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克 陈涛 王冬 钟志余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的日益加重,老年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不断上升[1],早期手术可以减少患者的各种并发症,已达成共识,但对缺乏内侧支撑的情况下,治疗方法的选择争议较大[2]。本院自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老龄粗隆间骨折34例,现将诊治经验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64~91岁,平均74岁,左侧18例,右侧16例。AO分型为:A1型6例,A2型18例,A3型10例。骨折原因:跌倒20例,交通意外8例,高处坠落6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11例。Singh指数:5例为5级,21例为4级,4例为3级,4例为2级。心血管系统疾病18例,糖尿病患者12例,受伤距手术时间2~13 d,平均4.8 d.
1.2 手术方法 股骨头置换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麻或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行髋关节外侧入路,逐层剥离,暴露骨折处,“T”字型切开关节囊,在距小粗隆1~1.5 cm处截骨,并切出股骨头,将骨折端复位,尽可能保留大骨片,恢复大、小粗隆的解剖位置,然后钢丝捆绑固定,置换中尽量保留大、小粗隆上的肌肉附着或进行合理的重建,常规处理髓腔,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入,检查骨节稳定性,放置引流管,缝合关节囊,然后逐层缝合。平均手术时间75 min(60~150 min)。术中出血量以纱布湿重法测定。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 d,36内拔除引流管,并记录引流量。术后1 d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联系,2 d后伸屈膝、屈髋练习,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何时负重,对情况较好的患者鼓励尽早下地活动。
本组患者平均随访18(3~24)个月,优24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4.12%,全部患者切口一期愈合。术后无深静脉栓塞、假体脱位断裂发生。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骨质脆弱,因此多属于不稳定性骨折。高龄患者体质较弱,往往合并许多内科疾病,对骨折带来的疼痛承受能力较差而且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比较严格[3]。
Tronzo[4]于1974年首次报道了使用 Matchett-Brown假体置换治疗粗隆间骨折获得成功,此后,人们用假体置换治疗粗隆间骨折引起了学者的关注。近些年来,国内许多学者也报道[5-7],应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由骨质疏松导致的不稳定型老年粗隆间骨折人,减少了患者的卧床时间,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并发生的发生。对于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粗隆间骨折,当今尚未达成共识。而随着近年来对这方面的文献报道[8]的增多,这种观点有逐渐被接受的倾向。应用 Harris[9]评分表明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效果基本达到PFNA,人工股骨头置换有手术过程简单,下地早等优点,但也有假体可能松动下沉、多年后需要做翻修手术,生活姿势受到一定的制约,如果感染将是灾难性的伤害等缺点。
人工股骨头置换原理[10]:人工股骨头以带压扣自锁臼的聚乙烯和含有金属的髋臼帽为内衬,配备22 mm股骨头,形成聚乙烯(内关节面)和金属头及金属帽与髋臼(外关节面)2个关节。活动范围不大时,活动以内关节为主,活动范围大时以外关节为主,这样的结构可以减少髋臼软骨的磨损。内外关节之间的聚乙烯能缓冲震荡,减轻假体柄的杠杆作用,使假体松动的发生情况减少,也可减少脱位的发生[11]。
骨水泥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可以解决老年髓腔条件差,骨质疏松等问题,骨水泥可填充人工股骨头与股骨髓腔之间的缝隙,并被挤压到松质骨与骨小梁间隙内,使骨水泥-骨组织-股骨假体界面没有微动发生,即时固定,术后允许早期负重。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围手术期出血少[12]、并发症低等优点,而且不必考虑骨折愈合问题,是治疗高龄老年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1]王云,王志荣,史晓鹏,等.PFNA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价.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1):37-38.
[2]刘超群,刘进炼,周青,等.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1):2093-2095.
[3]郑红根,唐昊,张秋林.两种不同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6):407-410.
[4]Tronzo RG.The use of an endprosthesis for severely comminuted trochanteric fractures.Orthop Clin North(AM),1974 Oct;5(4):679-81.
[5]骆剑敏,朱国庆.高龄不稳定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体会.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8(8):725-729.
[6]刘永青.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超高龄股骨颈骨折.黑龙江医学,2006,30(6):410.
[7]吴劲风,梁伟国,陈鸿辉,等.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2010,16(18):86-87.
[8]Jin HH;Jong KO;Sang HH,et al.Mismatch between PFNA and medullary canal causing difficulty in nailing of the pertrochanteric frac-tures.Arch Orthop Trauma Surg,2008, 128(12):1443-1446.
[9]Harris WH.Traumatic arthritis of the hip after dislocation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treatment by mold arthroplasty.An end-result study using a new method of result evaluation,1969,51(4):737.
[10]高爱国,孙俊英.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4(1):94-95.
[11]李子荣,张光铂.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及其关节活动的观察.中华骨科杂志,1995,15(3):149.
[12]王磊,吕刚,曹阳,等.采用PFNA和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出血量的对比.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37(8):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