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干旱问题及干旱灾害管理思路转变

2013-02-10 07:32吕娟
中国水利 2013年8期
关键词:缺水抗旱灾害

吕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00038,北京)

我国干旱问题及干旱灾害管理思路转变

吕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00038,北京)

三级阶梯地貌和季风气候决定了干旱在我国长期存在。从古至今,干旱灾害一直是我国的心腹之患,曾为我国带来过无数次深重的灾难,并且引发过社会动荡和朝代更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水利工程建设,60多年来虽然因旱导致人口死亡的现象不再发生,但干旱依然对我国粮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同时城市干旱缺水和水生态退化现象也日益突显。2000年大旱后,我国开始重新审视过去干旱灾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2003年起,干旱灾害管理开始由过去单一的农业抗旱和被动抗旱向全面抗旱和主动抗旱转变。10年来,我国的干旱灾害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农业成灾、城市缺水、因旱农村饮水困难和生态退化等都得到了有效控制。未来,我国的干旱灾害管理应向完善措施体系、增强科学化水平、实现减灾社会化、增强公众意识、做好大灾防备等干旱灾害的风险管理转变。

干旱;演变特点;时空分布特征;灾害管理;思路转变

干旱是我国每年不能回避的话题,2013年春旱又显现了出来。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防办)2013年4月2日统计,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1亿亩 (1亩为0.067hm2,下同),(多年同期平均值2.3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5234万亩 (多年同期平均值7228万亩),有661万人、42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多年同期平均值1154万人、890万头),主要分布在云南、甘肃、河南、四川、湖北等地。从全国来看,当前的旱情较多年同期偏轻,但对局部旱区来说,干旱严重影响着春播和农村饮水安全,抗旱成为当前国家和有关省(自治区)服务于民生的头等大事。

多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为减轻旱灾付出了巨大努力,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国内经济社会形势变化,仍然出现“年年抗旱年年旱”的现象,破解这个难题,需要在体制机制、能力建设、公众教育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表1 各年代农作物因旱受灾情况

图1 1990年以来粮食产量增长率和因旱粮食损失增长率情况

图2 1990年以来农作物因旱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变化情况

一、近年我国旱情旱灾演变特点与趋势

三级阶梯地貌和季风气候决定了干旱是我国与生俱来的气象特征。早在《诗经·大雅·云汉》中就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的传说。历史上,由于水利工程稀少,大部分耕地是“望天田”,干旱来时,轻者“禾尽槁死,民大饥”,重者“河底生尘,饿殍塞道,父子相食,闾里皆墟”,甚至引发社会动荡或朝代更迭。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我国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再也没有发生过因旱饿死人、因旱渴死人的现象,但由于经济、人口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水资源有限的前提下,社会承受干旱的能力大幅度降低,从而出现小旱引大灾的现象。但近年,国家实施工程与非工程并举的抗旱措施,使干旱造成的各类损失得到有效控制。

1.21世纪以来农作物平均因旱受灾程度最重,但各年总体呈下降趋势

农作物因旱受灾、成灾面积都呈上升趋势。据《中国水旱灾害公报》统计,全国农作物因旱受灾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平均0.116亿hm2增长到21世纪初的平均0.25亿hm2,平均最大的是20世纪70年代,为0.261亿hm2;成灾面积平均由0.037亿hm2增长到0.144亿hm2,平均最大面积是21世纪初;因旱粮食损失由20世纪50年代平均43.5亿kg增长到21世纪初的平均349亿kg,平均最大的是21世纪初(见表1)。

以1989年为基准年,1990年以来粮食产量增长率呈稳步上升趋势,但因旱粮食损失增长率却变幅较大,以2000年损失增长率111.4%为最大,粮食损失增长率较大的年份还有2001年(93.2%),1997年(67.8%),2006年(46.9%),2007年(31.7%);粮食损失增长率最小的(负增长率)是 1996年(-65.4%),其次是 1993年(-60.9%),2012年(-59.0%),1991年(-58.4%),1998年(-55.2%),2008年(-43.4%),2010年(-40.6%)(见图 1)。

