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技术在膝关节外科的应用现状

2013-02-02 05:29:26陈海南董启榕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4期
关键词:髌骨假体胫骨

陈海南 董启榕

有限元技术在膝关节外科的应用现状

陈海南 董启榕

有限元分析是指用较简单的问题代替复杂问题后再求解。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是将一个复杂的生物体划分成一个个的小网格(单元),计算后再将其整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得出研究对象的各种参数的计算结果。因小单元是规则的小的正立方体,计算相对容易,所以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有限元法近年来成为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手段[1]。有限元方法最早应用于工程力学领域,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被引入到生物医学领域。此后它将对骨关节系统许多问题的研究,从早期二维平面分析迅速发展为三维实际情况的分析。又随着高分辨率大型MRI及CT设备的发展,以及有限元分析软件处理能力的不断强大,使得有限元分析在膝关节运动系统许多复杂问题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2]。膝关节是人体最重要、最复杂的一个负重关节,股骨、胫骨平台、髌骨、半月板、韧带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系统并行使功能。以往研究膝关节生物力学及病理变化常用临床观察、动物实验,均存在主观评定标准不一,花费大,离体与在体之间差异,条件难以控制,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等不足。因此有必要建立符合人体膝关节特征的三维模型,正确反映膝关节各结构的形态及相互关系[3],从而有助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1 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有限元仿真计算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进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地数值方法,而用有限元法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力学研究方法。伍中庆等[4]结合X线片用X-CT对尸体膝关节进行扫描,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膝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重建,包括股骨、胫骨、髌骨及半月板,重建的几何体逼真、客观,为分析股骨、胫骨、髌骨和半月板的力学特性提供了模型基础。汪强[5-6]的结果提示三维模型较以往两维平面有限元模型有明显优点:①模型网格划分更细,建立的单元和节点更多,模型更接近解剖学实际。②图像数据直接来自CT扫描,避免了图像生成、转化与存取中的信息丢失,且图像精确。③严格区分了半月板与关节软骨。王光达等[7]通过一名男性健康志愿者的膝关节扫描,通过有限元软件处理成功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胫骨、股骨、髌骨、内外侧副韧带、前后交叉韧带,髌韧带及双侧半月板。模型可以任意角度旋转观察,整体外形及各组成部件均与实体标本具有满意的相似性,黄建国等[8]通过了MSC.MARC建立膝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得到胫骨骨折患者的膝模型,认为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手术策划和治疗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模型确立后可以为膝关节的创伤、骨折的力学分析及人工关节的开发提供方法学的支持。姜华亮等[9]在MRI基础上建立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膝关节所涉及的几乎所有骨骼、软骨,半月板和韧带等基本力学的模型,并认为MRI比CT对软组织显像更清晰。重建的模型更逼真、客观,能够更真实地反映膝关节的结构特点和生物力学属性。

2 有限元在膝关节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人体膝关节生物力学复杂多样,更多的力学反映在运动过程中,受力特点更加复杂。因此,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膝关节生物力学模型,无创、快速地研究膝关节力学特性、损伤的机理,对指导临床工作有现实意义。有研究认为膝关节伸直时应力主要分布于ACL近股骨上点处。说明ACL是对抗胫骨前移的主要结构,其与临床上ACL损伤多发生在股骨上点处相一致。膝关节屈曲时,PCL是对抗胫骨前移的首要结构,且应力主要集中在近胫骨止点处,这与临床PCL断裂多发生在胫骨止点处相一致。同时对模型施加内外翻应力,分别在LCL腓骨上点和MCL近股骨上点应力较大,说明MCL、LCL是对抗膝外、内翻的主要结构。与临床内、外侧副韧带损伤位置一致。进一步验证了有限元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10]。汪强等[5]通过对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同时研究了加载后,得到膝关节内外侧关节面典型节点Von Mises应力值,提示正常膝关节内侧关节面应力呈前、后部大,中部小分布;外侧关节面应力呈前部大,中后部稍小分布,且较内侧关节面分布均匀。姚杰等[11]利用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和模拟跳伞着陆实验数据,对半蹲式跳伞着陆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膝关节损伤的机理。结果显示,关节内组织的应力水平随着跳落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外侧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承受了较大的载荷,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在屈膝角度达到最大时产生明显的应力集中,此时更易断裂。吴宇峰等[12]通过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髌骨在运动及损伤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结果显示应力集中于髌骨的上极和下极,说明骨折的好发部位即在髌骨的上下级,与临床基本相符。辛力等[13]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合并膝关节脱位的胫骨平台骨折4种内固定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提示MDP(内侧双钢板)固定后的应力最小,其后依次是BDP(双侧双钢板)与MSP(内侧T型单钢板+拉力螺钉),而LLP(外侧锁定钢板+拉力螺钉)固定的应力最高。给临床治疗类似骨折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3 膝关节置换相关有限元分析研究

