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3-02-05 09:12蔡鹭斌段建南张雪靓
关键词:意愿农户土地

蔡鹭斌,段建南,张雪靓

(1.湖南农业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长沙410128;2.中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193)

一、引言

农地资源,主要为耕地资源,是农户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性资源。耕地资源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载体,发挥着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支持功能、文化功能。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原来的集体所有、集体共同使用的体制转变成了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的体制,这很大程度地动了农户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土地流转开始活跃起来[1-4]。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呈现出了一些弊端,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虚位、土地产权束的不完善、土地粗放利用、规模化程度低、农民市场主体性表现不明显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显现。另一方面,我国进入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时期之后,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5-6]。

借助土地流转,一方面,部分农户将家庭小规模土地转给种植大户或农业企业,农户家庭从这部分土地获得土地流转费用而加收入的同时,家庭中劳动力可以从事非农劳动,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另一方面,流转的土地集中到种植大户或农业企业,促使土地生产经营条件提高,有利于扩大土地生产经营规模,有利于先进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技术和农业组织管理手段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农地利用水平[7-9]。因此,一方面,土地流转有利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另一方面,土地流转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扩大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已成为必然[10]。

虽然我国土地流转发展十分迅速,土地流转市场在日趋完善,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土地流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伴随着改革深入、农地流转的推广,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也随之产生,如耕地进一步减少和人口不断增长造成的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无法形成土地规模经营等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思考如何改进现行的土地流转状况和政策。对于土地流转的合理发展,首先要弄清楚土地流转中的基本问题和基本出发点。其中,我国农民到底对于现阶段国家的土地政策了解多少、农户是否愿意将土地流入或者流出、影响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因素有哪些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分析和解决土地流转问题的基础[11-14]。在流转的过程中主要的问题包括:在思想观念上农民对土地流转顾虑重重;土地流转缺乏保障机制;土地流转不规范;土地流转有弱化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的趋势等等。

二、因素分析与模型构建

(一)土地流转因素及其农户意愿界定

农户主体因素是指农户自身的观念、就业能力等。自身观念与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关;其他农户流转的盈利、效果对处于“处于观望态度”的农户起促进或者抑制作用,这些因素包括经营规模,承包户的收入等,可归为客体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指的是土地流转市场的因素,与农户直接相关的主要有土地流转年限、方式及期望的收入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法律和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程度,农户的养老方式与二者相关。

1.农民主体因素

(1)农户户主年龄。农户户主年龄应该与土地流转的意愿呈现负相关。我国曾经是一个封建大国,农民对于土地的依恋性是十分强烈的。现在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民对土地的保护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还远远不够,没有建立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和有效利用意识,单纯地把土地当作基本生活和生存的基础。相比年轻人能够更快地接受新事物,思想活、弹性大,而农户户主年龄越大,其对于土地的固有思想与根深蒂固,就越依赖土地,流转的意愿就不强烈。

(2)农民受教育程度。农民受教育程度对土地依赖会有弱化的功效,能够更好地站在大局以及长远角度看待土地流转,因此,农户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将会更有利于土地流转的开展。

(3)农户的就业技能。土地流转,就意味着有一部分转出土地的农民将成为失地农民。现行的土地流转模式基本是货币交易,而且是一次性交易,这很大程度上阻碍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以后的发展。与城镇居民相比,失地农民就业技能缺乏有效的竞争力,所以转出土地以后农民就失地失业,没有了生存的基本保障。劳动力如何转移,农民的技能,是影响土地流转的重要主观因素,很大程度影响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

2.流转客体因素[15-16]

(1)土地承包户家庭规模。农户家庭规模越大,人口越多,吸纳和可以分配照顾土地的劳动力就越多,需要的家庭收入也越多,对于土地流转的需求就越大,对于土地流入的渴求就会大于家庭规模小的农户,二者应该呈现正相关。

(2)土地承包户家庭收入。土地承包户家庭收入对土地流转具有激励和模范带头作用,土地承包户通过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越多,对于土地流转的示范效应就会越大,同时一个家庭的收入越高,对于土地的依赖程度越小,流出土地的意愿也相对要强烈。

(3)种植业收入比重。种植业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越大,农民对土地的重视程度就越高,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也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土地流转大规模地展开。

