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满意与为人民服务的必然回归

2013-02-14 13:38黄晋太
关键词:民生问题发展

黄晋太

(太原理工大学 期刊中心,山西 太原 030024)

改革发展是当今时代的最强音,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铿锵主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的历届领导集体,始终高举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实践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实践和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繁荣昌盛的中国带向了21世纪,使华夏文明更加灿烂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盛世之中看太平,强国之时恤民情。面对新的历史转折期的各种机遇和挑战,面对日积月累不断彰显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面对党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种种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到关注民生,维护与实现好民生民权,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民,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名副其实,这不仅是广大人民的普遍夙愿,而且也是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回归。

一、社会主义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必然取向

中国近现代史,既是一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又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同时还是一部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曲折探索,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其贫弱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回顾历史,无论哪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斗争与和平,也经历了革命与融合的变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历经解放思想和改革发展的洗礼,中国步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事实证明,改革发展是推动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历史驱动。

建国六十四年来,党领导人民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引导着中国建设和发展的航船,进行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探索,探求着走向复兴的“中国道路”。早在1944年9月,毛泽东就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明确指出党及其所领导的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1]。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旗帜鲜明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了党章,深刻表明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2]。这是对党的根本宗旨的最完整和最科学的表述。

1956年4月,着眼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实际,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著名讲话,指出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建立了起来,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社会矛盾,也已变成了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究其矛盾的实质,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同年九月召开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今后的主要任务: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之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成了党和人民为之努力的追求目标。事实证明,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由于过去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准备不足,实践不够,更由于许多正确的意见没能认真贯彻,切实坚持,从而导致了在八大以后,尽管我们取得了许多成就,却也遭受了严重挫折,究其原因,就是没有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辟了中国改革发展的强国富民之路,并在党的十二大再次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奔小康的光明前景。

邓小平同志指出,提倡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就要一心一意搞建设。“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3]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要发展经济,要让社会主义制度下百姓的生活从贫困变为富裕。“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4]因此,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要不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既要让多种经济成分融合发展,又要不断培育和完善市场经济。允许农村和城市部分人先行致富,其目的是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国策。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让中国经济融入了世界,也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

解放思想,改革发展,大胆试验,敢于创新。从封闭体制的桎梏牢笼里走出来的中国人,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引下,激情满怀地走上了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发展道路。从197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3 65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43元,农村人均收入133元,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8.9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6 280元,农村人均收入2 253元,再到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51.9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26 959元,农村人均收入7 917元,中国经济持续大幅度向前攀升。国内GDP从1990年的全球排名第10位,到2010年赶超到全球第2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大国让世人瞩目,然而从人均收入排名比较来看,就不尽如人意了。1980年中国人均收入世界排名第94名,1990年排名第105名,2010年则排在第127名。不仅如此,就国内城乡居民具体收入来看,人均收入背后还有巨大的收入反差,其中1%的个别人为巨额收入,10%的少数人为较高收入,而89%的多数人仅为一般性收入,更不用说其中还有几千万需要救济的贫困人口。两极分化不仅表明了社会分配的不合理性,而且也显现出了政策方面的某些失衡和偏颇。调整利益分配结构,让更多的百姓享受到实惠,感受到社会应有的保障,这无疑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应有之义。

二、改革发展是社会主义中国繁荣昌盛的历史驱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改革开放伊始,就确立了强国富民的政治基础。所谓政治基础,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5]。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实现小康目标,再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即所谓的政治目标,现在这个目标已经完成了前两步任务,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日可待。

强国富民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必然诉求,是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和期盼,也是党执政为民和立党为公的为政本色。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就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把建设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了理想目标,并先后采取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变所有制形式、实施“大跃进”和建立人民公社等多种途径,以求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使贫穷的中国及早富裕起来,让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的近30年里,尽管我们出现过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也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波折,但工业化基础和尖端科学技术在艰苦创业中逐渐成长起来,农村和城乡居民的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尤其是人们的道德风尚和民族气节,秉承了井冈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扭转到了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定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胆尝试,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与发展;从摆脱单一计划经济的束缚,到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从国家和集体所有制形式为主导,到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共荣,以改革促发展,推动全社会和谐进步。党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不断创造着奇迹,展示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中国人民的无畏气概和创新品质,东方巨龙的民族精神和时代豪气。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无疑是物质文明不断发达的过程。邓小平对于诸多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的精辟阐释,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要发展,社会主义理论要发展,要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而向前发展。”[6]但是我们决不允许,无论理论界或者文艺界,对于社会主义和“一切向钱看的”混乱的错误的认识存在。虽然搞精神污染的人只是少数,但“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殃民”。同时,精神污染还在人民中“混淆是非界限,造成消极涣散、离心离德的情绪,腐蚀人们的灵魂和意志”[6]。我们要始终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尤其是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绝对不能动摇。“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7]现在,改革开放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实践中,依然还有许多不良的意识在影响着我们。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 ‘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7]时至今日,我们也依然能感觉到“左”的或右的思想的影响,改革开放的意志还不够坚定,维护全社会的利益还不够坚决,对此我们应当引起高度警觉。

改革开放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照搬,只有大胆地闯,大胆地试,甚至有时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对改革开放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而且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和新要求。发展是第一要义,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再次步入了新的阶段。科学发展观重申了发展是不变的主题,人是发展的永恒主体,发展必须是全面和谐与永续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首尾相顾,左右衔接,上下相通,全局一统,而这个全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完美实现。

