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婷婷
25例ICU应用FloTrac/Vigileo系统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护理体会
胥婷婷
目的探讨ICU危重症患者应用FloTrac/Vigileo系统持续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FloTrac/Vigileo系统经外周动脉持续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25例ICU危重患者的应用,寻找最佳的护理方法,包括动脉导管的护理,参数的记录和观察,并发症的预防等。结果25例患者监测时间2~5 d不等,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并为心功能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参数。结论FloTrac/Vigileo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可很好的评估心功能。
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护理
我院ICU从2011年11月应用FloTrac/Vigileo系统对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从而指导临床用药以及容量管理复苏。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自2011年11月至2013年1月对25例重症患者采用指导治疗,其中感染性休克17例,心源性休克2例,失血性休克3例,心脏瓣膜置换术3例。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57.8岁、体重56.8 kg、身高168.2 cm。
2.1物品准备 动脉穿刺针、穿刺包各一个,生理盐水250 ml1袋、肝素1支、2%利多卡因1支,5 ml注射器1个、3 m薄膜1张,安尔碘消毒液,FloTrac传感器, Vigileo监护仪。
2.2动脉置管 固定手和前臂,在腕下放一小枕,背曲抬高60°,局部皮肤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术者用消毒的左手食指扪及动脉搏动,穿刺点在搏动最明显处的远端0.5 cm,以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将穿刺针与皮肤呈15°~30°角向近心端方向穿刺。如针尖传来搏动感,则表示已触及动脉,再快速推进少许,即可刺入动脉,此时可见动脉血回流,将穿刺针尾压低至10°角,穿刺针再向前推1 mm,使穿刺针尖完全进入动脉,然后将套管送入动脉,抽出针芯,穿刺成功。
2.3管路连接 冲洗外周动脉置管,确保通畅,将FloTrac传感器用稀肝素排气后与动脉导管相连。缝针固定动脉导管两端。穿刺点局部皮肤消毒待干,用3 M大贴膜将穿刺部位及留置导管全部封贴固定,记录置管时间。将FloTrac传感器白色导线端与监护仪动脉压力导线相连,绿色导线端连接Vigileo监护仪。传感器固定于右心房水平,即腋中线与第四肋的交点处。打开监护仪,输入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和身高,待其自动算出体表面积后确认。
2.4调零 换能器off端拨向患者,监护仪旋至调零后确认,显示调零成功后将传感器off端拨向空气端,确认动脉压力波形。
2.5参数记录及观察 每小时记录参数,随时观察,报警时及时汇报处理。
3.1妥善固定导管 动脉导管3 M贴膜固定,传感器下垫纱布后用胶布固定于上肢平右心房水平,可予以适当的肢体约束。
3.2保持导管通畅 每小时冲洗管道,冲洗液的选择目前多数用肝素生理盐水,浓度为2~4 U/ml,冲洗液放入加压袋,充气保持300 mm Hg压力并每日更换。
3.3严格无菌操作。动脉穿刺时要严格无菌操作;采用合适的敷料覆盖,可采用3 M大贴膜,贴膜每隔7 d更换一次,有渗血和渗液时及时更换,并注意观察穿刺点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硬结。
3.4防止动脉血栓、空气栓塞。拧紧所有接头,避免不必要的打开回路,确保各接头处无残留气泡,防止空气栓塞。管路中有血凝块应及时抽出,严禁注回血管。严密观察远端肢体的皮温与颜色,发现有肤色发白、冰凉、有疼痛感等缺血症状,应及时拔除动脉导管。
3.5拔管。监测结束时,拔除动脉导管,穿刺点按压15~30 min,并加压包扎,局部压迫4~6 h。
25例患者平均监测时间2~5 d。在监测期间,均无有创动脉相关感染、血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为血流动力学评估提供了重要参数。
近年来,就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争议越来越激烈,Swan-Ganz导管技术创伤大,留置时间短,并发症多[1,2]。因而无创/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间接Fick法-重复呼吸技术、食管多普勒监测技术、Picco技术等[4]。FloTrac/Vigileo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也是一种微创方法,研究表明,与运用Swan-Ganz导管间歇热稀释法比较来测定心排量及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其相关性良好[3]。我科使用的FloTrac/Vigileo监护仪除了CO外,还能监测每搏量变异度(SVV)。SVV已被认为是对前负荷变化反应敏感的指标,与其他传统监测指标(HR、MAP、CVP、PAOP)相比能更早期、准确地反映前负荷的变化情况,可以指导临床医生进行容量复苏管理[5]。如果可以获得中心静脉压,该仪器还可监测全身血管阻力(SVR)和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指导临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用一个特殊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导管,FloTrac/Vigileo监测仪可以监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系统操作简单,无需对护理人员进行过多的培训;快捷方便,无需人工校正血管常数,系统可自动校正血管顺应性特征且数据每20 s即可更新一次;可连续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为心功能评估提供重要的参数。
[1] 李志伟,李晓延.肺动脉漂浮导管监测指导治疗与危重患者预后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10,16(2):251-253.
[2]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围术期肺动脉导管临床专家共识.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3):196-199.
[3] 刘新锋,潘家华.经外周动脉压心排量监测在AMI患者中的应用.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10-12.
[4] 卢家凯,朱琛,王义军,等.FloTrac/Vigileo系统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心肺血管病杂志,2012,31(2):101-105.
[5] 黄磊,张卫星,蔡文训,等.每搏量变异度预测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价值.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9):916-920.
215004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B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