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云红 谢辉 王希香
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付云红 谢辉 王希香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58例,从药物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等多方面指导,针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通过护理干预,患者掌握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知识及护理技术,达到了预防并发症及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目标。结论应用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心功能水平,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冠心病;护理干预
冠心病发病率近年来在我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存在诸多危险因素,血糖控制差,饮食、运动、药物的治疗依从性差。这些危险因素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和治疗质量[1]。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自理能力。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158例,男98例,女60例;年龄64~94岁,平均79岁。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根据血糖情况给予胰岛素治疗或口服降糖药和应用血管扩张剂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肌供血、营养心肌等治疗。其他治疗方法: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氧气吸入;抗感染治疗;应用利尿剂;有心衰者进强心治疗;有高血压者行抗高血压治疗等采用给予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包括用药、心理、饮食、运动指导、自我护理技能培训。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①药物治疗的护理:口服药物治疗的护理采用口头和书面相结合的形式向患者交代用药的具体方法,说明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满足患者的治疗信息需求,从而主动配合服药,提高用药的依从性。胰岛素治疗的护理要做到规范、准确、有效,护士在为患者测量血糖和注射胰岛素的同时,向患者讲解准确测量血糖和准确注射胰岛素的重要性以及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如何预防和处理低血糖。对出院后有自测血糖、尿糖或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在出院前有计划地教会其掌握测量血糖、尿糖的方法,注射胰岛素的方法。糖尿病的患者尽量不使用对血糖有影响的药物,如确实要使用,要与降糖药分开服用,并间隔一定的时间,严密监测血糖的变化[2]。②心理护理:长期患病,病情反复,患者易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情绪紧张可引起血糖不稳定。同时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的常见诱因,而持续剧烈的冠状动脉痉挛可导致冠心病病情加重。因此,护士应多巡视,主动接触患者,与患者交流,针对患者心理特点进行适时安慰,通过启发、诱导、解释、说服方法,消除患者心理矛盾,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③饮食护理:强调饮食原则,遵循低脂、低盐、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高纤维素食物的原则;少食多餐,忌甜食、饱食、烟、酒及刺激性食。同时进餐时间要与服用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时间相配合,防止低血糖发生。饮食治疗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应通过口头宣教、书面宣教资料和宣传片等多种教育形式反复强化,提高患者的自觉性,使之能持之以恒地按饮食处方进餐。④运动护理: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运动要恰到好处。病情稳定,指导他们进行康复运动,循序渐进。先有护士指导患者在床上或床边进行被动和主动运动1~2 d,2~3次/d,20~30 min/次。以后,可依照自身条件,从事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做体操、打太极等,以不出现不适症状和运动后心电图无明显变化为度。最好在餐后1 h进行运动,每次30~40 min为宜。经常测运动后血糖,以免运动后低血糖发生。并最好有家属陪同,确保运动过程的安全。⑤低血糖的护理:告之患者低血糖是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如何采取防范措施。鼓励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正确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要勤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提高识别能力,如患者神志和活动情况,有无脸色苍白、乏力等。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时,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严密观察病情化,积极控制血糖和心衰,严密监测血糖变化防止低血糖发生。做好心电监护和症状、体征的观察,达到随时监测、随时治疗,并从药物治疗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给予指导,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自理能力,对患者战胜疾病,预防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1] 陈志敏.糖尿病合并冠心病51倜护理体会.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7(35):748.
[2] 程云清,陈凌,戴红霞,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安全护理的效果评价研究.护理进修杂志,2007,22(22):2049-2050.
130011 吉林大学第四医院干部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