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网站2月6日文章,原题:中国海军急需新思维 美国海军协会最近举行讨论会,措辞尖锐地谈到中国海上战略及野心。最主要的仍是,中国未来会利用其海军和其他海上力量做什么。 中国的海军扩充幅度大范围广,且今后也不会驻足。解放军在着力打造多项不同的能力,围绕其扩军是应急准备还是提升长远实力的辩论,只有一个答案:两者都是。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海军已处于较为从容的位置,能进行多管齐下的发展。 中国海军取得长足进步,但路并不好走。特别是中国基本上只能单干,今后不会更轻松;其潜艇计划分散而拖延,尤其是核动力和弹道导弹舰船;其舰载防空能力仍远落后于西方,大型水面战舰数量仍明显有限;航母总算起步了,但今后几年仍需大量努力才能形成过得去的战斗力。 不过毫无疑问,中国使用民事海上安全部队越来越有效。各种迅速扩大的民事机构,如今成了中国的“大白舰队”,令中国在应对危机形势时不用承担首先动武的责任。这在东海是好事,但在南海却很危险,中国的海上安全机构至少比两个南海沿海国家的海军都强大,它们能且将会被作为一线部队使用。不久前中国与菲律宾的对峙,也凸显中国意图的潜在问题。危险在于,中国以中央王国自居,同时奉行领土扩展的战略理念,两者体现于北京志在打造一条日益伸展的“海上长城”。 世界(包括中国)繁荣如此依赖全球海洋体系,北京若能以有助于全球海洋体系保护的方式行事,地区安全将能得到最佳解决。困难在于,这种海上依赖的局面对中国而言是全新的。中国人的思维需要改变,以便接受海洋首先是运输媒介而非“蓝色领土”。▲(作者詹姆斯·戈德里克,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