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图书馆新馆的建设定位与功能前瞻

2013-02-15 06:19时晓难辽宁省图书馆辽宁沈阳110015
图书馆学刊 2013年11期

时晓难(辽宁省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15)

辽宁省图书馆新馆的建设定位与功能前瞻

时晓难
(辽宁省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15)

就辽宁省图书馆新馆的建设背景、建设定位、功能实现的前瞻性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 新馆建设 辽宁省图书馆

辽宁省图书馆现有藏书500多万,其中古籍56万(含善本12万),数字资源60T。目前的馆舍始建于1989年,经过20多年的风雨沧桑,各项使用功能早已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为了保证在今后几十年或更长时间里,辽宁省图书馆各项使用功能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2010年7月新馆建设项目得到落实,三年后的今天,一座新型图书馆已经在沈阳浑南落成,2014年辽宁省图书馆将以全新姿态与读者见面。

1 建设背景

辽宁省图书馆馆藏总量达500余万册(件),每年以25万余册的数量递增,馆藏能力严重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辽宁省图书馆目前的馆舍面积相对狭小、建筑及配套设施远远不敷使用,并且影响到图书馆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馆藏保护手段、藏书空间、阅览面积、阅读环境、基础设施、自动化水平等方面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转换、数字化存储、联机检索、网络通信、信息应用和智能化管理等方面,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差距正在加大,不能满足《公共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和辽宁省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教兴省和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要求相距甚远。建设一座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图书馆已成必然选择。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辽宁省加大了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辽宁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健全完善公共图书馆网络,加快全省各级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建设步伐,形成资源共享的公共图书馆网络。辽宁省图书馆的新馆建设是辽宁省重点项目之一,项目的建设将彻底改变辽宁省图书馆使用面积不足、装备设施落后的状况,完全符合辽宁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与目标,对促进辽宁省和沈阳市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城市品位,推动辽宁省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 建设定位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辽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更高水平的文化生活,提高辽宁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也为开好第十二届全运会创造条件,2011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决定将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省科技馆、省档案馆等文化设施项目在浑南新区统一布局,打造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布局和建设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辽宁省文化场馆。

2.1 建筑定位

辽宁省文化场馆项目由法国VP建筑事务所设计,将4栋不同功能单体建筑通过空中俯视自然田野的肌理巧妙地组合在一个空间平面上,四栋体量大小不一的建筑从花园中生长出来,恰似一个个排列组合充满变化的花园景观小品展示在公众面前。每栋单体的空间排列组合相辅相成,内部景观庭院和外部宽阔的广场内外穿透,从空中看过去像一副刺绣中的画卷。整幅画卷就是一个中国古典文化中的博古架,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和档案馆以中国庭园四合院与西方现代广场的组构形式呈现在沈阳市民面前。

图书馆的造型和空间组织采用“图书架”的展示形式,把建筑本身作为一个整体的展示平台,所有的设计主题都依托于此寓意来组织未来的图书馆功能布局,整体建筑外观是一个巨大的图书展示平台。无论外在、内在,它都将是沈阳市的标志性建筑物。

2.2 文化定位

辽宁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辽宁省文化场馆作为积淀辽宁历史、传承关东文明的重要载体,是辽宁与沈阳的灵魂与象征。图书馆既是承载独特使用功能的建筑实体,又是知识聚集和文明传承的精神载体。即将运行的辽宁省图书馆新馆不但是辽沈大地新地标,还是辽宁文化传承中心,它将以海量数字文献、领先科技的阅读设施以及现代化传输手段、办公模式展示其当之无愧的辽宁省文化传承中心、知识信息枢纽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形象。它的建成启用以及与博物馆、档案馆、科技馆的资源互补,必将最大限度突出其文化中心的内涵。

2.3 特色定位

辽宁省图书馆的前身是东北图书馆,1947年筹建,1948年8月15日于哈尔滨开馆,1949年2月迁至沈阳,1955年改名为辽宁省图书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所大型公共图书馆。建馆50年来,辽宁省图书馆现有古今藏书500万册(件),10余个文种,并与17个国家和地区的图书馆建立了文献交换关系。辽宁省图书馆自建馆起就重视东北地方文献工作,文革前地方文献工作的开展位居公共图书馆前列。此外,建馆之初接收东北各地日伪机构藏书,所藏日文书刊(解放前)、满族文献、伪满文献极具特色,这类文献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系统所处地位具有独占性。为了发扬传承文献特色,2013年将地方文献工作独立出来,将征集、服务、开发相统一,更好地突出了馆藏特色。

辽宁省图书馆在保持传统特色基础上,依托新馆各种优势,配合辽宁经济文化发展,还可以打造新品牌,不但有特色馆藏,还要有特色服务品牌与之配套,最后形成不可替代的图书馆特色。

2.4 功能定位

辽宁省图书馆新馆的功能定位应秉承传统图书馆自身的优势,融入现代国内外图书馆界先进的理念和新技术的应用,按照建设东北最好、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定位,突出开放性、灵活性、舒适性、综合性、高效性、节能环保和人文服务,使辽宁省图书馆新馆成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空间充足、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大型综合性图书馆,成为一个融学习阅览、信息交流、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网络化、职能化、具有鲜明时代风格和辽海文化蕴涵的现代化图书馆。

