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生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校要积极推动校企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组建校企合作多学科的研究生团队,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知识多元化、边缘化趋势的加快,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兴起,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促使研究生导师团队代替导师个人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载体[1]。研究生导师团队通过成员间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在形成巨大合力的同时,也促进学科领域科学技术的更新与发展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实现了高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职能。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近年来,研究生报考数量激增,招生规模也以每年近20%的速度递增。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目标,2015年全国计划招收研究生170万人,2020年达到200万人。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张无疑要求研究生导师数量要有相应的增长。据调查,目前我国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人均要带5.77名博士生,远远高于国外每名导师带2~3名学生的比例[2]。硕士研究生导师人均指导学生数在部分高校早已超过两位数,以同时指导三届学生论,一名导师将指导二三十名硕士生。导师指导学生数的超标,导致导师无暇指导学生。研究生导师数量严重不足的局面制约着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比较国外的研究生教育,德国每位正教授每年只可招收1~3名学生;日本虽规定每位硕士生导师最多可同时指导人文社科类学生20人,自然科学类学生15人,但实际上多年来招生定额从未满过,而且还有减少的趋势[3]。
表1 某学院博导指导博士研究生人数统计表
表2 某学院硕导指导硕士研究生在读人数统计表
表3 某学院研究生指导教师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在读人数统计表
研究生招生数量的激增带来了高校对研究生导师数量需求的持续上扬。为解决研究生导师不足的现状,高校通常采取粗放式的研究生导师扩招方式,即一些刚刚评上副教授的教师或刚刚取得博士学位的讲师不经过任何培训,就被评为硕士生导师,开始指导研究生。部分新导师缺乏指导学生的实践经验,难以胜任培养高层次创造型人才的艰巨任务。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皓明教授表示,我国博士生的数量与美国相差无几,但是水平差异较大。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导师缺乏研究指导方面的能力和责任心,很多导师重在“用”研究生,即如何利用研究生去完成自己承担的大量科研项目,而很少花精力思考如何“培养”研究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理工结合、文理交融已成为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高校研究生导师各自为政、孤军奋战的现状与交叉学科、相互交融和边缘学科迅速发展的局面不相适应。个别导师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愿与其他导师携手合作进行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采取“闭关锁国”的方式对本人取得的专门技术进行保密。而一个导师的知识面、思维方式由于受到单一学科领域的限制,难以培养出知识综合、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传统的小作坊式培养模式难以造就大批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高校科研任务的加重,本就稍显不足的导师队伍更是捉襟见肘。导师们疲于培养研究生和应付科研任务,无暇进行自身的“充电”。高校自身也只注重使用,不关心导师队伍的培养,服务意识较差,导致部分研究生导师不能集中精力更新知识与提高自身素质。
由于高校大多采用导师负责制,部分导师由于承担的科研项目较少,经费不足,不能满足学生进行真枪实弹的实习实践的需求,学生只能在学校教学实验室中进行简单的计算机仿真训练;部分科研任务较重、经费充足的研究生导师受招生名额限制,学生的数量又不能满足科研任务的需要。最终出现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
(1)构建由“校企知名专家组成的跨学科专业,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研究生导师团队,以壮大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实力,丰富教学与科研内容,活跃学术氛围。
由于持续扩招,目前高校普遍存在资深导师名下研究生过多,而年轻导师名下研究生过少,甚至连续两三年招不到学生的情况。同时单一的导师负责制、师徒式的指导方式,束缚了学生的知识面,这种不均衡性和知识的单一性严重阻碍了高校的研究生培养。
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要根据不同研究生导师团队的特点分类建设,同时积极、合理地推动各类团队之间的融合与协同创新,培育学科专业交叉模块化、科学研究领域系统化和校企产学研结合集群化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及攻关队伍,形成团队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研究生导师团队在创新型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侧重点和特色。
组建由校企知名专家组成的跨学科专业的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研究生导师团队,通过资深教授与年轻教师、校内导师与校外专家之间相互配合与协作,取长补短,产生1+1>2的效果。同时,构建由校企不同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组成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可以接触到本人研究领域相邻学科的最新理论和最新成果,在拓宽自己学术视野的同时也调动了研究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多元化的研究生导师团队成员构成,促进了不同学科流派的思想、理论相互碰撞,为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科研内容,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同时,企业专家的加入也为高校带来一定数量的科研项目与经费,为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提供了资金保障。此外,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频繁交往,也促进了研究生导师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研究生人才培养水平。通过邀请企业知名专家到校做专题报告和讲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相关研究领域最新理论和最新科研成果,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和成果可以使研究生少走弯路(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生导师团队成员分工与职能图
(2)依托高校各级实验室、科研课题组外场实验以及行业内外科研生产单位等不同层次的实践基地,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平台。
培养研究生具有活跃的创新思维、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关键点是要就有一个环境优越,实践条件良好的实习实践基地。而由校企知名专家组成的跨学科专业研究生导师团队,能将企业资源为高校所用。那些需要高水平创新人才的企业,为了吸引理论知识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创造力的高层次人才,积极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中。企业会向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条件和资金,提高企业在学生中的知名度。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实习实践场地进行科技创新活动。
(3)通过组建校企联合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
通过组建由校企知名专家组成跨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团队,确定了团队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利益分配,团队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共享自己的实验条件和实验数据。高校可以利用企业的实验条件和生产设备,企业可以使用学校的知识产权和专门技术,同时校企双方可以减少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和试验次数,减少工作量和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双方共赢,促进校企协同创新。
(4)多元化的研究生导师团队,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选择。
组建由校企知名专家组成的跨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团队,有利于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提高和知识面的拓宽。由于研究生导师团队中校外成员都是国内企业界的精英,承担着大量的科研项目,在企业也有很高的话语权。因而团队中研究生可以根据本人的研究方向和就业去向,选择合适的企业导师在其企业进行实践。
通过构建“校企知名专家组成的跨学科专业,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研究生导师团队,全方位开发高校、企业资源,扩大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并使这些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提高了企业知名度,以便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开阔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1]姜雪.高校科研团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
[2]吴元欣,桂昭明.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的扩展模式研究[EB/OL].http://hbxw.e21.edu.cn/content.php?id=727.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透视与借鉴—国外著名高等学校调研报告[R].200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