表2 1954—1992年我国城市发生严重干旱缺水事件情况

图3 1991年以来全国因旱农村饮水困难情况

1990年以来,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0.303亿hm2以上的年份依次发生在2000年(0.405 亿 hm2)、2001年(0.385亿 hm2)、1997年(0.335 亿hm2)、1992年(0.33 亿 hm2)、1994年(0.303 亿hm2)。 受灾最严重的是2000年,因旱损失粮食599.6亿kg,经济作物损失达511亿元。但自2000年以来,全国因旱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粮食损失总体呈下降趋势(见图 1、图 2)。

2.春旱对农业影响大,南方地区夏伏旱频发

①春季是万物复苏、播种的季节。对农业生产来说,作物能否在春天播种,并正常生长,水分的满足是关键。但是由于我国是季风气候,春季降水少,蒸发量大,当天气异常,不降雨或降雨不及时,亦或前期土壤墒情差,都可能导致春旱的发生。根据国家防办历年旱灾综述及 《中国水旱灾害公报》统计,1990—2011年的23年间,共有 1991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6年、2007年、2010年和 2011年等15年发生过较大春旱,其中1995年、1996年、1997年、1999年、2001年、2009年、2011年春旱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1991年、1998年和2010年的春旱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而1994年、2000年、2002年、2006年则除北方大部发生严重春旱外,南方部分地区也发生了严重春旱。

②我国南方地区旱情频发,以夏伏旱为主,往往影响面大。1990年、1991年、1992年、1994年、1995年、1997年、1998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6年、2007年、2010年、2011年,南方不同地区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除1998年、2006年、2010年西南地区是春旱外,其他年份都是夏伏旱。旱情最严重的年份是1992年,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贵州、西藏13个省区受旱;其次是2003年,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广东、广西、重庆、云南、贵州、湖北、安徽、陕西12个省区受旱。近年来,最受关注旱灾的是2006年重庆夏伏旱、2010年西南春夏旱和2011年长江中下游春夏旱。

3.城市干旱缺水事件频发,21世纪初以来开始好转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有城市发生干旱,到70年代干旱导致的城市缺水问题开始变得明显,而80年代后,我国城市干旱缺水问题已十分突出。干旱缺水给城市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生态环境等造成的不利影响十分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曾经发生过干旱缺水的地级以上城市,20世纪70—80年代有16座城市发生32次严重干旱缺水事件,80—90年代有45座城市发生135次严重干旱缺水事件(详见表2)。2000—2007年8年间发生过干旱缺水的城市有331座,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75座。其中,2000年大旱,全国有18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620座城镇(包括县城)发生干旱缺水事件,影响人口26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470亿元,天津、烟台、威海、大连等城市出现供水危机,居民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据气象部门统计,我国省会城市大多发生过10次及以上轻度气象干旱,严重气象干旱影响城市数最多的分别是2000年、1986年、2011年、1967年。

图4 2000—2010年各省(区、市)因旱平均成灾面积情况

图5 2000—2007年因旱缺水城市分布比例

2000年以来,在干旱缺水期间,水利部门对城市地表水、地下水和外调水实行统一调度和管理,严格实行计划用水,合理调配有限的水源;采取辖区内、跨地区、跨流域应急调水,补充供水水源,如引滦入津工程、引黄济津工程、引黄济青工程、舟山海底引水管道、东深供水工程、引碧入连调水工程等,有效地缓解了城市供水紧张的局面。

4.21世纪因旱农村饮水困难数量减少,总体呈下降趋势

我国因旱农村饮水困难情况统计发布是从1991年开始的。1991年以来,因旱饮水困难人口超过3000万人的年份依次为1992年(7294万人)、1994年(5026 万人)、1991年(4359 万人)、2006年(3578 万人)、2010年(3335万人)和 2001年(3330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大牲畜超过2000万头的年份依次为1991年(6252万头)、1994年(6012万头)、1992年(3515 万头)、2006年(2936 万头)、2010年(2441万头)和 2001年(2200万头)、2007年(2060万头)。但从1991年以来,因旱饮水困难人口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见图3)。