人工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手段,每年有大量的患者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三维有限元法是先进而有效的生物力学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全膝关节置换后的应力分布情况对探讨全膝置换有重要意义。膝关节置换前要对患者膝关节病情有详细了解,全面检查,严格选择假体类型。根据假体的使用部位将假体分为单髁假体(单间隔假体)、不包括髌股关节置换的全关节假体(双间隔假体)、全关节假体(三间隔假体)。如果术前对准备手术的膝关节进行CT扫描、重建,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然后进行逆向工程CAD/CAM,选择制作适合该关节的人工假体必将更适应患者,术后生物力学性能必将更好,松动翻修的机率将明显降低[14]。术中选择置换假体,胫骨和股骨配对关系,术后假体接触表面的应力变化可能增加磨损及松动的风险,有研究[15]将股骨侧3号钴铬合金假体,与胫骨侧2.5号(3/2.5配对),3号(3/3配对),4号(3/4配对)钛合金金属托及对应尺寸的10 mm厚度聚乙烯垫片配对。构建有限元模型,模拟双腿站立,平地行走,上楼梯情况下,对各屈膝角度的最大等效应力进行研究。发现3/2.5配对,3/4配对假体接触面最大等效应力明显增高,有增加聚乙烯垫片磨损风险。同时Liau等[16]研究了假体对线不齐时接触应力和Von Mises应力大幅度增加。定制假体尽管重建保肢符合人体生物力量规律,短柄假体可引起骨水泥应力集中,重建后发生骨折,骨水泥碎裂风险较高,但过度增加柄长对骨的应力遮挡水平也相应增大[17]。膝关节置换后要能负重行走是最终目标,许多静态的模型并未涉及其中。最近有研究者对其关节高屈曲活动下运动和应力等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包括主要骨和软组织的全膝关节置换前后的膝关节的动态有限元模型,对天然及全膝置换后膝关节下蹲运动和接触应力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膝关节过伸和高屈曲时,在胫骨高分子聚乙烯平台的胫骨平台轮柱和平台前部的交界处,胫骨平台内后方和轮柱后部3个区域发生较高的接触应力,这些也正是假体发生较高磨损的部位。这为膝关节假体的摩擦学研究及膝关节假体设计提供有力的分析工具[18]。

4 问题与展望

尽管有限元分析方法在膝关节外科研究中有诸多优点,能重建出与真实人体膝关节结构基本一致的模型,重建的模型逼真、客观,可以自由旋转,添加、调整相关参数可以进行人体和动物实验无法完成的生物力学研究。但它作为一项仍然没有成熟的技术,还有许多不足:①研究所用硬件、软件多为进口,价格昂贵。②操作过程繁琐复杂,作为临床医务人员,学习周期长,较难熟练掌握。③人体膝关节结构复杂,相互之间关系密切,互相影响,脱离其他因素,简单研究骨骼、韧带、关节软骨本身就有失偏颇。④将骨骼内各向同性,各向异性等同考虑,简化操作,明显不妥。⑤膝关节许多特征及生物力学都是在运动中表现出来,但许多有限元的研究是静态的,未考虑动态研究,影响结果的准确性。⑥载荷和边界条件的选择,基本都是人为确定的,很多参考国外的文献,而这是否适用于国人亦未可知。所有这些问题,希望随着对膝关节发病机理的进一步认识、计算机处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CT和MRI成像技术的不断完善而逐步得到解决,使之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1] Li W, Abram F. Human hip joint cartilage: MRI quantitative thickness and volume measurements discriminating acetabulum and femoral head. IEEE Trans Biomed Eng,2008,55(12):2731-2740.

[2] 杨玉海,崔谊,崔允峰,等.螺旋CT三维重建评价膝关节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1):45.

[3] Ben djaballah MZ, Shirazi-Adl A, Zukor DJ.Finite dement analysis of human knee joint in varus-valgus. Clin Biomech (Bristol,Avon),1997,12 (3):139.

[4] 伍中庆,吴宇峰,苏培基,等.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17):2970-71.

[5] 汪 强,孙俊英,赖震,等.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陕西医药杂志,2007, 36(3):210-212.

[6] Hirokawa,S., Tsuruno,R., Three-dimensional deformation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in an analytical/computational modelof th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Journal of Biomechanics,2000,33:1069-1077.

[7] 王光达,张祚福,齐晓军,等.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分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52):9702-9705.

[8] 黄建国,史庆南,严继康,等.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重建.中华医学研室杂志,2006,6(4):415-416.

[9] 姜华亮,华锦明,许新忠,等.正常人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3):421-422.

[10] G Limbert, M.Taylor, J.Middleton.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the human ACL: simulation of passive knee flexion with a stressed and stress-free ACL. Journal of Biomechanics,2004,37:1723-1731.

[11] 姚杰, 牛文鑫,王旸,等.跳伞着陆过程中膝关节损伤的有限元研究. 医用生物力学,2010,25(4):244-248.

[12] 吴宇峰,苏培基,伍中庆,等.髌骨的三维有限元重建及初步力学分析.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4,12 (2):1-3.

[13] 辛力,王业华. 合并膝关节脱位的胫骨内侧平台骨折4种内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性能静态有限元分析.徐州医学院学报,2008,28(8):533-536.

[14] Bougherara H, Zdero R, Mahboob Z,et al.The biomechanics of a validated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stress shielding in a novel hybrid total knee replacement. Proc Inst Mech Eng H,2010,224(10):1209-19.

[15] Completo A, Rego A, Fonseca F, et al. 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of proximal tibia behaviour with the use of femoral stems in revision TKA: an in vitro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Clin Biomech (Bristol, Avon),2010,25(2):159-65.

[16] liau J J, Cheng C K, Huang C H, et al. The efect of malalignment on stresses in polyethylene component of total knee prostheses-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Clinical Biomechanics,2002,17:140-146.

[17] Completo A, Simões JA, Fonseca F. Revisio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he influence of femoral stems in load sharing and stability. Knee, 2009,16(4):275-9.

[18] Chandran N, Amirouche F, Gonzalez MH, et al.Optimisation of the posterior stabilised tibial post for greater femoral rollback after total kneearthroplasty-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nt Orthop,2009,33(3):687-9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81171730)

215004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董启榕 E-mail:dqr@szgk.net

猜你喜欢
髌骨假体胫骨
友爱的“手”
Not afraid of incompleteness,living wonderfully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基层中医药(2022年1期)2022-07-22 07:22:16
一例犬髌骨内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髌骨钢板治疗髌骨骨折
克氏针张力带与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比较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43
髌骨软化症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