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MRI诊断

2013-02-02 03:39侯效芳郭春锋赵晶晶吴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1期
关键词:室管膜侧脑室胶质

侯效芳 郭春锋 赵晶晶 吴刚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MRI诊断

侯效芳 郭春锋 赵晶晶 吴刚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CT和MRI诊断价值, 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CNC的CT和MRI影像学特点。 结果 4例均位于透明隔及双侧侧脑室体部前2/3, 分别向一侧或两侧侧脑室内生长, 1例附着于右侧侧脑室顶部向下生长, CT为等高混杂密度, 其中1例可见钙化, MRI为混杂信号, 4例不均匀中等或明显强化, 1例未见明显强化。 结论CNC是少见的颅内肿瘤, 其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 再结合发病年龄和部位, 有望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中枢神经细胞瘤;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 CNC)为颅内少见肿瘤, 好发于中青年[1], 且主要集中发生于侧脑室, 发生在脑实质内的罕见。笔者回顾性分析5例CNC的CT和MRI影像学资料, 并复习相关文献, 旨在提高本病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5例患者中3例行CT扫描, CT均为外院片(机器型号不详), 扫描层厚10 cm, 层10 cm, 5例均行MRI检查, MRI采用GE Signa3.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 使用八通道相控阵头颈联合线圈, 行矢状面、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 横断面采用T1-FLAIR和T2-FLAIR, 矢状面采用T1-FLAIR, 冠状面采用T1-FLAIR, 4例患者行MRI增强扫描, 使用Gd-DTPA增强扫描, 剂量为0.2 mmol/kg体重。

2 结果

5例肿瘤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 边缘清晰, 可见不同程度的分叶, 呈“土豆”状改变, 瘤体最大者约为5.0 cm×3.9 cm×4.5 cm, 最小者约为2.5 cm×3.0 cm×2.2 cm, 肿瘤中心都位于侧脑室体部与透明隔之间, 与透明隔呈宽基地相连, 分界不清, 均有双侧或患侧侧脑室扩大, 边缘圆钝等不同程度梗阻性脑积水表现。CT平扫见侧脑室透明隔近孟氏孔处类圆形略高密度肿块影, 密度不均, 其内见局限性低密度区, 瘤体边缘清楚, 呈分叶状;MR扫描T1WI以等或略低信号为主, 混有少量低信号及点状高信号;T2WI呈高低不等的混杂信号, DWI呈等或略高信号, 肿瘤侵蚀透明隔, 透明隔均有不同程度的移位、变形及梗阻性脑积水。2例肿瘤内见流空血管影。Gd-DTPA增强扫描4例病变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 1例未见明显强化。

3 讨论

中枢神经细胞瘤(CNC)是一种分化较好的小神经元细胞所构成的肿瘤, 由Hassoun等于1982年首次报道[2], 在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为神经元和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CNC的发病率低, 占原发颅内原发肿瘤的0.1%~0.4%[3], 好发于27~35岁的青年人, 男性略多于女性,本组发病年龄与文献报道相符。患者早期症状多轻微, 主要为头晕不适, 当瘤体逐渐增大, 病变累及Monro孔而致颅内高压时, 常见症状主要为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 甚至偏瘫等。常见体征包括视乳头水肿、视觉敏感性下降。

光镜下CNC很难与少枝胶质细胞瘤区别, 标志性特征是由致密的纤维性基质组成的无细胞带, 确诊需要依靠其独特的免疫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特点, 电镜下可见肿瘤细胞轴突样突起和平行排列的微管, 内涵致密或透明胞浆, 此特征为胶质瘤没有的特征, 故CNC列为良性肿瘤。免疫组化染色突触素(Syn)染色呈阳性反应, 而少枝胶质细胞瘤突触素染色均呈阴性反应。

中枢神经细胞瘤(CNC)好发部位比较特异, 大多位于侧脑室体部透明隔或Monro孔区, 以一侧为主向对侧生长, 也可向第三脑室生长, 典型表现为以广基与透明隔相连的肿物,边界清楚, 形态不规则分叶状, 多称为“土豆”征[4]。CT平扫多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 瘤体内囊变较多见, 呈低密度区,亦有散在钙化灶, 本组病例中有1例CT发现合并钙化。MRI显示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 囊变区呈低信号, T2WI肿瘤实质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 囊变区呈高信号;肿瘤血供丰富, 瘤体内偶可见血管流空现象, 本组病例中有3例表现血管流空影, 由于肿瘤坏死和囊变较常见, 再合并钙化或血管流空, 故T1WI和T2WI信号常不均质。MR多方位观察, 肿瘤很少侵及周围脑实质, 说明了它的良性特点。CT和MRI增强扫描肿瘤多呈不均质轻到中度强化, 本组病例有一例未见明显强化。文献报道CNC的出血和血管流空影具有特征性,有助于与其他脑室内肿瘤的鉴别[5]。

4 鉴别诊断

CNC主要与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等鉴别。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是结节硬化的一种表现, CT可显示钙化的室管膜下结节, 发病年龄小, 多在20岁以前, 肿瘤增强明显强化。少突胶质细胞瘤主要位于大脑半球, 最常见于额叶,钙化率达70%~90%, 呈簇状、结节状或条带状, 增强扫描轻到中度强化;若发生于脑室内, 单纯从影像学与光镜下无法与CNC鉴别, 只有依靠免疫组化:CNC的突簇素(Syn)阳性[6], 而少突胶质细胞瘤为阴性, 本组病例病理结果均经过免疫组化确诊为突簇素阳性。室管膜瘤好发于侧脑室三角区, 主要见于儿童, 跨室壁生长, 易与CNC鉴别。脉络丛乳头状瘤也好发于侧脑室三角区, 常见于儿童, 大量分泌脑脊液是其特征性表现。

综上所述, CNC的发病率虽很低, 但具有较为特异的发病年龄、发生部位、形态学及信号特点, CT和MRI相结合有望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1] 杨静, 孙聚葆, 宋海乔, 等.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不典型影像表现。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0,29(10):1308-1311.

[2] Hassoun J, Gambarelli D, Grisoli F, et al.Central nentocytoma an electron-microcopic study of two cases.Acta Neuropathol,1982,56(2):151-156.

[3] A shkan k, Adriom THC,Corrado D Arrigo, et al.Benign Central Neurocytoma.Cancer, 2000,89(5):1111-1120.

[4] 何光武, 齐志刚, 姚振威, 等.中央性神经细胞瘤的MRI诊断。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13(12):926-929.。

[5] Zhang B, Luo B, Zhang Z, et al.Central Neurocytoma:a clinilopathological and Neuroradiological Study.Neuroradiology,2004, 46(11):888-895.

[6] 赵斌, 彭洪娟, 杜沂山, 等.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MRI及H-MRS诊断(附7例报告并文献综述).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7):777-779.

463000 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侯效芳 赵晶晶吴刚);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郭春锋)

猜你喜欢
室管膜侧脑室胶质
研究神经胶质细胞的新兴技术
人类星形胶质细胞和NG2胶质细胞的特性
分析产前超声诊断孤立性侧脑室不对称妊娠结局
鞍区巨大不典型室管膜瘤误诊垂体瘤1例
T2-MRI全域直方图鉴别儿童后颅窝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价值
147例侧脑室增宽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NGF steersm icroglia toward a neu rop rotective phenotype
GSK-3β活性与小胶质细胞TLR4受体在POCD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
颅内脑实质室管膜瘤核磁共振成像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