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和磁共振比较

2013-02-02 04:53景振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1期
关键词:磁共振颈动脉硬化

景振宇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和磁共振比较

景振宇

目的 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和磁共振的特点进行比较和探讨。方法 选择30例于2012年5月~2013年6月间在本院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 对全部患者进行磁共振和超声检查, 比较和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优点和缺点。结果 20例患者均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 磁共振各序列斑块呈高、低、等混杂信号或者等低均匀信号, 超声表现为斑块呈混合性、强以及中低回声, 颈动脉内膜有不均匀或者均与增厚, 内膜较为粗糙。磁共振和超声颈动脉内膜厚度相关系数均为0.98, 相关性极强。结论 超声和磁共振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将其应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能够对斑块及其稳定进行有效分析, 帮助临床医师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磁共振;检查

颈动脉管腔易出现严重狭窄现象, 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易发部位, 颈动脉粥样硬化在临床上非常普遍, 能够引发缺血性脑卒中,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本次研究特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和磁共振的特点进行比较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30例于2012年5月~201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的患者, 其中, 女占9例, 男占21例, 患者年龄范围居于32~81周岁, 平均年龄为(57.2±6.5)岁。磁共振图像与超声图像难以取得良好的匹配效果的患者不纳入本次选择范围。

1.2 方法 入院1周内对全部患者进行磁共振和超声检查,主要包括血管内超声、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B型超声等超声检查方法, 以提供斑块内部回声特点、斑块体积、管腔狭窄程度以及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等有用信息。磁共振检查成像序列主要为横轴位FSE(fast spin echo)血管壁PD和T2权重像;横轴位FSE双反转恢复(DIR, double inversion recovery)黑血T1权重像;横轴位3D时间飞跃发(TOF, time of flight)MR血管造影(MRA, MR angiography)。对磁共振图像与超声图像相匹配, 层面为颈动脉分叉层, 若患者磁共振图像与超声图像难以取得良好的匹配效果, 则排除该患者[2]。

1.3 评价指标 磁共振以及超声信号特征为定性指标, 颈动脉内膜厚度为定量指标。

2 结果

20例患者均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 磁共振各序列斑块呈高、低、等混杂信号或者等低均匀信号, 超声表现为斑块呈混合性、强以及中低回声, 颈动脉内膜有不均匀或者均与增厚, 内膜较为粗糙。磁共振和超声颈动脉内膜厚度相关系数均为0.98, 相关性极强。

3 讨论

脑梗死的重要引发原因即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为了避免或者减少脑梗死现象的发生, 必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做出正确评估。粥样物质以及包裹该物质的纤维帽构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斑块又可分为不稳定性斑块以及稳定性斑块, 不稳定性斑块具有较差的支撑力, 这是由于纤维帽厚度不足而脂质核心较大的缘故, 稳定性斑块有较强的支撑力, 该类斑块纤维帽厚度较强, 不存在脂质核心或者脂质核心较小。斑块一旦发生破裂能够暴露内皮下基质蛋白, 容易引发血小板释放和聚集反应, 从而加速血栓形成。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引发因素为远端血管栓塞或者血栓形成。当前,超声检查被广泛应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中, 同时对患者行磁共振检查能够保证诊断的准确性[3]。

在进行检查方法选择时需要结合患者病情以及医院的设备以及技术条件, 超生检查具有较多的优点, 能够对血流方向、流速以及血流动力学进行观察, 除此之外, 还能够对斑块大小、形态进行多方位和多角度的观察, 通过对动脉血管壁外膜、中膜和内膜各层结构进行分娩, 使患者的内膜变化获得明确显示。其缺点在于由于操作人员的操作经验能够对检查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因而易产生较大的个体差异, 而且难以正确判断软斑、出血脂斑等颈动脉斑块成分。磁共振能够对斑块的稳定性做出准确判断, 而且该检查方式的个体差异性远小于超声检查, 具有安全无创、组织分辨率高、可比性强以及重复性好的优点。四种序列相比较而言, 管腔内充盈缺损率最高的序列为TOF序列, 该序列中管壁与血流伪影间存在细线状许留高信号, 其他序列则没有发现异常现象。为了对颈动脉粥样斑块进行有效检测同时能够对其稳定性做出有效分析需要结合上述四种序列。磁共振的对比分辨率以及空间分辨率明显高于超声图像, 这一现象的出现在于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以及操作技巧能够对图像的显示判断产生影响, 而超声与磁共振相结合能够使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形态以及存在部位做出有效分析, 为临床医师进行病情判断和治疗提供帮助[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磁共振和超声检测结果相关性极强,该研究结果表明, 将磁共振和超声应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测能够对斑块及其稳定做出有效分析, 从而为临床医师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能够使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和优化。

[1] 纪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和磁共振影像学分析.当代医学, 2011,17(28): 42-43.

[2] 李金锋, 王永昊, 马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和磁共振对比研究.中国医刊, 2010(7): 38-39.

[3] 王宝军, 刘国荣, 李月春.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13(7): 666-668.

[4] 王庆军, 蔡剑鸣, 蔡幼铨.高分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磁共振成像.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19(3):168-173.

452470 登封市人民医院放射科磁共振室

猜你喜欢
磁共振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