5.因旱生态退化现象严重,但近年得到有效控制

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90年代末,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曾因干旱出现河道断流,地下水水位下降、地下漏斗扩大,湖泊、绿洲、湿地面积萎缩,土壤沙漠化,植被退化,珍稀生物濒临灭绝等现象,水生态一度出现严重危机。如河北白洋淀,自1966年至1988年,共发生6次干淀事件,最短一个月(1971年6月),最长5年(1983年7月至1988年8月);太湖湖湾之一的梅梁湖,2007年5月中旬蓝藻大范围暴发,导致水质严重恶化,无锡市部分居民用水受到严重影响;山东南四湖2002年由于入湖水量严重偏少,加之沿湖地区用水量大,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干湖,湖区生态环境遭受很大破坏;吉林省向海湿地,2011年以前由于受嫩江流域来水持续偏枯影响,湿地严重萎缩,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此外,还有黑河下游、塔里木河下游、扎龙湿地等都遭受过生态危机。

为了遏制河湖生态持续恶化的趋势,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以下简称国家防总)、水利部以及相关流域委员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部门于20世纪末开始针对河湖湿地生态危机实施应急调水补水。针对白洋淀干淀,先后实施了1次引岳济淀调水 (2004年1月)、5次引黄济淀调水(2006年11月、2008年1月、2009年11月、2011年1月和 2011年12月);针对太湖富营养化,2002年起开始实施了引江济太工程;针对南四湖干湖,2002年起实施了引长济湖工程;针对向海湿地萎缩,2004年和2011年分别实施了引察济向工程。此外,针对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退化,从2001年起实施了10余次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调水工程;针对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生态问题,2000年,国家专门成立了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黑河流域管理局,启动了黑河干流水量跨省区统一调度工作。

表3 2006—2011年我西南五省因旱饮水困难人口数 单位:万人

图6 2006—2011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因旱饮水困难人口情况

二、干旱灾害类型的时空分布特征

随着干旱灾害形势的变化,目前我国的干旱灾害类型大致分为四类,即农业旱灾、城市旱灾、生态旱灾和因旱农村饮水困难。

1.因旱农业受灾主要分布在粮食主产区

根据2000—2010年各省因旱平均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统计,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河北省、吉林省、河南省、山东省、四川省、辽宁省、湖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江苏省13个粮食主产区也是因旱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最多的地区,其次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云南省等农业旱灾也比较严重(见图4)。其中,黑龙江省在2009年因旱受灾面积最大(6500万 hm2),2007年成灾面积最大(3133万hm2)。

2.因旱缺水城市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通过对2000—2007年曾发生过干旱缺水事件进行统计分析,东北地区有57座,黄淮海地区有134座,西北地区有62座,长江中下游地区有42座,华南地区有8座,西南地区有28座。城市缺水问题最为严重是黄淮海地区,该地区城市数占全国21.9%,缺水城市数占全国缺水城市总数的40.5%,其次是西北和东北地区,城市数分别占全国12.2%和13.6%,缺水城市数分别占全国缺水城市总数的18.7%和17.2%;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缺水城市数占全国缺水城市总数比例较低(见图5)。

3.因旱饮水困难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根据2006—2011年各省因旱饮水困难人口统计,因旱农村饮水困难人口主要分布在云南、重庆、贵州、四川、广西五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2006年重庆因旱农村饮水困难人口最多,2007年四川最多,2010年云南、贵州最多(见表3)。

4.因旱生态退化问题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河湖生态退化现象主要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北方,如白洋淀、向海湿地、扎龙湿地、南四湖、塔里木河、黑河等,2000年以后,由于国家重视生态修复与保护,河湖生态退化现象得到一定的控制和恢复。

三、我国干旱灾害管理现状及思路的转变

干旱灾害管理是指按照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协调人与干旱之间的关系,理性地规范和调控干旱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增强自适应能力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目前我国所说的“抗旱”,从字面上理解应是干旱期间所采取的临时紧急性减灾行为,但目前我国所开展的抗旱活动很多已超出了“临时”和“应急”这个范畴,有关的政策法规制定、预案和规划编制、监测系统建设、抗旱队伍和物资储备等都已经逐步开展起来。

1.我国干旱灾害管理机构沿革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城市化率仅有10.64%,至1980年时有19.39%,1990年有26.41%,城市化率一直偏低,干旱主要是对农业和农村造成较大影响。因此,1949—1988年我国的抗旱管理机构多设在农田水利部门。随着近二十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干旱和生态干旱日益突显,只针对农业旱灾的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抗旱职能也随之发生了转变,从表4中机构名称的变更过程也能看出这一点。

