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轩
实验实践与理论教学协同提升化学教学水平
■王轩
10.3969/j.issn.1671-489X.2013.14.101
首先细致地分析化学教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实验实践与理论教学协同提升化学教学水平的方法,借助先进现代化教育手段,努力提高化学课程理论教学水平,注重化学实验与创新,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学科,化学概念往往抽象难懂,化学现象、化学事实是经过比较与分析、归纳与类比、综合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和实物规律。当前我国高中阶段推行的新课标,强调要改变过去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健康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同时引导学生形成终身学习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转变旧的传统化学教学模式,努力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为特点的新时代新型化学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认真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利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感性认识,努力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化学教学方法。
1)在知识结构上重理论轻实验。一是实验师资队伍流动性大,实验师资水平等问题,直接决定实验教学的成效;二是实验教学多为一对多,针对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或者疑问,无法细致讲解与分析,导致教师敷衍学生、学生敷衍教师的恶性循环的局面,缺乏对学生实验的有力督促。
2)在教学方法上重流程轻创新。一是在实验教学的内容上多是验证性实验,缺少创新的内容;二是实验教学流程,一开始就是介绍实验原理、操作要领,然后学生对流程一步一步操作,不去思考实验原理,不去记录实验现象,忽视了化学实验所蕴涵的思想性、探究性和发展性等本质要素。
3)在评价措施上重考试轻实践。一是现行的考核方法依据实验报告和期末的笔试,存在偏重理论课、重实验操作、重实验结果,轻视实验课、轻实验设计、轻实验结果分析论证等倾向;二是实验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实验仪器珍贵、过分强调试剂药品的毒害作用,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直接导致学生做实验时胆小和缩手缩脚,让学生惧怕错误,禁锢了学生的开创精神,不敢大胆实验,同样也就阻碍创新的火花产生。
上述三点严重阻碍高中的化学的教学,对培养化学人才极为不利。
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变化,尤其化学中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全面研究与分析化学教材,授课教师应该抓住化学概念主次分类以及编排顺序逐步深化。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可视化技术展现化学中的抽象概念。传统化学教学手段是黑板、粉笔,其局限性在于形式呆板、不生动,不能具化化学中抽象、微观的概念。多媒体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性化学习环境,改进了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增进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而且能够有效展现化学中抽象的概念,以便于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可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从而对化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理性认知,具体如化学键、电子云、动态平衡等基本的概念均可使用此方法,从而夯实学生的化学理论知识。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其本质属性注定要注重化学中的实验教学,这也是化学教学的根本要求。化学实验是连接化学理论与实验实践的关键桥梁与重要手段,通过实验过程可有效培养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实验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化学实验内容编排大多跟教材的编排顺序是一致的,在设置化学实验课题时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在内容上保留经典实验的基础上,加强设计性试验和探究性试验的训练力度,以提高学生化学实验室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技能。因为培养化学人才的创新精神是化学教学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是诱发创新的起点。
如针对食品安全频发的问题,可设计“测量牛奶中三聚氰胺的含量”的实验,这个实验项目不仅是让学生独自测量牛奶中三聚氰胺的含量,而且更是教授学生一种方法论。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一个研究团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有关三聚氰胺的文献,独立设计测量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的实验方案。教师在此过程中协助完善测量方案,让学生自己组织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类似于“测量牛奶中三聚氰胺的含量”化学设计实验,既是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也能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实际化学动手能力、解决与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从安全的角度考虑,针对实验中的安全展开详细的讲解,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和操作中的指导性,这是有意义的,而且是必要的。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制定好详细的实验步骤,学生严格遵守教师规定的步骤去重复验证实验。这种方式有待改变。教师应在演示和讲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真实的过程中感受理论和实际的差距。教师在学生实验时进行监督指导,以及时纠正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或者错误操作。此外,对实验中出现的与理论不符的现象,尽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针对高中生现有的水平进行合理的引导是必要的,进而推动学与思、思与行的结合,更好地增强实验效果,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加强沟通配合,提高学生团队意识。
[1]邝贤毅.人教版必修教材概念原理内容分析与体系构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3):21-23.
[2]王祖浩.国外有关“化学平衡”相异概念的研究及启示[J].化学教学,2006(2):19-21.
[3]孙建新.新课程化学“迷思概念”的研究和教学对策[J].化学教学,2006(6):17-19.
重庆市城口县中学)