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浩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 300072)
离散制造业信息化战略下内部集成性评价方法研究
孔令浩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 300072)
针对实施信息化工程环境下的离散制造企业,提出其内部集成性的评价方法。首先依据信息系统与管理系统的平台匹配理论,选取集成基础保障能力、过程集成、IS与MS匹配度及内部集成综合效益作为一级指标,同时逐项分析,构建内部集成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给出一个基于AHP/DEA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模拟证明该指标体系的有效性。
信息化战略;内部集成;匹配理论;AHP/DEA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信息集成的定义很多,例如Kulp,S.C[1](2004)认为信息集成是通过电子联接和信息共享来促进供应链中组织内外部功能的交叉融合。Grover.V[2](2007)认为信息集成是企业利用信息共享设施以实现企业内部业务部门之间、以及企业同合作伙伴间的数据交换和协同。但是,纵观各种定义,都普遍将信息集成划分为两层:企业内部的集成和企业间的外部集成。Gartner公司认为内部集成是实现产品研发、核心业务和数据采集的集成[3];Hammer.M[4](2001)认为组织内部集成是利用信息技术准确及时的获取、存储、共享信息,从而实现组织内流程功能的交叉融合的目的。Koufteros,X等[5](2005)研究了产品研发过程中内部集成与外部集成的关系,认为内部集成以并行工程为代表,而外部集成以客户集成、供应商生产集成和供应商流程集成为代表,依据其建立的数学模型他们还发现,内部集成对企业竞争力、利润有重大间接影响。Donald Chand,Geroge Hachey等[6](2005)对 ERP 系统绩效从automate、informate和transformate三个维度利用平衡记分卡构建了评价指标,其指标选择的依据对本文具有一定借鉴意义。Katrina Savitski e[7](2007)研究了物流系统的内部集成和外部集成的关系,并通过计算指出:内部集成对降低成本,提高订单达成、库存周转等起到显著作用,然而对资本收益率和客户定制化水平影响较小。陈启申[8](2009)研究了ERP系统的内部集成组成,认为ERP系统的内部集成除涵盖MRP-II的功能外,还包括13条管理功能。Chrestina等[9](2011)研究了企业在不同环境下的信息集成(包括企业内部集成)的价值,指出并非所有企业在实施集成后都会获得正面效益,还要考虑企业本身的环境。
内部集成作为供应链集成的基础,其水平决定了供应链质量。现有对内部集成的研究较少,且多从供应链集成效益的角度评价,缺乏对过程的考虑。因此,建立基于过程的内部集成评价方法具有较大的意义。总结现有相关的研究可发现:①内部集成限于企业内部范畴,并不涉及客户和供应商,集成对象以生产制造为中心,同时包括营销、采购、发运和财务等流程中的企业内部部分;②并非所有企业实施信息集成都会取得积极效果,中间存在若干较复杂因素;③衡量内部集成的效益应多选取与生产关联密切的指标。这对下一步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企业信息化工程是在管理发展需求的驱动下,在信息技术比较成熟的基础上开展的信息化项目,信息化改造受到管理需求的驱动,服从于企业管理,同时也会对管理产生逆向推动。信息化工程的实现可以概括为需求、匹配、趋同、融合和提升五个过程。信息系统应用后,企业实际上同时运行在原有的管理系统和新构建的信息系统两个基础平台上,管理软件系统代表着一个新管理水平的平台,而企业管理现状则存在另一种水平的管理平台,这两个平台差别越大,信息系统的功能就越小,反之就越大[10]。因此,信息系统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将新的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IS)与原有的管理系统(Management System,MS)从目标、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融合为一个理想的集成管理平台(图1所示)。成功的信息化工程是企业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良好的融合,利用信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从而实现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目标。
图1 信息系统与管理系统的关系
两平台匹配理论解释了集成管理平台形成的内在机理,本文以此为主轴,构建内部集成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两平台理论,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企业的信息集成一般过程如图2所示,首先经历基础设施建设、业务过程集成,然后经过若干复杂因素Xs的作用,达到IS与MS匹配度提升、企业综合效益提升的目的。因此,本文从评价这四个过程的能力出发,依据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逐级细化,建立指标体系。
图2 基于集成过程的指标体系设计框架
(1)集成基础保障能力
该一级指标主要评价企业实现集成的基础保障能力(由于基础保障能力既是内部集成的前提,也是外部集成的前提,因此本文将其定义为集成基础保障能力),可划分为硬件和软件保障。硬件保障可分为两部分:一是联网计算机、电话、电子邮件等装备覆盖面,侧重衡量信息处理、传递能力;二是生产流程中数控化设备的覆盖面,评估数据搜集、生成能力。软件保障则包括信息化软件和人才,信息化软件指标评估考察企业采用的集成软件与企业现状的匹配度,侧重于评估业务流程改善前的匹配度,考察方法同第(3)小节相同;信息化人才则考察企业员工掌握信息化设备的能力,其值可通过员工的学历结构计算。
(2)过程集成
该一级指标反映企业通过变革、优化现有流程以实现与信息系统趋同的能力。信息集成的前提是必须有规范的数据信息和业务流程。数据作为信息系统的基石,其基本性能对信息集成有重大影响,直接影响集成的效果。所谓基本性能包括数据的准确性、标准化及数据收集的准时性等。而规范的业务流程是保证内部集成的必要条件,业务流程不规范必然导致信息流程不规范,继而导致数据的流失或不完整。业务流程的集成以并行工程为代表,包括BPR等内容[11]。此外,信息的范围也是信息集成的条件,企业内部的集成应包括历史的、当前的和未来预测的信息,同时要尽可能的覆盖内部所有业务流程。