2.我国干旱灾害管理发展现状

我国的干旱灾害管理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个方面。

工程措施方面,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调水工程等为主的抗旱减灾工程体系。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蓄水工程供水量1782.8亿m3,引水工程供水量1751.5亿m3,机电排灌泵站总装机容量达44030MW,泵站工程供水量762.4亿m3,建成机电井541.4万眼,另外还建成引滦入津、引黄济津济淀、引黄济青、引黄入晋、引察入向等一批调水工程,有效地缓解了农业旱情、城乡供水短缺和生态退化问题。

非工程措施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由政策法规、抗旱规划、抗旱预案、抗旱信息管理、抗旱服务组织等组成的非工程体系。截至2011年,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以及安徽、浙江、云南、重庆、天津、江西、广东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抗旱条例,建立了旱情统计和报告制度、旱情会商制度、旱情发布制度、抗旱总结制度、水量统一调度制度、抗旱预案制度等抗旱管理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了抗旱预案体系和抗旱规划体系,同时还加强了旱情监测预警系统、抗旱服务组织和抗旱物资储备等方面建设。

表4 我国抗旱管理机构沿革时间

农业抗旱、城市抗旱和生态抗旱统筹协调发展,有效地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3.我国干旱灾害管理思路转变

随着我国人口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00年时我国城市化率已达36.22%,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也由1998年的6773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844269亿元,干旱不再只是影响农业和农村了,逐渐扩展影响到城市工业与居民生活用水以及生态环境用水。2000年大旱过后,国家意识到干旱影响范围的日益扩大,解决城市干旱缺水和生态缺水问题已刻不容缓,2003年国家防总提出了防汛抗旱“两个转变”的战略指导思想,即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所谓从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是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扩大抗旱工作的领域和内容,从主要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转向为包括农业、城市、生态在内的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从注重农业效益转变为注重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从被动抗旱转变为主动防旱,最大限度地减轻干旱灾害对整个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两个转变”实施10年来,抗旱效益十分显著,从上文旱情旱灾演变特点与趋势分析中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4.我国干旱灾害管理与世界的差距

在国际上,干旱灾害研究同样起步较晚,也不够全面系统。较早开展干旱灾害研究的是美国和澳大利亚,他们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提出了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理念,制定了一系列干旱灾害管理政策,建立了旱情监测和预警体系。另外,南非和欧洲一些国家也有一些经验值得借鉴。美国的干旱灾害管理是自下而上由州政府推动联邦政府开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初是3个州开始制定抗旱预案,1996年当美国再次遭受严重干旱时,联邦政府才开始重视干旱对策的制定,至今主要开展的工作有干旱管理规划、国家干旱政策、干旱监测预警、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等。澳大利亚是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提出和实施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主要在干旱管理政策、需水管理、雨水资源化、分质供水、极端干旱准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国干旱灾害风险管理在本世纪以前没有明确提出过,2003年“两个转变”的提出和由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转变,基本符合了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理念,因此,我国的干旱灾害风险管理应该从2003年算起,与发达的美国和澳大利亚相比晚了10~20年,但工作却开展得非常迅速,目前与国外的差距主要是在信息采集与共享方面,资料序列短,数据不共享,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干旱灾害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提高都将受其限制。

四、未来我国干旱灾害管理的发展方向

1.推行干旱灾害风险管理

干旱灾害风险与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理念的提出在我国是近十年的事。其来历是19世纪末由西方学者用在经济学领域,20世纪中期引入到灾害领域,21世纪初引入到洪水灾害和干旱灾害领域。干旱灾害风险,是指干旱的发生、发展对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系统造成影响和危害的可能性。干旱灾害风险并不等同于干旱灾害,只有当因干旱造成的影响和危害的可能性变为现实,风险才转化为灾害。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是区别于干旱灾害应急管理模式的一种主动、有备、周密和有效的防旱抗旱减灾管理模式,包含监测、分析、预测干旱的发生、发展规律,评估干旱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优化组合各类抗旱措施,有序、有效应对干旱灾害,以及对干旱灾害进行后评价的全过程。

