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记有大智慧——浅谈数学日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2013-02-02 08:36:24罗兰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7期
关键词:日记素养数学

罗兰兰

小日记有大智慧
——浅谈数学日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罗兰兰

绍兴市越城区东湖镇中心小学 浙江绍兴 312000

对数学日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进行基于教学实践积累的系统阐述,指出数学日记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优化教学效益,有利于培养数学素养这三个主要价值。

数学日记;教学反思;数学素养

10.3969/j.issn.1671-489X.2013.07.073

作者:罗兰兰,小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日记,就是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思考和经历。数学日记记录的内容,包括自己对每天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评价和意见;包括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也包括课内课外发生的与数学相关的故事;等等。数学日记的撰写贴近实际、不拘格式,而且短小精炼,比较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然而,正是这小小的日记,让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尝到了甜头。根据实践和总结,笔者认为数学日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学日记能够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学得积极主动,学得轻松有效。然而,兴趣并非天生,它需要引导和培养,数学日记何以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呢?

1.1 日记让教师变得可亲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写数学日记,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平时因害怕老师或碍于面子不敢说的均可以写到日记里,如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对老师或同学的意见,自己的心里话,等等。而教师如能针对各个学生的情况及时地给予回复和帮助,在日记中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不仅能解开学生的疑惑,而且能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并最终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激发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1.2 日记让数学变得可近

数学日记是一座连接生活和数学的桥梁,通过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靠近学生,使他们真切地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的,不是空洞的,数学就在身边。

例如,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舅舅是个大胖子,他一见我,就说:‘小华,你要快点儿长啊,你看,我一个人都能抵你三个了。’1个抵3个,这也太吹牛了!我问了舅舅的体重——186斤,就算开了:我自己是58斤,3个的话,58×3=174斤,174小于186,哈哈,还真是抵不过。”

像这样的日记,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使他们有成就感,使他们认识到数学近在眼前,从而引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和运用数学的热情。

1.3 日记让作业变得可爱

新课标提倡小学数学的学习方式应该多样化、趣味化、生活化。当教师将数学日记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推荐给学生时,首先要考虑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应该减少其他机械性的作业,以数学日记来替代部分课外作业。而这份作业,学生真正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自由地选择写的内容。可以是简单的知识整理,也可以是复杂的解题思路、思维方法,还可以是有趣的生活经历。作为教师,则可以在批改数学日记时,尽量寻找某一闪光点加以表扬,如:“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真棒,你把所学的用到生活中去了。”“你的意见不错,老师要谢谢你!”等等。如此一来,当学生拿到作业本时,面对的不再是冷冰冰的“×”和“√”,而是鼓励,是关怀,于是,这份作业也就变得可爱起来。

2 数学日记有助于优化教学效益

“高效课堂,有效学习”,这是教师对教学效益的共同追求。关于如何提高教学效益,专家和同行多有研究。笔者发现,通过合理指导和利用,数学日记也能优化教学效益,成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力推手。

2.1 改善学习方式

数学日记可以改善学生学习的方式。

在预习阶段,教师可指导学生写预习日记,让学生注意搜集生活中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实际信息,并将自己的观察、实践或思考写在数学日记中。如学习统计前,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专题展开调查。学生有的查阅一个月内的气温变化;有的测量班级里每一位同学的身高;有的记录跳绳比赛中每个同学的成绩。然后,笔者又让他们把自己的调查过程和搜集的数据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这样的预习方式不仅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了直观的认识,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

有了预习日记的“预热”,课堂上,数学知识就显得生活化、多样化和个性化。学生带着日记中自己的观察、发现、思考或是困惑进入课堂,他们会变得专注,会乐于参与,会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所有这些都使得数学课堂向效益最大化发展。

在课后的复习巩固阶段,教师又可以指导学生写知识整理日记或反思感悟型日记。通过日记,有目的地进行知识的整理,能唤起他们对知识的回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收到温故知新的效果。而反思感悟型日记,学生在日记中记录自己理解知识的方式,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寻找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所有这些,都能激发他们寻求进步的冲动,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2.2 促进教学反思

数学日记是学生为教师打开的一个了解他们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教师可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看到他们的解题思路、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学习中感到的困惑、遇到的烦恼等。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可以推动教师进行有效的反思,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效益达到最优化。

如有一位二年级的学生日记里这样写到:“放学回到家,我就认真地做《口算天天练》,做完了,我让妈妈帮我改。前面几排,我都对,妈妈脸上笑眯眯的。不料改到最后一排,10道题竟然错了4道,妈妈的脸立刻晴转阴了。哎,我怎么每次都这样,做到最后老是出错,什么时候才能改正这个毛病啊?”看完日记,笔者敏锐地感觉到这个问题毛病不在学生而在老师。二年级的孩子,他们注意集中的时间比较短,要求他们一天做一页口算训练,总共有40道题目,题量一大,学生就难免急躁,时间一长,不但影响作业质量,而且容易养成不良习惯。笔者于是将题量减少一半,并且规定3天连续全对可以免做一天。这样一来,学生的训练质量提高了,口算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2.3 提升知识质量

数学日记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自然会将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由此,各种数学知识就以生活为舞台,以日记为载体,被学生不断地再现、重建、整合乃至拓展和延伸。这样一来,数学日记对课堂知识的作用,就不仅仅是复习巩固,更重要的是,它使知识生活化、行动化,为知识注入一种探究和创新的活力,使知识的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

3 数学日记有利于培养数学素养

日本著名教育家米山国藏在谈到数学时曾说:“在学校里学的数学,毕业后若没有什么机会用,一两年后很快就会忘掉。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记在心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维方式、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在这段话中,教育家旗帜鲜明地指出——学数学,不仅要让学生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拥有数学的基本素养。

数学素养是一种综合素质,通俗地说,一个人的数学素养好,不仅仅表现为拥有良好的数学知识,在数学考试中能顺利解题,更多的是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能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而数学日记恰恰有助于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

请看下面这则数学日记:“星期天,妈妈买了部新手机。手机有两种付费方式,一种月租费30元,通话费0.30元/分钟;另一种无月租费,通话费0.60元/分钟。选哪种呢?妈妈有些犹豫不决。我问妈妈:‘你平常的手机费大概是多少?’妈妈说:‘100元左右。’‘哎,这还不简单,算一算呀!100元,如果交月租费的话,100-30=70元,70÷0.3,大约可以通话230分钟;不交月租费,100÷0.6,只能通话大约170分钟。当然选择交月租费啰!’妈妈一听,直夸我厉害。”

这篇日记中,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数学意识,懂得用数学的方法去推理和判断,并最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表现出良好的数学素养。而作为生活的记录,数学日记反过来又必将影响学生生活中的思维方式,影响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以及研究、推理和判断的方法。这样,日记和生活相互影响,相互推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学生在不断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使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能力得到内化,逐渐形成“数学化”的思维意识与“数学化”的观察世界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正是数学素养的核心所在。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数学日记还具有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锻炼学生处事能力、改善学生心理状况等作用。一句话,小日记藏有大智慧,只要愿意行动,必定会有收获。

[1]吴正宪.儿童心中的数学世界:数学日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唐文艳.数学日记:一种反思体验的方式[J].小学教学参考,2004(17):23-24.

[4]朱德江.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策略与案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G623.5

B

1671-489X(2013)07-0073-02

猜你喜欢
日记素养数学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新体育(2016年9期)2016-09-07 10:11:42
成长日记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