实际上,也会存在这种现象,即一些企业应用了CAD、PDM等先进信息技术,具备规范的数据和业务流程,但是这些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其信息流是被割断的、信息的传递是迟缓的,甚至不能直接沟通,形成“信息孤岛”,并不能为企业带来整体效益,可见建立标准数据接口,提升数据共享能力的重要性。本文用信息共享能力指标表示该方面。
同时,信息集成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要始终把员工培训放在第一位,通过培训为企业提供富有创新性、决策力的员工。
因此,在此维度上选取两个二级指标:培训、数据保障和业务流程改进,其中数据保障从数据覆盖面、数据的基本性能考察;业务流程改进则设立培训、信息共享能力、流程改善活动三个三级指标。
(3)IS与MS的匹配度
当信息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信息平台与管理平台相互作用,融合到稳定程度。那么,实施信息化工程前后的两平台匹配度是衡量信息集成效果的一个隐形输出结果,是衡量集成效果的重要指标。
两平台间的映射关系如图3所示,企业在实施信息化战略下,其战略目标和信息系统的IT战略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因此第一层映射关系评价贡献率较小,予以删除;而最后一层映射则在集成基础保障能力一级指标中已有体现,不再重复。因此,在此维度选取组织结构与职能匹配度、业务流程匹配度两个二级指标。
图3 管理平台与信息平台映射关系
组织结构与职能匹配度从两方面衡量:从宏观角度把握组织结构,判断两者是否相符;从微观角度细分到组织每个分支,衡量其职能匹配度。业务流程匹配度考察包括采购、库存、销售、生产运作、人力资源、财务、供应链、研发等企业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中对应模块的相符程度,见表1。
客户:企业通过业务流程改善,可以有效缩短生产时间,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从而提升市场占有率。因此建立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两个三级指标,其中客户满意度可通过承诺客户交货期的满足率间接测量。
内部经营: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一般包括三项:创新流程、营运流程和售后服务流程。与此对应,设立产品研发周期、生产流程效率及订单响应时间(包括生产订单及售后订单)三个关键指标。
学习与成长:内部集成的目的之一是使员工更富有决策力,其重要方式是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如何分析数据。选取有效性决策这个指标用以评价员工的学习和成长能力,其值可通过决策模型、工具的利用率来衡量。
表1 离散制造业信息化战略下内部集成性评价指标体系
(4)内部集成综合效益
效益是信息集成最终的输出,也是反映集成性能的重要指标。因为有些效益很难说是由内部集成所带来的,但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还是做一些估算。Markus、Tanis[12](2000)指出平衡记分卡可能是评估ERP系统的绩效的最佳工具,由于企业内部信息集成效益是ERP绩效的一部分,因此平衡记分卡同样适用于评价内部集成效益。本文以Katrina Savitskie[8]的研究为导向构建各层次指标。
财务:因为内部集成对财务指标的影响都是间接性的,根据Savitskie的研究,尽可能的选取企业生产流程直接输出的较为直观的效益指标,具体包括库存量,交货期,质量成本。
由于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是典型的层次结构,因此采用AHP与DEA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能比较分析准确客观地获得结果,并给出改进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输入、输出指标。
输入指标:集成基础保障能力、过程集成。需要指出的是,过程集成是实现输入到输出的中间转换环节,从投入/产出角度看,是企业为达到集成目的的一种投入,因此可以视为输入指标。
输出指标:实施后IS与MS匹配度、集成综合效益。
(2)计算输入、输出指标值
对二、三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量化,并且计算出其权重值。对于指标体系中的定性指标,可采用定性分类的方法进行量化分级。一般可分为“理想”、“较理想”、“一般”、“较差”、“很差”,分别用90分、70分、50分、30分、10分表示,如实际比较认为处于这几种类型之间,可用它们之间的数值表示。
(3)选择DEA效率评价模型
由于本文目的是获取企业内部集成水平高低,是一种基于产出的综合评价信息,因此选择基于产出的DEA模型。
(4)模型求解。
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本文假设了高投入-高产出、低投入-低产出、低投入-高产出、高投入-低产出、中等投入-中等产出及一种较极端情况——投入-负产出等六种类型的11家企业,并模拟了相应指标参数,具体见表2。
(1)首先运用专家打分法,得出的二、三级指标最终的权重如表3所示。
(2)根据权重,计算出输入、输出指标的值,运用DEAP2.1软件计算的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看出,同一类型的企业排名较集中,特别是对低投入-高产出、高投入-低产出、投入-负产出类型的企业区分更为明显;同时从数据还可看出投入较高的企业需要适当减小规模,投入低的企业还需要调整结构,提高技术效率。以上这说明本指标体系能较好的反映企业自身情况,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内部集成是外部集成的前提,缺少内部集成的供应链集成无异于空中楼阁。本文基于集成过程建立内部集成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相应的计算方法,通过数据模拟证明该指标体系较客观的反映企业真实情况,具备良好的区分度,能准确、客观的评价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工程后其内部集成性水平,并指出改进方向,从而为企业全面集成打下坚实基础。
表2 六种类型离散制造企业的指标得分情况