首先,继承全省文献中心地位优势,起到龙头作用,即联合省内各馆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集全省传统文献、地方文献与现代网络资源为一体,以知识聚集和知识服务交融的数字资源库群及数字化服务体系为基础,形成以辽宁省图书馆为中心,辐射市、县(区)、乡镇、村的四级文献服务体系,成为全省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中心。

其次,利用新馆优越环境及现代化设施,以及新的办馆理念,面向大众,融学习阅读、社会教育、学术研究、信息交流、文化休闲为一体,提供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手段及宽敞舒适的学习场所,让新馆成为全民接受终身教育的培训中心。

再次,为充分发挥辽宁文化传承中心作用,在利用馆藏的基础上,联合社会力量定期举行适合不同群体、不同规模、不同形式、不同载体、不同内容、不同主题的各类讲座;举办各种类型展览;融科普教育、专业培训、学术交流为一体,让新馆成为面向东北、面向全国,积极开展国际交流的重要文化设施和开展社会教育的活动中心。

3 功能实现的前瞻性

3.1 书库容量

辽宁省图书馆新馆建设首先一点就是整体馆舍空间足够大,用地面积为83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03150平方米,建成后将是目前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省级图书馆,书库的设计容量可达到1000万册(件)。参照目前国内较大规模的图书馆,如1987年落成的国家图书馆,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书库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设计藏书能力2000万册(件),2008年9月9日国家图书馆二期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总面积增至25万平方米,可满足未来30年藏书需求;上海图书馆现有建筑面积总计12.7万平方米,藏中外文献5300余万册(件);2012年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建成对公众开放,总建筑面积为100523平方米,目前文献总藏量达550余万册(件),书库的设计容量为1022万册。由此可见,辽宁省图书馆新馆这样大的建筑空间,若今后每年购入新书25万册(件),另外每年有1%的精装书和10%~20%的平装书不堪使用,因此图书馆可按1.5%~2%的比例从流通藏书中剔除,按此计算,每年的馆藏剔旧量约为7~10万册(件),完全可以满足未来二三十年的文献增长对存放空间的需求。

3.2 信息容量

新馆信息化建设是辽宁省图书馆新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新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将全面提升辽宁省图书馆面向全省读者服务的技术支撑能力。结合新馆建设,采用新思维、新技术与全新集成模式建设数字图书馆平台,系统为未来的数字图书馆提供资源建设及管理平台,支撑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持续发展。新馆数字资源存储空间为200TB,网路带宽1000兆,信息节点4000个,提供给读者使用的计算机600台,无线网络全覆盖,并建设自助图书馆1个,辽宁省图书馆地区信息资源服务中心14个。

3.2.1 信息存储

辽宁省图书馆数字资源主要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图片数字资源、视频与多媒体、学术资源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资源愈加丰富,种类更加繁多,需求的存储空间无限加大,合理预留出数据空间,有利于数字化建设的发展。

目前,辽宁省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情况是:电子图书和期刊40TB;图片数字资源30TB;视频与多媒体50TB;学术资源10TB;合计130TB。每年增加5%的新容量,按照性能需求联机存储5年的数据,系统存储容量为162.5TB,磁盘系统需要做冗余数据处理,需要占大约20%的磁盘空间,所以,系统的存储容量设计为200TB。

3.2.2 网络支持

辽宁省图书馆网站的信息流大体可分为Http、视频点播、音频、https、Files、SMTP、ICQ、FTP等。在网站应用中,主要以查询为主(Http),约占85%,其次是视频点播,约占10%,其他应用占5%。考虑到未来一些增加的应用和访问量,最终选择1000Mbps链路与国内ISP的链接,以另外一条500Mbps的链路为主链路备份,同时两线路做负载均衡。

3.2.3 读者容量

目前,辽宁省图书馆有座席800个,每天到馆读者2000人次,在现有的馆舍条件下,馆里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为读者开辟出阅读空间,还是远远满足不了读者的正常阅读需求,因为空间的不足,也限制了读者到图书馆学习及利用图书馆的动力。港大图书馆馆长彭仁贤博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图书馆应该是开放和友好的,读者不到图书馆来,图书馆就没有将来。没有将来的图书馆,也就失去了她存在的意义,能否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图书馆自身的硬件条件是要素之一。辽宁省图书馆新馆将设置阅览座席7000个,日均接待读者的能力可超1万人次,阅览座席比原来增加了近10倍,接待读者的能力是目前的5倍,同时阅览环境将会极大改善,真正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读者感受到各自需求的满足。

此外,辽宁省图书馆新馆还将配备一定数量的流动图书车,深入社区、深入街道,设立数个固定、不固定的图书借还服务点,延伸服务领域,将省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送到读者身边,以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

4 结语

新馆建设,不单单是馆舍变大、设备变新、环境变雅等外在的表现,应更多的思考如何与一流的建筑相配套实现服务一流,真正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新馆建设目标。更好地规划新的发展战略和做好充足的业务准备,是一个业务提升的过程——目标定位的规划和推进、馆藏资源的充实和调整、服务模式的创新和建立、服务理念的植入和贯彻、人员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等等,都需要科学筹划,稳步实施。只有这样,呈现在公众面前的新馆才会有崭新的形象,才会成为言之有物的文化标志。

[1] 柏柠.辽宁省图书馆新馆管理模式规划构想[J].图书馆学刊,2011(12).

[2] 广州图书馆.广州图书馆2011-2015年发展规划.2010.10

时晓难女,1962年生。本科学历,副研究馆员。

G259.273.1

2013-07-30;责编:徐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