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棉花花铃期管理技术

2013-02-14 10:37:12蔺明芬高金权卢东琪赵丽华
天津农林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花铃期天津地区棉株

蔺明芬,高金权,卢东琪,赵丽华

(1.宁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天津 301500;2.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天津 300061;3.天津市原种场,天津 301501)

棉花自开花至吐絮的一段时期为花铃期,天津地区一般在七月上旬到九月初,约需50-60 d。花铃期是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最旺盛,并开始转化为以生殖生长为主的时期,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生产中要以肥水为中心,结合化控和整枝等措施,协调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争取少脱落,多结铃,为夺取棉花丰收打好基础。

1 追肥

花铃肥是夺取棉花高产的关键,必须按时足量施用。一般分2次追肥,第一次追肥,在盛蕾至初花期施用,施尿素10 kg/667 m2+硫酸钾5 kg/667 m2,具体应根据气候、土壤和棉株长势等情况施用。一般土壤粘重,发苗慢,前期长势弱的棉田适当早施;沙性土壤,前期发苗快长势旺的棉田适当晚施。第二次追肥在盛花期施用,追肥量为施尿素10 kg/667 m2和硫酸钾5 kg/667 m2。

2 灌溉与排水

花铃期棉花对水较为敏感,既不耐旱又不耐涝。天津地区由于棉花花铃期正处于雨季,一般棉田不需浇水,重点是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棉田积涝。但若个别年景出现干旱就应及时浇灌,浇水一般要三看,就是看天、看地、看棉花,棉株生长缓慢,叶色比较暗绿,晴天中午时顶部叶片萎蔫下垂,应该立即浇水。为防止浇后遇雨,可采取沟灌的形式,不提倡大水漫灌。

3 整枝和打顶

棉花花铃期还应做好打顶整枝工作。打顶的原则是“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天津地区发育正常棉田于7月15日打顶;发育晚、长势弱棉田在7月20日打顶。按照下部果枝少留果节的原则打下部果枝的边心,一般底部1~3个果枝留1~2节,中部果枝碰头就打边心。棉株生长过旺的棉田,可分期打去主茎中、下部的老叶3~4片,剪掉空枝,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脱落和烂铃。

4 适时化控

天津地区棉花花铃期正值雨季,管理不当易引发旺长,导致蕾铃脱落,降低棉花产量,适度化控可塑造棉花丰产株型,改良棉田环境,可从很大程度上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化控一般掌握“前轻后重,少量多次,先控后促”的原则,并做到三看:看天、看地及看苗,全生育期化控分为3~4次,依据棉田长势情况,可适当增加或减少次数和用量。土壤较为粘重的棉田,应采取前期促,中、后期控促结合的技术路线,开花前促苗早发培育壮苗,开花后加强化控,促根控上,促苗稳长,重视盛蕾期化控,花铃期以促为主,防止早衰。分别于盛蕾期、初花期和花铃期喷施缩节胺(0.5~1)g/667 m2、3 g/667 m2和4 g/667 m2。根据降水量8月上、中旬增加缩节胺的使用。

5 花铃期病虫害的防治

天津地区对棉花生产影响较大的病害主要是黄萎病,目前还没有针对黄萎病的特效药,一般以预防为主,其中选择抗病品种是关键,其次就是倒茬轮作。对黄萎病较重和易早衰的棉田,可从盛蕾至初花期开始,喷施乙蒜素5 m L/667 m2、碧护3g/667 m2及氮磷钾叶面肥,每隔7-10 d喷一次,喷2~3次。棉花花铃期虫害主要有棉铃虫、盲蝽蟓、棉蚜及红蜘蛛等,可混合用药进行防治,尤其要重视加强对盲蝽蟓的防治。盲蝽蟓是喜湿性昆虫,近两年棉花生育期间雨水充足,田间相对湿度高,为盲蝽蟓提供了适宜生存的环境。尤其是个别棉田由于化控技术不到位发生旺长,造成田间荫蔽,为盲蝽蟓的发生提供适宜环境。应在控制好丰产株型的基础上,清晨或傍晚从棉田外围向内用药,并加强统防统治。

猜你喜欢
花铃期天津地区棉株
天津地区口感型蔬菜品种介绍
天津地区黏虫迁飞发生特征及监测预报
芒种时节抓好棉田管理
农村百事通(2020年9期)2020-05-29 08:11:16
棉花早衰原因及防止措施
干旱胁迫条件下施用保水剂对棉花植株生理生化的影响
棉花烂铃的综合防控
乡村科技(2016年13期)2016-02-20 04:22:44
天津地区地热流体化学成分垂向演化特征研究
华北地质(2015年1期)2016-01-13 03:03:09
冠县棉花花铃期田间管理技术
棉花花铃期田间管理技术
LG天津地区技术交流会成功召开
机电信息(2014年19期)2014-02-27 15: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