表3 二、三级指标权重
表4 11家企业内部集成性能评价结果
[1]Kulp.S.C,Lee.H.L,Ofek.E.Manufacturer benefits from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with retail customers[J].Management Science,2004,50(4):431 -444.
[2]Grover.V,Saeed.K.A.The impact of product,market and relations characteristics on interorganizational system in integration in manufacture-supplier dyads[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2007,23(4):185 -216.
[3]Gartner CIM:Scenarios S -300 -339,1990,4.
[4]Hammer,M.The superefficient company.Harvard Bussiness Review[J],2001,79(8):82 -91.
[5]Koufteros.X,Vonderembse.M,Jayaram.J.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gration for production development:The contingency effects of uncertainty,equivocality,and platform strategy[J].Decision Sciences,2005,36(1):97 -133.
[6]Donald Chand,George Hachey,James Hunton.A balanced scorecard based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the strategic impacts of ERP systems[J].Computer in Industry,2005,56:558 -572.
[7]Closs.D.J,Savitskie.K.Internal and external logistic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2007,37(6):454 -468.
[8]陈启申.ERP——从内部集成起步[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9]Chrestina,W.Y.Wrong,Kee-HungLai,T.C.E.Cheng.Value of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o Supply Chain Management:Role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tingencies[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11,28(3):161 -199.
[10]齐二石,宋立夫.工业工程与制造业信息化——IE+IT[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1]李国喜,阮启明,龚京忠,等.CIMS/MSS的系统评价体系[J].制造业自动化,2000,23(5):3-7.
[12] M.L.Markus,C.Tanis.The enterprise systems experience—from adoption to success,in:R.W.Zmud(Ed),Framing the Domains of IT Research.Glimpsing the Future Through the Past[J].Pinnafles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c.,Cincinnati,OH,2000:173 -207.
[13]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编辑 李秀敏)
Evaluation Study on Internal Integr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under Informatization Strategy
KONG Ling-hao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
According to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which implement information engineering,an evaluation method of internal integration is proposed.Firstly,choose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capacity of integration,process integration,match degree ofmanagement system and information system,comprehensive benefit of internal integration as the first grade indexes based on the platform matching theory,and next construct the index system by analyzing term by term;then proposing the calculation method based on AHP/DEA;finally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dex system by simulation.
information strategy;internal integration;matching theory;AHP/DEA
TH121;F403
A
1001-2265(2013)03-0118-04
2012-08-03;
2012-09-03
孔令浩(1988—),男,山东枣庄人,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精益管理、分布式制造,(E-mail)lhkong_0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