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冬 近期,微博上有件事引起了不少关注。1月下旬,在阿尔及利亚某天然气田发生劫持人质事件,七名日本人在事件中遇难。有两家中国著名门户网站的微博都发布了这条新闻。但两家网站的网友评论却大相径庭,在第一家微博网站上,90%的网友都点蜡烛以示哀悼,还有网友敦促阿尔及利亚政府“赔钱”;而在第二家微博网站,大多数发表评论的网友大呼日本人“死得好”、“活该”、“报应”。 这个事件值得多角度解读。近年来,网络缩短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距离,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但网络,特别是140字的微博,对现实社会的映射,究竟有多么片面和局限,却被人们所广泛忽略。 诸多的研究发现,与西方国家的社交媒体不同,微博在中国承载着更为强烈的社会政治表达功能。这既由于社会转型期也是问题矛盾频发期,更因为制度化表达渠道的功能缺失。因此,我们可以在微博上看到中国社会政治开放度、透明度、参与度的不断提升,但是也会感受到,在自由表达的背后,网络蕴藏着放大社会对立,乃至撕裂社会共识的危险。一方面,不同的微博平台正在成为不同社会群体的聚集地,将社会分化进一步固化;另一方面,微博上公共话题的讨论常被非理性的力量左右,削弱了在自由讨论中形成共识,培养公共理性的功能。 进而言之,在微博公共话题的形成过程中,存在三种危险倾向。一是观点的极端化。为了在海量的话语表达中获得更多关注,一些言论往往“语不惊人死不休”,把分析、推断抑或是猜想推到极致。这样做也许深刻,但更多时候会引导网民对事实的曲解、以偏概全,其中不乏故意误读。更重要的是,极端言论必然带来过激反应,然后就是网络上的骂街约架,把言论冲突变成人身冲突。 二是言论的唯一主义。参与公共话题讨论的声音越多元,越平等,越有利于对公共话题的理性认识,形成相互理解包容。但是一些公共话题是由少数人提出的,也很容易被其左右,使公共话题的讨论被一种声音垄断,稍有异议的声音会受到攻击,进而使公共话题的讨论蜕化为自我欣赏、自我论证,甚至某种言论的宣传。 三是话题形成的操纵性。网络空间是公共的,网络运营却是逐利的。资本的阴影徘徊在许多公共话题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了炒作某些话题,网络管理者会利用各种方式,使之受到广泛持久关注。甚至粉丝的增加、减少都可以运用技术手段实现。对公共话题的操纵,会影响社会舆论导向,甚至会塑造社会话语的形成。 毫无疑问,诸多公共话语的形成是社会现实问题在网络上的及时反映,网络作用的有效发挥,将有利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但不能将网络视为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因为技术的变革必须依靠个人、组织的相应调整和有效运用。 网络扩大了言论自由的空间,但也增加了言论自由的责任;网络加快了社会问题的公共化,但也提出了有效解决问题的新挑战;网络提供了寻找同道的机会,也扩大了接触意见相左者的机会;网络增加了展示自我的新窗口,也提出了加强相互认知的新要求。面对这把双刃利剑,个人和组织要平衡好各种关系,避之伤人之利,扬起护卫锋芒,用更多的公共意识去认识它、运用它,保卫正在成长的社会,维护不断扩展的公共空间。▲(作者是中央编译局全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