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勇
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60例临床体会
翟勇
小儿;腹股沟斜疝;切口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1]。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病因多由于先天性睾丸鞘突未闭, 一般对于6个月以上的患儿自愈机会很少, 目前主张给予手术治疗[2]。对于1岁以后的腹股沟斜疝患儿, 目前主张手术治疗。作者自2011年3月~2013年4月参加吉林省卫生厅组织的医疗援助赞比亚移动医院项目。在赞比亚鲁瓦普拉省工作两年期间内发现赞比亚儿童因为贫穷、饥饿、营养不良等因素, 小儿斜疝的发病率高达3%~5%。作者采用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与常规腹股沟斜疝手术比较, 具有恢复快、损伤小的优点。两年期间, 手术660例,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660例, 男625例, 女35例, 平均年龄3岁。
1.2 术前准备 仅有血常规报告单。
1.3 手术方法 660例均行基础麻醉, 于耻骨结节外上方外环口处顺皮纹横行小切口, 切口长约为1.5~2.0 cm, 切开皮肤、用两把血管钳交叉钝性分离皮下组织至腹外斜肌腱膜浅层,将切口向外上方牵拉, 打开提睾肌。在精索内上方找到疝囊后, 将疝外覆盖锐性剥离至疝囊颈部, 显露腹膜外脂肪, 将疝囊绞索拧紧至疝囊颈部, 行疝囊高位双重结扎。复位精索与睾丸, 皮肤切口缝合1针或皮内缝合。
小儿腹股沟疝多为斜疝, 男性患儿占多数, 男女发病率为10∶1。腹内压增高是疝的诱发因素, 小儿腹股沟管很短,几乎垂直从内环到外环[3]。因而下腹横纹小切口途径入路能游离疝囊至内环口处, 从而达到疝囊高位结扎的要求[4]。
微创外科是现代外科发展方向, 随着对局部解剖生理学的深入了解和手术技巧的提高, 加上手术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 绝大部分手术目前可以通过微创外科技术、设备来完成[5]。与常规腹股沟斜疝手术情况比较, 本手术方法具有切口小、损伤小、恢复快的优点[6]。该术式需要注意的事项有以下几点:①术前切口定位准确, 是决定手术切口大小的关键。②术前尽量排空膀胱, 避免造成术中医源性膀胱损伤。③手术结束后应注意将精索睾丸复位, 避免形成医源性高位睾丸。④确认疝囊后, 尽量不要先打开疝囊, 直接游离疝外覆盖至疝囊颈部后再行疝囊高位双重结扎。原因为小儿疝囊壁非常薄, 如果先打开疝囊剥离, 可能会出现疝囊撕裂滑脱,这可能是疝手术后复发的因素之一。⑤游离疝囊时, 最好采用锐性分离, 以防出现术后出血、阴囊血肿。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是保证术式成功之关键。该手术方式仅适于腹股沟斜疝6岁以下患儿, 大龄儿童由于腹股沟管变长, 已经不适合采用这种手术方式[7]。
在赞比亚参观当地黑人医生与乌克兰医生做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 切口选择为沿腹股沟韧带斜切口, 长约4~6 cm, 手术时间平均30 min左右, 作者采用下腹横纹小切口能顺利完成小儿斜疝的疝囊高位结扎术, 同时它具有手术切口小, 瘢痕小, 术后恢复快, 美观且不需要特殊器械, 可在国内基层医院推广。
[1] 翟勇, 于家祥, 蒋东旭, 等.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体会.吉林医学, 2011, 32(2):301.
[2] 姜子非.小儿疝囊超高位结扎术式探讨.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5, 26(10):560.
[3] 郭振怀.改良经腹小儿斜疝高位结扎术—附620例分析.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3, 3(3):261.
[4] 赵玉元.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1397例体会.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03, 1(2):3.
[5] Othersen HB.The pediatric hernia.Surg clin North Am, 1993, 73(4):853.
[6] 张金哲, 陈晋杰.小儿门诊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 318-321.
[7] 刘国昌, 耿进妹, 常敏, 等.小儿非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对精索睾丸影响的临床研究.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1, 22(3):216-218.
133700 吉林省敦化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