联合国近年来广泛组织各国开展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研究,2009年提出了减轻干旱灾害风险框架。框架包括5个方面内容:一是认为应以当地需要、社会参与和政治承诺、体制机制以及资源为基础制定干旱政策及管理;二是认为干旱灾害风险识别、监测和预警是有效掌握干旱灾害的发生发展、潜在影响以及脆弱性根源的基本手段;三是认为加强防灾减灾意识和教育也是减轻干旱灾害风险的有力措施;四是认为减轻干旱灾害风险潜在因素有助于降低干旱灾害的脆弱性;五是认为如果政府、个人和社区都具备必要的干旱灾害管理知识和抗旱减灾能力,做好充分的准备,并能随时采取行动,可以大幅度减轻干旱灾害影响和损失。我国推行“两个转变”10年来,在干旱灾害管理上实行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举的思路,与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理念不谋而合,所以继续完善我国的干旱灾害管理思路并加以推进和实施,我国未来实现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是可能的。

2.完善工程与非工程措施

60多年来我国修建的大批水利工程已经消化掉了常态化旱情,农业供水保证率达到50%~70%,城市供水保证率达到70%~100%,但对于较大干旱来说,在旱情紧急时,常规的水利工程已经不能满足快速缓解旱情的需要,必需有新的工程型式作为补充,如抗旱应急备用水源等,但目前我国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及配套制度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各地抗旱期间无抓手,地方抗旱部门急切地期盼抗旱规划能够早日实施。

在非工程措施方面,虽然也颁布了抗旱条例,制定并实施了抗旱预案制度、旱情会商制度、抗旱物资储备制度、旱情信息发布制度、水量统一调度制度、应急响应制度,以及应急保障制度等,但其可操作性、科学性以及完备性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实现干旱灾害的风险管理还需要加强灾前的预测、预报、预警研究和灾中应对的有效性研究、灾后求助的快速恢复性研究等。

3.提高干旱灾害管理科学化水平

干旱灾害管理的科学化目标,应该是能够准确掌握干旱发生的规律,准确预测干旱发生的时间,准确预报干旱的大小,准确发出灾害预警,从容应对不同大小的灾害,实现减灾效益最大化。但是,由于干旱及干旱灾害的成灾机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我们对其认识还相当有限,再加上管理上的一些原因,导致我国干旱灾害管理的科学化依然处于低水平状态。

干旱灾害不同于其他灾害之处是涉及面广,对其进行机理分析、规律分析需要许多基础数据支撑,如气象数据、水情墒情数据、农业工业数据、社会经济数据、水资源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土壤数据以及空间数据等,这些数据目前分散在各个部门,且许多数据无长序列,这种情况对开展大范围的旱灾规律分析研究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开展与干旱、旱灾研究有关的数据统计、调查及数据共享是今后提高干旱灾害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关键,也是必经之路。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解决部门之间的体制机制问题。

4.实现干旱灾害管理的社会化

当前我国的干旱灾害管理基本上是政府行为,除政府设立干旱灾害管理机构外,基本没有民间和非政府组织参与。抗旱的基础设施、应急时的人力、物力、财力,灾后的救济、救援、救助等全部由政府承担。但是,由于我国的事务繁多,需要资金的地方也很多,不可能动用很多的资金来满足干旱灾害管理的需要,因此干旱灾害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是必然的。国外实践经验表明,灾害的风险分担是降低干旱风险,也是减轻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政府主导,企业、个人共同承担,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托底,可以使干旱灾害的影响降至最低。

5.加强干旱灾害风险应对的公众教育

当前,我国社会及公众接受防灾减灾知识基本处于被动状态,公众对干旱灾害及干旱灾害风险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媒体,同时公众接受的知识是零散的,教育的覆盖面也是有限的,以至于很多人都有“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心态,同时还导致了另一个极端就是媒体对灾害的夸大式宣传,其后果最终导致灾区群众无所适从,政府过度救灾和盲目救灾,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并且还容易抹杀或贬低我国多年抗旱减灾的成效。所以,干旱灾害风险教育应该实现系统化、全民化,从娃娃抓起,纳入大、中、小学的公共教育体制,纳入政府政绩的考核范畴。

