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临床护理带教资质与方法的探讨

2013-02-02 08:29:24杨群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4期
关键词:精神科专科护士

杨群

精神科临床护理带教资质与方法的探讨

杨群

为了让新护士更好地适应精神科护理工作,加深对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精神科临床带教资质与科学的方法是新护士岗前培训的重中之重。

精神科;带教资质与方法;新护士

精神科护理是一门特殊的护理专业,培养一批合格的精神科护士,使其获得本专业必须具有的专科理念、专业知识、技能、工作态度、规范的行为,是精神科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对于刚出校门的护士来说,掌握的精神科知识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对精神科的特殊服务对象了解较少,加之存在一些社会偏见,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等心理。因此,做好精神科护理带教,培养临床所需的实用性人才是精神科护理管理深入探讨的课题。现将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带教,坚持护士长“首日”负责制

新护士入科时,护士长首先通过观摩讲解的方式尽快使他们熟悉病区环境、安全管理制度、注意事项等,使他们对精神科有一个初步印象,了解到精神科疾病患者的痛苦,他们不仅需要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尊重,还应得到更多理解、同情和关爱。

2 严格入科教育,规范行为,消除紧张心理

有计划的规范化的岗前培训能使护生顺利完成从理论知识过渡到实际工作能力转变的过程,是提高护生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培训内容除常规的病区管理制度外,还有精神科专科护理特色,例如精神科护理基本理论、护理常规、疾病的临床表现、药物治疗、精神病员的组织管理、精神科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内容培训。通过对专科知识的岗前培训能使护生对精神科有了大概的了解,从而减轻对精神患者的心理恐惧,提高自信心,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3 提升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素质

教学过程中的执业行为,无疑会对学生的实践欲望及实习态度乃至于行为和目标选择产生强烈的感染和引导。因此,作为一名临床带教老师首先应是一名优秀护士。

3.1 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要爱岗敬业,待患者热心、细心、耐心、关心,给新上岗护士树立榜样。

3.2 具有扎实的护理理论基础 带教老师在具备扎实的基础护理理论和专科护理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学习、掌握新知识才能适应带教需要,才能使新上岗护士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3.3 具有娴熟、规范的操作技能 带教老师在示教操作时,一定要严谨、规范,否则会误导新上岗护士。

3.4 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理论联系实际,教给新上岗护士科学的工作方法,引导对护理风险的预见,沉着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3.5 正确的带教观念 临床带教做到放手不放眼,信任又不放任,常与护生沟通,了解她们的知识水平、需求、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带教活动。使护生的潜能得到 好的发挥,最终达到提高护生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其适应护理岗位打下基础。

4 采用多种教学技巧,实施全面培训

4.1 启发式教学 以临床问题启发护士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改变以老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实际(或模拟)临床问题为起点进行教学引导,启发护生的思维,引导护生提出问题,并去查找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让护生形成主动的学习习惯,长此以往,在团队中形成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护生进一步探讨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4.2 案例引导教学 临床护理工作复杂多变,带教老师对护生的临床工作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应急、应变能力的培养训练方面。病情变化的观察判断、专科护理、护理流程、急救护理等在临床教学过程预测可能会发生的问题,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如:一患者并发呕吐、腹胀应如何设置疑问并考虑患者可能会发生什么问题,怎样处理等,要求护士不仅要有很好的精神专科知识,还要有其它学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

4.3 主动参与式教学 在技能教学过程重视培养护士合作意识,技能训练师生共同完成,带教老师和学生均在其中承担不同角色(患者及操作者),一方面通过演示规范了日常护理行为,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另一方面,改变了以往通过患者示教的操作模式,有效避免了因操作不熟练引发的护患纠纷。

5 提升护生的综合能力

5.1 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与技巧。精神疾病患者自制力缺乏,主诉差,大多数护士因沟通效果不佳,对一些症状不能及时准确识别,无法为医疗提供依据,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培养护士沟通能力,除了组织专题讲座有关护患沟通的技巧,还要面对患者示范,鼓励护士主动与患者接触,主持公休座谈会,为患者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取得患者的信任。

5.2 加强护生法制意识的教育。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让护士真正明白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不仅保护了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样也是保护自己的有力武器。从而增强她们的法律意识及对护理工作的责任心,规范护理行为。

5.3 重视护生自信心的培养。引导学生热爱护理专业,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耐心指导操作,详细讲解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多鼓励,少指责,维护自尊心,并给予充分的信任。

5.4 培养护生的团队协助精神。在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专长,同时也会有自己的局限和盲区,这更要求集合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团队精神在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显得尤为重要,如要控制一位冲动、暴力的患者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又比如要给一位不合作患者喂饭、喂药往往需要多人协助完成。精神科工作更需要默契的协作。

6 重视教学的双向评价

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提问、解答、效果评价,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临床护士长、带教老师要利用交接班、护理查房、操作示范时随机进行提问,解答、评价,并定期进行操作专科理论考试、考核,了解学习效果。通过召开护士座谈会、个别谈话,了解带教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从而改进临床带教方法,使教学不平得到不断提高。近年来,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素质严重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如何培养临床所需的实用性护理人才,这就对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质量护理带教是规避护理风险,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有力保障。

[1] 墨天燕,张静.场景模拟训练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1):83-84.

637700四川省南充市身心医院

猜你喜欢
精神科专科护士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10期)2022-11-12 02:41:18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9期)2022-09-23 08:02:56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8期)2022-08-25 05:51:14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7期)2022-07-28 08:21:54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20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1:50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