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奥 孙晓旭
ICU中气管插管术是ICU医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只有第一时间成功插管才能减少乏氧对患者各个脏器造成的损伤。气管插管术对麻醉医生来说是一项熟悉的常规操作,在手术室中可能有各种插管的辅助设备来提高插管的成功率,比如光棒[1]、视频喉镜[2]等。但在ICU有限的条件下,ICU医生应该怎样提高独立插管的成功率呢?我院ICU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气管插管置换的引导管导引经口气管插管,成功率较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16~85岁,平均52.4岁。原发病包括:慢阻肺合并感染25例,急性脑血管意外24例,重型颅脑损伤8例,脓毒症7例,药物中毒3例。所有患者均具有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指征。
合理的人员安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小组内的成员可以通过互相之间的交流讨论来发现自己在学习和思考之中的不足之处,可以通过和不同性格的人接触来影响自己和改变自己,比如内向的同学会被活泼的同学所影响,成绩好的也可以帮助成绩不理想的,所以老师在分配学习小组时一定要仔细研究每一位同学的性格特点,尽量保证小组内成员可以做到性格互补,这样才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2 插管方法 选用上海贝特牌普通型气管导管,男性选用直径7.0~7.5 mm导管,女性选用直径6.5~7.0 mm导管。患者去枕平卧,镇静肌松,充分面罩吸氧,血氧饱和度升至95%以上。喉镜窥喉,见会厌,将会厌挑起,将气管插管置换的引导管沿会厌底部送入气管内,沿引导管送入气管导管,最后退出引导管,插管深度22~26 cm,将气囊充气6~8 ml,检查两侧呼吸音对称后固定气管导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
本组68例患者,其中62例一次插管成功,成功率91%,插管时间20~60 s;6例患者插管失败后,急请麻醉科医生辅助插管,其中3例1次盲插成功,2例经光棒引导2次插管成功,1例经视频喉镜引导后2次成功。本组患者无喉痉挛、严重心律失常、支气管痉挛、大咯血、心跳骤停等并发症发生。
慢性肾脏病进展与原发病加重相关,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等[6-8]。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及自我管理技能,养成良好的遵医和健康行为,对延缓肾病进程、提高肾病治疗效果、减少疾病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呼吸衰竭是ICU中常见病,建立人工气道是行机械通气抢救呼吸衰竭的首要步骤。经口气管插管是ICU中常用的建立人工气道的手段。经口气管插管主要为盲插法,光棒、视频喉镜等辅助设备可以提高插管的成功率。但在ICU中辅助设备相对较少,ICU医生应该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插管的成功率。本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置换的引导管导引经口气管插管,取得较好效果。此法具有以下优点。①操作简单:只需将引导管插入气管,气管导管沿引导管送入即可。因引导管直径约气管导管的1/2,故无需明确见到声带、气管,只向气管的方向插入即可,不易误入食道,单人即可操作。②副损伤小:气管插管置换的引导管为圆形的空心管,其外径小于气管插管的内径,其长度大于气管插管长度的两倍且小于气管插管长度的三倍。引导管较气管导管细、软,插入时可减少对口咽部的损伤。③可反复操作:引导管相对质软且细,插入气管过程可反复操作,且副反应小。
本组资料研究表明,气管插管置换的引导管导引经口气管插管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ICU医生来说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而插管前合理的镇静等处置、熟练的插管手法是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的关键。
希望更多的ICU医生能够独立完成经口气管插管术。
[1]邓婉欣.光棒在引导气管插管术的临床应用.临床与实践: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9):18-19.
[2]李勇,郭翔云,等.Airtraq光学可视喉镜在急诊插管中的运用价值.医疗器械,2012,12(9):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