6.做好防范大灾的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

这里所说的大灾不是一般的灾害,是指连续多年、涉及全国大范围的旱灾,就如明末清初那场延续6~10年的大旱。这种旱灾的可怕之处是人们对它的到来不知不觉,没有警惕,一旦感觉到问题严重的时候,已经造成粮食减产或绝收,或已经造成城乡居民饮水困难了,这样的大灾如果发生在现在,如果没有备好粮食和水,对于我们这样大的国家来说,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但是这样的大灾从新中国成立至今还没有发生过,使很多人都产生了麻痹思想。

在我国历史上,特大旱灾常常导致饥殣频生,灾民流徙,抢米、暴乱等事件对社会的固有秩序造成严重冲击,引发社会动荡与混乱。因此积谷仓储,以备救济,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早在《礼记·王制》中规定:“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就是说没三年之度荒的物资储备,遇大灾将会出现亡国的大动乱。在国外,日本和英国都开展了雨洪利用工作,将雨水大量储备于地下,既可保护地下水资源又可作为备战水源,是一举多得的战略措施。

五、结 语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以及用水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未来干旱灾害还有发生频率增加和影响加重的趋势。任何一个部门和一种手段都不可能解决干旱灾害的全部问题,必须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合作,共同研究、探讨形成干旱灾害的各种因素,深入开展科学研究,运用科学的减灾手段,努力消除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纠正人类社会的不良行为,在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思想的指引下,真正从被动抗旱走向主动抗旱,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和中国梦而努力。

[1]吕娟,高辉,孙洪泉.21世纪以来我国干旱灾害特点及成因分析 [J].中国防汛抗旱,201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中国水旱灾害公报[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2012.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2012.

[4]吕娟,李娜,苏志诚,等.水多水少话祸福[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

[5]白德斌,宁振平.白洋淀干淀原因浅析[J].中国防汛抗旱,2007(2).

[6]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抗旱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7]亚行技援中国干旱管理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战略研究 [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8]谢永刚.中国近五百年重大水旱灾害 [M].哈尔滨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9]水利部,等.全国抗旱规划[R].2011.

责任编辑 李建章

Drought issues in China and new ideas in drought managemen t

Lv Juan

Because of special geomorphology and monsoon climate,drought will persist in China for a long time.Since ancient times,frequent drought disasters have brought about innumerable severe social and economical impacts,even social turbulences.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Chinese government has made a great effort to strengthen the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Although no reported deaths caused by drought disaster have occurred again since then,drought still pose grave threats to food production,water security and ecological health.After the severe drought occurred in 2000,our government began to re-examin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rought management.Moreover,our government has made a strategic shift in drought management since 2003,from single drought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e to comprehensive drought management,and from reactive to proactive drought management.In the recent ten years,drought management in China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characterized by agriculture drought,urban water shortage,drought difficulty in drinking water and ecological degradation are under effective control gradually.In the future,drought management in China should make more efforts towards drought risk management through a series of actions,including improving drought mitigation measures,enhancing scientific management capacity,actualizing socialization,strengthening public education and making better preparedness for extreme drought.

drought;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spatial and temporal features;drought disaster;new idea

中国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战略及实施建议(中国水科院科研专项,项目编号:防集1225);干旱预警方法及应急响应关键技术研究(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编号:200901046)。

编者按:我国水旱灾害频发多发重发,防汛抗旱任务一直十分艰巨。西南地区近年来的连年干旱是我国干旱问题的典型缩影。如何科学应对干旱,不仅需要对干旱问题有系统全面的认识,还要转变思路,加快建立抗旱减灾工作长效机制。本期特别约请相关专家,从我国的干旱现状分析、成因探讨、干旱灾害管理思路、国际上旱灾风险管理的成功探索、对我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议等进行论述,以期对读者有所裨益。

S42+TV

A

1000-1123(2013)08-0007-07

2013-04-15

吕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抗旱减灾以及水利史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缺水抗旱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缺水山区推广旱地栽种杂交水稻喜获丰收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千年蝗虫灾害的暴发成因
蝗虫灾害的暴发与危害
防汛抗旱物资储备
浅析在防汛抗旱中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
告别干燥缺水“面子问题”
地球妈妈缺水了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