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2013-02-02 04:37:38吴素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脑水肿功能障碍血肿

吴素芳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摄入量增加,高血压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急,病情重,致残率及致死率高,合理的手术治疗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减少神经功能残疾程度和降低复发率[1]。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临床小骨窗微创治疗脑出血应用日益广泛,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本院对6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前进行了积极准备,术后采取一系列合理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69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42例,女27例,年龄34~80岁,平均(64.5±3.4)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头痛,呕吐,失语,偏瘫,意识障碍。起病前有明确高血压病史63例,所有患者经CT扫描证实为脑出血。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控制血压、降低脑水肿、止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均在全麻下采用颞部微创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术后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康复护理。

1.3 判定标准 出院前采用ADL测量表评定其日常生活能力[2],正常值为100分,>60分为轻度功能障碍;60~40分者为中度功能障碍;39~20分者为重度功能障碍;20分以下者为完全残疾。以轻度和中度功能障碍为良好。

1.4 结果 本组手术成功69例,成功率100%.经CT扫描,血肿消失64例,顺利拔除了引流管;2例术后再出血,行二次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血肿消失;3例发生脑疝死亡。66例存活患者经ADL评定,轻度功能障碍42例,中度14例,重度5例,残疾5例。良好率为84.8%。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对于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争取在发病后6 h内进行手术。及时完成各项术前检查,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瞳孔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异常随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常规进行止血、脱水、降压等术前准备,血压不能降得过快、过低,以免影响头部血供,加重组织损伤。术前进行皮试、备血、备皮。针对脑出血患者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失语、吞咽困难、头痛等症状引起的恐惧、焦虑心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组患者均在入院后45 min内完成术前准备。

2.2 术后护理 ①重症护理。脑出血患者术后应送入神经外科监护室治疗,生命体征的变化是患者病情发展的重要标志,术后24 h内是颅内再次出血的高峰期,术后1周内为脑水肿的高峰期[3],应持续观察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脉搏、意识、瞳孔的变化,每30 min测量一次。维持收缩压在120~140 mm Hg,舒张压80~90 mm Hg,防止血压过高引起再出血。本组2例患者术后3 d内再次出血,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血肿消失;持续低流量吸氧,患者SaO2维持在98%以上。床旁备呼吸机、气管切开包、吸引器等;脑出血患者由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压,大多术后出现持续高热,体温在38.5℃以下者,在患者腹股沟、腋窝和颈部放置冰块进行冰敷,体温在38.5℃以上者,用乙醇擦浴全身,30 min测1次体温,使患者的体温降至37℃左右。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氧,以提高动脉血氧含量,改善脑细胞的代谢,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力。血压平稳后,患者取平卧位或抬高床头15~30 cm,头偏向一侧,吸痰动作要轻柔,防治损伤呼吸道的黏膜,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痰不易咳出,应及时行气管切开,防止窒息或肺炎的发生,每次吸痰前后最好给予100%纯氧吸入3~5 min后再吸痰,充分吸氧,以阻断脑缺氧、脑水肿的恶性循环。术后早期不给予鼻饲,以免引发呛咳、误吸。给予轴位翻身,保证头部和身体同时转动,避免颈部扭曲或动作过猛,致脑干摆动或移位,导致呼吸功能紊乱甚至发生呼吸骤停[4]。③微创引流的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袋低于引流部位20~30 cm。保持引流管周围清洁干燥。翻身及护理操作更换敷料时,应防止逆流及引流管移位,扭曲,血块阻塞等情况发生,观察引流液量及性质,尤其是术后24 h,应注意其颜色的深浅及量的变化,以了解是否有继续出血的倾向,术后引流液一般呈淡红色,如短时间内血性引流量多、色泽暗红,说明有再出血,应立即处理。严格无菌操作,每天更换引流袋。④预防并发症。A.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主要是由于手术后长期卧床,肢体不能自主活动或肢体活动减少,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或淤滞而形成。DVT常发生手术后的2~5 d[5]。使用抗凝药物和促进下肢静脉血流是主要的预防方法。对于脑出血手术患者,在神经系统体征不再进展后,即可根据情况开始早期活动。a.摆放合适的体位,定时翻身及被动挤压小腿肌群。b.进行足踝被动或主动运动及深呼吸训练。B.应激性溃疡,除预防性应用H2受体拮抗剂外。护理方面鼓励患者早期进食或鼻饲。⑤基础护理。脑出血术后患者术后卧床,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应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勤叩背,协助排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合理应用抗生素,保持床单干净、整洁,每2 h翻身1次,预防压疮的发生;加强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棉球进行口腔护理2次/d;留置导尿的患者,应给予膀胱冲洗1次/d,更换尿袋2次/周,每2周换更换导尿管1次。⑥康复护理。脑出血患者病情稳定后宜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有益。肢体瘫痪的患者术后早期应加强肢体的功能煅炼,瘫痪肢体关节运动以主动训练为主,家属协助为辅,逐渐加大运动量等,并辅以针炙、按摩、理疗、高压氧等治疗。

3 讨论

本院对收治的6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术后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应急处理,积极控制血压和脑水肿,做好引流管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的的发生,待病情稳定后尽早行康复治疗。64例患者血肿消失,顺利拔除引流管;2例术后3 d内再次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血肿消失;3例发生脑疝死亡;无一例并发症,患者出院前用日常生活能力测定优良率为84.8%,表明术前术后护理有效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吴立群.微创小骨窗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56例.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0):72-74.

[2]任俊翠.基底节区脑出血改良术式患者的术后护理.临床医学与护理研究,2007,6(5):86-87.

[3]庄强,徐娉,梁文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延缓麻醉清醒防止再出血的疗效观察.山东医药,2010,50(13):99-100.

[4]薛庆澄.神经外科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43.

[5]梁晓宁,郭瑞君,许涛.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作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9):1624-1627.

猜你喜欢
脑水肿功能障碍血肿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基层中医药(2020年4期)2020-02-13 11:54:49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联用吡拉西坦与甘露醇对脑出血所致脑水肿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5年3期)2015-04-23 07:28:34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自由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