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60例临床分析

2013-02-02 04:37:38袁士博崔丹王广义牛运祺于海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0期
关键词:穿刺针血肿微创

袁士博 崔丹 王广义 牛运祺 于海英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容易引起脑血肿、颅内高压及脑疝等并发症,好发于中老年人,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1]。近年来开展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微创组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35~71岁,对照组62例,男48例,女14例,年龄31~73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病程时间12 h~4 d。有高血压史3~28年。不同程度的昏迷81例。出血量20~90 ml,全部患者均经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

1.2 治疗方法 ①药物组给予脱水剂、止血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降低颅内压、控制高血压、营养神经药物、防治并发症等内科治疗。②微创组在药物组基础上通过CT下定位法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1.3 手术方法 以CT片为依据定位,根据血肿中心至穿刺点的距离选取适宜的穿刺针。穿刺时要避开重要血管及功能区。颅内血肿穿刺针为YL-1型,直径3 mm,一次性使用,长度合适,将针尾固定在电钻夹具上。常规消毒皮肤、铺巾、局麻,根据CT标记钻透颅骨和硬脑膜后即停钻,拔出钻头,穿刺针经针芯送入血肿中心,不锈钢穿针牢固定在颅骨上,退出针芯见暗红色血性液体涌出,拧上盖帽,从侧管稍加负压抽吸血肿。如果为液状尽量抽吸干净,如果为血凝块不要抽吸干净,抽出血肿的2/3或1/2即可停止,通过血肿粉碎器[2],将生理盐水5 ml左右(内含4万U尿激酶)注入血肿腔内,保留4 h后开放引流。术后1、3、5 d复查头颅CT。观察5~7 d,总的清除量达到血肿量的2/3~3/4时考虑拔除穿刺针,留置时间不宜超过一周[1]。

1.4 疗效判定 “治疗3个月后判定标准,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 ~100%。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 ~89%。③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 ~45%。④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之内[3]。”

1.5 统计学方法 由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率与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均数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微创组60例中基本痊愈24例(40%),显效进步13例,进步14例,无变化6例,死亡3例(5%),总有效率85.0%;药物组62例中基本痊愈16例(25.8%),显著进步9例,进步8例,无变化13例,死亡16例(25.8%),总有效率53.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患者日益增多,高血压性脑出血也逐年上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如果血肿压迫时间过长,周围脑组织不可逆损伤亦加重,采取有效的合理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传统开颅手术虽然可迅速清除血肿,但创伤大,时间长,失血多,适应证局限,而且需全麻,引起的水肿反应重[2],病死率及致残率高。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在CT下精确定位穿刺,成功率高,视野清晰,能彻底清除血肿及止血,无需用特殊麻醉。运用血肿粉碎穿刺针和溶解技术对血肿进行冲洗、液化、引流,方法简单快捷,在短时间内完成手术,密闭性强,不易感染,并发症少,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

[1]傅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2011,8,49(23):4-6.

[2]韦文科,陈红,黄广苏,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医学文选,2005,10,28:700-702.

[3]杨东霖,王小芹.通络消栓汤治疗急性脑梗死96例.吉林中医药,2005,5,25(5):20.

猜你喜欢
穿刺针血肿微创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基层中医药(2020年4期)2020-02-13 11:54:49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4年1期)2014-02-03 03:06:33
静脉壶插入法在血透结束后穿刺针拔除时的应用
穿刺针针头锋利度检测装置的设计与应用1)
护理研究(2012年26期)2012-07-26 0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