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工会选举前所未有

2013-02-05 18:32
环球时报 2013-02-05
关键词:全总富士康管理层

英国《金融时报》2月4日文章,原题:中国谨慎推行工会直选 当郑州富士康的宋学刚(音)和同事因组装苹果手机太慢而被管理人员辱骂时,曾寻求工会帮助但未被理睬。去年10月该厂质检员和工人之间因同样问题引发斗殴导致停工一天。倘若此类投诉得到及时解决,冲突或许能避免。 工人和管理层之间与日俱增的冲突令中国当局相信,中国工人需要更多有效的(权益)代表。美国公平劳工协会主席奥瑞特·希尔登表示,北京愈加担忧(官方)工会形同虚设,“显然想让工人从(抗议)现场坐到谈判桌前。” 就在北京推行集体协商机制并拓宽工人代表基础之际,富士康准备在120万工人中开展前所未有的工会代表直选。中国的工会迥异于西方。中华全国总工会(全总)接受政府和中共的管理,反过来又掌控着各家企业的工会。在富士康,管理层通常将工会视为自身的延展。许多年轻工人希望通过加班增加微薄的工资,而工会官员关注的是令加班时间不超出法律限制。 但情况正在发生改变。2010年夏的华南本田工人罢工事件是导火索,凸显形同管理层盟友的工会带来的问题。罢工期间,年轻工人嘲笑全总官员,称从未见过他们,并与之发生肢体冲突。此后,中国南方的地方政府一直在推动企业举行真正的工会选举。去年初深圳市首开先河,上月广州也开始效仿。但进展缓慢。去年5月松下旗下的深圳欧姆电子首次直接选出工会领导。“他们的投票称得上民主,但这确实是我们知道的唯一例子”,香港某劳工权益组织的郑依依如是说。 这正是富士康选举非同寻常的原因。鉴于中国政治领导层对任何形式的竞争性选举都异常谨慎,120万工人参与选举无疑具有革命性意义。这次选举旨在缓和社会压力,但若被视为引发更大胃口的举动,当局可利用法律手段进行干预。但眼下富士康工会选举面临另一个难题。参与筹备的人士表示,仅仅教会员工了解投票程序及权益和选出的工会委员会的责任,都是巨大挑战。让所有员工明白这些可能要花上13个多月,而这是生产线员工的平均在职时间。 尽管中国推动集体协商制度似乎是一种进步,但专家认为,即便中国允许存在民选的工会代表,在一定时期内其影响仍将非常有限。▲(作者席佳琳等,王会聪译)

猜你喜欢
全总富士康管理层
关于审计准则中管理层舞弊的思考
光明乳业管理层激励探索
李佳儒:为欢乐中国唱出心中的歌
论管理层收购的立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