(4)土地转入(转出)情况。土地流转频繁与否对于地区土地流转的难易程度以及现状有着很强的相关性,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流转情况好将会带动下一轮的流转,给尚未流转的土地带来示范效应,推动规模化的形成。

3.外部因素[17]

(1)土地转入(转出)期望方式。土地流转方式越接近农民的期望方式,农民的流转意愿就越强烈,越能促成土地流转的实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民打了预防针,能够让流转更加有效率。

(2)土地转入(转出)期望年限。土地流转的年限和土地的转出呈现负相关,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和需求,导致其租出年限越短越放心的局面,因此呈现负相关。但是转入的农户则刚好相反,时间越长成本越低,集中效益越高,流转意愿越强烈。

(3)土地流转手续时间。流转的手续简单、方便、效率高、耗时短,能够增加土地流转的效率,促进土地流转的形成,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有限,手续简单化能够降低其心理的流转负面影响,进一步促成流转。

(4)土地流转期望合同形式。

4.其他因素

(1)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在我国虽然有土地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很多具体的权力和义务等对实际操作有很大影响的细节并没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特别是在流转的使用范围、途径、环境、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监督,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法律责任等,都应该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明确的规定。在加强立法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执法的力度和监督。

(2)土地流转市场和管理机构、中介组织的发育。土地的顺畅流转需要流转市场、管理机构、中介组织等技术支持,但这在我国的发育并不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应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方向一致,通过市场机制有序进行,这必须要求有力的第三方支持,因此相关的中介组织建立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条件。

(3)农民的养老方式。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是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最后的保障生活和养老方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地流转,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进行转移之后也不愿意将土地流转,造成很多的撂荒和抛荒现象。农民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在社保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权益得不到保障,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也会被排斥在城市的社保体系之外,安全感严重缺失,农民死守土地的行为也就容易理解,但这样的影响不仅不利于流转,也很难根据土地进行规模经营。农业的发展要求对土地进行合理配置。但是,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弱化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完善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二)模型构建和变量选择

1.模型选择[18-20]

作为研究对象的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和行为,可以分为有或没有发生耕地流转,因此其是一个定性二分变量。根据这一特点,本文选用Logistic 模型为基础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进行回归分析。

Logistic 模型是逻辑概率分布函数,又称为增长函数,在统计学中常用于因变量为二分变量的分析,是分析个体决策行为的理想模型,基本形式为:

式中,z 是变量X1,X2,……Xi 的线性组合:

在数据统计分析过程中,把农户有流转土地意愿的概率设为P(Y=1),没有土地流转意愿的概率1-P(Y=0)。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时,通常要进行P 的Logit 变换,即:

经过Logit 变换后,得到概率的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线性表达式:

在分析过程中,借助SPSS 软件中的Logistic 回归分析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和建模。

2.变量选择

以河北Z 市为例,根据Z 市农户土地流转的现状和特点将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21]分为土地流转主体因素、土地流转客体因素、土地外部因素、土地流转其他因素等四大类,共14 个解释变量(见表1)。

表1 变量选取及取值说明

三、土地流转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1.研究区概况

Z 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山脉南部,北部的长城,西谷,南津唐,东通辽沉,京津唐承秦腹地,总面积1521km2,人口约70 万。全市13 个镇,9 个乡,民族乡,648 个行政村。

2.数据来源

通过走访Z 市农村,对农民进行访谈。在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基本状况有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把一些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形成调查问卷。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一步地对相应因素进行总结。

问卷调查过程于2013年2—3月在河北省Z 市马兰裕镇、建明镇、东陵乡、苏家洼镇、崔家庄乡等5 个乡镇12 个村进行。其中崔家庄乡位于Z 市东部,马兰裕镇、建明镇和东陵乡位于Z 市中部,苏家洼镇位于Z 市西部。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200 份,收回有效问卷186份,问卷有效率为93%,被调查农户土地流转基本情况见表2。

被调查户主年龄集中在46—60 岁,占整体样本的44.5%,其次是31—45 岁,占整体样本的32.4%;被调查农户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小学与初中,分别占样本总数的32.42%,45.35%。

表2 被调查农户土地流转情况

(二)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为细深入分析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将农户分为土地转入与土地转出两种类别,并分别进行分析,通过运用SPSS 16.0 统计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Logistic 二元回归处理,见表3 和表4:

