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民俗,还是礼仪

2013-02-08 18:47
环球时报 2013-02-08
关键词:公历儒家民俗

本报特约记者 刘 箴今天的春节,在上古时代本是最俗不过的民俗:一年伊始,万象更新,家人团聚,加上春未暖,花未开,正是最闲的辰光,自然要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和家人,吃好、穿好、玩好,为来年的忙碌做好准备。既然是送旧迎新,自然不但要迎来最好的,也要送走最不好的。上古的人们最敬畏、最崇拜的是火,将旧的、需要扔掉的东西送进火中烧掉,以驱走晦气,把居处和自己都装扮成火红的色彩,以迎来吉祥,就成为顺理成章的选择。不难看出,上古时代的过年,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民俗。礼仪的色彩很淡,所谓儒家传统更是无从说起。随着儒学的兴盛,春节逐渐被赋予了更多儒家的含义。《春秋》第一句就是“元年春王正月”。春节是“正朔”的第一天,而“正朔”则被视作儒家最看重的“君”、“国”、“江山”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象征。“正朔”存在,君王的世系便存在;“正朔”变更,江山社稷就不保。正因如此,作为“正朔”之首的春节,总是被赋予格外神秘而庄严的意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春节是君王祭拜祖先和社稷的正日子,新年第一个月则是庄严无比的“王正月”,是皇权的象征。“祀”甚至比“戎”(战争)对国家的意义更重。对民间而言,春节同样是最重要的礼仪场合:阖家团圆,祭祖序谱,老老幼幼,尊尊卑卑,是每个家族在这一天必然会做的事。儒家把忠和孝当作道德之纲,把家和国当作每个人毕生的归属和寄托。而“年”则是忠与孝、家与国,最庄严和重要元素交织的一个节点,其浓厚的儒家礼仪象征意义,不言而喻。近代以降,这种被儒家赋予的礼仪色彩正渐渐淡化:“家天下”和君权已经成为历史,“正朔”也换成公历,“年”已成为一种民间称呼,春节更像一个漫长的休闲假期。“忠”和“国”的礼仪属性已不复存在。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小家庭取代大家庭,成为社会的主要构成形态。“父母在,不远游”早已过时,家族团聚中祭祀、序谱的色彩,也不可避免地趋于淡化,甚至在许多地方荡然无存。对很多人、尤其年轻人而言,如今的春节,不过是全家共同放一个不算短的假而已。从民俗到礼仪,从礼仪到民俗,几千年工夫,春节的属性兜了一个大的圈子,实现了一个大的轮回。从俗到雅,又从雅到俗,背后则是时代的进步。尽管许多憧憬传统文化的朋友渴望恢复春节的儒家寄托和礼仪属性,但这并不容易:时代变了,社会基础也变了,如今社稷坛早已成了公园,紫禁城也变作故宫,无比庄严的“正朔”变作公历,一本正经的“三孔”祭奠变作旅游产品,无数个大家族早已被更多小家族所替代。今日之春节,已非昔日之“春王正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过千变万变,春节仍有一些亘古不变的元素,如对家庭的重视,对大团圆的憧憬,又如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等等。不过这些并不仅仅是儒家的传统,更应被视为中华民族自古沿袭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

猜你喜欢
公历儒家民俗
知命
霜降
寒露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新月历
茶道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舜帝——儒家道德理想的人格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