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国特派特约记者 吴成良 谌庄流 本报驻加拿大特约记者 陶短房曾引领个人电脑业风骚的美国戴尔公司5日宣布,已经就私有化方案达成协议,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和私募股权公司银湖将以244亿美元买下整个戴尔公司。如果得到股东批准,这笔交易将成为自金融危机以来规模最大的收购案,并将成为科技行业史上规模最大的收购案。分析人士指出,个人电脑(PC)业务日渐式微,戴尔未来将效仿IBM,从一家PC厂商向软件和服务提供商转型。 美国《华尔街日报》6日报道称,根据收购协议,迈克尔·戴尔和银湖将支付给戴尔股东每普通股13.65美元现金,总金额约244亿美元。资金来源方面,知情人士称,戴尔本人将拿出大约45亿美元的股票和现金,银湖将投入10亿美元现金,戴尔的长期合作伙伴微软公司将提供20亿美元贷款,瑞银等4家投行将提供150亿美元的贷款。收购预计在戴尔2014财年第二季度结束前完成。收购完成后,戴尔将从纳斯达克退市,这将有利于戴尔摆脱审查和股东压力,专注于战略转型。 1984年,19岁的迈克尔·戴尔在大学宿舍创建了戴尔公司,并依靠“颠覆性”的直销模式和低成本制造使平价个人电脑走进寻常百姓家。戴尔也借此一路打败IBM等,一度成为全球PC霸主,公司股票市值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度超过1000亿美元。 然而,在消费者对台式机甚至对便携式笔记本电脑日渐失去兴趣之际,戴尔公司却未能与时俱进。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崛起以及PC销量下滑,戴尔已经“沦为配角”。市场调研机构Tirias Research创始人吉姆·麦格雷戈表示,戴尔一度改变了PC市场的业务模式,但最近行业的创新,已经不再围绕PC展开。目前,PC销售仍占戴尔公司收入的一半,但这块业务利润越来越薄。盈利的下滑,拖累戴尔股价整体表现。截至今年1月中旬,戴尔的市值已缩水至大约190亿美元。 彭博社5日分析认为,戴尔的跌落,映衬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PC产业的没落。尽管一些分析师认为,现在宣布PC产业将“像恐龙一样消亡”还为时尚早,但根据摩根大通银行的估计,去年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下降4%,今年预计还将下降1.5%。而平板电脑的销售在去年猛增72%,今年估计将继续增长54%。 事实上,近年来,由于个人电脑市场陷入停滞,戴尔一直在寻求转型,只是屡屡受挫。早在2010年,戴尔就曾推出一款拥有巨大屏幕的安卓智能手机Streak,但因业绩不理想,次年就停止销售。2003年,戴尔曾推出同苹果iPod竞争的音乐播放器,但2006年又被市场淘汰。与戴尔不同的是,美国IBM公司较早就进行转型,并取得了成功。2005年IBM把PC业务卖给联想集团,把自己定位成一家软件和服务公司,目前其80%的营业收入来自于服务和软件。《华尔街日报》说,私有化交易将允许迈克尔·戴尔继续将公司重点转向企业硬件、软件和服务。但是,戴尔能否成功转型还很难说。一些竞争对手对私有化交易泼出冷水,惠普在一份声明称,“戴尔的前路非常艰难”。法国财经网则认为,戴尔转型太晚,IBM、惠普和甲骨文等已占据了企业服务市场的高端,而像苹果、联想那样走“软硬结合”的路线又非戴尔所愿,戴尔未来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