表3 农户土地转入意愿的Logistic 模型估计结果

1.主体因素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

(1)户主年龄。从土地流转的主体因素角度分析,年龄对于流转意愿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从转入意愿看,其系数为-0.291,在1%的水平上显著,因此通过检验,并且二者相关,这说明农户的年龄越大,转入土地的意愿越弱,因为年龄越大的农民越难继续经营农业,所以也就更不会转入土地;从转出意愿看,其系数为0.337,年龄变量系数为正,sig 值为0.003,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农户年龄越大,转出土地的意愿越强,表明年龄大的农户可能已经无法经营农业,所以只好将土地转出,并获得收益。可见,年龄越大的农户,转入土地的意愿越薄弱,转出土地的意愿越强烈。和之前的预期分析是相吻合的。

表4 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的Logistic 模型估计结果

(2)户主的受教育程度。从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来看,转入和转出系数分别为-0.027 和0.319,转入系数为负,转出系数为正,说明受教育高的农户其非农就业的技能较强,可以离开土地从而创造更高的劳动价值来取得收益,因此愿意转出自己的土地。但是就sig 的值来看,转入时sig 为0.034,证明转出意愿和农户受教育程度是在5%水平上显著相关的;但是从流出土地来看sig 的值为0.081,在10%的水平上显著。

(3)农户的就业技能。从土地转入的情况来看,非务农的农户与务农的农户相比,更愿意转出土地,参与非农生产来获得生存所需的收益。但是,这无论是转入还是转出的sig 值(分别为:0.124 和0.118)均大于0.05,说明农户的主要职业对于土地流转的影响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

2.客体因素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

(1)土地承包户家庭规模。土地承包户的家庭规模对土地流入和流出的分析结果中,sig 分别为0.098 和0.090,说明家庭规模对于土地流转并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家庭规模应该和其他因素一起考虑,比如说家庭的务农人数等等,单一的家庭规模对土地流转影响不显著。和之前与流入是正相关,流出是负相关的定性分析不一致。

(2)土地承包户其他收入。从sig 值上边看,0.045<0.05,土地承包家庭收入对土地流入的影响是显著的,同时,其系数为-0.031,符号为负说明土地承包户其他收入越高流入土地的意愿就越差。从流出来看,sig=0.027,说明流出与其关系也显著,同时由于系数为正值可以看出,一个家庭的其他收入越高,对于土地的依赖程度越小,流出土地的意愿也相对要强烈。和之前的定性分析一致。

(3)种植业收入比重。从流入来看,sig 为0.03,其影响是显著的,种植业收入比重越大,其流入的意愿就越强烈,意愿的增长幅度也会成倍的扩大,这从其系数为0.196 就可以看出。而对于土地流出意愿出来说,情况刚好相反,其影响也显著(sig 为0.004),但其收入增长流出的意愿就会减弱,这表现在其系数为-0.293,符号为负数。

(4)土地转入(转出)情况。对于土地的转入和转出而言,地区土地流转的情况对实际的流转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其系数流出为2.850,流入为0.523,表明虽然对于土地流入的影响小于土地流出的,但是地区的示范效应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究其原因是土地流频繁与否对于地区土地流转的难易程度以及现状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流转情况好将会带动下一轮的流转,给尚未流转的土地带来示范效应,推动规模化的形成。

3.外部因素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

(1)土地转入(转出)期望方式。从sig0.006(土地流入)和sig0.008(土地流出)来看,土地流转方式越接近农民的期望方式,农民的流转意愿就越强烈,越能促成土地流转的实现,其影响是显著的,特别是对于土地转出而言,其系数能够达到1.668。

(2)土地转入(转出)期望年限。对于土地的流入而言,0.007<0.01,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期望年限影响是显著的,而且系数为1.657 说明年限的增加对于期望的增长是成倍的,效用很大;对于土地流出来看,其影响也是显著的,但是和流入正好相反,期望年限的增长会导致土地流出意愿的弱化,并且弱化程度很大,表现在其系数的符号为负值上。

(3)土地流转手续时间。从sig 值中可以看土地流转手续的时间对无论是土地的流入还是流出都是显著的,同时是呈现负相关关系的,从系数-0.218(流入)和-0.198 就能够分析出来,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该严格的控制土地流转手续的持续时间。

(4)土地流转期望合同形式。我国农民土地流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规范意识尚且缺乏,从期望合同形式的sig 值可以看出,流入的0.324 和流出的0.323 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对于土地流转的影响并不显著。

