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教育流派,这或许有一些说头。首先,一种流派涉及比如教育是什么,教育应该怎么办,教育根本问题的看法,因此一种流派必然拥有独立的逻辑和出发点,因而影响至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线老师;其次,一种流派可能并没有对某些问题作出具体而明确的回答,但是至少在关键性的问题上有明确的取向,因此流派与流派之间的观点只有取向之异,没有对错之分;复次,教育流派之间必定有传承与相互影响的,因此,同一个时代,甚至同一个学校里也可能有不同的流派。
如此说来,教育流派或许由大思想家们创造,但是不一定即是完全属于教育思想家的事情,也完全有可能在教师们中间存在,教育这件事毕竟最终还是属于站在讲台上的教师的。仔细想想,便可以发现,即使在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学校内,也有教育流派的存在,甚至有不同的教育流派同时存在,这只要稍稍用一点心便可以发现。
比如在聊天中经常可以感到,有的老师们对于组织某种形式化的德育活动十分热心,但是有的老师们则很反感一些形式化的、似乎没有效果的德育途径,老师们说:“这些形式化的途径只能把孩子们教坏,还不如什么都不教。”
这是一种很具有“中国特色”的流派,很多老师对孩子们本身所拥有的向善性给予很大的期望,不想对孩子们的成长起太多的干扰。若从思想史的角度来说,可以追溯到早期中国的道家思想。举个例子,儒家的学者一般认为:“教者,何谓也?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白虎通义·卷七》),“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教育活动自然是要有所作为的。但是道家的学者则认为,“立不教,坐不议”“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庄子·德充符》)。不需要教育,一个儿童自然就会拥有勇敢、智慧等品质,现实的情况往往是教育伤害了儿童的优秀品质。这背后其实是作为与不作为的两种教育流派。在教育的历史上,以此为基础,曾经出现过自然主义、经验主义、教师中心论等各种不同的思想流派。
不过,这种流派其实并不适合于一线老师,因为严格说来,这种流派最适合做“反思”用,反思每个人自身的作为,也就是必然最终归于会“不作为”。
再比如,老师们聊到考试的时候,针对是否要改革考试这件事情,常常会陷入矛盾,或者在老师们中间分为两派。一方面认为考试可以维护公平,如果改革考试制度,会使弱者的利益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认为考试会限制学生的健康发展,如果不改革考试制度,最终受到伤害的仍旧是社会制度中的弱者。
这两种是典型的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流派,这当然也是一种藏在老师们内心深处的教育流派。自古以来,思想家们一直在为我们的社会到底是应该快些改革,以更好的维护弱者的利益,还是慢一些改革以防止弱者的利益受到伤害之间争论不休。比如说儒家学者认为,“先王之教,因而弗改,所以领天下国家也”(《礼记·祭义》)。但是法家学者韩非子则认为“废先王之教……所以利民萌便众庶之道也。”两者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有取向的不同,这是两种流派。
再比如,在另一些问题上,老师们会陷入对某种细节的困惑。再提问的时候是应该站在讲台上,还是站在学生旁边呢?自己的教学用语是不是需要在备课的时候全部都定确好呢?从导入到正式内容之间的过渡为什么还是不够流畅呢?这些无关大局的困惑太多了。
这是属于一种人类历史上另一种被称为“技术主义”的流派,既然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不是像动物世界那样完全依靠自然,那么就可以说明,人的成长过程是一种需要教育的过程,那么教育就是一种“人为”的事情,那么教育过程的每一处细节最好都完全被人控制住。
但是,这种思想也许只是适合做教研员的人,也未必适合教师,因为站在讲台的教师,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有“人为”的成分,但是终究是“导演”“演员”一身兼,而且是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变化的,在为了促进学生成长与实现更“美”这两者之中,教师必然要选择前者,因此教学与纯粹意义上的表演完全不同,不可能像拍电影那样,事先把每一个环节、每一句台词都定好。因此,这是一种仅仅适合旁观者的流派。
总之,任何一个跟教育有关的人,只要他心中还在想着教育,其心中的各种看法就必然代表了某种流派,这些认识是一个人对教育认识的基本出发点。对于一个普通的教师,或者一个普通的关心教育的人来说,应该做的是什么呢?那便是整理一下自己对教育内部、外部不同现象的各种认识之间有没有矛盾。某种流派本身并没有对与错,有可能出现错的地方不是取向上的差别,而是自己的相互矛盾。而要做到这一点,一来需要多反思,二来需要多读书,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正是这个意思。
【评述】本文站在教师的立场,就“流派”的可能做了冷静的思考,作者认为教育“流派”不一定“属于教育思想家”的事情,完全有可能在教师们中间存在,是“属于站在讲台上的教师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待教育流派的话,“任何一个跟教育有关的人,只要他心中还在想着教育,其心中的各种看法就必然代表了某种流派”。这样的见识,在流派纷呈的当下,对身处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而言,无疑是一种唤醒与激励,同时也是对那些基于立门立派的专家们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