科学发展观思想的形成,既是对中国特色理论的发展与升华,又是对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提出的新要求。发展是不变的主题,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发展的目标是客观的,也是现实的和未来的。因此,发展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是要讲科学而不能一蹴而就的;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永恒的主体。同时,人也是发展的永恒的主体,发展的实践理应依靠人,发展的成果更应惠及人,而人的社会平等尤为重要。社会发展不只是物质的创造,也不只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包涵自然环境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区域之间、区域与整体的协调发展,以及可接力未来的持续发展。曾经的顾此失彼,取而代之的是统筹兼顾,曾经的以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变成了环境优先发展的科学思维。关注民生问题,消除贫富差别,更多更好地实现惠民利民,改变“国富民穷”的现实状况,使国家真正强大,百姓安居乐业。三十多年的历史经验昭示,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普遍共识,成为党的领导的本色宿求。

三、人民满意是党恪守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回归

民生问题自古就有,历朝历代无论是曾经的繁荣一时,还是最终的没落衰败,民生都是不变的话题,是难掩的历史沧桑。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8],不仅道出了那个时代百姓的无数辛酸,而且也唱出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眷眷情怀。处于新的重要转折期的发展中的中国也不例外,民生问题也成为了今天社会的主要问题,但今天的民生问题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也不能与以往同日而语。

不可否认,改革发展三十多年来,尽管经济腾飞了,国家富裕了,百姓生活也普遍得到了改善,但民生问题依然是社会矛盾的焦点,是人们街头巷尾议论的热点话题,这其中的缘由何在呢?现在的民生问题与以往又有何不同呢?

首先,今天的民生问题是众所周知的,是社会普遍关注的,是公开透明的。民生问题事关百姓切身利益,事关每家每户的生活生计,政府惠民利民好坏,百姓感受最深最直接,因此,百姓也最有发言权。年年“两会”关注民生,天天舆论倾情民生,领导视察掌握民生,信访畅通跟踪民生。下情上达,走访调研,充分地了解民情,让百姓表达意见,反映真实情况,这是党以德治国和民主治国的重要方略,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和勤政爱民的本质体现,也是党和政府体恤民情,不断落实惠民利民政策的重要信息保障。

其次,今天的民生问题是结构性的,是发展过程中某些政策取向所造成的,是通过制度和政策完善可以调节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策或体制机制的持续偏颇,也由于利益分配的长久失衡造成的城乡差别、地域差别、行业差别等,都不断加剧了贫富差别,导致了发展中的多数人贫困,少数人获得了较多的财富。相对贫困的多数人群,由于工资性的收入普遍较低,在其集团内部又相对处于收益的弱势,以至于带来了家庭买房难、就医难、上学难等一系列生活问题,加上住房、医疗、教育逐渐市场化,各种日用消费品价格也不断上涨,使得民生问题表现更加多样化,解决起来的难度也更加复杂化,但这些都已为党和政府所熟知,并开始注意在实践中逐步加以解决了。

民生为重是国之太平的基石,是盛世久安的保障,也是民之所求的宿愿。以人为本,民生为重,让利与民,还利与民,这不仅是百姓的普遍呼声,而且也是新的中央领导的施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伊始就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9]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人民更多的满意作为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党派的重要标志,也是今天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历朝历代的重要体现。强大的秦王朝,鼎盛的唐王朝,以及历经数百年的大清帝国,还有统治仅仅数十年的蒋家王朝,不都是因为视国家为己,而置百姓于不顾导致最终消失了吗!

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0]。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作为“人民领袖”,毛泽东还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认为,无产阶级的事业只能依靠人民群众,也应该使每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相信人民,信任人民,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无穷无尽的创造力,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由此思想的升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成为了我们党的群众路线;人民当家做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成为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关注民生,民生为重,解决好百姓的问题,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就成为了党执政为民的必然宿求。以史为鉴,方能正己,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科学把握人民群众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惠民利民,始终依靠人民和为人民服务,正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同时,我们也务必清醒地看到,在现实工作中,在乡村最底层,在企事业单位,甚至在一些政府领导层,我们还有不少忽视人民群众的倾向,还存有许多轻视民生问题的思想,从而引发了官民对立、警民对立、群众对立、贫富对立的群体性事件,造成了不该有的极端社会影响,不安不稳情形时有表现。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1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走群众路线,切实从源头上消除当前群众深恶痛绝的、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尤其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四风”问题,“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11],确保党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这对于今天党的建设发展,以及党的持久建设发展都十分重要。

随着改革发展的进一步深入,随着利益结构的不断调整,最大限度地消除民怨,加快解决好民生问题,把“国富民穷”转变为国强民富,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让平安和谐、共同富裕的社会变成现实,让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无疑是我们今天肩负的重大责任。正如习近平所说的,与人民心相连,与人民共甘苦,恪尽职守,夙夜在公,“把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建设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努力解决深层次问题,着力建设平安中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12]。这是民心所向,党心所向,是人民的期盼,百姓的诉求,也是全党的渴望,更是党执政为民的宿求!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M]//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5-1006.

[2] 毛泽东.五四运动[M]//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59.

[3] 邓小平.一心一意搞建设[M]//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

[4] 邓小平.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M]//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17.

[5] 邓小平.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M]//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4.

[6] 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M]//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2,44.

[7]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M]//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0,375.

[8] 邵华泽,张春林.中华国学传世藏书:第12卷[M].北京:线装书局,2010:7.

[9] 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EB/OL].[2012-11-1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1/15/c_123957816.htm.

[10]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M]//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11] 习近平.要对党内作风之弊来一次大扫除[EB/OL].[2013-06-18].http://news.163.com/13/0618/16/91LSI9PH0001124J.html.

[12] 习近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EB/OL].[2013-05-3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5/31/c_115991480.htm.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浅析医院党建工作中的人本管理
民生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探析
国外医疗保障模式对我国医疗保障的启示
架起民生与日常生活的桥梁—— “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民生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