高度扩张的快递服务企业背后,暴露出人员素质低下,管理方式粗放,信息化程度偏低等多重隐患,亟需一批擅管理、懂技术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据统计,2012年末,上海快递企业拥有的6511名专业技术人才中仅269人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占专技人才总数的4.1%;49220名技能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仅为758人,占技能劳动者的1.5%。据企业反映,快递行业招人难,留人更难。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经验员工业内匮乏等因素,快递服务企业若不能提供具备市场竞争力的薪金待遇和社会保障福利,极可能遭遇“前年2000元/月招的人,今年5000元/月也留不住”的用人困境,最终导致企业陷入不断招人、不断培训、不断流失的恶性循环。据调查,2012年各快递服务企业的一线员工流动率为30%-80%不等。

3.行业融资难,中小企业步履维艰。快递服务企业中特别是部分民营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资金较少且利润率低,经营场地、设施均以租赁为主,企业资产主要集中在品牌、网络等无形资产,硬件条件难以达到银行的融资要求。面对行业发展中存在的资金缺口,部分中小快递企业已开始通过挂靠、联合经营,出售私人股份等方式获取资金,并坦言行业融资环境恶劣,企业发展承受巨大压力。

4.快递进城难,“最后一道门”成为配送瓶颈。在快递配送存在的诸多矛盾中,车辆进城通行难和“最后一道门”配送难最为突出。据企业反映,由于使用货车进行市内配送不仅受到城市交通管理限制,而且在运输、配送投递及车辆停靠等方面都较难操作,因此快递公司的城市配送件使用车辆基本都是小型客车,但现行法规严令禁止客车载货,造成运输过程中屡屡受罚。而快递 “最后一道门”(进政府部门、高档居民小区和大专院校难)的配送瓶颈,存在着客户送货上门的需求与物业保安不配合不签收之间的矛盾。如何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确保多方利益,是有关部门面临的又一课题。

5.政府营改增,预期11%的税率政策增加税负负担。目前,上海快递企业按照其服务认定的不同,分别纳入邮电通信业、交通运输业和物流服务业税务管理。除邮电通信业未试点营改增外,物流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分别以6%和11%的增值税率试点缴纳。调查显示,注册为货代企业的国际快递企业按6%的增值税税负与原3%的营业税税负基本持平;注册为交通运输业的快递企业税改后的税负水平比之前有较大提高,原因在于快递服务行业作为技术、资本及劳动密集型的新兴物流行业,交通运输仅是快递服务中的单个可抵扣环节,而多环节的增值服务所需要的大量人力成本却无法抵扣。经快递企业测算,如在即将进行的增值税试点扩围中,邮电通信业施行预期的11%税率政策,必将增加企业税负负担。建议将增值税率定在6%,企业税负方可与以前持平或稍有下降。

三、促进快递服务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政府层面

1.完善标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当前,应当将制定与完善快递行业各项法规、标准、配套设施作为政府的首要任务。争取相关部门支持,清理限制快递行业发展的不合理地方规章,协调税务、海关、交通、土地管理等相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关配套扶持政策,以解决企业用地、融资、进城、停车、通关效率等多重问题。

2.技能培训,解除企业后顾之忧。上海作为全国快递企业总部的主要聚集地,可率先建立快递业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采取政府引导,区县推进,企业筹资等方式并举,筹建快递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以输送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并做好相关服务,对非本地户籍的管理人才居住证政策予以跟进,逐步解决人才子女入托、入学问题,解除企业后顾之忧。

3.平衡税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快递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占比较高的人力成本无法作为进项税抵扣,造成税负上升须引起关注。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调研,重视合理认定行业性质及适用税率问题,适当放宽进项税抵扣范围,使其税改后不至发生税负的重大改变,达到“营改增”试点的预期效果,促进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二)企业层面

1.优化整合,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由于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导致近年来快递服务企业盲目扩张,数量激增。当前,企业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继续生存,实现规模发展是唯一之路。快递服务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一体化管理水平,在交通运输、分拣场地等方面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2.完善服务,提高行业认可程度。在未来的发展中,快递服务企业间的竞争必将由产品的竞争上升到服务、管理的竞争。企业应推行差异化和特殊化产品服务,并在提高服务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服务质量。

3.凝聚员工,积极打造企业文化。快递服务企业的员工变动频繁且流失率高,表面看是由于工作压力大、收入低所致,深层次原因却是快递行业企业文化的缺失。应该建立积极的企业价值观,创建完善的企业文化和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为员工提供发展空间和成长平台,营造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工作环境,方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储备强劲能量。

猜你喜欢
业务量税负服务
2020年业务量达830亿件快递跑出经济活力
“营改增”条件下建筑企业如何降低税负
上半年云南快递量同比增速全国第三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中国适度税负水平的估计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企业税负影响的案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