4.其他因素对农户土地流转因素的影响

(1)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我国对于土地流转的法律尚且不完善,农民的素质和眼见具有局限性,对于自己的权力维护不明晰,目光多数停留在现实层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看到定量的实际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出入相当大,法律的完善与否对于农民流入土地和流出土地的影响是不显著的,sig0.973(流出)和sig0.657,均大于0.1,其影响不显著。

(2)土地流转市场和管理机构、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相关程度的调查结果相同,流入和流出的分析结果中sig 分为0.287 和0.183,对于农民土地流转的意愿影响并不强烈,也不显著。

(3)农民的养老方式。虽然养老方式相比较法律和中介机构等对农民的影响要大一些,特别是土地流出的农户来说,他们不得不考虑到这个问题,但是由于农民知识和眼见的缺失,在实际情况中,农民多数是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未想到长久的生活方式,所以在定量分析中,养老方式的影响也不显著,分别为0.189 和0.284。

四、结 论

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受到农户的年龄、种植业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农户预期土地流转的年限、以及农户参与过土地流转的经验等因素影响。其中是否曾经参与土地流转的经验对土地流转意愿有正相关影响,其他另外三个主要因素对土地流转意愿则因为转入和转出的方向不用而不同。除了以上四个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外,影响土地转入意愿因素还有家庭的人口总数、土地流转手续的办理时间、土地流转合同的形式等;影响土地转入意愿因素还有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家庭的总收入、土地流转方式、对土地流转相关法律的中介组织的认识程度。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发展,土地流转不仅仅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国家的基本农村政策。因此,基于本文的相关分析和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我国曾经是一个封建大国,农民固守土地的思想根深蒂固,所以,为了有效地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应积极宣传关于土地流转和社会养老保险等基本国家政策,从思想上引导农民充分地认识新形势和新政策,为土地流转的开展铺垫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提高土地流转市场的交易主体,即农民的文化与技术素质是加快土地流转速度、扩大土地流转规模的关键所在。我国应该全面大力推进农村的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农村人口平均文化素质,实现农业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第三,我国应该大力完善、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分阶段、分步骤地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减少农民失地后的后顾之忧。比如在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上,为农民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的保障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完善的土地流转中介组织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土地流转市场和管理机构、中介组织的发育可以为土地流转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可以加强土地市场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为土地的流转创造更好的环境。

[1]毕宝德.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14-120.

[2]曹建华,王红英,黄小梅.农村土地流转的供求意愿及其流转效率的评价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7,(5):54-60.

[3]陈锡文,韩俊.如何推进农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2,(9):35-37.

[4]邓周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村土地流转探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5]丁关良.土地承包经营权基本问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6]樊帆.农村土地流转的深层原因探析[J].农业经济,2002,(11):25-27.

[7]郭荣朝.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05,(2):3-5.

[8]刘甲朋,崔鬼.中国农地流转研究观点综述[J].经济纵横,2003,(6):55-59.

[9]莫文婷.我国土地流转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10]王东京.中国的难题[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11]王瑞雪,陈银蓉.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经济学思考[J].农业经济,2003,(9):35-36.

[12]王万山.国外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模式和共同规律[J].调研世界,2005,(5):24-26.

[13]吴象.中国农村改革实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14]许经勇.论稳定土地承包制与启动土地承包经营权[J].财经研究,2002,(1):47-50.

[15]刘斐,许月明,姬斌.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河北省高阳县350 个农户的调查[J].中国农学通报,2011,(4):397-400.

[16]赵晓秋,李后建.西部地区农民土地转出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8):70-78.

[17]王天宇.沿海发达地区农地流转中的农户意愿实证分析——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1):12-14.

[18]张春海.Logistic 模型下农户借贷参与意愿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省农户借贷需求状况调查[J].农村金融研究,2011,(2):26-30.

[19]刘旦.基于Logistic 模型的农民宅基地置换意愿分析——基于江西的调查和农户视角[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6):29-32.

[20]陈昱,陈银蓉,马文博.基于Logistic 模型的水库移民安置区居民土地流转意愿分析——四川、湖南、湖北移民安置区的调查[J].资源科学,2011,(6):25-30.

[21]周春芳.经济发达地区农户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37-43.

猜你喜欢
意愿农户土地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我爱这土地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